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3)

王鼎鈞·你死我活辦電視(2)

還有更大的難題。“中國電視公司”奉准成立時,“國防部總政戰部”表示很大的興趣,王昇上將永遠在提高官兵的忠誠、士氣和知識水準,他對電視這樣的利器锺情已久。他希望軍方對“中視”的經營也有發言權,“中視”能在節目方面分出相當多的時間,由“總政戰部”全權使用(負擔全部節目制作費用)。國民政府黨政軍三權分立,總裁既然沒有指示,“國防部”也沒有正式出面洽商,中央黨部反對軍方以“技術層面”在“中視”的節目內成立“租界”,授意黎世芬阻擋。那年代王上將心想事成,黎總赤手搓方成圓,所受的“內傷”也就不言而喻了!…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7, 2019 at 2:34pm — No Comments

王鼎鈞·你死我活辦電視(1)

一九六二年十月,臺灣電視公司開播。

起初,電視機售價昂貴,沒有彩色節目,每天只播出幾個小時,節目制作也相當粗糙,但是它能讓我們“看見”:看見“總統”檢閱陸軍海軍,看見電影明星上臺親手接過亞洲影展的大獎小獎,看見聯合國開會,看見毛公鼎、羅浮宮、英國國王的皇冠,人端坐不動,可以看見山前山後,江頭江尾。

於是無線電廣播的優勢立刻結束,臺北廣播事業公會一九六九年出版的《廣播年鑒》記載了官方的統計數字,照這些數字演算,從一九五二年到一九六二年,這十年是臺灣廣播的黃金時代,臺灣的收音機增加了十九倍。一九六二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以後,一九六八年“中國電視公司”開播之前,這六年之間電視機增加了七十三倍!…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7, 2019 at 2:30pm — No Comments

王鼎鈞:我從胡適面前走過(下)

胡適答應擔任顧問,也同意邱主任提出的顧問名單:曾虛白,李辰冬(文學教授),李宗侗(清史專家),他提議增聘史學教授吳相湘。中廣在胡先生的主持下開了三次顧問會議,「胡適氣氛」名不虛傳,滿室如沐春風。胡先生很熱心,他在臺灣很少實際參加文藝活動,這也許是唯一的一次。

第一次會議首先談到《紅樓夢》的版本,胡先生決定選用「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程偉元刻印、高鶚修改過的本子,臺北世界書局買得到,它的好處是語言比較淺顯通俗,用聽覺接受,困難比較少。然後討論應該原本照播還是加以刪節?胡院長顯示了他的科學訓練、理性主義,他認為警頑仙子、太虛幻境可刪,女媧補天、頑石轉世必刪,寶玉失玉和尚送玉也沒有播出的必要,倒是色情「誨淫」的部分,他輕輕放過了。我在旁擔任紀錄,暗中非常驚訝,他甚至說,《紅樓夢》有很多瑣碎冗長的記述都可以刪掉,只選有情節的章節播出。…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7, 2019 at 2:28pm — No Comments

王鼎鈞:我從胡適面前走過(上)

我對胡適沒有研究,我見過胡適,崇拜過胡適,學習過胡適,思考過胡適,今天湊個熱鬧,談談我的回憶。

胡適一九四九年離開中國大陸,他去了美國。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他由美國回臺灣講學,一九五四年二月,他回臺灣參加國民大會,一九五八年四月,他回臺北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一九六二年二月去世。由一九五八到一九六二,他在臺灣六個年頭,這六年間他對臺灣發生了極大的影響,臺灣報紙對他的一言一動都當作重要新聞,臺灣讀者閉上眼睛,都隨時可以看見他的一張笑臉。

作家開會談「胡適在臺灣」,好像應該從文學的角度談他。胡適在臺灣最重要的影響不在文學,在政治思想,他的精神時間幾乎都拿來宣揚民主自由,這一部分說來話長,還是先談文學。…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7, 2019 at 2:27pm — No Comments

黃復彩《禪的故事》青原行思

江西吉安東南20里的青原山,海撥316米,山中峰巒疊嶂,佳景棋布,古木成蔭,蒼翠欲滴。古有詩日:

到處青山到處家,旋敲石火煮新茶。

老僧攜我前溪去,共看懸崖剪雪花。

乘興渾忘老步難,還過虎穴看飛湍。

嶺頭一道銀光落,散著空山六月寒。

置身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於青燈黃卷之中聆聽梵音,再在僧人的相伴之下敲石火、煮新茶,在禪茶一味中盡情地感悟人之本原的超然和落拓,這實在是一種難得的人生佳境。…

Continue

Added by Kaki Bukit on January 7, 2019 at 12:59pm — No Comments

馬来西亞513事件回顧(5)

【後語】

你知道嗎?1967年11月,馬來西亞也曾發生過暴亂事件 (註26)

我們這一代,是個遺忘歷史的一代。看了這一篇報導,閉上眼睛,靜默一分鐘,不為任何人,不為任何事,就為記著那一段日子。



【註釋】



註 1:聯盟為國家陣線(國陣)Barisan National(BN) 前身,由東姑發起成立於1952年自治選舉之前,並贏得該次選舉的52席國會議席中的51席。由馬華公會 Malayan…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7, 2019 at 12:58pm — No Comments

原田玲仁《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前言

《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是來自日本最潮色彩使用說明書,用366個生動小例子貼心揭示色彩妙用的秘密。為什麼快餐店不適合等人?為什麼藍色汽車的事故率最高?為什麼鐵道口橫桿要用黃黑條紋?為什麼家教過嚴的孩子畫畫時多使用冷色?為什麼醫生穿綠色的手術服其實會加大手術難度?如果有更風趣幽默、 更淺顯易懂的“色彩心理學”讀本就好了!

相信很多讀者都抱有這樣的期望。

而這本書正是為了實現讀者這一願望而創作的。本書的內容雖然以高深的理論為基礎, 但盡量避開了晦澀難懂的複雜部分。通過許多生動活潑、簡單實用的例子,本書將色彩心理學的核心思想與思維方式直接明了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書中的插圖和漫畫也是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加輕松地閱讀而精心繪制的。…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January 7, 2019 at 12:58pm — No Comments

黄永武·曠達者

中國人一向對“曠達者”推舉得很高,什麼是曠達呢?它的真涵義,一直不曾了了。就字面上看:曠是器宇寬大,達是通曉事理,好像只要有學識、有器量的人就是曠達者啦,那就太浮泛。

最近我忽然想到:所謂曠達者,就是通曉事物人情在時間中的因果,把現在和將來合在一起看,或把現在和過去合在一起看。一般人見花開了就開心,見花謝了就皺眉,分成二景看。而曠達者是見到花開就想到花謝,合在一起看,就不生悲喜之心了。一般人見起高樓就來祝賀,見樓塌了就來慰吊,分成得失看,而曠達者是在廢墟瓦礫上就想到當年樓臺的華麗熱鬧,合成一幕看,就不生羨惡。所謂“才下手便想到究竟處”,把因果禍福疊映在一起,統為一觀,這才是曠達。…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anuary 7, 2019 at 12:58pm — No Comments

楊照《故事照亮未來》身份

捷克小說家韋爾(Jiri Weil)寫過一本描述德國納粹占領捷克時期的作品,小說一開頭講述一個納粹親衛隊的隊員,得到指令,要將布拉格音樂學院屋頂上一整排的音樂家塑像,“清除有害因素”,意思是打掉裏面有猶太血統的人的雕像。親衛隊員不好意思地去請教學院教授,屋頂上一排雕像中,哪個是有猶太血統的?教授很明確地回答:“門德爾松。”那門德爾松的雕像當然不能再留在屋頂上了。可是爬到屋頂上一看,問題又來了,雕像上面沒寫名字,怎麽曉得哪個是門德爾松?

親衛隊員不好意思再去問人家了,他運用納粹知識中教導來辨認猶太人的重要方法,反復端詳雕像的鼻子,找出其中一座鼻子最大的,“就是他了!”掄起鐵錘將雕像打個稀巴爛。完成任務後,回頭卻看見底下聚集了好多人,音樂學院的院長正趕過來,聚集的學生們一看見院長就急忙地說:“就是他!就是這個人毀壞了瓦格納的雕像!”…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anuary 7, 2019 at 12:57pm — No Comments

紀伯倫《珍趣篇》更遼闊的海洋

昨天——昨天是多麽遠,又是多麽近啊!——我和我的心一同來到大海,為的是用海水滌除附在我們身上的灰塵和泥垢。

我們到達海岸,便開始尋找一處不讓別人看到的清靜之地。

我們邊走邊看,忽然發現一個男子,坐在一塊灰褐色的巖石上,手上有只袋子,他正從袋中一把一把地抓出鹽來撒向大海。

我的心對我說:"這是一個只看到生活陰影的悲觀主義者,悲觀主義者是不適於看到我們赤裸的身體的。讓我們離開這個地方吧,因為這裏沒法洗浴。"…

Continue

Added by Copil on January 7, 2019 at 12:57pm — No Comments

鯨魚諾亞 ·晚安萊登

不知不覺,夜幕竟已低垂。矗立著的街燈紛紛亮起,燈火映在河上,波光粼粼。



入夜的萊登(德语:Lähden),是極盡精緻的。她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角落讓人覺得含糊。 萊登的美,像是一個恬靜的女人。沒有魅惑的眼神、沒有致命的笑顏。但奇怪的是,在這裡待得越久,卻越喜歡她。…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7, 2019 at 12:49pm — No Comments

康養觀光:森林篇(10)

3.5 構建完善配套設施,提供優質森林康養服務

3.5.1 構建完善的森林康養配套設施 完善的森林康養配套設施首先應該打造高、中、低不同檔次和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吃、住、行、遊、娛、養”等康養服務設施(鄧金春,2016),其次應該構建完善的環衛設施、汙水處理設施、標識系統等。 同時,還應該積極進行智慧型森林康養基地建設。

3.5.2 構建完善的交通體系 (1) 構建便捷的外部交通體系。 通過修建連接線等把森林康養基地納入到便捷快速的區域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體系中,提高森林康養基地的通達性,讓遊客可以便捷地到達森林康養基地。 (2) 構建完善的內部交通網絡。…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6, 2019 at 6:06pm — No Comments

陳亞平·詩的根源與原居住方式:讀周瑟瑟詩作 (7)

正因為語言藝術所涉及的感性是觀念想象產物中的感性,這樣,周瑟瑟才更側重根源性的用語形式來表達思維,而選用了:簡練而不繁覆的,直感而不修飾的,直觀而不迂回的,直覺呈現而不概念演繹的,看成而不體驗的……那介於書面語句的用法之間,來當做他詩歌運用的語言手段。運用語言手段本身,其實就是運用觀念中對語言看法的手段。從表現方式中的個別要素組成來看,周瑟瑟用語手段中所保留的根源性,明顯地顯示了詩的預設內容。周瑟瑟詩歌那簡練和直觀的用語方式,畢竟不同於美國後現代的“具體詩” 或後現代“極簡藝術”。盡管“具體詩”和“極簡藝術”因反對亞里士多德,賀拉斯的觀念而與60年代英國的純口語詩相近。例如:

 

 “下雨天容易想到父親…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6, 2019 at 6:05pm — No Comments

陳亞平·詩的根源與原居住方式:讀周瑟瑟詩作 (6)

當我研究完周瑟瑟四個詩歌創造期的代表性作品,就可以他這首詩為例,歸納成一個系統化的關於詩的根源性的藝術課題來討論。

1)從詩人自己天性里產生的思考的需要出發,來決定詩的表現樣式和方向。例如,分析周瑟瑟的作品個性,可以縱觀到他詩的藝術特質,是讓無心靈的自然與他有心靈的再思之間,保持著最處相遇的原樣。既讓自然做它本身的事,也讓心靈也做它本身的事。這當中,天性的思考是最主要的先決方式。這好比,一個外觀的自然進入心靈,如同內在的心靈進入外觀的自然一樣。這個過程是誰在主宰呢?是先天領悟的思。…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6, 2019 at 6:05pm — No Comments

泰戈爾·吉檀迦利(選譯)(4)

Ⅲ9

晨曦像一綹沾著雨泥的劉海,垂掛在雨夜的額上,這時候烏雲不再密集了。

一個小女孩憑窗而立,她沈靜得像出現在停歇的雷雨門口的一道彩虹。

她是我的鄰居,她降臨人間就好像是某個神靈的叛逆的笑聲。她的母親生氣的時候罵她本性難改;她的父親卻笑著說她是瘋孩子。

她像一股躍過岩石逃跑的瀑布,像那最高的竹枝在不息的風中颯颯作響。

她站在窗口,望著窗外的天空。…

Continue

Added by 邊鄉 岸 on January 6, 2019 at 6:04pm — No Comments

徐 賁·無信仰的拜偶像是一種精神墮落(下)

罪是情感和認知的扭曲,是悖逆、不信任上帝、不相信“天”、驕傲和嫉妒,它對情感和認知都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在情感方面,我們的喜好已歪曲了,只愛自己、只愛權力和金錢,不愛上帝、不愛公義、不愛超越的普世心靈價值。在認知方面,罪雖然不影響我們關於大自然和世界的知識,但破壞了我們關於自己、其他人和關於上帝的知識。尤其是,罪損害了神聖感應,它在我們心裏引發了一個阻力,影響著神聖感應的衍生,把它窒息了。因此,如普蘭丁格所說,“我們本來是認識上帝的,知道他那奇妙的美麗、榮耀和可愛,但現在這些都嚴重地失卻了。”也正如加爾文所說:“來自人類自然本性的禮物已受損,那超自然的禮物則被取去了。”…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6, 2019 at 4:40pm — No Comments

徐 賁·無信仰的拜偶像是一種精神墮落(上)

在網易上看到四川省綿陽市南山的一個寺廟——紅恩寺的一些照片*。這個小廟除了供奉著一般廟裏常見的菩薩外,還供著紅色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塑像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的畫像。紅恩寺的楹聯是“打天下, 坐天下,人人都很擁護他;打江山,坐江山,全國人民都喜歡。”門楣上的橫批是:“真龍天子天下為公毛主席萬歲”。同“文革”中人人佩戴領袖頭像徽章,或者現在有的出租車上掛毛澤東像一樣,紅恩寺裏進行的是一種崇拜行為。這樣的崇拜行為是不是代表著什麽真正的政治信仰呢?…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6, 2019 at 4:40pm — No Comments

徐 賁·人文與言論

人文主義的諸多成就之一便是將“人格”的觀念引入了人的言論,它讓我們看到,自由或不自由的言論最終會給人打上不同的人格印記。

自從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的經典名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明》(1860)問世以後,人文主義(humanism,簡稱“人文”)便成為歷史學家和思想史家常用的說法。“人文”有不同的側重,有的用它來泛指人的尊嚴,用以區別中世紀以上帝為中心和文藝復興以人為中心。有的用它來指人文學者們(humanists)所傳授的課目,也就是“人文學科”(studia humanitatis)——歷史、倫理、詩歌和修辭。這四門課是西塞羅和其他羅馬學者認為特別“人文”(humane)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學者延續了這一看法。他們認為,人之所以為人,全在於人有言論,並能區分是非。…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6, 2019 at 4:31p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綠壩之爭

“您知道是什麼軟件嗎?”

發言人回答:“軟件名字叫‘綠壩—花季護航軟件’,目的在於屏蔽和過濾互聯網上諸如色情、淫穢、暴力的信息。”

他接著反問:“我想再問一個問題:您有孩子嗎?如果您有孩子,我想您能夠理解廣大家長對互聯網上有害信息傳播的擔憂和關切。”

這是2009年6月9日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的一幕。此前,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出了通知,要求7月1日以後中國境內銷售的所有電腦都必須預裝防止色情信息的“綠壩”軟件,否則就加以處罰。而“綠壩”的使用費用則由中央財政直接支付,每年高達四千萬元以上。這一行動在媒體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而外交部發言人以問題來回答問題,表明了態度的堅決。…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January 6, 2019 at 4:30p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の〈關於有趣〉第一章(7)

人們說知識分子有兩重性,我同意。在我看來這種性質是這樣的:一方面我們能證明費爾馬定理,這就是說,我們畢竟有些本領;另一方面,誰也看不透我們有無本領。在衛公身上,前一個方面是主要的,在我身上後一個方面是主要的。好在這種差異外人看不大出來。在他們看來,我們都是一樣的古怪。…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anuary 6, 2019 at 2: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