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2)

鴻鴻·太多

       喜歡一個陽光照射的角落 

   但不能喜歡太多 

   當雨忽然落下 

   我們沿著街邊快跑 

   城市城市讓我們親近 

   她的體味 

   濕潤的鼻息

   喜歡一個人孤獨的時刻 

   但不能喜歡太多 

  …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July 19, 2016 at 11:14am — No Comments

袁騰飛·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10)

3.“士”不可擋

天生是廢物

前面說過漢朝選拔官吏靠察舉制,到後來發展成門第族望累世公卿,這樣很不好。所以到了魏晉,就變成九品中正制。

朝廷設立一名大中正,它應該既中且正(所以蔣介石起名叫蔣中正)。然後各郡設立中正,負責評定人才等級,把人才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這麼九品,所以叫九品中正制。只有被評為上品,你才能當官。要被評為下品,你就當不了官了。…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9, 2016 at 11:14am — No Comments

福斯特:小說面面觀(4)人物 下

現在我們要從移植問題轉到適應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人物可否取自日常生活而放入小說中,以及人物可否走出小說,坐到這間房子裏。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且引出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能否互相了解?今天的論題較帶學術性,我們將涉及人物與小說其他各面,諸如情節、道德、相關人物、氣氛等等之關系。同時,這些人物也必須適應其創造者的其他要求。…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19, 2016 at 11:13am — No Comments

刁瑞福·我和劉公島的三個“第一次”

靜穆的海軍衙門、沈默的鐵碼頭,還在哀思那場令人心痛的中日甲午戰爭。教堂、保育院、將軍樓等英式建築似乎在回味米字旗飄揚的情景。那銹跡斑斑的百年古炮,仿佛還能嗅出尚有余溫的硝煙,仿佛還能聽到鄧世昌、丁汝昌等民族英雄保家衛國的吶喊……



劉公島,幾段動人傳說,幾經風雨洗禮,幾多情愫縈懷……說起我與劉公島的情緣,總想提一提三個“第一次”。

第一次知道劉公島,是歷史書上那幾行悲壯的文字,是記憶中歷史老師那慷慨激昂的神情,是年少的心被激起的仇恨與屈辱。打那以後,劉公島的名字,就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時隱時現,揮之不去。後來,看了電影《甲午風雲》,對劉公島的感性認識便更加真切,理性思考也更進一步深徹。鄧世昌、丁汝昌等英雄的名字,連同那沈沒的致遠號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記憶中。百年滄桑,民族恥辱,甲午遺恨,讓我思緒起伏、唏噓不已。…

Continue

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July 19, 2016 at 3:10am — No Comments

契科夫·不必要的勝利故事(1)

茨威布希和伊爾卡-索巴契·祖勃基在大道上拐彎,往戈爾達烏根伯爵的園子走去,這時候太陽偏西,已經落下一半了。天氣又熱又悶。

匈牙利的草原每到六月間就面目大變。土地裂開,大道變成河流,不過河裏起伏的不是流水,而是灰色的塵土。風,即使有的話,也熱得厲害,吹裂皮膚。空中從早到晚老是寂靜無聲。這樣的寂靜使得行人滿心愁悶。在草原驕陽的熾熱光芒下,只有蔥蘢蒼翠、舉世聞名的匈牙利果園和葡萄園才沒有雕萎,沒有發黃,沒有幹枯。那些園子經技藝高強的人培育出來,散布在為數眾多的大河和小溪的岸旁,從早春起到仲秋止總是披著綠色盛裝,招引來往行人,成為一切生物逃避炎陽的好去處。園子裏充滿陰影、涼爽和美妙的空氣。…

Continue

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July 19, 2016 at 2:57am — No Comments

梁曉聲《你在今天還在昨天》關於蟻的雜感

清晨,我在家居附近的小公園裏散步,見一個孩子駐足於我前邊,呆呆地瞪著鋪石路面。

我走到孩子身旁,也不禁好奇地看他所看——是一片樹葉在“自行”移動。方向明確,顯然“打算”橫過石路。

一片葉子當然是不會“自行”移動的,下面肯定有蟲無疑。…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July 19, 2016 at 2:26am — No Comments

寧書科·高價乞丐

在東城區一條繁華的街上,有一個患小兒麻痹癥的男乞丐正在乞討,正在這時,一位西裝革履的高個子來到乞丐身旁,他對著乞丐的耳朵嘀咕了一陣,乞丐馬上劃動著小板車跟他走了,從此,這位“生意”很好的乞丐竟神秘地在東城區失蹤了。 

沒過幾天,在西城區一條繁華的街上,這個乞丐又出現了,“生意”還是出奇的好。 

這天,乞丐正乞討著,又有一位西裝革履的矮個子來到他的身邊,埋怨道:“你讓我找得好苦,我從東城一直找到這裏,這裏西城可不屬於我們的地盤,快跟我回去吧!” 

乞丐沒搭理那人,他不慌不忙地從身上掏出一個小手機,打起了電話:“袁老板嗎?你來一趟吧,我這兒有點麻煩了。”一會兒,先前那個高個子來了,他對矮個子說:“胡老板,人各有誌,他願意投奔到我的門下,你不能強迫他吧!” …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uly 19, 2016 at 2:24am — No Comments

郗照明·阿爾巴尼亞:“山鷹之國”漫話

在阿爾巴尼亞,人們以搖頭表示同意,而以點頭表示不同意。他們講話時目光一直註視對方,表情豐富,善用手勢,喜歡用聳肩、擺手來抒發自己的感情或顯露自己的情緒。他們對別人表示感謝時,除口頭表達外,還用一只手撫住胸口,上身稍向前傾。當地商人時間觀念較強,而且講究信譽,客商應認真對待,不可草率從事,在定價等問題上一旦得到雙方認同,就必須嚴格遵守。

從古到今,在阿爾巴尼亞的民謠和詩歌中,都少不了對自己的國家“什齊伯利亞”(shqiperia),意即“山鷹之國”的贊譽。在古老的阿爾巴尼亞傳說中有一個故事,說很久很久以前,上帝造物時,安排完地球上的陸地、海洋、平原之後,口袋裏還剩下一些石子兒,這時正巧來到阿爾巴尼亞的上空,於是他順手就扔了下去,頃刻間石頭子兒變成了綿綿起伏的山脈,“山鷹之國”巍然地矗立於天地之間。這個美妙的傳說,生動地描繪了阿爾巴尼亞的地貌特征,四分之三的國土面積是山地和丘陵。…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July 19, 2016 at 2:23am — No Comments

林姿伶·早安

我仍然愛那天你快遞送來的吻
你飛過天空的樣子
愛情裝著魔咒
你是奇妙的清晨 早安!
我仍然愛那天你學蛇吐信
銜來愛情的樣子
信裡眉飛的每個字
都拖曳著輕羽的翅
翱翔

中華日報副刊2016/7/1

Added by 林姿伶 on July 19, 2016 at 2:02am — No Comments

歐美廣播電視的媒體融合趨勢觀察

        互聯網應用體驗的提升和手機終端的大屏化,使歐美傳統主流媒體與互聯網的結合程度不斷加深,無論是內容理念、管理方式還是業務形態,傳統主流媒體都呈現出鮮明的跨界發展和行業融合趨勢。特別是在管理制度的架構上,由單一的行業管理到跨行業協調,再到徹底融合為一,是其鮮明的發展主線。

  一、美國的媒體融合與監管政策…

Continue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July 19, 2016 at 1:43am — No Comments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第一次乘夜航船,從紹興府橋到西興渡口。

紹興到西興本有汽油船。我因急於來杭,又因年來逐逐於火車輪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裏,領略先代生活的異樣的趣味;所以不顧親戚們的堅留和勸說(他們說航船裏是很苦的),毅然決然的於下午六時左右下了船。有了“物質文明”的汽油船,卻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們徘徊其間,左右顧而樂之,真是二十世紀中國人的幸福了!…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July 18, 2016 at 7:22pm — No Comments

蕭紅·來客

  打過門,隨後進來一個胖子,穿的綢大衫,他也說他來念書,這使我很詫異。他四五十歲的樣子,又是個買賣人,怎麽要念書呢?過了好些時候,他說要念莊子。白話文他說不用念,一看就明白,那不算學問。

  郎華該怎麽辦呢?郎華說:“念莊子也可以。”

  那胖子又說,每一星期要做一篇文章,要請先生改。郎華說,也可以。郎華為了錢,為了一點點的學費,這都可以。

  另一天早晨,又來一個年輕人,郎華不在家,他就坐在草褥上等著,他好象有肺病,一面看床上的舊報紙,一面問我:

  “門外那張紙貼上寫著打武術,每月五元,不能少點嗎?”…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July 18, 2016 at 7:22pm — No Comments

龍應臺·行萬里路 發現臺灣發現我~國破山河在——知識分子的心靈流亡

1

4年了!你懷念那個從地圖上消失了的國家嗎?"選擇西德或是東德,"東柏林長大的作家史勒辛格說,"就譬如要我選擇霍亂或是鼠疫,選擇一個豪華的或是普通的大黑坑……"東德不值得懷念,統一更不值得慶祝。只是每當電視上西德人將東德說得如此不堪,好像30年的人生都是一場不好笑的笑話,他就覺得徹底的受不了。

"西德和東德只是金錢的結合,新婚夜或許有幾度性高潮,接下來的4年卻是夜夜強暴。老實說,我並不在乎東西德的結合,只是頭痛怎麽結合了就無法再退出!"

2

東德時代炙手可熱的作協領導康特說:我不跟你虛偽,坦白地說吧!對,我不得不懷念那被抹掉的國家,而且一丁點兒也不後悔曾經為她投入一切。…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uly 18, 2016 at 7:21pm — No Comments

愛倫坡·山魯佐德的一千零二夜的故事

真相比虛構更離奇。——古諺



最近我在做東方研究,有工夫查閱了《請問果然乎》[1]。這本書很像西蒙·喬哈蒂斯的《佐哈》,即使在歐洲也幾乎沒有人知曉。而據我所知,也沒有美國人引用過它——《美國文學珍奇錄》的作者似乎可以除外。我有工夫翻了幾頁那本驚人的作品,卻不能不非常意外地發現,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文學界都犯了一個奇怪的錯誤:把宰相那位千金小姐謝赫拉莎德的最後結局弄錯了。謝赫拉莎德的結局,如果按《天方夜譚》的說法,即使不算完全走樣,也漏掉了很長一段。對此是應當提出批評的。

喜歡探索的讀者如果想讀到這個有趣話題的完整資料,我建議他去讀原作《請問果然乎》;可我同時也得請諸位容許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在那書裏的新發現。…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ly 18, 2016 at 7:21pm — No Comments

古清生 《味蕾上的南方》の時間裏的萵苣

淡淡的清苦味兒的萵苣,它總是進入我冬天的記憶,現在其他季節也能見到它了,然只有到了冬天,我才願意吃萵苣,它好像生就了有一種冬天的瀟瑟與惆悵,並且在幹枯和冷的天氣裏,傳達著縷縷人生莫測而揮灑不去的清苦。

在南方的山中小鎮,萵苣綠在灰蒙蒙的冬天。南方,或者說在幕阜山中麓,冬天的時間,天色總灰蒙蒙的,制造一種季節性的郁悶,早晨有乳白色霧飄飄裊裊,柳樹、楊樹、苦楝樹、法國梧桐和泡桐樹,都落盡了葉子,樟樹、冬青樹和桂花樹則綠著。苦楝樹和泡桐樹的禿枝上,經常有麻雀或八哥棲落上面,驀然看去,以為是懸在樹上的果實,或殘余的葉子。…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July 18, 2016 at 7:21pm — No Comments

海明威:尼克·亞當斯故事集《十個印第安人》

有一年過了獨立紀念日,尼克同喬·加納一家子坐了大篷車,很晚才從鎮上趕回家來,一路上碰到九個喝醉的印第安人。他記得有九個,因為喬·加納在暮色中趕車時勒住了馬,跳到路中,把一個印第安人拖出車轍。那印第安人臉朝下,趴在沙地上睡著了。喬把他拖到矮樹叢裏就回到車廂上。

“光從鎮子邊到這裏,”喬說,“算起來一共碰到九個人了。”

“那些印第安人哪,”加納太太說。

尼克跟加納家兩個小子坐在後座上。他從後座上往外看看喬拖到路邊的那個印第安人。

“這人是比利·泰布肖嗎?”卡爾問。

“不是。”…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July 18, 2016 at 7:20pm — No Comments

歐陽江河·墨水瓶

紙臉起伏的遙遠冬天,

狂風掀動紙的屋頂,

露出筆尖上吸滿墨水的腦袋。

 

如果鋼筆擰緊了筆蓋,

就只好用削過的鉛筆書寫。

一個長腿蚊的冬天以風的姿勢快速移動

我看見落到雪地上的深深黑夜,

以及墨水和橡皮之間的…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July 18, 2016 at 7:20pm — No Comments

卡夫卡·算了吧

那是一大早,街道上空空蕩蕩,我往火車站趕去。當我和塔鐘對表時,我發現時間比我想得要晚得多,我必須趕緊走。這一發現讓我吃驚不小,因而對路也沒有把握了。我對這個城市還不十分熟悉,幸好附近有個警察,我便朝他跑過去,上氣不接下氣地向他問路。他微微一笑說:“你想找我打聽那條路?”“是的,”我說,“因為我自己找不到它。” “算了吧,算了吧。”說完他猛地轉過身去,就像那些想自己偷笑的人一樣。(周新建譯)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ly 18, 2016 at 7:19pm — No Comments

萊辛寓言·野蘋果樹

在一棵野蘋果樹空空的樹幹裏,住著一群蜜蜂。它們使樹於藏滿了珍貴的蜂蜜,野蘋果樹因此驕傲起來,再也瞧不起任何別的樹。

一棵玫瑰沖它喊道:“為借來的甜蜜而驕傲,可悲!你的果實難道因此就不那麽酸澀了嗎?有本事,就讓蜂蜜長進你的果實裏去。那樣人們才會祝福你!”


貓和狐貍

狐貍對貓說:“我真想不通,敬愛的好鄰居:你在屋裏抓老鼠;我到圈裏去偷雞。你呀,人人喜歡,餵養在家裏;而我,剛剛走近雞圈,馬上人聲鼎沸。我都來不及找個洞,逃脫仆人和狗群。”

同一事情分兩面,千篇一律不可能。

Added by LiDi Za on July 18, 2016 at 7:17pm — No Comments

賴怡潔·「寫」一道料理:飲食書寫之敘事分析(2)

參、 文獻探討



一、味覺記憶錄 ─ 飲食書寫之意涵



本節首先釐清「飲食書寫」的定義,先指出何謂「飲食文學」及其歷史發展, 並概述飲食書寫的敘述及語言特性,以探究飲食書寫再現味覺擬真性的敘事策略。



(一) 何謂「飲食文學」

「飲食文學」所謂何指? 至今飲食文學定義多元,林水福曾指出,「飲食文學不應侷限於具象的食物層次,往往也從具象延伸到抽象、形而上的層次,諸如飲食男女、精神構造等」(林水福,1999: 6)。而 1999…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July 18, 2016 at 7: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