Search Results (20)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5)

2. 倫理區別於日常道德:實在(real)的維度

從斯賓諾莎到列維斯特勞斯

從青少年時代開始,拉康就開始閱讀斯賓諾莎(1632—1677)的《倫理學》。他將這部作品的提綱掛在臥室的墻上,並在上面標示出箭頭,以體現斯賓諾莎所設想的幾何架構。斯賓諾莎通過歐氏幾何的形式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他將“善”和“理性”等同起來,而社會性自我則是認識的障礙。在斯賓諾莎看來,唯一有用的事物就是能夠提升我們的欲望和思想能力的事物,這些事物同時帶給我們幸福感;悲傷是惡,而愉悅只存在於認識的進步中。拉康稍後說悲傷是道德上的懦弱,聯接著人類基本的激情(passion)之一,即“無知”的激情。…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16, 2017 at 8:02pm — No Comments

王小雨·論德勒茲的“潛在”概念 (3)

在德勒茲所勾勒的單義性哲學傳統的脈絡中,一直到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單義性這個概念才真正趨於完善。



在斯賓諾莎看來,上帝是唯一實體(substance),實體擁有無限多的屬性(attribute)。而世間萬物亦各自擁有著自己的一些屬性,這些屬性同時構成為此物的本質。這兩個命題合起來便是:每一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屬性在表達(express)著上帝。通過“表達”,上帝或者說永恒無限,直接體現在諸物的存在之中。正如威廉·布萊克(William…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18,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原創 《心靈素質 12 》一個我就夠了~~ 身體技能的紀律法則(三)

1656年7月27日,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猶太人公會發布公告,宣布永遠開除24歲的斯賓諾莎。並且規定,任何人都不得和他往來、講話和通信。連對他表示好感,同住一屋檐下,與他距離兩米之內,讀他的著述或書寫的任何東西,都在嚴禁範圍內。



那時候,猶太人是一個沒有祖國的民族,只有在信仰中,才能找到歸屬的城堡。因此,誰攻擊這個城堡,誰就是叛徒。而斯賓諾莎的哲學,偏偏劍挑猶太人信仰的城堡。



斯賓諾莎誕生在猶太商人的家庭。自小,家裏的宗教氣氛非常濃厚,受的是猶太教會教育。他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長老曾把他看成是族人的希望。…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September 15, 2014 at 11:21pm — No Comments

克羅齊《維柯的哲學》第六章 道德意識 3

然而,哲學在自然權利小冊子的作者那里或多或少是隱含的,在闡發這一學說的哲學家那里則是明晰的。哲學與時代精神是一致的,它的總體特征是眾所周知的。這樣就產生了自然權利的第三個或倫理特征,即它的功利主義特征。有時候,這種特征或多或少是隱匿的,有時候是開誠佈公的,它也時常通過數學原則或危言聳聽的方法,唯物主義原則或理性主義取向來實現。否則,凡是在實際生活中可歸於功利主義的東西,抽象的和唯理智主義的道德,時刻都有陷入功利主義的危險。唯理主義和功利主義與這場精神運動的實際的和革命性的特征緊密相連,與其說這場精神運動旨在辨明何者真的在歷史中發展,不如說這場精神運動旨在引發權利的抽象體系的勝利。在這場運動的諸多形式與變化的複雜體系中,引申出了自然權利學派的第四個特征,即缺乏歷史感,或者該學派的反歷史態度,該學派建立了一個脫離人類歷史的人性的抽象理想,未把這種抽象理想和歷史融合在一起,也未使它生活於歷史之中。…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June 13, 2022 at 9:30am — No Comments

莊士弘·Affect 情感素;情動;動情 afffect 上

「情感素」這個詞乃是從史賓諾莎(Spinoza)的思想所開展出的論述。在史賓諾莎德勒茲(以下簡稱「史-德」)的思想裡,「情感素」係為生命的、非人稱的力量 (puissance de vie non personnelle),往往超越世俗舊有定義下的生命個體(Delourme…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August 13,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莊士弘·Affect 情感素;情動;動情 afffect

「情感素」這個詞乃是從史賓諾莎(Spinoza)的思想所開展出的論述。在史賓諾莎德勒茲(以下簡稱「史-德」)的思想裡,「情感素」係為生命的、非人稱的力量(puissance de vie non personnelle),往往超越世俗舊有定義下的生命個體(Delourme & Lecercle 32)。在此舊有定義下的生命個體,其狀態是靜止不動的。反之,「情感素」強調個體生命與其他的生命體所產生的關係 (relations)、連結(connection,…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August 22,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克羅齊《維柯的哲學》第六章 道德意識 4

在這些功利主義者中,維柯重視不幸的斯賓諾莎,他認為,斯賓諾莎作為一個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被妒忌驅使著獻身於形而上學的重建,「目的是推翻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他對那個時代的倫理學狀況作出了嚴厲的判決。倫理學是他在機械主義和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基礎上不帶宿命論的偏見所能做的一切。笛卡兒在這一領域一無所成,因為笛卡兒關於這一主題的為數不多的遺作沒有形成一個學說,他的關於情感的論文與其說屬於道德不如說屬於醫學。馬勒布朗士和尼科爾同樣勞而無獲,帕斯卡爾的《思想錄》是一個例外,它只是「閃射著的思想光輝」。意大利人帕拉維奇諾的論文《對幸福的思考》未提供任何深刻的倫理思想;穆拉托里在他的《哲學道德》一書中的嘗試是極不成功的。…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June 14, 2022 at 9:30am — No Comments

黃銳傑譯〈朗西埃·德勒茲、巴特比與文學句式〉(3)

其後,我們必須在表象序列之前,在這一區域內搜尋文學的權能。在這里,其他的在場模式、個性化和聯接在運作著。這正是年輕的福樓拜在第一部《聖安東尼的誘惑》(Tentation de saintAntoine)中探究的。



在此書中,他宣布了文學的絕對性這一本質基礎。沒有這些,此書就只剩下些戲劇性的俏皮話。這就是“誘惑”的要旨所在。安東尼受魔鬼折磨,一個以斯賓諾莎主義者的形象出現的魔鬼,卻是19世紀的模樣——和叔本華同時代的斯賓諾莎。



在與不斷增殖的怪物——有身體而沒有器官的怪物——遭遇之後,這一魔鬼拽著安東尼飛上了天。【182】在太空中,安東尼聽見自身存在的碎片伴隨著淒厲的尖叫,和持續的顫抖一道墜毀。…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October 4, 2020 at 9:00pm — No Comments

《維柯的哲學》第十六章·荷馬和原始詩(6)

我們知道,最早的拉丁文殘篇斷簡中保留著塞里人的頌歌,這些頌歌帶有六步韻詩的痕跡。



在有關羅馬人慶祝勝利的記錄中,也找到了同樣的韻律,諸如路西斯·阿米留斯·里基留斯的詩句「在偉大的決戰中一決雌雄,給敵人以重創」和阿西留斯·格拉伯里奧的「威猛的軍團使敵人潰不成軍」。



最早的羅馬詩人也吟唱真實的故事:李維·安德羅尼庫斯和他的包含早期羅馬歷史記錄的羅馬之歌是這樣,尼烏斯和後來的描述布匿戰爭的厄尼烏斯也是如此。



諷刺詩針對的是現實的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臭名昭著的人。然而,羅馬人不同於希臘人之處在於羅馬人以一種更適度的步伐前進,不作出從野蠻到柔順的跳躍和突然的轉變:這樣他們就會完全失去諸神的歷史(瓦羅稱之為羅馬的「模糊時代」),只保留他們的英雄歷史,按通常的說法,英雄的歷史一直延續到巴布利安法和培提利安法時期。…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November 13, 2022 at 9:30a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13)

13 

這不是嘆息,不是呻吟,是一種真正的尖叫。叫得那麼厲害,托馬斯不得不把頭偏離她的臉,惟恐聲音太近會震破耳膜。這叫聲不是一種肉欲的發泄。 

肉欲是各種感覺的總動員:當一個人激動亢奮地觀察對象時,會極力捕捉每一種聲響。而她的尖叫旨在削弱各種感覺,消除聽力和視力。事實上,她所叫喚的是她那純真理想主義的愛情,並試圖以此來消除一切矛盾,消除靈與肉的雙重性,甚至消滅時間。

 …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4, 2019 at 1:30pm — No Comments

艾薩克·巴謝維斯·辛格:市場街的斯賓諾莎

  內厄姆·菲謝爾森博土在華沙市場銜他那閣樓上來回地踱步。菲謝爾森博士是一個駝背的矮個兒,胡須已經花白了,頭頂禿得厲害,只有頸窩上還稀零零地剩幾撮毛發。他長著鷹鉤鼻,眼睛很大、很黑,不時地要眨巴幾下,象是一雙大鳥的眼睛似的。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夜,可是他身上還穿一件長到膝蓋的上衣,圍著硬領,打著領結。他從門口慢慢地踱步到高高地開在屋頂斜面上的"老虎窗"下,再從窗子下踱回來。要從窗子裏望出去,先得走上幾步踏級。…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September 7, 2015 at 5:38pm — No Comments

莊士弘·Affect 情感素;情動;動情 afffect 下

情感素最後終將離不開德勒茲思想的概念,並且了解內在性。情感素並不會淪入為主體性中,而應該被設想成內蘊於它必須建立的平面過程:這個平面既不是形式的結構化,也不是自然化或自發性的,而是一個不穩定的中間/空間milieu位置,總是受情感素-熱情與情感素-作用的影響,並且由動力學(cinétiques)原則(快與慢)與動態學(dynamiques)原則(強度,力量的強度 [intensités, degrès de puissance])所重新形構的。(編譯自Delourme & Lecercle 32-33)…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14, 2024 at 6:31am — No Comments

貝爾納·斯蒂格勒,或我們的思想是有控制的(5)

腳註中的挑逗也很強烈:「弗朗索瓦·拉呂埃爾正在從事當代哲學最有趣的事業之一」,他們欣賞地指出,「他提出一個獨一全體(One-All),把它限定為『非哲學的』和奇怪地,『科學的』,而他的『哲學的決定』便植根於此。這個獨一全體看起來接近於斯賓諾莎的唯一實體。」[原注:在這里,德勒茲和加塔里對拉呂埃爾對科學這個術語的處理略有懷疑:「弗朗索瓦·拉呂埃爾提出這樣一種對非哲學的理解,他認為非哲學是『真科學(科學之真)』,超越了知識的對象……但在我們看來,這個科學之真,同時也是非科學。」]在德勒茲那里,還有什麽贊譽比接近斯賓諾莎更高嗎?

在對「什麽是哲學?」這個問題給出自己的回答的時候,…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4,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克羅齊·維柯以後的思想史 5

維柯的全部著作正被收集,單篇論文的各種版本也正被復制。在這場民族復興中可以發現有兩股潮流,即新教皇派和激進派,二者既相互繼承又相互融合。由於這種區分在哲學復興中表現為天主教的唯心論和理性主義唯心論之間的對立,以羅斯米尼和吉奧貝蒂學派為一方,布魯諾和黑格爾學派為另一方。



維柯既是一個天主教徒,又是一個自由的哲學家,所以很好理解,他能夠備受尊敬地得到來自兩個學派的截然相反的理解和闡釋。於是就產生了關於他的兩種從歷史角度看都很合理的不同描述,盡管一方把他描繪成他可能希望是的樣子,而另一方則按照他所是的樣子去描繪。



自由主義天主教徒的維柯首先是作為形而上學家、柏拉圖主義者、認為上帝不可知的神秘主義者、寫作《普遍法律》序言的傳統主義者並因此和歐洲其他哲學家——這些人是宗教改革的產兒——相對立的嚴格的意大利哲學家;而理性主義者的維柯,《新科學》的大膽的、異端的作者,則是一個將與笛卡兒和斯賓諾莎、康德和黑格爾相提並論的歐洲哲學家。…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3,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17)

21 

床的旁邊是一張小桌,桌上放著一個人頭模型,那種理髮師們用來放假髮的頭型。薩賓娜的假髮架上沒有假髮,倒套著一頂圓頂禮帽。“這原是我祖父的。”她笑笑說。

這是一種黑黑的、硬硬的圓頂禮帽——特麗莎只在電影里見過,就是卓別林戴的那種。她也笑笑,把帽子拿起來打量了一陣,說:“願意讓我拍一張你戴著它的照片嗎?”

這個主意讓薩賓娜笑了好久。特麗莎把禮帽放下,拿起照相機開始拍。…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4, 2019 at 2:28pm — No Comments

余華·色彩(中)

從《回憶錄》來看,拉赫瑪尼諾夫是一個愉快的人,可是他的音樂是陰郁的。這是很多藝術家共有的特征,人的風格與作品的風格常常對立起來。顯然,藝術家不願意對自己口袋裏已經擁有的東西津津樂道,對藝術的追求其實也是對人生的追求,當然這一次是對完全陌生的人生的追求,因為藝術家需要虛構的事物來填充現實世界裏過多的空白。畢加索的解釋是藝術家有著天生的預感,當他們心情愉快的時候,他們就會預感到悲傷的來臨,於是提前在作品中表達出來;反過來,當他們悲傷的時候,他們的作品便會預告苦盡甜來的歡樂。拉赫瑪尼諾夫兩者兼而有之,《回憶錄》顯示,拉赫瑪尼諾夫愉快的人生之路是穩定和可靠的,因此他作品中陰郁的情緒也獲得了同樣的穩定,成為了貫穿他一生創作的基調。我們十分輕易地從他作品中感受到俄羅斯草原遼闊的氣息,不過他的遼闊草原始終是灰蒙蒙。他知道自己作品中缺少鮮明的色彩,或者說是缺少色彩的變化。為此,他尊重裏姆斯基-科薩柯夫,他說:“我將永遠不會忘記裏姆斯基-科薩柯夫對我的作品所給予的批評。”…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September 8, 2017 at 9:53pm — No Comments

保羅·福塞爾《惡俗》(32)

關於惡俗的院校服飾的補遺…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December 20, 2016 at 9:51pm — No Comments

紀伯倫《音樂短章》8 安薩里

安薩里與聖徒奧古斯丁之間有著心理上的聯系,雖然二者所處的時間與學說、社會環境各異,但卻是一種學說的兩個彼此相似的外貌。那種學說則是精神上的一種實實在在的傾向,它將人一步步由可見世界及其現象引向形而上學、哲學和神學。

安薩里離群索居,拋開世間榮華、尊位,獨自苦苦修行,深入探究將科學之尾與宗教之首連接在一起的那些細線,精心觀察那個隱形的容器;就在那個容器中,人們的知識、經驗與人們的情感、夢想混合在一起。

 

奧古斯丁就是這樣做的,先於安薩里五個世紀。讀過他的《懺悔錄》的人,都會知道他把地球及地上萬物作為向最高存在核心攀登的雲梯。…

Continue

Added by Copil on March 17, 2022 at 9:00pm — No Comments

朱光潜·阿諾德 4

偉大創作發生,都在生發期。法國當盧梭、伏爾泰提倡人權民約諸說以後,學者如果讓這種學說自由擴張,結果應該造成一種生發期,類似文藝復興。不幸法國革命成為墮胎藥,沒有讓新思想充分地蔓延,就把它弄到流產了。這個時期沒有產生偉大創作,就因為這個原故。

因此阿諾德極力主張批評學者應該保持一種「無所為而為」的精神(disinterestedness),所謂「無所為而為」,就是純講學理,不粘落實際…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22,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保羅·福塞爾《惡俗》(21)

惡俗的電影演員及其他演藝人

娛樂業(ShoW business)是離不開虛幻、誇張和欺詐的,故此與之相聯系的一切都是惡俗。的確,其形象宣傳、故意誤導的呈現和誇張(如“世界上最偉大的表演”)的主要技巧,為所有別的地方提供了一個惡俗的典範。…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December 20, 2016 at 9:4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