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趙秀鳳 崔亞霄:多模態體認詩學—基於體認語言學的研究 1

摘要:本文把多模態文學的認知研究置於體認語言學理論視域,考察多模態文學交流的體認性特征,提出構建和推動「多模態體認詩學」的研究設想。 多模態文學的認知研究結合具體文學作品揭示了多模態文學交流過程的多維體認特征。一方面,多模態文學符號也與語言符號一樣,具有認知性、社會性和文化性,其交流過程也涉及身體體驗和認知加工的循環互動;另一方面,多模態文學交流過程中的體認特征也體現出一定的獨特性,即體認的多模態性、多維交互性和複雜系統性。 為此,本文提出應從拓寬體認語言學的外延、豐富體認語言學的理論蘊含、推動體認語言學和詩學的交叉融合三個方面,推動「多模態體認詩學」研究。 本研究從文學和語言學跨學科視野,探討人類符號交際的體認性,有助於在後現代語境下切實推動多領域的互動交流對話,踐行體認語言學的後現代主義哲學觀,推動學術研究的開放多元。…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May 29, 2024 at 2:30am — No Comments

劉旭光:論「審美」的運作機制 7

「體驗」一詞是以下多重「行為」或者「含義」的綜合:體驗首先是認識主體以其身體對外部世界的直接感知,他的身體感知本身是作為認知圖式引領主體對於世界的認識,它是認識的源頭,這種身體「感知」觀在審美與藝術中體現為對對象之「質感」的感知性的體驗,在體驗中,對象以其存在給予我們直接的感官感受;其次,體驗包含了想像力的自由和情感的勃發狀態;第三,它是指生命化的個人感受,這種感受的獲得是個體性的,是個人的生活經歷與情感歷程的積淀過程,是個體對於世界的個人化的主觀認識,這種認識是最真切的,最自我的,最直接的,是感性的直接的知覺的結果;第四,體驗的過程,就是意識的意向性構成和意義統一體的建構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體驗是認知的真正開端,是「真知」的開始;第五,體驗是認識主體在生存過程中,在世界之中的,在與它者共在之中形成的「在之中」的領會,是在世的「領會」,這種「領會」先於認識,卻是一切認識的源頭。…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July 25,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趙秀鳳 崔亞霄:多模態體認詩學—基於體認語言學的研究 4

在文字和視覺模態的協同作用下,讀者「多模態器官」體驗且認識到身體與書籍之間不僅是概念上的跨域映射關係,也是自己身體和心理互動體驗下的「合二為一」。 這一實例完美地揭示了多模態文學對多模態體認的「前景化」調用,突出了體認的多模態性。

1. 2 體認的交互性

體認語言學在闡述其核心原則「現實—認知—語言」時,格外強調體認的「互動性」:一是人通過對外部現實世界(包括自然、社會、文化等)直接感性接觸所產生的互動體驗,二是人在外界感性接觸基礎上進行的認知加工。 從「體的互動體驗」到「認的認知加工」,再返回到體驗,循環升華 (王寅,2020: 22)。 從語言的產生、語言的發展到語言的習得都是以人的體認為基礎的(林正軍 等,2021),「現實」「認知」和「語言」之間的互動推動了語言的產生和使用。…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une 6, 2024 at 3:00am — No Comments

王銘玉 康喆文:後現代體驗人本視域下的符號體認觀 3

而以「象」命名的景點其編碼的符號性強弱程度就不一樣。桂林的「象鼻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邊伸鼻豪飲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象似度較高,屬於中度編碼文本; 浙江象山縣三面環海,兩港相擁,因縣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這裡的「伏象」完全靠引導性揣度,屬於符號性較差的弱編碼。因此,符號傳達的過程必然帶有對客觀現實的體驗和認知,符碼組織符號文本的意義常常是體認性的。

2. 符喻體認

起源於修辭學研究的隱喻在哲學領域、語言學領域和認知領域一直受到熱議,這裡將隱喻看作一種符號表意機制來進行探討。體驗哲學的基本主張為: 心智的體驗性、認知的無意識性、思維的隱喻性。(王寅2002: 83)…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ne 6, 2024 at 3:00am — No Comments

趙秀鳳 崔亞霄:多模態體認詩學—基於體認語言學的研究 2

另一方面來看,體認語言學(王寅,2014:)無論是在理論建構,還是個案分析及應用方面,都得到了蓬勃發展。 體認語言學對語言的各個層面都展示出了強大的闡釋力,如轉喻(魏在江,2019)、指類句(雷卿,2019)、兼語構式 (劉雲飛,2019)、名謂句 (帖伊 等,2019)、虛擬位移 (張克定,2020)、歇後語(王寅,2020) 等。 筆者認為,體認語言學不但精確概括了語言的本質,其基本觀點和核心原則對其他社會符號也有強大的闡釋力。 例如,在特定社會文化語境中,人們用於社會交往的各類手勢、視覺符號乃至聲音,更是在人與現實世界體驗互動和認知加工過程中形成的,兼具認知性和社會性。 之所以能夠進入社會交際,正是因為這類對複雜現實進行簡約性表征的非語言符號也是「來自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互動,來自人對這些互動的體驗和認知加工」 (牛保義,2021:28)。…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une 3, 2024 at 1:30am — No Comments

趙秀鳳 崔亞霄:多模態體認詩學—基於體認語言學的研究 7

 21世紀起的後現代實驗文學,充分利用各類圖文符號,激活人的感知體驗、情感和認知加工;這類文學的日漸興盛也充分說明了多模態符號體認性對文學的影響。 因此,我們有必要拓寬體認語言學的外延,從廣義的符號層面,考察體認的過程;如針對後現代實驗文學的多模態組合特征,闡釋該類文學得以產生、接受、形成獨特文學樣類背後的體認機制;通過透視讀者的閱讀體驗和認知加工過程,揭示多模態文學交流背後的規律性特征。 這一「多模態體認詩學」的研究路徑是對語言及其他符號體認性的有力補充,有助於更加全面立體考察語言及多模態符號交際全過程中的體認性,揭示符號的人本性、唯物性和互動性本質。

其次,豐富體認語言學的理論蘊含。 體認語言學傾向於在人類群體意義上闡發體認的意義,多模態體認詩學則可以關注真實、個體讀者的體認經驗,即關注真實的沉浸於文學作品中的真實讀者,考察他們沉浸於文學自然閱讀過程中的真實體認過程。…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une 18, 2024 at 7:00pm — No Comments

王銘玉 康喆文:後現代體驗人本視域下的符號體認觀 2

體認觀一方面傳承了喬姆斯基和認知語言學突出從人之心智角度研究語言的基本取向; 另一方面更突出後天的實踐觀,即語言研究必須強調人對現實世界進行的體驗。(王寅2014: 6167) 體認語言學以哲學理念為主要取向,采用理論性分析的方式博采眾長,將推動中國本土語言學理論發展為己任,為語言學研究乃至人文科學方法論的構建提供了新的路徑,不失為極具前瞻性和創新性的探索。

要探究「體認」與符號學的關係,不得不提及認知符號學。認知符號學是一門從認知角度研究意義的學科,它試圖對包括語言在內的一切文化符號進行認知研究,尋求對人類意義生成的理解。(蘇曉軍2007: 121) 認知符號學自1995年首次出現 (胡壯麟2013: 6) 至今,它的發展體現出如下特征:

 1)…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ne 4,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邱峰·杜威的經驗教育核心元素(1)

作者簡介:邱峰,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

(來源:2017年01月26日《教育研究與實驗》)



內容提要:“經驗”是人的有機體與環境中的其他要素互動的連續過程,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長、教育是經驗的不斷改造、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等命題使教育重新關注人的問題、日常經驗與社會問題。教育是恢復“社會新秩序”的主要工具,教育表征的加工,對人心與自然、興趣和活動、實然與應然、習得與品性等問題進行實踐解析。基礎在學、關鍵在做,通過經驗的篩選、凈化、平衡能對教學內容、培養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重新解構,建立起教育生長的通達機制。經驗所達到的自新歷程使教育理想的措諸實行的知識觀、道德論得以承續,從教育與生活的教化本體性、教育認識方法論、知識觀和教育觀上解讀杜威教育哲學的現代價值,對當今的教育發展有一定的指導借鑒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December 23, 2018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李鵬:從體驗認知視域談多模態教學——以語音教學為例(上)

傳統的認知科學認為身心是兩個獨立的系統,然而,體驗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論的出現,否定了這種割裂身體和認知的二元認知觀。越來越多的實證研究證據表明:感覺與動覺的體驗包含於認知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不僅是認知的感受器和傳導器,也是認知形成過程中的一部分。現實生活中的語言交流很少依靠單一的聽說模態,而是整合了視覺、動覺、觸覺等多重模態,故而語言學習在本質上也應是多模態的。因此多模態教學鼓勵將不同的感官模態整合起來,而不是像傳統的外語教學那樣過度地依賴聽說。…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2,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王銘玉 康喆文:後現代體驗人本視域下的符號體認觀 1

【主持人語】(河南大學 張克定教授) 體認語言學是王寅教授將認知語言學本土化而提出的一種新興理論,倡導「現實—認知—語言」這一核心原則,為各個語言層面提供了統一的解釋方案,得到了學界眾多學者的積極響應。為反映此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本刊特推出「體認語言學研究」專欄,共收錄6篇論文。王銘玉、康喆文一文以人本觀和體認觀為切入點,探討了符碼體認、符喻體認、符間體認、符化體認和符域體認,並據此提出了構建體認符號學的構想; 王寅一文認為體認語言學融入了馬列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後現代哲學的體驗人本觀,具有更為開闊的哲學視野,據此勾畫了體認社會語言學的基本框架,並對其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進行了探討。…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ne 3, 2024 at 1:30am — No Comments

趙秀鳳 崔亞霄:多模態體認詩學—基於體認語言學的研究 6

其次,讀者個體也可以看作一個高度複雜的動態系統,對多模態符號的閱讀理解過程本身也受個體、社會、認知、文化和環境等多因素的影響。 如在識讀魯賓(Robin) 的花瓶圖像(圖4:)時,某人可能第一眼傾向於解讀為「看到了一個置於白色背景的黑色花瓶」,而另一個人則解讀為「黑色背景下的兩張白色面孔」;「圖像閱讀並沒有線性結構的強制要求,即讀者具有主體性選擇,當然即使有個體差異,在特定社會文化群體中,也一定有規律性體驗閱讀路徑」(Gibbons,2021:14:)。 因此,他們又都可以在這兩種解讀之間任意切換,體現了讀者體驗的個體性差異。





圖4: 魯賓的花瓶圖像(吉本斯,2021:35,源自 Rubin,…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une 10,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劉旭光:作為交感反思的「審美的觀看」— 對現象學「審美觀看」理論的反思與推進 10

杜夫海納實際上承認了審美經驗中判斷的存在:首先是通過規定判斷,達到對對象自身的認識,然後通過反思判斷,讓主體介入到對對象的思考中,把自己開放。通過這兩種判斷,「對象」和「我」之間實現相通,並且這種相通可以被感受到。杜夫海納把這兩種判斷相融合的狀態稱之為「思考」,也就是他所說的依附性思考。

通過這種思考,主體認識到對象中的「必然性」,進入到對象自身,也進入到主體自身,實現二者之間的交融,這就是「交感思考」這個概念的內涵。…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30,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劉旭光:論「審美」的運作機制 9 (待编)

审美准备; 康德必读;事物灵性;感知质料;奇异心灵;感官感知;精神载体;共情论;惠爱之心;审美的开始:审美统摄;审美开展;愉悦独特性;感性直观;情感体验;认知愉悦;审美路径关系;互动互化游戏;自由游戏;审美实现;交感反思;审美愉悦;审美独特性;理性预设;体验整体;

(8000字)

這四種認知奠定了審美的認知維度,它使審美獲得了對於意義與價值的傳達功能,這讓審美獲得了與哲學與宗教並行的文化地位。

六、審美的三個展開路徑之間的關係:

互動互化的自由游戲…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July 31, 2024 at 7:30am — No Comments

王銘玉 康喆文:後現代體驗人本視域下的符號體認觀 5

符號學家皮爾斯將思維過程引入符號化過程,根據符號的生成情況將符號分為第一項符號、第二項符號和第三項符號。第一項符號為性質符號,它以感覺或知覺的方式存在; 第二項符號為對象符號,是人們的經驗或活動; 第三項符號為關係符號,是思維符號。3種符號分別對應符號的3個關聯要素: 媒介關聯物、對象關聯物、解釋關聯物。媒介關聯物指符號本身就是一種存在,它與所表征的對象關聯物存在一定的關係,這種關係由解釋關聯物進行抽象思維而建立,而解釋關聯物正是「一種以思維或符號為核心的第三項存在」。(王銘玉等2013: 52)



也就是說,媒介關聯物並不能完全代表對象關聯物的意義,還需要經過主體的解釋,也就是認知者與客觀世界間的互動和體認。皮爾斯把「解釋」分為「情感的解釋」「有力的解釋」/「心智的努力」「邏輯的解釋」。「情感的解釋」是一種純感情的、自然的感受,「有力的解釋」和「心智努力」是一種有意識的認知活動,而「邏輯解釋」是一種理性認識。(郭鴻2008: 54)…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ne 10, 2024 at 6:30am — No Comments

《導讀利奧塔》摘錄(6)

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1781一1787)探究我們如何擁有關於世界的知識。康德從一個先驗(transcendental)的方式去探索經驗(這意味着這個探詢的方式是用來發現讓經驗發生的可能條件)。他認爲所有的知識都必須基於經驗。換言之,只是來源於內心的概念和身體的知覺。因此,康德認爲知識僅僅發生在“經驗的限度”內,認爲所有超出經驗的事物都是不可信的。他因此區分出建立在經驗上的概念(concepts),以及讓這些經驗得以可能但卻沒有相應對像的觀念(ideas)。…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August 25,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陳定學:心智哲學12個問題探析(5)

笛卡爾說,我們不能直接感受世界上的物體和事態,我們確切感受到的只是我們的視覺經驗、聽覺經驗或其他,我們所感受的只是心智對現象的表征。我們感受到的確實是我們的視覺經驗、聽覺經驗等,但是,我們的視覺經驗、聽覺經驗等又是從哪裏來的呢?我們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又是從哪裏來的呢?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經驗和知識絕不是我們的感官和大腦無中生有、胡編亂造出來的,而是根據外部世界和外部事物的信息加工出來的,這就是說,我們關於外部世界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外部世界和外部事物。作者在拙文“從科學的角度看心物關係”中曾進行過探討,由於精神與外部事物的本質都是物質,由於精神所蘊涵的信息大多來自外部事物,由於精神與外部事物存在著確定的對應關係,所以精神與外部事物在本質、信息和邏輯上都是同一的。…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September 25, 2018 at 9:58pm — No Comments

金惠敏·生命與意義:論狄爾泰的「體驗」概念與間在解釋學 1

在狄爾泰,體驗乃生命之自我展開。體驗的主體是生命,是生命在體驗著和活動著,因而沒有生命,體驗和活動便無從談起,或者也可以說,體驗不過是對生命經歷的描述。體驗的客體——如果有的話——也不等於在認識論中與主體呈二元對立態勢的那種客體,它是生命自身的活動。在這一意義上說,體驗意味著生命的自我體驗,即生命體驗著生命本身的體驗(經歷),這種體驗不具有反身而思的性質。因此,嚴格說來,在體驗中沒有主客體之分,就是生命以生命的形式顯露著自身。如其構詞所提示,Erlebnis的要義是生命。…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April 6,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博藍尼·個人知識 (中)

人對外界的認識過程,身體扮演了相當重要的關鍵,沒有身體作為中介的支援性意識,我們根本無從注意與認識外界,當然它就成為了科學是主觀的元素了。…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October 14, 2015 at 2:20pm — No Comments

王汶成·論“藝術審美經驗”的涵義(5)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May 21, 2022 at 11:06pm — No Comments

王銘玉 康喆文:後現代體驗人本視域下的符號體認觀 6

例如雲南省麗江市玉龍雪山腳下坐落著美麗的「藍月湖」,舊時人們也稱為「白水河」,因湖的形狀像一輪永恆的藍月而得名。雲南納西族的古老宗教文獻《東巴經》曾記載,古時人類遭受洪水,陸色二神用筏子將子民引渡到白水河畔的陸地,又把筏子變成閃著藍光的寶石盤子,那盤子似一輪吐著藍光的月亮。「藍月湖」命名的背後實際上隱藏著納西人世代流傳的古老傳說和對自然的理解和認識。故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作為主體的生命體對自然環境界中的事物賦予自身物種特有的意義,在主體的解釋行為 (即符號過程) 中,環境界和生命體的特征得以呈現。」(王新朋、王永祥2017: 145)

文化為符號的生成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環境。按照莫斯科-塔爾圖學派的觀點,文化是信息產生、流通、加工和存儲的集體符號機制。它既是集體記憶,也是生成新信息的程序。它調節人類行為和人類給予世界的結構。…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ne 17, 2024 at 8:0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