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故事照亮未来》手段(上)

我有一位以前在美國認識的朋友, 現在在波士頓的醫院里擔任精神醫師。幾年前, 他被國防部征召, 去受了短期訓練, 訓練的內容是"如何協助從戰場上回來的軍人安定心理"。

訓練中, 他讀到美國國防部發的一本厚達五百頁的手冊——《戰爭精神學》。其中有一個表, 列了二十種戰鬥當中經常感受到的精神壓力來源。其中包括"害怕死亡"、"目睹同伴死亡", 等等。看完那個表, 我的朋友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表上的壓力因素, 沒有"殺人"這一項。

 

戰鬥當中, 每個人都可能殺人。殺人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殺人更不會是件日常會有的經驗。每一個社會都有明確的法律規範"不准殺人", 《聖經》里的摩西十誡也明說"不可殺人"。照理說, 殺人應該會帶給戰場上的士兵很大的沖擊吧!可是為什麽手冊里沒提呢?

我的朋友, 對這件事感到好奇。花了幾天空閑時間, 他在網絡上查到了很多相關的數據。他發現美軍的戰場編制里, 有一個特別的角色, 是隨軍歷史學家。隨軍歷史學家跟著部隊戰鬥, 以第一手直接觀察數據記錄戰史。一位擔任過美軍歐洲戰場首席隨軍歷史學家的馬歇爾中校, 戰後1947年曾經出過一本小書, 叫做《不願開火的人——未來戰爭的指揮問題》。書里面馬歇爾描寫了他目睹戰場上許多士兵不管長官如何嘶吼下令, 就是不肯開槍對敵人射擊的場面。他們盡職地站在陣地上, 將槍上膛或勤勞遞送子彈, 卻無論如何沒辦法自己開槍。

 

"害怕殺人, 比害怕自己被殺更常造成士兵在戰場上失能。"

最驚人的是, 馬歇爾整理大量訪問資料, 統計出來,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被送上戰場的美國步兵, 只有百分之十五的人, 真正開槍對敵人射擊, 也就是超過百分之八十五的步兵沒有在戰鬥中殺過人。

馬歌爾的結論:"我們不願承認, 戰爭基本上是殺人的行當。畢竟士兵們來自一個禁止侵犯、奪取別人生命的文明。"

 

馬歌爾的書一出版, 立刻受到軍方高度重視。軍方大幅修改了關於射擊的訓練方式, 以及加強灌輸士兵對敵人的警戒與仇視, 想辦法讓士兵心中害怕自己被殺的恐懼髙於對殺人行為的抗拒。

要達成這個目的, 其中一種做法, 就是在軍隊中讓殺人正常化, 至少是讓殺敵人正常化。軍中的任何文獻, 從此不能讓殺人跟"不正常"、跟"病"產生關係。

 

這應該就是手冊里沒有將殺人列入精神壓力來源的背景。

可是我的朋友和醫院里其他一起受訓的精神醫生, 從專業知識上懷疑這種做法的效果。讓士兵習慣殺人, 不去面對、討論殺人可能帶來的後遺症, 會是對的做法嗎?

他們醫院里一位老醫師, 給了他們清楚的答案。老醫生曾經長期參與診斷、治療越戰退伍軍人精神癥狀, 他得到的深刻印象是——他們都殺了好多人, 跟馬歌爾書中描述的二戰情況剛好相反, 他碰過的越戰士兵幾乎都記得自己如何對著敵人射擊, 記得眼前眾多敵人倒下去的樣子。而且那些"敵人"不全是穿制服的越共軍人, 還包括很多女人、小孩。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