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0)

師陀《果園城記》桃紅 (3)

時光是無聲的,但是每一個小城里的日子都有一種規律。在大門外面的胡同里(這胡同距離孟林太太的住宅很遠,它們中間還要經過一條,夾道),一個賣梨的吆喝著走過去了,一個賣熟棗或熟藕的接著也走過去了,最後是一個賣煤油賣雜貨的沈重的敲著木魚。 

“梆!梆梆!” 



素姑於是又一遍的擡起頭來問:
 

“還不該燒飯嗎,劉嫂?”…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8, 2020 at 11:08pm — No Comments

師陀《果園城記》桃紅 (2)

時光無聲的──正像素姑般無聲的過去,它在一個小城里是多長並且走的是多慢啊!素姑低著頭已經繡了半隻孟林太太的鞋面,在青緞的地上繡完兩朵四瓣梅了。

 

“媽,幾點鐘啦?” 

素姑心中忽然如有所動,忍不住擡起頭來問。孟林太太早已醒了,正一無所欲的在床上領略午睡後的懶倦。 

“瞧瞧看。”這是她照例的回答。…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8, 2020 at 11:06pm — No Comments

師陀《果園城記》桃紅 (1)

在孟林太太家里,每天我們能猜出都是來什麽人,一個送水的,接著,一個賣絨線的。當陽光從屋背上照進這個寂靜的老宅,素姑──孟林太太的女兒,一個像春天般溫柔,長長的像根楊枝,看見人和說話時總是婉然笑著的,走路是像空氣在流似的無聲,而端凝又像她母親的老女,很早很早她就動手,我是說她低著頭開始在繡花了。假使是春天,夏天或秋天,她坐在院子里的大槐樹底下;冬天,她悄悄坐在明亮的陽光照著的窗戶下面。孟林太太這時候照例在床上睡她的午覺。

 …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8, 2020 at 11:05pm — No Comments

師陀《果園城記》《葛天民》(5)

“他們幹什麽老不肯放過你呢?” 

“你知道有臭味的地方就有蒼蠅,老弟。這只怪地面太窄,所以有些人就被踩在地下;至於我,我就得給擠到天上去了。”葛天民笑著站起來,轉轉身子,忽然作個虛張聲勢的手勢說: 

“你等著瞧,有一天我給他們巴豆吃!”

 

當我們這樣談著話的時候,一個小販在墻外胡同里大聲吆喝著: …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8, 2020 at 11:03pm — No Comments

師陀《果園城記》《葛天民》(4)

於是我們自然而然的談到農場。我說: 

“我最後一次來果園城的時候,你正在試種無核葡萄。” 

“你記得準是無核葡萄嗎?”

 

葛天民挺調皮的望著我。 

“你試種過各種植物,可是這一回的確是葡萄。”…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8, 2020 at 11:02pm — No Comments

師陀《果園城記》《葛天民》(3)

我曾經說過,葛天民毫無嗜好,每天吃過早飯,他替老葛醫生看病人,按脈,看舌頭,開方子;下午葛天民出城去了,葛天民到農場上去了。他在那里並沒有什麽重大事情;他的工作照例是檢查各種苗區,看工作進行的情形,看工人有沒有按照他的規定去做。他在那里留到五點鐘,有時候稍微遲些,他留到六點。這中間他發見玫瑰花的枝條長得太長,波斯菊的種子該保存下來,或是供接菊花用的蒿艾生了蚜蟲。

 

“老朱,老朱!” 

葛天民先生在蔬菜區里喊著。 …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8, 2020 at 11:01pm — No Comments

師陀《果園城記》《葛天民》(2)

這個沒有嗜好的場長,這個過著閑適生活、為人淡泊而又與世無爭的人,他大概是忘記了。我最後看見葛天民先生是在七年前,那時候他沒有現在胖,鬍子沒有現在濃,他正在農場上指揮工人工作。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件事責備他記性不好,人是生活在小城里,一種自然而然的規則,一種散漫的單調生活使人慢慢的變成懶散,人也漸漸習慣於成規。因此許多小事情也正像某年曾到河上洗澡某日曾到城外散步,這種類似的事件人們很容易的就忘記了。在這里也和鄉下一樣,大部分人是不願意將金錢和時間耗費在享樂上面的,人記得最清楚的是宣統元年曾經買過火缽,民國十四年在某地買過雨傘,民國十二年又因某事曾在某家店鋪裁過一件長衫,盡管這些店鋪早已不存在,早就倒閉了。

 …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8, 2020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師陀《果園城記》《葛天民》(1)

“葛天民在家嗎?” 

我站在大門裏面過道上這樣喊著,幾隻麻雀在庭院里叫著,裏面沒有應聲。 

我在過道里等了許久。一隻黃狗從大門外面經過,向里頭望望,接著又走過去。我預備再喊一遍,湊巧這時有人從外面走進來。

 

“葛天民老兄!” …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8, 2020 at 10:59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排隊(上)

“民權初步”講的是一般開會的法則,如果有人撰一續編,應該是講排隊。

如果你起個大早,趕到郵局燒頭炷香,櫃臺前即使只有你一個人,你也休想能從容辦事,因為櫃臺里面的先生小姐忙著開櫃子、取郵票文件、調整郵戳,這時候就有顧客陸續進來,說不定一位站在你左邊,一位站在你右邊,也許是衣冠楚楚的,也許是破衣邋遢的,總之是會把你夾在中間。夾在中間的人未必有優先權,所以三個人就擠得很緊,胳膊粗、個子大、腳跟穩的佔便宜。夾在中間的人也未必輪到第二名,因為說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長臂猿似的伸出一隻胳膊越過你的頭部拿著錢要買郵票。人越聚越多,最後像是橄欖球賽似的擠成一團,你想鑽出來也不容易。…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March 18, 2020 at 9:56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排隊(下)

不要以為不守秩序、不排隊是我們民族性,生活習慣是可以改的。抗戰勝利後我回到北平,家人告訴我許多敵偽橫行霸道的事跡,其中之一是在前門火車站票房前面常有一名日本警察手持竹鞭來回巡視,遇到不排隊就搶先買票的人,就一聲不響高高舉起竹鞭颼的一聲著著實實的抽在他的背上。挨了一鞭之後,他一聲不響的排在隊尾了。前門車站的秩序從此改良許多。我對此事的感想很複雜。不排隊的人是應該挨一鞭子,只是不應該由日本人來執行。拿著鞭子打我們的人,我真想抽他十鞭子!但是,我們自己人就沒有人肯對不排隊的人下那個毒手!好像是基於同胞愛,開始是勸,繼而還是勸,不聽勸也就算了,大家不傷和氣。誰也不肯揚起鞭子去取締,腆顏說是“於法無據”。一條街定為單行道、一個路口不准向左轉,又何所據?法是人定的,要什麽樣的生活方式便應該有什麽樣的法。…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March 18, 2020 at 9:55pm — No Comments

李燕蕙·夢醒之間:海德格與“釋夢詮釋學”(11)

統整言之,現象學此在分析的釋夢工作之治療學意義,是在協助當事人發展更成熟與自由自主人格的能力,這應也是今日人文導向的夢工作的普遍意義。22

 

1 此在:夢醒的主體性

每個夢理論,都會有關於夢主體的確立問題,「夢者」該如何定義呢?是夢中經歷滄海桑田喜怒哀樂變化的「夢境體驗者」?是睡夢中躺在床上那似乎不動的身軀?是睡眠實驗室中,可以透過腦電圖儀 (EEG) 觀察到的變化又持續著的「腦心系統」? 23 是夢境醒過來後,回到所謂的「現實世界」回顧夢境的人?…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March 18, 2020 at 8:23pm — No Comments

《三行情書》老媽切菜的聲音

⊙福岡縣 53歲 男

老媽切菜的聲音,

對我來說,

是最美味的佐料。

 

⊙宮城縣 36歲 女

抱著孩子的時候,這份重量讓我顫抖,

因為他將延續你給我的生命。…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March 18, 2020 at 4:16pm — No Comments

東西哲學「意識流」探討 --禪宗、柏格森及胡塞爾的對話 (17)

「生命體驗詮釋」透過「身體存在感受覺知」到「此有」歷史在「生活世界」

當中,在「場域」中所呈現的「事件」,「事件」是關連著時空的,它是有著「情節」的,「於是人有活在「情節中」的迷於局裡和驀然回首地明白,使得故事將不斷地 被重說。」生命感受常借「隱喻」來說明,「記得」的往事,是一個理解的過程,它類似「隱喻」、「神話」既「是又不是」狀態中去理解生命故事本身。…



Continue

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March 17,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東西哲學「意識流」探討 --禪宗、柏格森及胡塞爾的對話 (16)

(三)「意識流」當中「觀看生命歷史之回顧」

依柏格森、禪宗及胡塞爾說法,「意識流」活動是「綿延」、「念念相續」與「意識相續」的活動。筆者以為「意識流」是不斷創進的生命歷程,所以只能借由「生命體驗詮釋」去看所「意識流」當中「現象」的起起落落,讓「意識流還是意識流」。在某方面說來這是「生命歷史的回顧」,也是經由內在生命經驗當中「觀照」史實般

「意識流」的生命。這可以說是「心靈事件、生命紀事」,以「時空」為作為座標軸顯示出來。它有如「鏡照」般輝照著「過去」,呈現「現在」,走向「未來」,詩般的生命史實,將「此有與生活世界」的互動詮釋歷程,在虛擬的時空中穿梭,「如迷如悟」徜徉在幻臆與現實之間,共同融通、理解、詮釋與對話,生命的歷史召喚「此…

Continue

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March 16,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亦舒隨筆·自得之場 の 迷暈

說到穿旗袍,公認倒不是工錢貴,而是穿了實在太無自由,走步路都困難。而且也實在難穿得好—脖子肩膀胸脯腰肢臀圍大腿小腿手臂,處處要十全十美,身裁太好還不行,要略帶扁型,頭髮不能蓬鬆,否則如m說:像臺灣歌女。還得配高跟涼鞋,淡淡的化妝,那多累。如果有什麼男人是值得為他穿旗袍的,嫁他算了,嫁他還比穿旗袍省事。 

難怪現在街上找不到旗袍女郎,舞廳據說也沒了,旗袍穿得稍帶蘇茜黃味道,迷暈人。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March 16, 2020 at 3:30pm — No Comments

亦舒隨筆·自得之場 の 比較喜歡多雨的地方。

亦舒·比較喜歡多雨的地方。 

像倫敦,終日下雨,雨衣雨靴變成日常衣著,公園樹木草地碧綠,襯著灰紫色天空,遊人名正言順傷春悲秋,樂不可支。 

萬一天公開眼,透出一絲金光,似得到天大賞賜,普世騰歡,由此證明,本來是你的,可是先奪去,後來再還你,也就叫你感恩不盡,多厲害。 



曼徹斯特是我讀書的地方,記憶中仿佛沒有晴天,說也奇怪竟完全不介意,漸漸也不打傘,只戴一頂塑膠寬邊帽,雨中來去自若,又苦寒,也熬過去,且無限依依。 …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March 16, 2020 at 3:30pm — No Comments

姜宇輝·無器官身體與游牧主體:ADOLF WÖLFLI畫作的混沌與秩序(7)

不過,我們關心的並非是這個故事之中所蘊含的各種版本的道德含義。我們更感興趣的其實是所有玩偶都必然經歷的「消費」-「消耗」的過程。對於Kelley和Dery來說,「消費」即意味著價值的縮減(無論是使用價值,交換價值,還是符號價值——如馬克思和布希亞所相信論證過的),或者更確切說是一個物件不斷褪去了文化和社會所附加在它身上的種種「價值」,最終袒露出其赤裸裸的物理的,生物的實在。而對於追隨D&G思路至今的我們看來,這或許並不單單是一個價值縮減的過程,而更是一個維度的增殖和強度的散播的過程。玩偶作為生成-兒童過程的真實寫照,不是因為它足以作為理想化的媒介或載體,而是因為它本身的獨特的生產-消費-流通的過程足以表現兒童本身作為推動欲望-機器運動的遊牧主體的功用。用Dery的話來說,孩子是 「亦是髒兮兮的,強度性的生物(intense creatures),他們中的一大批喜歡玩弄——甚至是消費——泥巴,鼻屎,蛻皮,死翹翹的東西,直到被教育說不能這樣。」…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March 15, 2020 at 6:10pm — No Comments

李燕蕙·夢醒之間:海德格與“釋夢詮釋學”(10)

梅塔波斯舉許多夢例說明現象學此在分析的方法,其中有一個

長達十頁的「狗夢」例  (Boss,1975:35-44),簡說如下。如果一

個人夢見一隻狗,若依精神分析或其他釋夢學派的象徵理論,可能會預設,狗有怎樣的普遍性特質,比如忠實、兇猛、原始性慾、善良或可怕等等,從而將這樣的狗的意義圖像,植入這夢的理解中。而所謂的現象學此在分析的方法,沒有任何此類的預設。「現象學式」的意涵在此是:夢者談夢之前,沒有人知道夢中這狗的意義是什麼。「此在分析」的核心在於,夢者「關懷」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March 15, 2020 at 6:04pm — No Comments

洪席耶·被解放的觀眾(8)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March 15,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東西哲學「意識流」探討 --禪宗、柏格森及胡塞爾的對話 (15)

四、三者對「意識流」探討

筆者以為無論禪宗、柏格森或者胡塞爾的「意識流」,都在說明著「存在是種體驗」,它是「任其自由展現存在動能活動」,也是「觀看生命歷史之回顧」,更是「時空融為一體存在參與感受」,「讓意識流是意識流」更是一種「直觀智慧」,也就是「實踐智慧」,它是「生命體驗詮釋」。





(一)「意識流」告知我們---「存在是種體驗」




「存在是種體驗」,更是一種超越語言、名相、意識,而回歸到純粹、原創綿延地、相續地、流動地、異質跳躍的流動當中,靜靜體會,這是超越時空存在感受, 也是根源於身心一體的「身體存在覺知感受」。…


Continue

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March 15,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