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麟·德勒茲哲學中的思想與特異性(初稿)(9)

因此,透過系列概念,回應特異性的其實已較不是差異,而是重複,而且事實上,在德勒茲哲學中差異思想也只有透過重複才可能取得其存有論意義(存有單義性)。圍繞某一特異點因而形成兩種可能的複數多樣系列:收斂系列或發散系列。前著涉及裸露重複,後者則是披覆或偽裝重複。世界是無限的匯聚系列(infinité de séries convergentes),根據萊布尼茲,這些系列具有共可能性(compossibilité),其由一系列延長至另一,如此直到無窮16;然而歧異系列則構成另一世界,一個喬哀思所謂的 chaosmos(混宇)17,在此「諸存有無所適從(écartelés),被發散系列維持於開敞中,且非共可能整體(ensembles incompossibles)自域外將其捲走(entraînent),而非自我封閉於其自域內(dedans)所表達的共可能與收斂世界。」(Deleuze, 1988, 111)然而,無論是收斂或發散,多樣系列都已意味諸特異性間的「脫軌溝通」(communication aberrante ; Deleuze and Guattari, 1972, 81 ),因為複數系列的布置構成一塊超驗場域( champ transcendantal)或內在性平面(plan d’immanence),無數特異點的分派與合併湧現其間,而由其所招喚的裸露重複或披覆重複成為虛擬思想所必需面對、且不斷去而復返的單義性。換言之,就差異觀點而言,特異性總是形式地相互區辨,且所有特異性都指向至少二道收斂或發散異質系列;然而就重複觀點,所有特異性都存有論地同一(ontologiquement un ; Deleuze, 1968, 52-53, 362, 387-388 ; 1969, 75-76),因為其作為「被實現化的唯一大寫存有論」(la seule Ontologie réalisée ; Deleuze, 1968, 387-388)而被辨識;就某種意義而言,德勒茲哲學中的差異與重複正是透過複數特異性(複數的「差異極致點」[extrême pointe de la différence ; Deleuze, 1968, 388]),或確切地說,透過特異性的系列化(遊牧分配),而獲得交會的可能,而一切虛擬性正啟始於此。 

然而,如果特異點作為至少兩異質系列的收斂或發散點,它卻絕不是穩定與不變的可定位點。特異性作為一種虛擬哲學的啟始永遠指向一種「客體=x」或「吊詭元素」(Elément paradoxal ; Deleuze, 1969, 65-66),一切特異性的發射均來自此,而也只有在此條件下,結構這個詞才獲得其形上學意義18。對德勒茲而言,結構永遠不意味一種形式或架構,也永遠不具有現實性(actualité);結構是嚴格虛擬的,或確切地說,它是所有特異性的虛擬共存(coexistance virtuelle),所有現實都只是這個虛擬性的肉身化(Deleuze, 1972, 306-307)。「結構相反地由某些原子元素的性質所定義,後者企圖既解釋諸整體的形構也解釋其諸部份的變異。」(Deleuze, 1972, 297)


16 compossibilité 為中世紀邏輯概念,拉丁文 compossibilis,在特別是 J. Duns Scot 著作中曾提出討論,稍後萊布尼茲亦曾論及。意指可匯集且不計相互悖反的可能性,比如:某人不再擁有鑰匙、仍擁有鑰匙、找到鑰匙⋯。兩種可能可以具 compossibilité 而不具 compatibilité(相容性),因為其可能發生在不同時間、地點。本文將此詞彙譯為「共可能性」。(Deleuze 1985, 132;1988, 67)

17 德勒茲常提及喬哀思的混宇,特別是其與多樣系列的關係,可參考 Deleuze, 1988, 111 ; Deleuze and Guattari, 1991,192。

16「客體=x」的概念在德勒茲六○年代作品中不斷被援引發展,其似乎不應與康德用來標誌一般客體的「客體=X」混淆。在《純粹理性批判》先驗分析論第二章純粹悟性概念之先驗演繹第一版第三節中,康德斷言「此超驗的對象(此對象實際在吾人所有之一切知識中常為同一不變=X)之純粹概念,乃唯一能授與吾人所有一切普泛經驗概念與對象相關(即客觀的實在性)者。」(康德,133。我們對中譯文稍作修改)。在康德哲學中,「客體=X」是超驗、一般、客觀與不確定的。相對於這個一般性 客體=X,德勒茲卻提出一種特異 客體=x,其與前者同樣都是超驗的。不可否認的,此概念充滿當時結構主義的烙印(特別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德勒茲在《差異與重複》與〈由什麼來辨識結構主義?〉中曾以不少篇幅加以發展,賦予其一種由微分作用(différentiation)與差異作用(différenciation)所共同描述的虛擬性(Deleuze, 1968, 157-162 ; 1972, 316-324)。然而,這個概念的哲學賭注或許著落在對超驗的不同構思上:一方面,是康德企圖樹立一般性可能經驗的先天條件;另一方面,是德勒茲意欲以特異及非一般性另類思考:「將差異分配在一切結構中,將微分關係(rapports différentiels )與其移位(déplacements )一起變異,客體=x 由是建構差異自身的差異者(différenciant)。」(Deleuze, 1972, 318)換言之,德勒茲的客體=x 遠非康德構思的一般性,而是建構了「差異自身的差異者」;其並不來自可能經驗,而來自事件特異性(singularités événementielles )。在德勒茲作品中,x 似乎總意味可決定卻不可指定(déterminable mais inassignalbe),如行動=x 、詞彙=x、事物=x。「在結構的每個次序中,當然地,客體=x 毫不是不可認識、不可決定的;它(包括在其移位中)是完美地可決定的,且由將其特徵化的移位模式所決定。」(Deleuze, 1972, 322-323)

 

Views: 9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