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6)

小草《日本留學一千天》擠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東京的電車每天早晨上班時間非常擁,擠甚至於擠得關不上車門。為此竟然產生了這麽一種工作——把在車門口,專管把那些想上車而擠不進去的人推進去。當時聽來,這話像是個笑話。世界上難道還有比中國更擁擠的電車,汽車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來到東京,雖說沒瞧見過幹那種往車里推人工作的學生,卻實實在在地嚐到了擠車的滋味。甚至覺得,說東京的電車比北京的更擠並不算過分。

東京的交通盡管十分發達,可架不住在二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擠著一千一百六十多萬人口(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五千三百多人),而人們上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又主要是電車,你想想,能不擠嗎!

 …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Style on August 23, 2020 at 7:00pm — No Comments

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

第一次去東北是1995年,正是這樣的夏天,從山東的孤島開了筆會,遊過泰山,回京略呆一陣就去東北了。火車出關,就感覺到關外是不一樣,山為一種漫坡形,樹是直立,空氣是涼絲絲的,農民驅著馬耕田。到沈陽是遼寧電視臺的陳詞招待,他本人不勝酒力,約了幾個海量食友,印象中那時候沈陽滿街頭跑著拉達車。 

席間就上了爛燉。我初始聽成亂燉,確實亂燉,豬肉、粉條、冬瓜、辣椒、茄子、白菜什麽都有,豪豪的一大鍋,醬味甚濃,那可是一個小盆啊!爛燉的味道,就跟一群性格各異的東北人紮堆一樣,混合形的,想感覺什麽,都有一點,若要深入去把握,卻又似乎捕捉不到,茄子有冬瓜味,白菜有豬肉味,如同很好打夥的東北人,就海喝開來。

 …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August 22, 2020 at 8:00pm — No Comments

J·M·巴利:我丈夫寫書(中)

9月里的一天,我們結婚了。蜜月里我們一談起寫書,就更覺得甜蜜。整個蜜月我們形影不離。喬治太愛我了,他不忍心丟下我不管,自己去寫書。

我把我這個體會告訴他,他笑瞇瞇的。我越說,他越樂。我想,他對我的這種感情,一定就叫做“體貼”。

過完了蜜月,我們回到了蜃景村的可愛小家庭,真是快樂極了!

“你就要動手寫書啦?”到家那天我問。

“正想著這事。”他說,“你知道,這事使我牽腸掛肚。不過,通盤考慮起來,還是下星期再說吧!”…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August 22,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J·M·巴利:我丈夫寫書(上)

周林東·

 

我跟喬治結婚之前,早就知道他是個雄心勃勃的人。那時我們還沒有訂婚,他就把心底里的秘密告訴了我:他要寫一本大部頭著作,書名叫做《倫理學研究》。“不過我還沒有動手,”他習慣地說,“冬天一到我就動手,每天晚上堅持寫。”白天里,喬治在一家公司供職當秘書。公司器重他,他只得把自己一天里最好的時間花在寫信記帳上。他說,等書出版了,他就出名了。我說:“要是你能多些時間自己支配來寫書就好了。”…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August 22,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拉塞爾·埃德森詩選《睡 眠》

有一個不知怎樣睡覺的人;每一夜在椅子上進入一種單調乏味的、非專業性的睡眠。他已經感到如此厭睡的那種睡眠。



他倦於閱讀《睡眠指南》,但這本書卻使他入睡。那種他已經感到如此厭睡的同樣陳舊的睡眠……




他需要一個睡眠指導教師,這個人會用一根鞭子和一把椅子訓導夜晚,並使他跳躍著穿越澆上煤油的火圈。某個可以讓一隻老虎坐在細小支座上打呵欠的人……

〔美國〕拉塞爾·埃德森(Russell Edson, 1935- ):拉塞爾·埃德森,二十世紀美國著名詩人,以寓言式散文詩體馳名於當今美國詩壇,他先後出版了《那發生的非常之事》(1964)、《一個人所見之物》…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August 22, 2020 at 12:15am — No Comments

拉塞爾·埃德森詩選《亮著燈的窗口》

一個亮著燈的窗口,就像一張紙在風中穿過夜晚而漂浮。



我想看到它的內部。我想穿過它爬到其亮著燈的房間裏面去。



當我一抵達它,它就穿過樹林溜走。當我追逐它,它就滾動,翻滾到空氣中,穿過夜晚向前滑行……

〔美國〕拉塞爾·埃德森(Russell Edson, 1935- ):拉塞爾·埃德森,二十世紀美國著名詩人,以寓言式散文詩體馳名於當今美國詩壇,他先後出版了《那發生的非常之事》(1964)、《一個人所見之物》 (1969)、《平靜的劇院》(1973)、《一個騎手的童年》(1973)、《直覺的旅程及其它作品》(1976)、《不切實際的人從不悲傷的原因》 (1977)、《受創的早餐》(1985)等多部散文詩集,1995年又出版其散文詩選集《隧道》;另外,他還著有四部戲劇和小說作品。…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August 22, 2020 at 12:14am — No Comments

李孟潮·哪咤鬧海”與中國人的俄狄浦斯情結(10)

一般來說,上面的假設只適用於主流文化或曰強勢話語。而按通常的觀念,太乙真人和他背後的道教文化實在算不上主流文化,許多人認為中國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是這樣的嗎?

首先,道家和道教是有分別的,兩者的學說有很大的出入,一個是哲學,一個是宗教,[15]而道教的來源有許多複雜的成分,總的來說,有幾個部分:古代的民間巫術,神仙傳說和方術,荊楚文化的道家哲學及黃老思想,漢代陰陽五行化了的儒家經學和讖緯神學,[16 17]其次,在中國文化中,文化主體一向是“兩家(儒家、道家)、兩教(佛教、道教)構成,四者以儒為核心形成一種共同體。”…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22, 2020 at 12:00am — No Comments

邦達列夫·美的真諦

人如同感知般地對大自然的反映是否就是美的真諦?  

我在想,我們的地球,這宇宙中鮮花盛開的神奇花園,連同它的日出日落,空氣清新的早晨,星光閃爍的夜晚,冰凍的嚴寒,炎熱的太陽,連同它全部的光明,涼快的陰影,七月的彩虹,夏秋的薄霧,雨水和白雪——我想像,我們這個地球無可補救地變成了無人的荒寂。好吧,請想像一下:在地球上再也沒有人——在城市的石頭走廊上,在荒野的草地上,到處只是一片沙沙作響的空曠;沒有一點人聲、笑聲,甚至也沒有一聲絕望的喊叫 來打破這沉寂。

在這空無一人的冰冷的寂靜中,我們美麗的地球立即就失去了作為宇宙空間裡人類之舟和塵世俗地的最高意義,並且它的美一下子就喪失殆盡,消失得無影無蹤。因為沒有了人,美也就不能在他的身上和意識裡反映出來,不能被他所認識。那麼美又對誰而言? 對何而言?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August 21, 2020 at 8:00pm — No Comments

趙越勝·柏格森:生命自由的探索者の綿延是自我意識的本質 (下)

問:這種意識的綿延狀態很像現代文學創作中的意識流。

 …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21, 2020 at 3:53pm — No Comments

趙越勝·柏格森:生命自由的探索者の綿延是自我意識的本質 (上)

[提要] 柏格森認為,真正的自我意識不是靜止不變的,也不能被看作是一個個思緒的片段。它總是現在包含着過去,並趨向未來,而未來又可能返回過去的根源,所以它是分分秒秒在變異着,生成着,這就是綿延的實質。正是這個綿延使世界從內到外都活躍起來。這也就是生命的本質。

 

問:上次我們談到音樂體驗中的綿延,似乎話未說完。今天是不是接着談?

 

答:是的,我們今天還要接着…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21, 2020 at 3:52pm — No Comments

古清生·遊子心衷(上)

北國的大風抽打著我,在這樣的春天,它揚起漫天的沙塵,打磨去我南方培育的縷縷溫情。而我思想的根鬚,艱難地探索著這塊堅實的土地,我被阻隔,被割離,大風吹去我束束小小的笑語。北國呵,唯有太陽伸出溫和之手,撫摸我心靈的某一處,令我的奔波,耕耘,有了坦然的寧靜。然而這一切,北國之水、大米、羊肉和蔬菜,都無法改變我南方的話語。有著南方松竹悠然和鳥語柔韻的聲音,北國的大風抹不去。

遙望南方,心靈之泉依然潺潺,依然搖蕩那一片風景。夢里夢外,依然懷著一片長江的波濤,心靈的天空依然回響挾著潮音的汽笛。多少個日子,多少次進入溫馨的夢鄉,我依然走進那清水白日,柳枝拂月,松濤送爽的南方,我走在那紅土的山崗青石的小徑上,走在有漁歌的碼頭和湖畔放鴨織網、門前種植藕荷荸養的人家,走在小河彎彎牧童嬉戲的村野,走在南方的風中和雨中,南方呵,我是你永生永世的尋夢人,在北國。…

Continue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August 20,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蘇紹連·黑色街頭

1

你走過街頭突然記得的想法有了畫面

我回到書房卻全都呈現一片空白

那些你敢和路人說的話語像一隻能言鳥

我再怎麼和書本對話也不敢拿來用三字經開口



2

從此他不想再翻書,翻自己的皮肉

從此他不想再打開書房的門窗…

Continue

Added by Copil on August 19, 2020 at 7:28pm — No Comments

馮夢龍《情史》王世名妻

王世名是武義人,他的父親被其族兄王俊毆打致死。此事已訴訟於法庭,而王世名這時竟然傷殘父親的屍體,又停止了此案的訴訟。王俊聽從家族尊者的建議,翻地給王世名來酬謝他。王世名每年一定把這塊地所獲之值封好藏起來,別人不知道。王世名與其族兄俊也友好地來往,沒有違背禮節的地方。 

過了一段時間,王世名私下鑄劍,在劍上鏤刻“報仇”二字,自己佩帶身上。他又畫父親的肖像,並在旁邊畫一名持劍的人。若逢人間起這事,他就說:“從前古人出遊一定要佩劍的。”

 …

Continue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August 18, 2020 at 9:06pm — No Comments

孫惠柱: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人才培養國家體系 (10)

這些培養模式幾十年來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經常顯出一些問題。有的主辦方由於時間壓力,過分強調提供範本的大師的單向傳授,較少給學生機會在大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的呈現。有沒有可能運用高科技來更好地發揮高端培養模式的作用,讓更多學生能通過新創的培養模式,在大師的具體指點下進行創作、得到提高?這也是各人才培養機構都要研究、總結的重要部分。 

此外,我們還需要更大規模的非學歷培訓來為初級的藝術人才服務。前文說到,我國農村大量民營劇團的演員從未受過高等藝術教育;從他們頻繁演出的現狀來看,既不可能、也不需要脫產好幾年考進院校去接受正式的學歷教育,但他們中間的一些骨幹曾經受到過短期的藝術培訓,對提高演出的藝術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大部分演員都有機會分期分批接受一點這樣的培訓就更好了——最好還要由政府給予一定經濟上的補貼。…



Continue

Added by 有格 台 on August 18, 2020 at 5:44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我想從天上看見(上)

也許是因為年代過於久遠,在這條陸路上行走時,已經沒有人能找到一條清晰的脈絡。歷史與歷史中的文化傳播與變遷,比之於現代物理學家所建立的量子理論還要難於捉摸。物理學家描述他們抽象的理論時運用了一種可靠的用數學語言可以表述的模型。而歷史中的文化卻更多的在荒山野嶺間湮滅,隨著一代一代人的消失而被永遠埋葬。 

我想,也許從天上,從高處像神靈一樣俯瞰時可以看見。 

於是,我在拉薩的貢嘎機場登機時特意要了一個臨窗的位置。並祈願這一路飛行,沒有雲霧的遮蔽。

 …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6, 2020 at 7:04pm — No Comments

蒙田·一人得益,他人受損

雅典人狄馬德斯譴責一位雅典市民以賣殯儀商品為業,說他索取的利潤太多,如果沒有很多人死亡,他就不可能獲得如此多的利益。這一看法未免失之偏頗,因為他獲取利潤並未損害別人的利益,否則,任何贏利都要受譴責了。 

商人賺錢靠年輕人揮霍,農民靠麥子價格昂貴,建築師靠房屋倒塌,司法人員靠民事訴訟和糾紛,神職人員靠我們的死亡和罪惡。古希臘的喜劇作家菲萊蒙說,沒有一個醫生樂意別人甚至自己的朋友身體健康,沒有一個士兵樂意天下太平,依此類推。更有甚者,如果我們人人探測一下自己的心靈,就會發現我們心中孕育和產生的願望,大多是損人利己的。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16, 2020 at 2:00pm — No Comments

陳勤建·民間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理論與實踐(16)

1988 年我在日本春日神社見到一個茶室,讓人久久難以忘懷:一條看不出人工雕琢自然貼切的花園回廊,曲徑通幽,引導我們來到一座泥土墻,茅草頂的小屋。2—3 米外看去,似乎是一個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茅草屋。



走近一瞧,一陣陣青草和泥土的芳香撲鼻而來,泥土墻似乎是黃泥巴摻了香草砌抹而成,一段段寸把長的草明顯地微露墻面,屋外鳥語花香,讓人頓時感覺仿佛進入了屈原《離騷》中所描繪的神仙境地。走進室內,和服侍女,古式茶具,和整個茶室相宜得彰,交相映輝。…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August 15, 2020 at 10:33pm — No Comments

原田玲仁《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橙色效果

橙色的名字取自水果,讓人感覺特別親切。橙色是活力的象征,是高興和歡喜的顏色。橙色還給人熱鬧、快樂和休閑的印象。橙色還是萬聖節的象征色。泰國、印度、緬甸和尼泊爾等國的僧侶都穿橙色的僧袍。僧侶們之所以願意終生穿橙色是因為他們認為橙色代表著最高的幸福和愛。順便說一下,宿醉時,千萬不要穿橙色的衣服,否則會加重醉酒的症狀。

 

◎隧道中的燈為什麽是橙色的?

 …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August 15, 2020 at 9:08pm — No Comments

里爾克·時辰祈禱·貧窮與死亡(15)

然後我還看見活著的宮殿;

如同美麗而聒噪的鳥,

它們自鳴得意。

許多人因富有而渴望擡高自己,

但這些富人們卻並不真正富有。

 

不像你的遊牧民族之主,

當他們趕著擁擠的羊群…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August 15, 2020 at 8:00pm — No Comments

阿萊桑德雷詩選《沈睡的人們》

迷人的夜晚,在鳥群中

是什麼聲音在天空甜蜜地歌唱著姓名?

醒來吧!沒有陰影,沒有命運,

一個月亮在朦朧中歌唱或呻吟,回憶著你們。

一個被光芒刺破、被斧頭砍傷的天空

下著金雨.沒有星星,用血液在一個身軀上滑行

一種命運發出的揭示在召喚…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5, 2020 at 12:06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