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動(法語:L'affect;拉丁語:affectus/adfectus),是斯賓諾莎哲學中的概念,由伯格森、德勒茲和瓜塔里進一步闡述,強調身體或具體體驗。情動這個詞在心理學和其他領域具有不同的含義。

斯賓諾莎《倫理學》中,情動,是與感覺和情緒相關的精神身體狀態,有三種主要類型:快樂或歡愉( laetitia )[1]、疼痛或悲傷 (tristitia )[1],以及欲望或食慾 (cupiditas )[2] 德勒茲、瓜塔里和英譯者布賴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在哲學上的應用,雖然源自斯賓諾莎,但比斯賓諾莎更清晰地區分情動和傳統上所謂的情緒。情動,十分費解,正如斯賓諾莎所說,「心靈的情動或激情(animi pathema)是團混亂的想法」,只能通過其引起生命力增減來感知。 [3] 「情動」一概念是人文學科中「情動轉向」(英語:affective turn)的核心。

斯賓諾莎

斯賓諾莎的《倫理學》第3部〈定義 3〉中,術語「情動」( affectus) [4] 是一個身體(包括心靈)通過與另一個身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修改或變化,增加或減少身體的活動能力(potia agendi)

通過情動,我理解身體的情動,身體的行動能力通過情動而增加或減少、幫助或限制,同時也理解這些情動的觀念。 [5]

因此,情動是更中性的術語「情感」(affectio)的特例,是事物「採取」的某種形式[6],身體與世界或自然的關係的模式、狀態或質量(或無限的「物質」)。在第三部「情動的定義」中,斯賓諾莎定義了48 種不同形式的情動,包括愛與恨、希望與恐懼、嫉妒與同情。這些情動基於以下三種基本情動:

欲望(cupiditas )或食慾(appetitus ) :是「人的本質,因為他的本質被認為是由任何給定的自身情動所決定的任何行動」; [7]

快樂(laetitia ):是「人從不太完美的狀態到更完美的狀態的過渡」; [7]


痛苦或悲傷(tristitia):是「人從較完美的狀態到較不完美的狀態的過渡」。 [7]

斯賓諾莎眼中,既然上帝的動力是無限的,任何增加有機體活動力的情動都會帶來更大的完美。情動是過渡狀態或模式,因為情動是種生命力而有機體用以殫力對抗作用於自己的其他力量,或抵抗它,或控制它。 [8]

柏格森

柏格森在《物質與記憶》( Matière et mémoire,1896)中主張,我們不僅通過知覺「從外部」了解我們的身體,而且還通過情動(法語:affections)「從內部」了解我們的身體。 [9]

德勒茲和瓜塔里

情動,主要在德勒茲和瓜塔里的《千高原》第2卷〈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症〉中闡述。英譯者布賴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在術語的注釋中給出了以下定義:

影響/感情。這兩個詞都不表示個人感情(德勒茲和瓜塔里的情感)。 L'affect (斯賓諾莎的affectus )是一種影響和被影響的能力。它是一種前個人強度,對應於身體從一種體驗狀態到另一種體驗狀態的轉變,並意味着該身體行動能力的增強或減弱。

L'affection(斯賓諾莎的affectio )是被認為是受影響的身體和第二個影響身體(身體在其最廣泛的可能意義上包括「精神」或理想的身體)之間的相遇的每一種狀態。 [10]

根據德勒茲,情動不是單純的感情,而獨立於主體。在德勒茲看來,藝術家創造情動和感知,即「時空塊」(英語:blocks of space-time);科學則與功能一起作功;而哲學則創造概念。 (詳見:https://zh.wikipedia.org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