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也許我這樣說,有些讀者會罵我崇美、媚外,但是每隔一陣子到美國一趟,總有一種來到禮義之邦的感覺。每產生這種感覺,免不了為五千年文化的祖國慨嘆!古聖先賢教訓我們已經數千年了,我們的道德意識那裏去了?
不能怪我這樣想。今天經常來往太平洋兩岸的臺灣居民多如過江之鯽,恐怕都有同樣的感覺吧!有些朋友告訴我,到美國去住幾天(很多人在美西有房產、有兒女、有親戚),等於在精神上沖一個涼。在我們的一般觀念中,美國是一個競爭激烈,又缺乏人情味的國家,為甚麼予人以精神上的清爽感呢?
…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5:14pm — No Comments
自從奈良的法隆寺金堂內的壁畫被毀之後,鳳凰堂木壁與門板上殘留的壁畫就成為日本最古老的壁畫了,所以頗受重視。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佛像的背後,木壁上的一部分,畫了極樂世界的景象,正是一樓兩閣,前為水池的佈局,好像在說明鳳凰堂建造的格式的來源一樣。在基本上,這壁畫上所描述的,可以視為敦煌壁畫的延續,也可視為鳳凰堂的模式,其在建築史上的意義十分重大,使我們確知鳳凰堂的造形是一個夢想的具體化:這就是阿彌陀佛迎接死後信眾所去的世界。 …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5:11pm — No Comments
雖然有這些唐朝的特色,鳳凰堂還是日本人脫離唐代直接影響後的產物。比如在這裏,兩端的閣放在與正廳齊平的位置,形成一直線,向前做口狀伸出的,則是一段廊子。這不是中國人的作風。我們會希望二閣做曲廊的收頭,使閣的整體美在水上造成美麗的倒影。又比如在這裏,兩廊雖有臺基,未免太低矮,幾乎與地面齊平,使整座建築站立在柱子上,輕靈之美,缺少基座之對比。
日本人似乎特別要把鳳凰堂做成鳥的樣子,在正廳的後面建了一個過道,像徵鳥的尾巴。可是過道通到那裡去,今天已經無法知道了。如今這過道跨水而過。湖水繞建築物一圈,只有一邊連著陸地,使鳳凰堂頗像棲息在島子上的一隻大鳥。
…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5:09pm — No Comments
這樣飄然欲飛的格局,在戰國銅器的圖案上就看出一點端倪了。東漢的畫像石的圖案中,已經看得相當清楚。地位尊貴的主人與客人在正廳樓上宴客,樓下有樂隊伺候,可了解他們令人羨慕的休閒生活。
到了唐朝,這種格局出現得更多,長安大明宮含光殿,據中共學者復原的圖樣,就是這種配置。具體而微的模型,與日本京都在明治時代復原建造的「平安神宮」大體上類似。灰瓦、紅色的木架構、白牆壁,只是規模小些,又沒有一座高臺,缺少氣勢。在敦煌壁畫中有不少這樣的建築布景,大多為佛像的背景,像徵西方極樂世界。畫中的建築,屋簷下面的椽子向上翹,都有大鳥翅膀的感覺。…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5:09pm — No Comments
無窮的泡沫,夜的泡沫,夜的過濾器。
半失眠者介於健康與不凈之間,
在夢的泡沫中浮沈,夢出夢入。
街邊的半失眠者順理成章地成了大街的看守。
寡淡乏味,醉鬼們的歌喉
撕扯著人心,誰能對他們說教仁愛禮義?
一會兒是夜歸人狠揍一扇鐵門。…
Continue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April 20,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大阪市政府也不負眾望,在市中心選擇了最適當的地點,建造一座精美的專業陶瓷館來展示。由於是專業性的,所以展示上的燈光與設備可以做到十全十美,使觀眾在最理想的情形下觀賞到作品的美。有些地方安裝了旋轉的展示基座,使有精美圖案的瓶罐之屬可以旋轉,以便展示出圖案的全部。該館最得意的是有一個房間的展示櫥採用自然光照明,使陶瓷的欣賞得以在天光下進行,以完全還原到古代的狀態。這樣的設備是非常複雜的,只能在接近屋頂的部分考慮設置,而且要考慮紫外光線的過濾及防漏、防塵等問題。如果陰天,還要用燈光補光。我很佩服他們為了這樣一個一般觀眾並看不出分別的照明問題,費那麼多精神。…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4:58pm — No Comments
這座世界上唯一的一座陶瓷專業博物館,全名是「大阪市立東洋陶磁博物館」。(日本人愛寫別字,把「瓷」寫成「磁」。)其來歷乃是有名的「安宅收藏」。這是日本戰後企業家的主要中國收藏之一。日本人喜歡中國古陶瓷已非一日,但是二次大戰的戰亂使大部分的日本私人收藏瓦解。安宅是在戰後起家,迅速累積財富,同時也悄悄的收購中國與韓國的古陶瓷。其實安宅的收藏以韓國為主,據說是韓境之外的最大收藏,共一千件,均為精品,中國的陶瓷所收不多,僅一百餘件。也許因為日本人在文化上輕韓重華之故,這一百多件瓷器的聲望遠超過八百多件韓國的瓷器,而為世人所熟知;當然這與收藏品質是有關的。…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4:57pm — No Comments
以展出的東西來說,數量並不很多,品質與歐美、日本的收藏無法相比,但在漢代到唐宋的出土器物上,超過國內的收藏;其中有幾件十分精采。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面對這樣的收藏與其艱苦努力的過程,感覺是很複雜的。一方面感到很驕傲:中國文化居然使數千哩外的地球另一端,一個初生的殖民地的人民,這樣熱心的為它爭辯,使它在其國家畫廊的主要展示區佔有重要的地位,確實顯示了我們祖先的成就是世界性的。…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4:56pm — No Comments
得道者多助,霍爾的興趣,使若干墨爾本出身,在海外事業成功,對中國藝術有興趣的人,給予他一些幫助。一位發了財的律師一口氣捐了八十八件陶瓷,自漢初至清末,樣樣都有。這當然激發他更高的興致,努力於中國古器物的收藏。這時候,中國正值大混亂的時期。軍閥割據,很容易混水摸魚,一位住在中國的澳洲軍官名柯林斯者,答應為霍爾負責收集。
柯林斯描寫當時中國的情形,很多唐、宋的古墓被挖掘,陶瓷雕刻甚多,但對該等古墓的背景資料一無所知。歐美人士已把存世的中國藝術的佳品搜羅一空,就等著看挖出來的東西了。日本人更派了代表到各地去查詢任何高級古物出土的消息,可以與歐美的博物館競爭。如果澳洲要分一杯羹,非在當地駐有專負收集之責的人是辦不到的。柯林斯為霍爾在當地以甚低的價格收集了不少名貴的古器物。
…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4:54pm — No Comments
最近因為公務到紐澳、日本一行,旋風式的在十多天內走了七、八個城市。不停的轉換地點,上下飛機,進出海關,頗感到旅行的勞頓,很幸運的,在紐澳,正是初夏的季節,天氣很好;到日本,則為深秋,然而也尚晴朗溫和,出門在外,不時感到愉快的陽光與碧藍的天空,是臺灣所少見的。
在緊湊的旅程中,我也抽暇逛逛美術館,曾在澳、日看到兩個中國陶瓷的收藏,讀了他們的說明書,覺得很有啟發性,在此介紹給國內有興趣於陶瓷或有志於美術館工作的朋友。
1.
…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4:53pm — No Comments
到了唐中葉以後,日本不再派遣人員來華,因此日本人與宋代中國的關係就慢慢疏遠,有機會發展他們自己的文化特點,可是唐代的影響一直要到明代日本禪寺建築的成熟,才逐漸消退。在寺廟上,則一直到最近,還可以看到唐代建築的零星的特色。在結構上,甚至可說仍然是唐代初年的系統。
鳳凰堂建造在十一世紀中葉,落成於一〇五三年,時當我國北宋盛期,李誡的《營造法式》出書的時代,但它受晚唐與宋官式影響甚少,雖然日本的本土風味逐漸出現,它的格局可以說仍保留了唐代的制度,很值得我們仔細品賞。最明顯的是斗栱的做法,完全是初唐的風格。
中國古人的宮室,與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明清宮殿式樣大不相同。貴族顯宦的住處自漢至唐,有另一套格局。依我的淺見,其形式大概有點像鳳凰堂的樣子。…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如果你過境日本,只有一日之停留,希望在數量龐大的文化名蹟中選擇一、二處參觀,你要選那裏呢?
識途老馬當然會勸你投宿於大阪,在京都、奈良的眾多廟、院中選擇其一。若照觀光指引的說明,你大概會去金閣寺看一看那座金光閃閃的水閣。你若向日本的朋友打聽,他可能要你去十足日本味的清水寺走一趟。如果你的朋友是藝術家,他也許會認為龍安寺的枯山水,是日本藝術的精華,勸你一定要到該寺的方丈前廊上禪坐一番。
然而如果你問我,我建議你到京都郊外的平等院,瞻仰一下鳳凰堂的光彩。那是絕對值回票價的。…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20,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即使退一步想,國外當地的華僑為了遷就現實,不得不吸引一些經常的顧客,在口味的變更上動腦筋,也不必低落到如此程度!我不相信外國人的口味水準如此差,除了黏黏的綠豆芽、洋葱絲之外,不喜歡中國菜中最拿手的菜肴!在那麼多菜譜中難道就找不出外國人喜歡的東西?這是萬萬難以令人相信的。最近十年來,臺灣到美國開餐館的人漸多,有些餐館相當保存了中國菜的特色,這樣做真正把美國顧客嚇跑了嗎?完全相反,喜歡中國菜的美國人可能得慶幸有機會吃到真正的中國口味吧!…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9, 2020 at 10:14pm — No Comments
疫後振興·國内遊契會
國內景區陸續開放,旅行社部分經營活動開始恢復,遊客的出遊腳步從城市遊、周邊遊慢慢開啟,旅遊消費正在逐步恢復。國內遊是2020年中國旅遊市場的看點。提升供給質量,培育新興業態,就成為國內遊發展的重中之重。
景區有序開放 …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April 19, 2020 at 10:07pm — No Comments
現在,他立在門廳口凝視著衣帽架,那里接著他的皮帶和項圈。她給他套上項圈系好皮帶,帶他一起去買東西。她要買點牛奶、黃油、麵包,同往常一樣,還有他早餐用的麵包圈。他貼在她身邊跑著,嘴里叼著麵包,吸引旁人的注意之後洋洋自得為之四顧。一到家,他叼著麵包圍躺在臥房門口,等待托馬斯對他的關注,向托馬斯爬過去,沖他狺狺地叫,假定他要把那麵包圈兒奪走。每天都如此一番。他們在屋子里至少要互相追逐五分鐘之久,卡列寧才爬到桌子底下去狼吞虎咽消受他的麵包圈。
這一次,他白白地等候著這一套早晨的儀禮。托馬斯面前的桌上有一臺小小的晶體管收音機,他正在專心聽著。
…
Continue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April 19, 2020 at 10:04pm — No Comments
的確,從神學的角度來說,是薩賓娜送給了他那位姑娘。在他的人之愛和神之愛兩者中間,是絕對的和平。如果他的神之愛(基於神學理由)必定含有一劑不可解說、不可理喻的烈藥(我們只須回憶一下那本誤解詞典和一系列誤解詞匯!),他的人之愛卻建立在真實的理解上。
…
Continue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April 19, 2020 at 10:02pm — No Comments
埋葬托馬斯和特麗莎的墓地又怎麽樣呢?
她開始一次次想起他們。他們好幾次開車去鄰鎮,在一家廉價的旅店里過夜。信中的這一段吸引了她的視線。這說明他們是快樂的。她又一次把托馬斯當作自己的一幅畫來構想:畫的前景是唐璜,一位幼稚畫家所作的浮華外景,穿過外景的裂縫看去,卻是特里斯丹。他像特里斯丹一樣死去,不像唐璜。薩賓娜的父親與母親是死於同一個星期,托馬斯與特麗莎是死於同一秒。薩賓娜突然想念起弗蘭茨來。
…
Continue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April 19, 2020 at 10:01pm — No Comments
她自己以前當然意識不到這一點。她怎麽可能呢?我們追尋的目標總是不為我們所知。一個姑娘渴望結婚渴望別的什麽但對這一切毫無所知,一個小夥子追求名譽卻不懂得名譽為何物。推動我們一切行動的東西,卻總是根本不讓我們明了其意義何在。薩賓娜對於隱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後的目的無所察覺,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不就是目的所在嗎?她離開日內瓦,使她相當可觀地接近了這個目的。
…
Continue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April 19,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於是,在一段短得驚人的時間內,他的生活背景完全給變更了。不久前他還與傭人、女兒、妻子住在寬敞的中上階層富宅里,現在卻住在老區的一所小房子里。幾乎每個晚上,那位年輕的學生兼情人都來陪他。他用不著殷勤侍候她遊歷世界,從一個旅館到一個旅館,他能在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床上與她做愛!旁邊桌上放著他自己的書和自己的煙灰缸!
她是個樸素的孩子,並不特別漂亮。但她用弗蘭茨近來崇拜薩賓娜的方式來崇拜弗蘭茨。他不覺得有什麽不快。他也許感到用薩賓娜換取了一個戴眼鏡的學生有什麽劃不來,他天生的美德也務必使他去愛護她,把自己不曾真正傾瀉過的父愛加倍地賜給她——與其說他有一個女兒安娜,倒不如說安娜更像克勞迪的復制品。
…
Continue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April 19, 2020 at 9:59pm — No Comments
第二天,他早晨、中午、晚上都去按過薩賓娜家的門鈴。
又過了一天,他去問過薩賓娜的看門人,那人一無所知,提醒他去找房主。他給房主打了電話,得知薩賓娜兩天前就告辭走了。
以後的幾天,他照常去那兒,希望能在那里找到她。這一天他發現門開了,三個穿工作服的人把家具與畫裝進一部停在外面的汽車里。
他問他們打算把家具搬到哪里去。…
Continue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April 19, 2020 at 9:58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