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別叫,別叫。有人拍拍我。
我發現還在床上躺著,剛才只是做了一個夢。
那個女人這樣說。你不理我,我會傷心,你會感覺到我的傷心,因為我就是她。說著,她抱住了我。啊,真好,真好,她重復地說。
我推開了她,臉一直笑著,直到她離開。燈似乎是由於電源出了問題,按了好幾下,也不亮。全是陌生女人的氣味,想到自己入睡時那人會在自己身上做的事,就再忍不住,摸黑進了浴室沖了個淋浴,很好,周身又只是自己一個人的氣味。…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24pm — No Comments
木筏十來個,橫在河上,沒有人,靜靜地,河水淌著的聲音極響。
我對這個女人說什麽?黑暗很好,陌生很妙。我身上那件旗袍,讓我感到恐怕,因為我上網一看,這個城市某個場所,女人都穿著同樣的衣服。好了,這個女人自然不會是你,不過是一個仿制了你趣味的女人,在討好我。
這個女人說,想那個不守信用的人做啥?她來不來,都和別人在一起,她對你沒那麽重要,重要性是你制造出來的。這兒沒有的,其他地方也不會有;在其他地方失去的,在這兒也不會得到。
…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23pm — No Comments
乞求什麽?不用你說,我就知道。小時你父母總在進行戰爭,你躲在一邊。你受傷的眼睛,你發抖的小小的手,臉不肯朝向父母吵鬧的地方。門前門後的桃花,只要你經過,總隨心地飄灑在你的身上,而你從不用手去摘它們,你讓它們自然離開。我要去哪兒?你對自己說。出遠門,一定離桃花遠到聞不到它的香氣。
但為何你要買這桃花之衣送我呢?
你可知,我穿上這件隔了遙遠距離和時間的衣服,桃花的香氣依然襲裹全身。
…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22pm — No Comments
莫非這個人是你,裝著不認識我。你的記者職業病又犯了。你想從那兩個男人那里知道我些什麽呢,難道你不明白你想要知道的,我都會告訴你?末路已近,我不會再隱瞞任何一個小小的秘密,這也是我渴望與你見面的原因之一。我不想在成為一把灰之前,不見你。當然嘍,我也知道,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死亡,都會去參加對方的葬禮。如果出現了意外,沒有葬禮,你我也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與對方告別。從我們開始知道對方的名字開始,從我們閱讀對方的第一封信開始,我們就浸入了對方的魂里。
但你逗弄我,掩藏真面目,未免太有點兒超俗吧。也許你早就到了旅館,甚至比我還早,你喜歡演戲,認為生活太乏味,得有刺激。難道你見我也要如此?…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19pm — No Comments
待我出來,已離樓房很遠,一片楓林似火,每扇窗都綠得發亮,都有個人腦袋擱在那里,有些古怪,但那兒不是我能進得去的地方,什麽人進去都會遭遇到同樣的情形。
這不是事實。那什麽是事實呢?
取安眠藥片,往手里倒了一把,看看,又往回倒了一些。喝了水吞下,我感覺平靜多了,就在地毯上坐著。等啊等,等到天黑得發紫,好些大樓的燈光都雕謝了。我的眼睛仍是睜著,人疲軟得只得倒下,蜷成一團。用仇恨對仇恨,或是以愛對愛?家鄉的老房子里,我風塵仆仆地推開門來到父親床前,看見生病的他,就笑了。
…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19pm — No Comments
我問,她死了嗎?
你說,還沒,她正在用刀往心臟刺,最後一點力氣讓刀穿過了背,床上到處是血。救護車來了,她上車時停止了心跳。
你說得就像親眼所見一樣。你問我:你要不要這樣的死?
我說,不知道。
電話斷了。沒一會兒,電話又響了,你問:你並不高興剛才的談話?因為不放心才又來電話,知道嗎,在巴黎的她是真愛那個玉子的。
我說,真羨慕故事里的玉子啊。…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17pm — No Comments
我走出房間,一個女人正閃入一扇門里,看見我,或是聽到開門的聲音,那探出的腦袋就縮回去了。那有可能就是你?
小時總想成立一個幫派,像武俠,你說。逢人便打聽,哪里有幫派可加入,結果回回都險遭不測。臨海一個大垃圾山,被警察忽略。
那些幫派經常在那兒聚集生事,也做黑市交易。
你也去那兒,與你同去的他早早準備條船,海上或許可有逃生之路,陸地不行,警察一來,就會一抓一個準。你同去的人受傷或被捕,而你和他逃脫。
…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15pm — No Comments
我把你帶到中環廣場,人擠著人,舉著棒的家夥轉著圈兒。就他,我點了一下。你竟然毫不猶豫伸出手,刀彈性很強,一點不含糊,直穿過他脖頸。那家夥立即蔫了氣倒在噴泉旁,一張紙那麽薄。你早就知道那不是真人。
不過,我還得獎勵你。
別客氣,我只是為自己。既然幹成了,慶祝一下是應該的。上什麽地兒?海邊碼頭?
奇怪那兒全是帳篷,整齊地排列。沒有聲音,寂靜得很。人擦身而過,會閃出電火花。被摩擦過多少年!我笑了。…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14pm — No Comments
知道嗎,我昨天等了一夜,沒睡,等不到你。
今天雨細得似有似無,像猛獸輕柔的尾毛。我覺得肚子餓,就到旅館一樓早餐廳。那兒人並不多,但覺得壓抑,於是掉頭走了出來,徑直走到大街上。
在窄小的巷子里,找到一家早餐店,要了豆漿包子。像幾天未吃東西,我吃完一份,又要了一份。
這兒人說的語言我不太懂,雖然字相同。…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13pm — No Comments
你的車駛得極快,拐彎處也不減車速,只有車輪吱咯吱咯猛地怪叫。你的眼睛,也就是我想念著的眼睛,那麽多車燈掃過,仍一直盯著前方。
你要去哪里呢?
一靜下來,我就看見了你。
我們雖然從未見過面,那又有什麽關係?你說你的呼吸里有著我的氣息,奇怪。你喜歡我身上的氣味,我從不用香水。在人堆里,在喧鬧的酒吧鑽過,啥味兒都有。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乾淨,自然,就是我自身。…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rch 4, 2020 at 11:11pm — No Comments
詩人鄭愁予的名句:“出門一步,便是江湖。”離家五百里算是很遠了吧,哪想到後來更遠,更遠……
我一生漂泊無定。十四歲的時候開始“半流亡”,離開家,沒離開鄉。十七歲正式流亡,離開鄉,沒離開國。後來“國”也離開了。滾動的石頭不長青苔,一身之外,只有很多很多故事說不完。
現代中國,有個名詞叫流亡學生,它前後有三個梯次:第一梯次,“九一八”事變發生,東北青年入關。第二梯次,“七七”抗戰開始,沿海各省青年內遷。第三梯次,內戰期間,各地青年外逃。我是第二梯次,也就是抗戰時期的流亡學生。那時流亡是一種潮流,流亡的青年千萬百萬,流亡很苦,很孤獨,有時也壯烈,危險。…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rch 4, 2020 at 8:27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March 4, 2020 at 8:26pm — No Comments
警治邏輯
作為法國哲學家阿圖塞(Louis Althusser)的學生,法國哲學家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關注的是美學、政治和哲學間的相互構連、激進平等和解放的可能的問題。
他的書寫橫跨政治、電影、攝影、文學、歷史方法和教育學等場域,其對於美學、政治和哲學的重新形構,不但對當代哲學、藝術、文學、政治學和文化研究場域皆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更是完全呼應了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那不自滿且與時俱進的「哲學的場域轉換」(法︰lieu et transformation de la philosophie/英︰place and…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March 4, 2020 at 6:26pm — No Comments
我為他們“雙人飛車加頂盆”的絕技給震了,目送他們向無路燈的大街駛去。那個賣魚女子雙手大撒把,頭頂上還有輜重,兩腿被長裙約束,真是驚險至極!一百米外是大街,奧卡達車身偏斜,轉過彎去,前後配合之默契,仿佛經多次排演。司機的身體與乘客在轉那個急彎時,形成的完美平衡讓我目瞪口呆。這動作需要多徹底的信賴才能完成?首先乘客得完全信賴司機,讓他為她的性命負責,再是司機信賴乘客的頂盆技術,萬一失重,破壞了他的平衡,也會人仰車翻。既然都無法信賴這個腐敗無能的政府,大家只能把信賴給予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ContinueAdded by Suan Lab on March 4, 2020 at 1:13pm — No Comments
偶然翻到元初書法大家鮮于樞的行草,「山僧獨向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字雖是走雲連風,氣勢磅礴,觸目卻教人看出大寂寞來:即使心如止水的山僧,也有他的青春歲月,也有他的盛年,然而朝顏瞬息,只有寒松獨見;人,只是悠悠地老去。
這樣的寂寞,也透露在陶淵明用最平靜的語氣描寫墟里之人「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或抒說自己農事稍歇,「長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的時候。熱愛田園如陶淵明,如果周圍的人相見但道桑麻,唉,你要原諒他的寂寞,桑麻之外柴扉長掩的寂寞,知道日月擲人而去,人事轉瞬零落的寂寞。…
Added by 楊薇 on March 3, 2020 at 11:23pm — No Comments
再講一個進言過程中存在的危害,那就是人們會存私心而進言。毫無疑問,“他在地面上將找不到忠誠,”這句話意在形容一個時代而非指所有的人。有一些天性忠實、誠懇、質樸、爽直而不狡猾曲折的人,為君主者應當首先把有這樣天性的人吸引到自己身邊來。再者,言官並非都是團結一致的;反之,他們常常互相監視。因此,如果有一個人的言論是因黨爭或私心而發的,這種情形多半會傳到君主的耳朵里來的。但是最好的救治之道就是君主要懂得言官,如言官之懂得君主:
“君主之至德在乎知人。”…
Added by 慕課師 on March 3, 2020 at 10:38pm — No Comments
客體=x 在德勒茲的哲學中作為發射特異性的抽象機器,其循環位移於至少兩個異質系列中形構一種虛擬性,其不屬於任一系列,或不如說共同屬於所有異質系列。特異性因而一方面是不可指定的,另一方面卻又是確定的。然而,一個事物如何同時既是不可指定卻又是確定的呢?而我們亦曾指出,特異性同時既是差異又是重複,但這又如何可能呢?同樣地,特異點如何同時既標誌一點但又必然指向一或數道系列呢?如果我們不能堅持特異性具有的虛擬性,必然受挫於這些疑惑之中。這也是何以我們將虛擬性列為其首要原則的原因。簡言之,如果特異性既是不可指定卻又是確定的,那是因為特異性總是涉及一種必要的微分化關係;在此,關係比位置更重要,其超乎一切對距離或順序的計算,也先決於對本質的考慮;如果客體=x 永恒移位,那較是為了創造關係而不是為了運動,較是為了交會而不是為了消失。特異性因而總是標誌了客體=x…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3, 2020 at 10:24pm — No Comments
重點在於這個定義結構的原子元素永恒處於位移之中,客體=x 並不意味一種不確定性或不可認識性,而是一種不可指定性( assignable);換言之,如果「結構是虛擬的實在性」,那是因為這個實在性由客體=x 所遍歷(Deleuze, 1968, 270)。一方面,客體=x 意味著永恒移位的不可指定性,一種永遠圍繞現實事物的虛擬雲霧,其不斷吸收與散射種種特異性分子,一切的動態都由無窮數量的微小力量所牽動與改變,其中,沒有一個具有主宰權力,也不具任何支配中心,因為每一個由遊牧分配散射的特異分子都可能改變整體的性質;但另一方面,每個指向客體=x 的特異性卻又都同時指向一種由微分所決定的關係;在此,一切位移都如同曲線的趨勢般是可確定的,這是一種僅存在於觀念層次的微分作用。換言之,客體=x…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3, 2020 at 10:22pm — No Comments
因此,透過系列概念,回應特異性的其實已較不是差異,而是重複,而且事實上,在德勒茲哲學中差異思想也只有透過重複才可能取得其存有論意義(存有單義性)。圍繞某一特異點因而形成兩種可能的複數多樣系列:收斂系列或發散系列。前著涉及裸露重複,後者則是披覆或偽裝重複。世界是無限的匯聚系列(infinité de séries convergentes),根據萊布尼茲,這些系列具有共可能性(compossibilité),其由一系列延長至另一,如此直到無窮16;然而歧異系列則構成另一世界,一個喬哀思所謂的 chaosmos(混宇)17,在此「諸存有無所適從(écartelés),被發散系列維持於開敞中,且非共可能整體(ensembles incompossibles)自域外將其捲走(entraînent),而非自我封閉於其自域內(dedans)所表達的共可能與收斂世界。」(Deleuze, 1988,…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3, 2020 at 10:21pm — No Comments
特異性作為差異與作為重複,伴隨著生機時間的二種面貌,問題卻在於如何由比最小值還小到比最大值還大,換言之,如何由絕對差異(特異性的遊牧分配)到純粹重複(特異性整體迴響的單義性)?差異與重複,這二者同時構成德勒茲哲學中的不可思考,而連結兩者的,正是遍歷於生機時間直線中的複數特異性。每個特異性因而都是拓樸雙面的,一面差異,一面重複。然而從差異到重複,從第一種不可思考到第二種卻不具必然性。德勒茲哲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正是這個不可能的過渡(passage),而其完全不具任何既定與預設的原則或模式,因為事件貫穿其中,而思想運動必得透過複數特異性才得以往返於差異與重複之間,其因而必然是一種「橫貫性」(transversal)動態 14。從不斷於「比連續可思考時間的最小值更小的時間」滋生散射的無窮微小差異到僅顯現於「比連續可思考時間的最大值更大的時間」的永恒重複,思考彰顯,但只彰顯於德勒茲所謂的「差異局戲」(jeu de la…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3, 2020 at 10:2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