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光:作為交感反思的「審美的觀看」— 對現象學「審美觀看」理論的反思與推進 10

杜夫海納實際上承認了審美經驗中判斷的存在:首先是通過規定判斷,達到對對象自身的認識,然後通過反思判斷,讓主體介入到對對象的思考中,把自己開放。通過這兩種判斷,「對象」和「我」之間實現相通,並且這種相通可以被感受到。杜夫海納把這兩種判斷相融合的狀態稱之為「思考」,也就是他所說的依附性思考。

通過這種思考,主體認識到對象中的「必然性」,進入到對象自身,也進入到主體自身,實現二者之間的交融,這就是「交感思考」這個概念的內涵。

「這種思考竭力從內部而不是從外部去把握作品,因而是竭力理解那些已經被理解的東西,分開在感覺被整個地給予的東西。它提出的問題只是在感覺的鼓動下才提出的。這些問題僅僅用來說明感覺的深度。所以我們以前有理由說,交感思考無疑已經受到感覺的啟示。因為感覺正是通過交感思考才確信自己,致力於闡釋自己、傳達自己,同時還證實自己。如果說思考仍然通過注意來顯示,那麼這種注意也不再是轉向感覺、轉向引起這種感覺的對象的注意。思考絲毫不丟失在它之前得到的、過渡到部分是肉體知識的狀態的東西。」[23]

在交感思考中,感受、想像、體驗與判斷被結合在一起,主客體結合在一起,這才是審美經驗的真實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感知與對對象的深度認識結合在一起,對象內在的無窮的多樣性與可能性,與它的必然性結合在一起。但這個理論仍然有令人不滿之處:

一、熟知非真知,通過熟知而獲得的關於對象的經驗性認識,是不是構成對對象內在的必然性的認識,這本身是個問題,但更成問題的是,這種熟知所獲得的,無非是一些技術性的,或者純藝術性的關於藝術作品的體驗與感知,但這並不關係到對對象的意義與內在理念的反思性把握,這種熟知中以把握藝術作品中的「氣韻」,但卻不能把握藝術作品中的「精神」,這或許構成對具體藝術作品的鑒賞行為,但卻不完全是審美。

二、要靠感覺實現對於對象的深度認識,這就需要在理論上把感官智化,還要在實踐中解釋這種智化是怎麼實現的?為此現象學的美學家們都致力於感官在審美中的智性化,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但即便感官真得可以智化,那也只能說明理性對於感性的塑造作用,而不能說明感性可以憑借自身而達到智性化[24]。

三、關於對象的必然性中怎麼被「體驗」到的?必然性應當是被反思出來的,而不是體驗到的。在直觀與體驗中,可以形成我們對於事物的經驗,但無法形成我們對於意義與價值的判斷。杜夫海納承認了反思判斷在審美經驗中的作用,但卻沒有把意義與價值,或者說康德所說的「審美理念」的呈現作為反思判斷的合目的性,關於反思判斷,他說得太少了,並且沒有給出反思判斷在審美經驗中的地位,畢竟,他的目的是返回到人類最具體與最基本的「感覺經驗」,而不是揭示審美的高尚與獨特。

但是杜夫海納的理論提供了這樣一種啟示——審美的觀看,既是一個體驗與感受的過程,又是一個規定與反思的過程。或許應當創造一個新詞——「交感反思」——來指稱現實的審美行為,在這一行為中,既有直觀與體驗這種感性活動,也有反思與推論這種理性活動。

在具體的審美經驗中,實際上現實地存在著兩種觀看方式,一種是藝術領域中的,藝術創作者之間的觀看,是杜夫海納所說的依附性思考,這需要專門化的對於藝術技能與藝術語言的訓練;另一種是哲學家的,反思式的觀看,是作品所呈現與傳達的意義與價值的反思,不需要對作品進行完善判斷。這樣兩種觀看方式是分裂的,康德顯然是哲學家式的觀看與鑒賞,而現象學家們希望回復到對對象的審美經驗的描述中,因此就落實到具體的技藝與藝術語言的感受與體驗之中。這種分裂是普遍的,中國晉代的衛夫人在《筆陣圖》中說「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建立在創作經驗之上的鑒賞,本質上是關於技藝與藝術語言之應用的完善判斷,這被康德趕出了審美領域,但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就無法進入到對象之中,無法達到對對象自身的呈現,因此現象學家們希望能以對對象的感受與體驗為審美的出發點。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