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6 Blog Posts (960)

朱自清·我所見的清華精神

這半年來同事們和同學們常常談到“清華精神”。自己雖然不是清華人,但是在校服務多年,對這個問題也感到很大的興趣。有一回和一位同學談話,曾經假定清華精神是“服務”。後來和錢偉長先生談起,他似乎覺得清華精神是“獨立的、批評的”,例如清華人到一個機關服務,往往喜歡表示自己的意見,不甘心茍同。我承認錢先生的看法,連帶著他的例子,是有理由的。但是關於“服務”,我還請申說一下。…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October 27, 2016 at 4:11pm — No Comments

朱自清·文物·舊書·毛筆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October 27, 2016 at 4:11pm — No Comments

李雪峰·在民俗裏蹲著的村莊(3)牛繩

  牛對於村莊來說是件大事情,一個村莊人的日子過得寬裕不寬裕,一個村莊人活得輕松不輕松,看一看這個村莊有多少頭牛你就會全明白了。村莊裏的人說牛是啞巴兄弟,有了這個啞巴兄弟,地裏的一半活兒它就替你扛了,犁地、耙地、送糞、輾場,甚至拽磨,重力活兒大半都讓牛承擔了。一戶人家裏有了一頭牛,這戶人家的日子就過得順暢了。 …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October 27, 2016 at 1:59pm — No Comments

劉易斯·托瑪斯·玄愁

據說,現代的、工業化社會裡的文明人有一種獨特的傾向,那就是特別的緊張,一觸即跳,對未來抱有史無前例的不安,對現在感到沮喪絕望,想起不久前的過去就夜不成眠。所有這些,都歸因於包圍著我們的複雜技術和機器噪聲,還有我們建造起來把自己同大地隔開的那冷酷堅硬的鋼鐵和塑料的裝置。根據這種看法,無休無止的憂慮乃是現代的一大發明。何以解之?惟有關掉所有引擎,爬回鄉野去。原始人戴著玫瑰的花環,睡得香甜。 

我不大信。人一向就是特異的多愁動物,有著幾乎尚未開發的憂慮能力;這是使人區別於其他生命形式的特有稟賦。無疑,在人的大腦深處,有一個神經中樞來協調這一功能,就像專管飢餓感和睡眠的中樞一樣。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51am — No Comments

房龍《人類的故事》7 美索不達米亞

美索不達米亞——東方文明的第二個中心

現在,我將帶你到最雄偉的金字塔之顛,讓你想象自己擁有一雙鷹一般銳利的眼睛。你將目光指向遙遠的東方,越過大沙漠的漫漫黃沙,你將看見一塊綠色的國土在閃爍微光,那是位於兩條大河之間的一個河谷,《舊約全書》曾提到的樂土。這塊充滿神秘的仙境被希臘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河之間的國度”。這兩條河分別叫“幼發拉底河”(巴比倫人稱其為普拉圖河)和“底格裏斯河”(也叫迪克拉特河)。它們發源於亞美尼亞白雪皚皚的群山之中,就是挪亞逃難途中曾駐腳休息的地方。然後,它們緩慢的流過南部的平原,抵達波斯灣泥濘的海岸。它們養育著兩岸的人民,將西亞幹旱的沙漠地區變成了肥沃的花園。…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50am — No Comments

(阿根廷)博爾赫斯:環形廢墟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50am — No Comments

申丹·敘事動力被忽略另一面 - 以《蒼蠅》中的 “隱性進程”為例 (3)

開頭部分 的敘事進程通過前後呼應的方式 ,暗暗地聚焦於對老板虛榮心的反諷 ,邀請讀者對老板自私的虛榮做出負面的倫理判斷。接下來 的片段是 :



“我最近把房 間整修過 了,” 他解釋說 ,他前幾個星期就解釋過 了——不知說過 多少 回了。“新地毯,” 他指指那張大 白圈圖案的鮮紅地毯。 “新家具 ,”他沖著那個 大書櫃,那個 四條腿像扭股 糖似 的桌子 點下頭。 “電爐子 !”他幾乎興高采烈地沖著那傾斜 的銅爐擺擺手,爐裏五串像紅腸般 的電…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48am — No Comments

(日)川端康成:仲夏的盛裝

月光下,布裏索睡得正香。他仰面躺在床上,胖肚子高高挺起,嘴角翹出一個愚蠢的笑容,他仿佛是種無生命的物體,比如說一個大足球或兩張歌劇票。過了一會兒,他翻了個身,月光好像從另外一個角度照在他身上,他正像頭道菜的二十七件套銀餐具,包括沙拉碗和湯鍋。

他在睡覺,克洛凱手持左輪手槍站在他跟前想,他在做夢,而我存在於現實中。克洛凱不喜歡現實,但意識到這是他能吃到好牛排的唯一地方。他以前從未殺過人。確實,他打死過一條瘋狗,可只是在它由一群精神病醫生證明它瘋掉後。(那條狗咬掉克洛凱的鼻子並笑個不停,後來被診斷出患了狂躁型憂郁癥。)…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47am — No Comments

黑大春詩選·驪歌其二

黃昏像黑色的憂郁癥,傳染著月季

我烈性的小酒杯發出刺破胸腔的鶴唳

在熱病中,在星星被撞碎的冰碴之間

我一頭煤火的額發瞬間熄滅了記憶



只在一小塊月亮的戈壁回想起你

帶著絲綢的醉態,帶著被俘與前世的淚滴

當它流入今生,似一汪黎明滴醒我

呵!天上一夢人間多少年代已滾滾而去…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46am — No Comments

王曉輝:語言服務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以“亞太地區翻譯的明天”為主題的第八屆亞太翻譯論壇17日上午在中國西安召開。本屆旨在分享亞太地區翻譯界在區域合作深化和“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在人才培養、技術應用、標準化、理論和模式創新等方面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探索如何加強交流,為亞太地區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撐。

在當天下午的一場圓桌會議上,包括德國美因茨大學教授、國際翻譯院校聯盟前秘書長馬丁•傅思恩、新加坡國際翻譯研討會主任陳丹楓和坦亞布裏皇家理工大學教授瑪萊那塔娜•薩瓦迪瓦•那•阿育他亞在內的國際翻譯界的多名學者、翻譯語言服務企業的高管共同討論了“一帶一路”倡議與語言服務的新機遇。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主持了這場分論壇。…

Continue

Added by Qyzylorda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46am — No Comments

麥家《捕風者說》八大時間(上)

1. 1964年1月5日

這是我最偉大的一天,沒有這一天,也就沒有了我。這一天,是我的生日。

生和死是一個人最大的事,但沒有一個人會對自己的生死留下記憶。生是一次啼哭,死是一次閉眼。生的啼哭喚醒的是別人的記憶,死的閉眼關閉的是自己的記憶。生於何時,死於何刻;生的情景,死的情狀,這些記憶都儲存在他人的記憶中。所以,談自己的出生,無異於做小說,你說得頭頭是道,聞者都信以為真,但其實不過是人雲亦雲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Suan Lab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44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3)群體的相同與不同

心理群體形成之後,就會表現為一種共同的、暫時的、然而又是十分鮮明的普遍特性,除此之外,群體還會表現出一些附帶的特性。

組成群體的人員不同,那麽除了普遍特性相同之外,不同的群體的附帶特性不同,而且,群體的精神結構也會有所不同。

這樣,我們就可以對群體進行一下分類。

所的群體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不管群體是由什麽人組成的,但所有的群體都有著一致性。

除此之外,不同的群體還會有不同的附帶特點。構成群體的人員不同,其附帶的特征也就有所不同。…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44am — No Comments

林徽因·究竟怎麼一回事

寫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寫詩,或可說是要抓緊一種一時閃動的力量,一面跟著潛意識浮沈,摸索自己內心所縈回,所著重的情感——喜悅,哀思,憂怨,戀情,或深,或淺,或纏綿,或熱烈,又一方面順著直覺,認識,辨味,在眼前或記憶裏官感所觸遇的意象——顏色,形體,聲音,動靜,或細致,或親切,或雄偉,或詭異;再一方面又追著理智探討,剖析,理會這些不同的性質,不同分量,流轉不定的情感意象所互相融會,交錯策動而發生的感念;然後以語言文字(運用其聲音意義)經營,描畫,表達這內心意象,情緒,理解在同時間或不同時間裏,適應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瀾。…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43am — No Comments

許達然·瀑布與石頭

在我有聲有色的風景裏,你是還未被別人發現的瀑布,清高潔白。就是因為那樣清高才跌得這樣慘,白白把自己交給山谷,咕嚕咕嚕積成清潭,嬉玩自己激起的泡沫;潭受不了,推開你,你沿路淙淙流蕩,最後只好把自己交給海,變成浪。

一大早,從暗處傾瀉下來的陽光就纏著你不放,還制造影子,讓你跳入;你怎樣奮力都摔不開。陽光甚至嫌四周不夠輝煌,還著色,更不合你透明的性格了。本以為入夜就可以免除這些幹擾,偏偏月有時幽柔,下來照亮你的山歌。

你的山歌總是奔放,然而即使在晚上都唱不出什麼名堂。雖激昂如進行曲,也不過使附近無法行軍的樹,邊聽邊搖邊嘆而已。既然活在你宏亮的聲音裏,那些樹只好日夜搖嘆了。…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42a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和烏鴉做鄰居

喜鵲和烏鴉雖然同屬鳥綱中雀形目的鴉科,從分類上說屬於血緣相近的親戚,但名聲卻有天壤之別。人們把喜鵲視為吉祥鳥,童謠裏就有喜鵲叫、喜來到的說法,還把喜鵲登枝比喻喜事臨門。說到烏鴉,大家就禁不住要皺眉頭了,小時候奶奶就經常告誡我說,你出門遇見烏鴉,趕緊往自己的腳後跟吐口水,不然的話,烏鴉朝你叫一聲,你就會碰到倒黴事,朝你叫三聲,家裏就會死人的。我聽了毛骨悚然,幼小的心靈養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看法:烏鴉是一種不吉利的鳥,主兇兆。

幸好我在上海活到16歲,從沒見過烏鴉。沒想到我到西雙版納曼廣弄寨子插隊落戶,竟和烏鴉做了鄰居。…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41am — No Comments

流瀲紫·芳心無歇王祖賢

看最新版本的《倩女幽魂》。演聶小倩的那位同學,美則美矣,卻是一派天真,不諳世事的美,無辜地睜著美麗的大眼睛,妝容嬌俏。若不是明白無誤地告訴我那是聶小倩,我還誤稱她為“天使姐姐”。轉念一想,那位同學便是央視版裏的小郭襄,嘟嘴歡笑,十足小女孩氣,哪裏有半分小倩的幽怨鬼氣,美艷哀涼。

 

同事對我說,去看大S版的《倩女幽魂》,比這位聶小倩美艷得多。果然是美,演技也好得多。可是,等等,為什麽大S的聶小倩是如狐貍般精靈狡黠的美,不見哀怨,眼神亦無情致。同事說,你不知道嗎?聶小倩是狐貍精呀?暈厥!不是鬼嗎?難怪個個演來活潑伶俐,全無半分幽魂風骨。縱使資深如大S,要演繹鬼魅般的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39am — No Comments

寄給一個失戀人的信 (2)

秋心:

在我心境萬分沈悶的時候,接到你由艷陽的南方來的信,雖然只是潦草幾行,所說的又是淒涼酸楚的話,然而我眉開眼笑起來了。我不是因為有個煩惱伴侶,所以高興。真真嘗過愁緒的人,是不願意他的朋友也挨這刺心的苦痛。那個躺在床上呻吟的病人,會願意他的家人來同病相憐呢?何況每人有自各的情緒,天下絕找不出同樣煩悶的人們。可是你的信,使我回憶到我們的過去生活;從前那種天真活潑充滿生機的日子卻從時光寶庫裏發出燦爛的陽光,我這徨悵惘的胸懷也反照得生氣勃勃了。

你信裏很有流水年華,春花秋謝的感想。這是人們普遍都感到的。我還記得去年讀Arnold Bennett的The Old…

Continue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39am — No Comments

董橋·鄉愁的理念

一不一定要在很綠很綠的草地上。 

不一定要在很涼很涼的大樹下。 

不一定要在很靜很靜的山路上。 

不一定要在幽柔的燈下。 

不一定要在又軟又暖的床上。二可是,波蘭革命女傑羅莎·盧森堡1899年3月6日在寫給她的情人的信裏說:“你該記得……在梅利德的那些中午,吃了午飯,你坐在遊廊上喝很濃很濃的咖啡,陽光熱得你滿身汗;我帶著我那本《行政理論》的筆記慢慢走到花園裏去。 …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38am — No Comments

[英國]阿爾弗雷德·愛德華·豪斯曼:請不要看我的眼睛

Look Not in My Eyes



作者簡介:阿爾弗雷德·愛德華·豪斯曼Alfred Edward Housman(1859-1936),英國詩人、學者。豪斯曼出生於沃塞斯特郡的一個律師家庭,就讀於牛津大學。從1882年至1892年,他在倫敦做了10年的小職員,並且發表了一些文章,評論希臘羅馬的古典作家。之後,豪斯曼分別在倫敦大學學院(1892-1911)和劍橋大學(1911-1936)擔任拉丁語教授。豪斯曼在工作之余,創作了近200首詩歌。他的詩歌風格獨特,模仿民間歌謠,刻意追求樸素的音樂美。詩歌內容大多哀嘆青春易逝,美景不再,愛人負心,朋友多變和大自然的殘酷無情。



請不要看我的眼睛,…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38am — No Comments

許甄倚:棲居的詩學~陳黎作品中的空間印象與人文關懷(上)

有感於人類在工具理性的主宰、獨尊科技的意識型態下日益異化,如何回歸人類本

真與尋求存在的非扁平性一直是海德格念茲在茲的目標。1914 年海德格記載,他被一個「地震」襲擊中,然而他所指的並不是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是他與德國浪漫詩人賀德林 ( Friedrich Hőderlin, 1770-1843 ) 作品初遇的經驗。1



賀德林的詩裡蘊藏著海德格終其
一生極欲尋求的「救贖」。當海德格在思索西方文明所遭逢的危機、笛卡爾式理性主體的去身體 (disembodiment)…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38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