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15)

周國平《有時候愛是一種錯覺》

你翻閱他的人生履歷,追尋著他的足跡,感受著他的喜怒哀樂,並為著他的開心而開心,為著他的憂郁而憂郁。

你以為這就是愛了。

你讀他的文字,欣賞著他的才氣,喜歡聽他的言談歡笑,喜歡貼近他的感覺,甚至為著他願意與你說話,而欣喜異常。

你以為這就是愛了。

你對自己說你是願意做他的新娘的,願意與他攜手百年,願意為他置一處溫暖的家,讓他從此不再漂泊,願意為他生兒育女共享天倫。

你以為這就是愛了。…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4, 2019 at 4:55pm — No Comments

楊照《故事照亮未來》陌生

哈佛醫學院精神科教授瑞鐵寫了一本《大腦使用手冊》,書中說:"面對像大腦這般複雜的系統,真的一切取決我們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麽搞懂自己的大腦顯得那麽重要。我們有自由意誌,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會影響後來發生的每件事。大腦以幾乎無法預測的方式發展。基因盡管重要,卻不是決定性的。我們施予大腦什麽樣的運動、怎麽睡、吃什麽,選擇怎樣的朋友與活動,可能具有和基因一樣大的力量改變我們生命軌跡。"

原來我們還得像接觸精密高科技電子產品一樣,仔細學習如何使用自己的大腦。

類似像這樣的訊息、類似瑞鐵寫的這種書在美國熱門流行得很。因為阿茲海默嚴重威脅著美國人的生活。…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February 14, 2019 at 3:16pm — No Comments

梁偉虹:旅行團及自由行都少了‧春節來馬中遊客減 20%

 大馬入境旅遊業公會署理會長梁偉虹指出,初步估計今年春節來馬旅遊的中國遊客從去年的18萬至20萬人減少至15萬至16萬人,少了約20%。

她對星洲日報說,根據旅遊業者的資料,今年春節到我國旅遊的中國遊客旅行團減少40%左右,根據航班減少等資料,估計自由行的中國遊客也減少10至25%。



中出境人數比往年增



她說,雖然整體上春節來馬的中國遊客減少,但是前往沙巴的中國遊客還是保持人數,畢竟海島是中國遊客的首選。…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February 14, 2019 at 12:29am — No Comments

吳丹妮·中國春節讓埃及旅遊淡季不淡

埃及鰻魚花園旅行社負責人黎曦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照片:一艘掛著五星紅旗的觀光帆船正行駛在水面寬闊的尼羅河上。照片很容易讓人感受到埃及對中國遊客的熱情與期待。

埃及等中東國家的旅遊旺季本是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初的聖誕和新年假期。近幾年來,隨著來埃及的中國遊客數量不斷增長,中國的春節和國慶長假也漸漸帶旺埃及的旅遊市場,使之出現淡季不淡的現象。…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February 14, 2019 at 12:02am — No Comments

虹影《53種離別》兩分鐘就好

這天是感恩節,我一直讀經書到淩晨,心里想念一個人,他曾是上帝派來引我走過地獄之途的,他對我說:“你想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是怎麼長起來的?”

我一直以為你是聽得見我的聲音的,你並沒有離開。

每年年末之時,我把房間里的所有燈全熄滅,不點蠟燭,黑得像躺在厚繭里,讓我感覺全身放鬆。就兩分鐘,兩分鐘就好。不必說什麼說,該說的已經說的,不該說的說之無益。…

Continue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February 13, 2019 at 11:27pm — No Comments

倉央嘉措《問佛》(下)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 換今生匆匆一瞥。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我也解釋不好。但只覺得此段話與《金剛經》里的內容非常吻合。不妨看看,也許就會心領神會了。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語言、文字又何嘗不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伽葉:如何能為離於愛者?

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3, 2019 at 10:49pm — No Comments

也斯《街巷人物》小序

我一九七○年從大學畢業,愛好文藝和寫作,自知沒有什麼謀生本領,卻又不得不進入社會謀生,先是教了一年歷史,然後進報館當翻譯,後來又當過編輯、美術編輯,期間也與友人創辦文學和綜合刊物,義務當雜誌文藝版的編輯,並且在報刊上寫專欄,出於工作的需要,出於私人的愛好,都有不少鍛練寫作的機會。一九七○年至七八年是我生活中最不安定的時刻,但也是我開始有機會試寫創作、評論、翻譯,全心投入寫作的日子。

我當時在報上寫了很長時間的專欄,七○年代的風氣還好,遇上當編輯的長輩劉以鬯先生也給了我很大的自由,寫什麼都可以,所以在寫生活小品、文藝評論之餘,也作了不少素描和人物速寫,後來也為雜誌寫過報導,多半不是工作任務,而是出於自己的愛好。我當時初學寫作,也想好好了解我生活其間的社會、四周不同背景的人物,為將來寫小說作準備。…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13, 2019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倉央嘉措《問佛》(上)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美麗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她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3, 2019 at 9:17pm — No Comments

北島《失敗之書》怪人家楷

我弟弟來巴黎看我,家楷托他帶來大大小小十來條精致的小魚,由琺瑯和金絲鑲嵌而成,搖頭擺尾,若不是重了點兒,放在水中多半能遊走。這是他太太開的工廠生產的。

七十年代初,我通過中學同學認識大中。他在中專教書,口才好,喜歡抽雪茄,滿肚子學問隨煙霧沈浮。他是天生的文學評論家,可惜那年頭無書可評,只好就湊合著把他精心裁剪過的十九世紀俄國文學理論外衣套在樣板戲《海港》和電影《春苗》身上。誰知道連這類文章也和地下文學同命運,無處發表,還得掖著藏著。…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February 12, 2019 at 5:24pm — No Comments

陳之藩《旅美小卷》智者的旅棧

有個最好的朋友,最近來信報告他的近況:“我最近改了職業,在一個幼稚園當事務,其實是看房子。我很欣賞這個職業,可以有些空閑,多唸些書,等於留學。近來作了一篇論文,是在美國哲學評論上發表的,寄上一份,請多指正。”我在燈下很快的讀了他的這篇論文,使我想起許多往事。

在臺北住了四五年,交到的談書的朋友只這麽一位。他總是陰天下雨前後,騎了一輛除了鈴不會響,各種零件全響的自行車,到我的小屋來聊天。照例是他坐在沙發上,我躺在床上;我是亂說,他是不亂聽,但總是忘了已到深夜,我們依然在談。吃飯的時候,我們就坐下來吃,主人都吃完了半小時,這位客人依然吃不完,如姐的解釋是他吃的慢;但他自己的思考比較週密,他總是補充說,除了吃的慢以外,也是吃的多。…

Continue

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February 12, 2019 at 5:24pm — No Comments

馬奎斯《百年孤寂》(第廿章)6 (大结局)

奧雷連諾·布恩蒂亞心想,也許是助產婆昨夜回來把嬰兒抱走了。這個推測給了他集中思想所需的片刻喘息的機會,他在一把搖椅上躺下,在這把搖椅里,雷貝卡學過刺繡,阿瑪蘭塔曾跟格林列爾多·馬克斯上校下過棋,阿瑪蘭塔·烏蘇哪曾給嬰兒縫過衣服:就在這一剎那間——在他恍然大悟的剎那間——他終於明白自己的心再也承受不了往日那麽多的重負。他自己的和別人的往事像致命的長矛刺痛了他的心。他詫異地望見放肆的蜘蛛網盤在枯死的玫瑰花叢上,望見到處都長滿了頑固的莠草,望見二月里明朗的晨空一片寧靜。就在這時,他看到了自己的兒子——一塊皺巴巴的咬爛了的皮膚,從四里八方聚集擾來的一群螞蟻正把這塊皮膚沿著花園的石鋪小徑,往自己的洞穴盡力拖去。奧雷連諾·布恩蒂亞一下子呆住了,但不是由於驚訝和恐懼,而是因為在這個奇異的一瞬間,他感覺到了最終破譯梅爾加德斯密碼的奧秘。他看到過羊皮紙手稿的卷首上有那麽一句題辭,跟這個家族的興衰完全相符:…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February 12, 2019 at 5:23pm — No Comments

郁達夫《故都的秋》

秋天,無論在什麽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嚐一嚐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嚐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Continue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February 12, 2019 at 5:23pm — No Comments

向明·瘤

你是潛藏於體內的

欲除之而後快的

那一種瘤

是一種久年無法治愈的

絕症

除了灰飛煙滅

你絕不止過敏於花粉

夏秋間

一隻蟬脫蛻時的痙攣…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February 12, 2019 at 5:21pm — No Comments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

風平浪靜的大海上,每個人都是領航員。

但是,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

以最幸福的人的生活為例——它是一團糾纏在一起的紗線。喪親之 痛和幸福祝願,彼此相接,使我們悲喜交加。甚至死亡本身也會使生命更加可親。在人生的清醒時刻,在哀痛和傷心的陰影之下,人們與真實的自我最為接近。

在人生或者職業的各種事務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頭腦的

作用不如心情,天資不如由判斷力所節制著的自製、耐心和規律。

我始終相信,開始在內心生活得更嚴肅的人,也會在外表上開始生…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February 11, 2019 at 5:17pm — No Comments

卡爾費特·你的眼睛是火

你的眼睛是火,我的靈魂是瀝青和松香。

請轉過身去,在我像煤炭點燃之前!

我是一把提琴,它的匣內裝滿了人間的妙樂,

一任你盡情彈奏和欣賞。

請轉過身去,哦,請轉向我!我要點燃,我要涼卻。

我是欲望,我是希望,我是秋與春的隔墻。

所有的琴弦都繃緊著,讓它們去唱,讓它們…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February 11, 2019 at 4:40pm — No Comments

戴維·洛奇《小說的藝術》書名

最后一卷是用十四天的時間寫就的。里爾登覺得他能寫成這一卷簡直是一項壯舉,因為除了寫作勞累之外,他還要克服許多困難。他剛開始寫作就患上了劇烈的腰痛病。有兩三天的時間,即使是勉強坐在桌前對他都是一種折磨,走起路來也像一個跛腳人。接踵而來的是頭痛、咽喉痛、渾身無力。兩周內他還得考慮去弄一小筆錢;他把表當了(可以想見這表也值不了幾個錢),又賣了幾本書。盡管如此,小說最終還是完成了。寫完“終結”兩字,他就閉眼仰面躺下,有一刻鐘的時間,他只是躺在那里,任時間靜靜地流逝。

他還得給書起個名,可是腦子就是不聽使喚;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他還是用女主人公瑪格麗特·霍姆的名字作了書名。這書名挺貼切。寫完了最后一個字,他早巳把書中所有的場景、人物、對話拋到九霄之外去了。他再也記不起,也不再關心他們了。…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February 11, 2019 at 4:23pm — No Comments

楊子《中國碎片》大地仍在

大地仍在,

山河仍在,

夏天的松針

和銀子般的小溪仍在,

母羊溫柔的眼睛仍在。

萬物中閃亮的珍寶啊——

婦女身上的金屬圓片,

她微微隆起的胸,她黑寶石般

快活的眼睛,…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February 11, 2019 at 4:23pm — No Comments

顧城·海的圖案(下)

我握著你的手

你始終存在

粘滿砂礫的手始終存在

太平洋上的蜂群始終存在

從這一岸到那一岸

你始終存在

風在公海上嗡嗡飛著

七…

Continue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February 11, 2019 at 10:50am — No Comments

楊照《故事照亮未來》故事

半個多世紀前,德國思想家本雅明寫過一篇題名為《說故事的人》的文章,開頭就感嘆:"說故事的人離我們愈來愈遠了……說故事的藝術就要終結了。我們愈來愈難遇到可以好好說個故事的人。愈來愈常碰到:有人表示想聽故事卻只能換得滿場尷尬的局面。"

本雅明的感嘆,半個多世紀後在臺灣有許多回響。很多人抱怨電視連續劇不好看,小說不好看,抱怨這些做連續劇、寫小說的人,"都不會講故事了!"也抱怨:"現在都沒有人會講故事了!"

是這樣嗎?是,也不是。的確,故事正從我們生活中消失;的確,愈來愈難被好的故事感動、影響了。不過,故事與講故事的人,難道真的都不見了嗎?…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February 11, 2019 at 10:20am — No Comments

袁昌英·再遊新都的感想(下)

幾何年前譚組安先生仍留人世,而今則已是佔有新都最幽妙的地方的古人了。時間,你的食量可真算不小。自古以來,在你黑暗的口內消滅的生命,究成一個什麼數目字?幸而你的生產力是與食量相等,或許更大一些;不然,這地面不是要漸漸成為整片沙漠嗎?其實,你的食量與生產力都一樣無聊,就是你本身的存在也是大可不必!可是你,你只能在活人面前玩花頭。對於孫、譚二老,我的愛父,以及恒河沙數的古人,你又能施展什麼威風?時間,你不必這般壓迫我,我將有一天也會不感覺你的。…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February 10, 2019 at 8:27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