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哲學「意識流」探討 --禪宗、柏格森及胡塞爾的對話 (10)

禪宗不著重在「綿延」的時間探討上,反而在「念頭」相屬接連上有著近一步的詮釋。所以「念頭」所夾帶時空的場景幻起幻滅,彷彿是有東西產生,也有東西消失了。「念頭」知道有東西發生,它有先後秩序,它就是發生了,有圖象給你知道,你也看到,也觀想到,不斷前進,湧入發生幻滅。用禪宗的話來講「真實的時間」即是「念頭相續」,「念頭」與「念頭」之間也是綿延地、相續地、流動地、異質跳躍交參地。在差異中又不斷融合,所以「念頭」升起與落下的起起落落當中,就完成了「真實時間」的描述。

對柏格森來說,宇宙「原初的實在」(primitive reality)是一種「活動」(movement)〈有點類似「道的生生歷程」〉。23而我們藉由「意識流」的攝受,得以認出在生命歷史的特定事件「在時空中『存在的感受』」,就好比是透過電影虛擬的時間空間托帶出不同的存在感受一樣。因此,在「意識流」當中,我們好比以「身體存在知覺感受」出一種虛擬的時間空間感,這種虛擬的「場域」24,在禪宗來講,不認為是不真實的,如同「幻亦真,真亦幻」一樣,生命相屬的感受詮釋〈「共感」〉,就在「是與不是」的張力當中,乍現整體存有真理。在當中「此有」的「存在知覺感受」,似乎可以瞥見「剎那即是永恒」、「當下即是」。「原初的實在」,是動態活動,而「原初實在」的活動躍進與「綿延」的生命創發力量形構出「此有」與大化之流的「生活世界」詭譎多變的真實虛幻關係,意義就在當中開顯了,生命的花朵也在默默開了。

透過「綿延」乃是認識「世界」,我們可以說透過「生命體驗」〈「身體現象學」〉, 不斷去「詮釋」,「此有」不斷創進與流通參與生命大化之流,參與了「生活世界」而達到「主體際性」的交流與溝通。所以在「綿延」裏「存在知覺感受」,似乎可以瞥見「剎那即是永恒」、「當下即是」,了解那「原初實在」也是在不斷創造躍進當中, 去除掉語言所知障,沒有概念束縛,而能從容不迫進入事物核心,去了解「意識流」現象當中所呈現的事物,直接把握。25生命所體驗的「綿延」不斷更新自身,也不斷創進,這就是一種「生命衝力」;「生命衝力」,26柏格森認為這就是「自我意識」的關係27,但是筆者認為這「自我意識」不是理智管制的「自我意識」,而比較傾向自由的無意識範圍。我以為這是比較接近榮格所講「無意識集體潛意識」,接近「夢」自由聯想創造。

23 L. Kolakowski, Berg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45 。

24 莫詒謀《柏格森的理智與直覺》,臺北:水牛出版社,2001,頁 119-121。柏格森使用「電影攝制法」(cinematographic mechanism)來解釋傳統形上學只能將發生動態宇宙一張張拍攝下來,只能是靜態呈現,不是變動實在,因此柏格森並沒有說明電影中所呈現時空存在感受,因此筆者與柏格森以電影為例,比喻是有差異的。

25 莫詒謀,《柏格森的理智與直覺》,頁 156。

26 莫詒謀,《柏格森的理智與直覺》,頁 165。

27 H. Bergson, Creative Evolution, tr. by A. Mitchell, New York: Dover, 1998, p176。。

Views: 5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