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77)

主體的終結:VR藝術的遊戲性體驗(5)

它遵守互動遊戲的規則,即作品結果的開放性,而過程的開掘與認同,所根據的是構成遊戲音像意義的敘事策略和能夠支配遊戲的可能性法則。由於作品的基礎架構基於藝術家、參與者與智能機之間的交互、協同與共生關係,參與者由此進入到與作品的深層互動模式中,從藝術家的實踐經驗來看,此時的觀眾實際上已經變成了玩家,多數情況下他們將獲得更多的自主權,並且被當成是提供新的呈現可能性和經驗的方式。

從認識論方法關於展示存在的視角來看,「遊戲」體驗作為一種獨特的歷史性過程的積澱,與VR技術和當代藝術結合,構成了獨具創造力的技術性投射系統,該系統體現了藝術家與智能機之間的新型協作關係,其最大特點是以人機交互、人機共生下的藝術思維保持其生命力,因而成為新媒體藝術中最具整合特征的語言形式。…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10,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小岩井忠道·通過戲劇節辦大學,日本著名劇作家與地方城市合作(上)

將兵庫縣豐岡市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戲劇節舉辦城市——日本劇作家、導演平田織佐提出了這個宏達的目標,目前正親自率領豐岡市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在日本學術會議5月22日於東京舉辦的學術論壇上,平田詳細介紹了該計劃的進展及意義。

                                                     平田織佐(中)…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November 10, 2022 at 9:00am — No Comments

胡祥「科技+文化」新意頻出(上)

近年來,科技與文化融合成為電視節目創作的趨勢之一。從河南衛視以《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為代表的「中國節日」系列火爆一時,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考古大會》《典籍里的中國》等節目引發熱議,再到江蘇衛視《最強大腦》《從地球出發》《2060》等科技類綜藝節目新意頻出,科技與文化碰撞出奪目光彩,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愉悅,讓文藝插上了「向未來」的靈動翅膀。

助推文藝發展…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0, 2022 at 9:00am — No Comments

主體的終結:VR藝術的遊戲性體驗(4)

「遊戲」:VR藝術的終極性體驗

「遊戲是人類心靈生活的戲劇模式……它是親密而安全的,使我們能夠分享自己內心最深層的幻想。」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 McLuhan)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證明了遊戲通常以作為構成人類基礎文化的重要因素而發揮作用。…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10, 2022 at 4:00am — No Comments

《維柯的哲學》第十六章·荷馬和原始詩(4)

用荷馬所屬的那個民族代替單獨的荷馬個人,只是根據維柯發現的原創構造的另一部神話學罷了。這一神話學不可避免地被重新翻譯成了科學性的散文。同樣的原因,維柯對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那些習俗的分析不但不準確之處俯首可拾,而且從總體上來看是過分誇張和片面的。然而,這個分析作為一個整體是巨大的進步並開辟了荷馬批評的新方向。荷馬史詩中高貴的英雄是偉大的君主、優秀的統帥,是所有民政、軍事和家庭美德的光輝典範,但是阿喀琉斯則被描寫為充滿了激情、暴烈、固執、感情用事,既受慷慨大方的沖動驅使,又受野蠻的義憤的驅使,除了把這個殘忍的阿喀琉斯的形象與希臘英雄的光輝形象相對比之外,怎麽能驅散對高貴英雄的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

 …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November 10, 2022 at 2:30am — No Comments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6.3

即使是現在,在他去世半個世紀以後,德國的鱗翅昆蟲學家仍然沒有能夠完全擺脫他的權威形成的具有催眠作用的魔力。當他的學派作為一種科學力量的影響開始在世界上減弱的時候,他還在世。在他和他的追隨者仍堅持使用約定俗成的具體及一般的名稱、滿足於根據肉眼能夠看到的特征對蝴蝶進行分類的時候,英語世界的作者已經在推行命名學的改革了,這是嚴格運用優先法則以及建立在對器官的顯微研究基礎上的生物分類學方面變化的結果。德國人竭盡全力對新潮流置之不理,繼續珍視昆蟲學集郵特色的一面。



他們對“不應被迫去進行解剖的普通的收藏者”的關心,可以和通俗小說的神經緊張的出版商取悅於“普通讀者”——他們不應被迫去進行思考——的做法相媲美。還有另外一個更為一般的變化,正好發生在我青少年時期對蝴蝶和飛蛾產生強烈興趣的同時。…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November 9, 2022 at 7:30pm — No Comments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6.2

那時我一定是八歲了,在我們鄉間宅第的一個儲藏室里,在各種各樣佈满塵土的東西中,我發現了一些非常精彩的書,是我的外婆對自然科學感興趣、請了一位著名的大學動物學教授(希姆科維奇)到家里來給女兒上課的時候買的。



這些書里,有的僅僅是老古董,例如一七五〇年左右,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阿爾伯圖斯·西巴的那四大卷棕色對開本著作(Locupletissimi Rerum Naturaliumta Descriptio……)。在那粗糙的書頁上我發現了蛇、蝴蝶和胚胎的木刻畫。



每一次偶然看見在玻璃廣口瓶里吊住脖子的一個埃塞俄比亞女嬰的胚胎,都會使我震驚,令我作嘔;我也不怎麽喜歡CII頁插畫里的制成標本的水螅,在它七條像蛇一樣彎曲的脖子上有七個獅牙狀龜頭,它的古怪的腫脹的軀體兩側有紐扣似的突起,軀體終端是一個多節的尾巴。



在那個閣樓上,混在滿是高山耬斗菜、藍色的…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November 9, 2022 at 6:30pm — No Comments

《琦君散文選》三十頭(上)

一九三一年左右,我母親有一段日子住在杭州。她深居簡出,唯一可以談心的朋友,就是一位沈阿姨。 

她們初識情景,我還記得。 

那天是農曆正月初一,當時教育廳為了極力推行陽曆,連大年初一都要上課。我沒好氣地從學校放學回來,看見客廳裡坐著一位女客,穿一身淡藍綢旗袍,半高跟皮鞋,皮膚細白,眉目清秀如畫。烏黑的秀髮,梳一個橫愛司髻,低低貼在後頸。一看就跟我心裡想畫而畫不出來的女老師一模一樣,馬上就喜歡她了。我站在門邊呆呆地看著她,她笑瞇瞇地問我:「你是大小姐吧,大太太、二太太在家嗎?」…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November 9, 2022 at 5:30pm — No Comments

主體的終結:VR藝術的遊戲性體驗(3)

行動的藝術:參與再創造…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9, 2022 at 3:30pm — No Comments

安德烈·紀德《帕呂德》(17)

安琪兒住在五樓。

她招待客人的日子,在門前放一張條凳,另一張放在三樓的樓道上,擺在洛珊的門前,可以坐下來歇口氣兒,以供不時之需;休息站。我上樓就氣喘了,坐到頭一張凳子上,從兜里掏出一張紙,打算構思幾點論據對付馬爾丹。我寫道:

“人不出門,這是個錯誤。況且人也不可能出去,但這正是困為人不出門。”

不對!不是這碼事兒!重寫。我把紙撕掉。應當指出的是,每人雖然關在家中,卻自認為身在戶外。我這生活的不幸!一個事例。這時,有人上樓來,正是馬爾丹。他說道:…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November 9, 2022 at 3:00pm — No Comments

羅黑芷·將這個獻給我的妻房(下)

我又退出,這回在廳前階上徘徊著。那已經高出東南屋角樹杪的下弦的月,從那些在她下面慢慢流動的銀灰色的雲片隙縫中射下一線水也似的清光在那白色墻上和那低的方格窗牖上。我停步細聽,處處都是靜寂;除了那辨認不真方向的遠遠的犬吠,卻只有微風搖著大約是屋後四株大楓樹的葉兒和那附生在下面的叢竹的戚戚了。此時我聽見房內的小巧玲瓏的座鐘丁丁地響了八下,九下,後來竟然是十下了。那在房內的沈默了許久的空氣忽然被一陣水漿淋漓在地板上的聲音,和人們的手腳拖動木凳木盆而一面嘈嘈切切搶著說話的聲音驚破了;我跟著計算這是起了產氣以後的第十九個小時。「也應該是最後的時刻罷?」的希望依然還是渺茫。然而激烈的陣痛開始了;我不由地跑進了房去,仿佛有幽靈在後面襲著我。…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November 9,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平田織佐·戲劇及舞蹈文創大學

我是日本的劇作家,平田織佐。

現在,我們正在人口僅有八萬人的兵庫縣豐岡市這個城鎮進行一場小小的革命。

https://www.makuake.com/en/project/ebara-riverside…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November 9, 2022 at 9:00am — No Comments

博物館4.0文創(下)

打造3.0版的文創時,博物館開始關注到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利用,有意識地樹立品牌形象,打造本館特色IP。同時加強網絡銷售渠道的宣傳,開通天貓、京東、微信等多平臺的銷售渠道,且重視線上宣傳力度、著意維護品牌形象。



這個版本的文創,除了產品本身質量的把控,還注重其附加價值,比如頗費心思的包裝盒,足以讓產品再上檔次。不少觀眾將博物館文創作為贈送親朋禮物的優質選擇,可以說是人氣滿滿。

3.0版的文創,擴寬了思路,全面開花。它們打破了傳統的實物產品界限,延伸到無形的產品之中,各種創意聯動層出不窮,迎來博物館跨界新風貌。「博物館文創IP的新時代已經到來」,原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如是說。

4.0版…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November 9, 2022 at 9:00am — No Comments

高穎婕·冰箱文大賞(下)

最後更臨摹<你的背包>歌詞架構,改寫成<你的冰箱>:「我真的不知道冰箱該寫些什麼,只能來首歌了,希望老師高抬貴手!」

打造恆毅力的人生複利心法|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

立即索取

「二零二一年,冰箱在擁擠的崁站。

你冰了,而我覺得賭爛。

那個冰箱載滿過期品和腐爛,還有殘冰留下的圖案。

那個冰箱,用到現在還沒爛,卻成為我壓力另一半。…

Continue

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November 9, 2022 at 8:43am — No Comments

博物館4.0文創(上)

從1.0到4.0,博物館文創破圈進行時~守望家園

從拼手速才能「搶」到的「考古盲盒」,到能吃的「古錢幣」巧克力成為爆款,再到「唐宮夜宴小姐姐」走紅破圈,短短幾個月,「會玩」的河南博物院著實火了一把。博物館再次借由文創上了熱搜。

如今,博物館推出盲盒、美食、美妝、數碼產品、遊戲……已不新鮮,且熱度不減。從1.0版到4.0版,博物館文創一路「野蠻生長」,不少產品因為絕妙的創意大受歡迎,而博物館文化也借助這些跨界文創中不斷破圈,以更多方式走近了大眾。…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November 9, 2022 at 8:30am — No Comments

簡工博「何以中國」何以現象級流量與口碑雙豐收?(上)

昨天下午5時,送走最後一批戀戀不舍的觀眾,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個展覽「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正式落下帷幕。

展覽最後一天,人氣依然旺。有第25次來觀展的「鐵桿粉絲」,有請假趕「末班車」的文藝愛好者,還有好友「組團」相約而來。在社交媒體上,這場展覽也收獲了近乎壓倒性的好評。自7月30日開展以來,盡管按疫情防控要求每日預約人數控制在日常客流的50%,上海博物館觀眾總數仍突破23萬人次,其中87%以上是為「宅茲中國」而來。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河南安陽殷墟考察時指出,考古工作要繼續重視和加強,繼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這場在上海舉辦的以河南夏商周三代文物為題的「何以中國」首展,何以形成現象級流量與口碑雙豐收?…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9, 2022 at 3:30am — No Comments

黃燦然詩選《詩四十首》の 25

山村的傍晚,落日在山頭等待月升,

它們的接替過程公開而又神秘,

直到黑色取代了天光,人們才會在慣性的意識裏

隱隱感到些許的差異,但是在明白過來之前

 

他們已經關門閉戶,上床做夢:是這樣的山村生活,

昆蟲的聲音也許是從扭曲的四肢裏…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November 8,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維柯的哲學》第十六章·荷馬和原始詩(3)

出於以上這些考慮,維柯懷疑荷馬本人不是一個真實的人物而是那些擅長寫詩的知名人士中的一個,古代社會的人把一大長串活動、工作和事件歸屬於他。



如果我們試圖把荷馬史詩看作是一個巨大的關於早期希臘人行為方式、風俗習慣的寶庫(其中藏有希臘英雄時代的歷史和希臘早期自然法的歷史),而不是把它看作一部個人的著作;如果我們不獨立地考慮一首詩而是設想整個詩的民族,不孤立地考慮一個創造活動而是考慮一個民族的詩歌在漫長歲月中的發展過程,那麽每一件事物就會各歸其位,並且變成可以理解的了。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寫作時間降至傳奇產生之後的第三個時期,那些極盡誇張之能事的傳奇也由這一事實得以解釋。在神學詩人的手中這些過分的傳奇是真實而嚴肅的,英雄詩人改寫並訛用了它們,在以訛傳訛的狀況之下,這些傳奇被收編進了兩部史詩之中。如果我們考慮寫作的各個時期,也就是說考慮代表原始希臘的早期和晚期的「青年荷馬」和「老年荷馬」,那麽,各種各樣的習俗就會得以解釋。…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November 8,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兆良·秋玲:檢視砂拉越旅遊(18)

9. 旅遊點太散難配成套業者頭大(下)            

古晉外圍地區的許多名勝,諸如石隆門、倫樂三馬丹,甚至於巴當艾等,這些距離不甚遠的地區都沒列入重點旅遊配套,使到許多遊客走寶。尤以石隆門、倫樂與三馬丹這「鐵三角」區域,一旦大事開發為旅遊走廊,必有一番作為,但政府仍舊對這計劃按兵不動,以致直至今日,不被重視的外圍地區始終沒能在旅遊發展取得成長。 

身為石隆門瑪斯加汀區國會議員的聯邦鄉村與區域發展部副部長拿督迪基拉菲也為深具旅遊發展潛能的石隆門被冷落叫屈,「這兒有好山好水,洞穴、湖泊、古老廟宇、大型胡椒園油棕園、橡膠園等,是最適合作自然旅遊和農業旅遊活動的,是時候喚醒這兒沈睡中的旅遊業了!」…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November 8, 2022 at 8:30pm — No Comments

艾倫·德肖微:最好的辯護《在黃色淫穢物品問題上繼續爭論》(上)

可是,主張對黃色淫穢物品進行檢查控制和反對的意見仍在鬥爭。



我最近參加了兩次與此有關的辯論,再好不過地說明政治能使人同床異夢的道理。第一次辯論是與安德利亞德沃金這個激進的女權主義者,她主張直接行動,包括在必要時使用暴力來摧毀所有的黃色淫穢物品。



德沃金寫了一本書,題為《黃色淫穢物品:男人佔有女人》。她自詡這本書是革命性的,書中四個字母的髒字比比皆是,大段摘抄露骨的性活動描寫,以此來顯示黃色淫穢物品的罪孽。…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November 8, 2022 at 8: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