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蒹葭蒼蒼,白露蒼蒼,流水蒼蒼,水天一色流走的是遠去的祝願,而走向蒹葭,收獲的卻是最美的流年。——題記
蒹葭
千年前那從江畔唱出的歌謠,早已融進歲月的樂譜中,而那一片蒼蒼蒹葭,也已成為歲月中最美的想念。蒹葭片片,歌聲陣陣,當人們念起那古老的詠詞,當人們重拾那古老的記憶,蒹葭的芬芳便從歲月的河畔飄出,飄成舊時年華裏最美的畫面。
那是蒹葭啊,生於水面的蒹葭。因水而生,以水為伴。溫情歲月裏,每一個雲起雲升的晝日,蒹葭於水而立,輝映日光,蕩起柔波,輕輕搖曳著如水的溫柔,慢慢…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October 10, 2015 at 10:51am — No Comments
(二)空間的轉換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主人公的追尋過程還有空間、方位上的轉換。 民間故事中可能表現為主人公需要到三個地方分別找到某一寶物才能最後成功,或者直到第三個地方才發現目標。《蒹葭》一詩同樣帶有空間、方位上的變化。…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January 1, 2018 at 10:51am — No Comments
媒介是信息的物質載體。身體要表達喜怒哀樂、社會盛衰、時代特點,均在面相骨骼上有所反映,麥克盧漢說:“媒介是人體的延伸”,而身體是元媒介[2]。梅洛·龐蒂認為身體“本質上是一個表達空間”,“身體是我們能擁有世界的總媒介”。美
國的社會學家約翰·奧民爾認為:“身體是我們賴以棲居的大社會和小社會所共有的美好工具。”法國社會學家讓·波德里亞基於當前的消費文化,提出:“身體的
地位是一種文化事實。而在當前的消費文化中身體已經成為最美的消費品。”[3]消費社會中的廣告正是運用身體這種元媒介進行創意策劃。…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25, 2020 at 4:32pm — No Comments
尋覓《詩經》中最美麗的植物
當《詩經》的美碰撞上植物世界的神秘燦爛,會怎樣?荇菜、飛蓬、艾蒿、薺菜、旱柳、桑陌、白楊、芍藥、桃花……,這些在《詩經》裏面目或清明或朦朧的植物,融入中華文明的血脈中,在一段詩性和植物性靈的對話,這是一次對植物美學與古典詩詞完美結合的審視,在美、性靈與感動中寄放現實之外的人生。
《詩經》的言辭是一幅幅質樸淡雅的國畫中最美的註腳。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彌漫芳香的田園,或是那叢叢纖塵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樸的意蘊。
《詩經》的藝術形象,清純簡約,沒有任何粉飾,卻深深烙印在人的心裏。這片廣闊的精神天地彌漫著清香,和風習習,人們采摘著植物,采摘著屬於自己的快樂、憂傷與希望。…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25, 2014 at 6:46pm — No Comments
母親在忙完一天的煮飯,洗衣,餵豬、雞、鴨之後,就會喊著我說:「小春呀,去把媽的書拿來。」
我就會問:「哪本書呀?」
「那本橡皮紙的。」
我就知道媽媽今兒晚上心裡高興,要在書房裡陪伴我,就著一盞菜油燈光,給爸爸繡拖鞋面了。…
ContinueAdded by Tata Na on May 31, 2016 at 10:44am — No Comments
母親在忙完一天的煮飯,洗衣,餵豬、雞、鴨之後,就會喊著我說:「小春呀,去把媽的書拿來。」
我就會問:「哪本書呀?」
「那本橡皮紙的。」
我就知道媽媽今兒晚上心裡高興,要在書房裡陪伴我,就著一盞菜油燈光,給爸爸繡拖鞋面了。…
ContinueAdded by Tata Na on May 25, 2016 at 12:19pm — No Comments
孔子晚年之時,傾力整理國故,相傳「刪詩正樂」,顯然是指《詩經》。基於《詩經》的詩教,屬古代教育的基礎科目之一,在襄助人文化成的實踐中,意義重大,備受推崇。孔子的詩教思想,首先關注的是「興、觀、群、怨」四個向度和與其相應的社交、外交、倫理和審美等多重功能,①其次是「邇之事父」的家庭倫常功能和「遠之事君」的朝政職責功能,再就是「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的致知功能。已往對孔子詩教的研究,大多偏於思理闡發,看重道德本位和審美價值,比較忽視致知作用。這種致知,實際上是博聞多識的一種途徑,或者說是「格物致知」的一項內容,是君子人格修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July 31, 2023 at 9:00am — No Comments
詩與歌合流真是一件大事,它的結果乃是「三百篇」的誕生。一部最膾炙人口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彩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一種如《氓》、《谷風》等,以一個故事為藍本,敘述也多少保存著故事的時間連續性,可說是史傳的手法,一種如《斯幹》、《小戎》、《大田》、《無羊》等,平面式的紀物,與《顧命》、《考工記》、《內則》等性質相近,這些都是「詩」從它老家(史)帶來的貢獻。…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November 12,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二、詩歌中的鳥獸草木
以上所列,僅為篇名中所含的鳥獸草木品類。若將詩文中描繪的品類加以統計,更是繁不勝舉。據三國吳人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統計,全《詩經》所涉及的動植物共有150種,其中草類52種,木類36種,鳥類23種,獸類9種,蟲類20種,魚類10種。②後來清代學者徐雪樵作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詩經》所載的動植物總數共計355種。[1]5-6按其六大分類,鳥類計有38餘種:…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August 1,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烏鎮,一個水鄉小鎮,古舊、清凈、安詳而且幽靜,在那裏有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欞,長長的青石路,窄窄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瘦瘦的烏篷船,煙起霧落,雲蒸霞蔚,草長鶯飛,花開花落,流年似水。它很小,小到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影子,但那裏卻是非常適於戀愛和抒情的地方。
有一個曾經深愛我的男子,他安靜、沈默地握住我的手,站在烏鎮冬日清靜的古渡口,看著年華悠悠似水。
一月初的烏鎮酷似美人,典雅、精致、溫和、端莊、玲瓏而且剔透,完全符合“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古典韻致;烏鎮的一月也類似詩歌,細潤綿長,甜美芬芳,花好月圓,終日沈醉在小橋流水、夕陽煙波深處,如同大夢一場………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January 5,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中華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中華民族是詩性的民族,是有詩意的民族。傳統詩歌(廣義的詩歌包括詞在內)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
詩是什麼?詩是一種表達方式。説得通俗一點,就是“説話”。你有思想,有感情,有生活,有喜怒哀樂,願意與他人交流,願意與他人分享,就要“説話”;或者,你有意見、建議與訴求,也要“説話”。不同的是,普通的“説話”,我説,你聽;我説清楚了,你聽明白了,“説話”的任務就完成了。而詩,則是用更凝煉、更審美、更優雅、更睿智、更有技術含量,從而也更高級的語言或方式來“説話”。能用詩來“説話”的民族,一定是更文明、更有智慧、更有文化修養和文化品位的民族。…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20,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在韓寒大鬧當代詩壇後,引發文壇“詩震”後,一直想寫上兩句,發表一下自己對當代詩的看法。慚愧的是我讀當代詩實在太少,也沒有認真地學過文藝理論之類的東西。雖以前勉強寫過一篇《新文學走向談》,但那只是對當代文學走向的一種泛論,涉及當代詩的東西少之又少,也不能覆制出來代表自己的觀點,便只好的沈默著。
今天看到李東海老師發在文學網上的《新詩的憂思》一文,不勝感佩,早在一中上學時,便常聽同學說起李師育人的風采,未能親耳聆聽他的講課,也是我高中時代的一大憾事。今天睹大作,乃知盛名之下,實在相副。洋洋灑灑數千言,便對當代詩的諸般病痛進行了深刻透徹的剖析,裏面既有文學家的感性,又有文藝評論家的學術、哲學家的辯證、邏輯家的嚴謹、雜文家的尖刻,作者底韻之深厚一望而知。雖有個別我尚且不能讚成的觀點,但也僅僅是觀點的碰撞而已。下面我就談談我對當代詩的一些看法,與李師及諸位文友商榷。…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October 27, 2016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將仲子和女子的幽會的阻力主要來自人的倫理道德方面。從“言可畏也”可看出,女子對仲子的情已經開始納入種屬(族類)的人的聯系之中。 個體的感情被消溶在社會關系、社會責任之中。在禮制日益完善的社會裏,火一樣的熱情只能深藏於內心。
《鄭風•將仲子》中的將仲子和少女的矛盾。是宗法制度開始完善時的產物。在禮制的壓制下,這位純情、溫柔、善良的少女不敢愛自己心愛的人,還擔心受怕約會,可見這時“倫理道德”意識日益擴張。這裏不僅有《雞鳴》裏擔心天亮之後讓人看見了覺得難為情的羞澀感,而且,可能這時已普遍形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結合方式的婚姻觀念。當時的社會心理定式對戀愛當事人的心理結構產生重要影響,個體的意識開始受到壓制,所以個體也就沒有沖破禮教束縛的勇氣。情感的溫柔日益被倫理道德所侵蝕。…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1, 2018 at 3:01pm — No Comments
《西山雜誌》關於宋帝昺流落泉州的記載
清代晉江東石鄉土學者蔡永蒹由於其七世祖伯隨鄭成功抗清,遭到清朝政治迫害,禍及蔡家未能科舉登仕,只好轉為航海經商。因遇海難漂泊異鄉,在設塾授徒時偶然讀到一批當時尚存今已絕跡的重要史籍。他據此撰寫出筆記奇書《西山雜誌》,並以手抄本形式流傳民間。
該書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現身晉江,莊為璣、陳泗東、陳允敦、陳存廣等學者紛紛前往抄寫,並多加以勾稽考校。現任中國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林少川研究員,20多年來致力於《西山雜誌》的輯佚校註工作,並將書中所記故事與文史資料互相印證,破譯了不少曾經懸疑的歷史密碼。…
Added by 史識 庫 on December 25, 2021 at 3:00pm — No Comments
這些年來興起的氣功熱,特異功能熱、易經熱,都是巫道回復,世俗的實際需要。不解決世俗實際的“信仰”失落,傳統信仰當然復歸。
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近年來毛澤東逐漸成為道教意義上的“神”,世俗間以他的像來驅邪避難。而在此之前,他的命相,開國時辰,死亡大限與唐山大地震天示征兆,則在世俗間流傳。最有意思是他在陜北與胡宗南周旋時在葭縣請和尚算命的傳說,當時的那個廟現在香火鼎盛。
人類學家不妨記錄一下我們親見的一個活人怎樣變為一個道教神的過程,人證物證都還在,修起論文,很是方便。
Added by moooi on May 5, 2015 at 11:05pm — No Comments
釋疑南少林三次興廢謎底
以南少林寺為代表的泉州武術,始於隋唐,盛於兩宋,枝繁葉茂,影響廣泛。但前些年福清、莆田等地均有異議,為此曾引起爭論。
林少川告訴記者,在《西山雜誌・少林寺》中,明確記載了泉州少林寺“三廢三興”的歷史:唐天佑四年(907年),“少林寺反王審知附梁,被毀”;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詔修,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壽庚之降元”,在東門外“格鬥元兵三萬,元唆都(元兵攻泉州將領)遣胡騎沖少林寺”,少林寺再次被毀;明洪武十年…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December 27, 2021 at 3:00pm — No Comments
我喜歡那些美得紮實厚重的花,像百合、荷花、木棉,但我也喜歡那些美得讓人發愁的花,特別是開在春天的,花瓣兒菲薄菲薄,眼看著便要薄得沒有了的花,像桃花、杏花、李花、三色堇或波斯菊。
花的顏色和線條總還比較“實”,花的香味卻是一種介乎“虛”“實”之間的存在。有種花,像夜來香,香得又野又蠻,的確是“花香欲破禪”的那種香法,含笑和白蘭的香是葷的,茉莉是素的,素得可以及茶的,水仙更美,一株水仙的倒影簡直是一塊明礬,可以把一池水都弄得幹凈澄澈。
梔子花和木本株蘭的香總是在日暖風和的時候才香得出來,所以也特別讓人著急,因為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沒有了。…
ContinueAdded by Hérétique on November 21,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