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2)

昌耀詩選《慈 航》10 沐 禮

他是待娶的“新娘”了!

 

在這良宵

為了那個老人臨終的囑托,

為了愛的最後之媾合,

他倚立在紅氈毯。

一個牧羊婦捧起熏沐的香爐

蹲伏在他的足邊,

輕輕朝他吹去聖潔的…

Continue

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November 21, 2020 at 6:34pm — No Comments

徐一超:“文化治理”:文化研究的“新”視域(6)

據此,“文化治理”被界定為:“借由文化以遂行政治與經濟(及各種社會生活面向)之調節與爭議,以各種程序、技術、組織、知識、論述和行動,為操作機制而構成的場域”,其中還涉及“主體化或主體的反身性形構”。他指出,這一定義中的四大要點在於:構成場域的結構化力量、具體操作機制與技術、主體化歷程、文化爭議與抵抗的可能。[17]與數年前的研究相比,“主體化”、“反身性”向度的突出與強調確實使這一界說更為完整、豐富,它關注到福柯以降並經本尼特進一步發展的“自我治理”、“自由治理”的層面,還進一步闡發出主體反抗的可能。不過王志弘對這一主體性向度的引入並不經由對本尼特的考察,而是借鑒了其他西方學者的理論思考。

 …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November 21, 2020 at 6:30pm — No Comments

阿蘭·波德頓《給工作一個讃》の 物流管理 4

看來沒有別的選擇,我們只得前往印度洋,希望能在那里找到線索。在馬爾代夫首都馬累,我和攝影師住進“放鬆”旅館,但是我們卻無法服從它的命令、放鬆下來。起初5天我們一無所獲,走入死胡同。為了消磨一無所獲的兩次會面之間的閑暇,我們在城市里閑蕩,參觀表現愛國主義情懷的紀念碑和清真寺。在“海鷗”咖啡館後面,我們發現一小片埋葬著已故度假者的墓地,他們大都來自挪威、德國和英格蘭。他們在此地為人緬懷,這並非因為故國不再歡迎他們,而是他們的親人想讓他們在這片比冰天雪地、濃霧彌漫的故國更明媚宜人的土地上安享來世。安葬在這塊墓地上的人並不僅限於那些設法在此故去的人,也包括人數相當、熱切希望在此死去,最終卻在別的地方了賬的眾多人士。或許,他們是被隆冬季節侵襲陰雨連綿的歐洲平原的某種病毒奪去了生命。 …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November 21,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馮唐·弱智後現代之英雄新衣(中)

我想, 至於動這麽大幹戈嗎?被閹掉的司馬遷在兩千年前, 只用了不到兩千個淺顯漢字, 就讓我在兩千年後, 看得兩眼發直, 真魂出殼, 知道了什麽是立意皎然, 不欺其志, 名垂後世。又聽說, 片子拍出來後, 媒體上到處報道, 還跟奧斯卡扯上邊, 好像誰要是不看誰就沒文化誰就沒品位誰就不尊重華語聲音, 跟送禮都要送“腦白金”似的。盜版一點也見不到, 跟各級政府、武警、公安局都有積極參與似的。深圳提前首映, 一人一票, 入門搜身, 查身份證, 比到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看老人家遺容都嚴格。片頭廣告早賣出去了, 遊戲改編權也早賣出去了。

 

我想, 壞了, 琢磨著像有騙子在整事兒, 紡織機器已經啟動, 皇帝的新衣正在制作。…

Continue

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21,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施愛東·理想故事的遊戲規則(3)

(四)故事是一個“自組織系統”

故事能夠利用自身的結構邏輯,不斷地吸取外部信息,進行自我加工、自動修復、自我完善,從而形成一個具有完整結構和功能的有機體。



山曼曾給我講過一個“驢吃草”的故事:一個農民牽著一頭驢到鄉政府辦事,驢把鄉政府門口的草給吃了,農民遭到了鄉幹部的訓斥,於是牽過驢子,啪啪給它兩耳光,罵道:“你這頭蠢驢,你以為妳是鄉幹部,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啊?”





早期的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可是過了不久,故事又出現了一個“加強版”。根據相似的結構邏輯,故事進行了自我加工和完善:驢子轉過身來,反踢農民一腳,罵道: “你這蠢貨,你以為妳是警察,想打誰就打誰啊?”…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21,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北島·靑燈(中)

按魏斐德的博士生葉斌的說法,魏斐德繼承了列文森有關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的見解,即認為未來的世界歷史應該是民族文化身份和普世價值的和諧共存,是地方主義(provincialism)與世界主義的和諧共存。不幸的是,在尚未充分展開其相關思想時列文森突然辭世。作為他的學生和同事,魏斐德進一步闡釋並發展了這一史學觀。

美國學術界在傳承關係上如此脈絡清晰,實在讓人嘆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傳統。它有如地圖,標明每個學者的位置,並為後繼者指點方向。不懂得傳統的人正如沒有地圖的旅行者,不可能遠行。



1992年年底,擔任美國歷史學會會長的魏斐德發表就職演說《航程》。他的弟子之一傑森(Lionel…

Continue

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November 21, 2020 at 2:00pm — No Comments

巴爾加斯·尤薩《城市與狗》(19)

接著,他向准尉佩索阿打了一個手勢。這是一個肌肉發達的矮個子混血種,他有一張食人猛獸般的大嘴巴。他的足球踢得十分出色,腳頭上頗為有力。佩索阿快步走過去,他微微一側身,飛起右腳,一道閃光從地上騰起,啪的一聲踢了出去。雷維亞立刻發出一聲哀叫。甘博亞命令這個士官生歸隊。

然後,他說:“哎呀,佩索阿,你的力氣呢?你沒有踢動他呀!”

這位准尉的臉色發白了。他那两隻斜眼緊盯在努涅斯身上。這一次他運足力氣用腳尖猛然一踢。那個士官生發出一聲刺耳的尖叫,彈出兩米,跌倒在地上。佩索阿忐忑不安地瞅瞅甘博亞。中尉微微一笑。士官生們笑了。努涅斯這時已經爬了起來,他用兩手揉揉屁股,也笑了。佩索阿再次用足力氣踢過去。烏里奧斯特是一班、也許是全校身體最結實的士官生。他微微叉開雙腿以便更好地保持平衡。這一腳飛去,他基本上沒動。…

Continue

Added by 朋豐 婆鳳 on November 21, 2020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應星:“氣”與中國鄉土本色的社會行動 (6)

三、任氣行俠:抗爭政治中的氣

 

下面要分析的是氣在鄉土中國抗爭政治(contentious politics,關於這個概念,參見Mc Adametal.,2001:7-8)中的展現形態。與日常生活相較,這里所說的抗爭政治有三個特點:其一,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基本上是民眾與民眾之間的關係,而抗爭政治主要涉及民眾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其二,日常生活分析的基本行動主體是單個的個人、家庭或宗族,而抗爭政治分析的基本行動主體是多個個人、家庭或宗族組成的群體;其三,日常生活分析的行動基本是制度內的行動(包括打官司在內),而抗爭政治分析的行動是制度外甚或反制度的行動。我把氣在抗爭政治中的總體形態稱為“任氣行俠”。其具體含義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21, 2020 at 2:00a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芙蓉(4)

這也是她為這座叫“蓉”的城市留下的一段深遠的雅韻。

為此,有一天朋友設了飯局,正在浣花溪公園,我特意早到,到公園中專門去看那里的芙蓉花。雖然,現在開花的肯定不是薛美人當年行經的那一些,但想想,這里就是她行經,並和匠人合作制箋之地,心情畢竟與在別處看見,還是有些微的不同。

可惜的是,薛濤此箋已經失傳。記得在四川大學旁的望江樓公園的竹林深處,見過一個售紀念品的小貨亭,有薛濤箋賣。就是普通的八行箋而已,只是有些暗暗的花紋。機器時代,早就遺忘盡手工的精致與深情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November 20,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彼得·梅爾《品味》高級襯衫 (上)

在《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里,主人翁蓋茨比的衣櫥內有許多襯衫。“像磚頭一樣12個一落疊起來……純亞麻的,厚蠶絲的,細法蘭絨的,……條紋的,渦卷紋的;蘇格蘭呢則有珊瑚紅的,蘋果綠的,淺紫的,淡橘的,都有印度藍的姓名花押。”

蓋茨比顯然是個愛物成癡的人。雖然有人對他酷愛珊瑚紅、淡橘色還有渦卷紋的病好,可能無法茍同——尤其是那渦卷紋——但是你倒無由否認,衣櫥里成疊、成疊的襯衫,看在眼里確實是一大快慰。沒有男人會嫌襯衫太多的。我就不能。所以,我是踏著輕飄飄的腳步,握著哆哆嗦嗦的錢包,跑去拜訪夏維(Charvet)這家店的。這是巴黎最有名的襯衫店,我要去親自發掘這家老店叠經大戰、經濟大蕭條,以及詭通多變的時尚洗禮,依然能屹立151年於不墜的道理。

 …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November 20, 2020 at 7:00pm — No Comments

劉子曦〈故事與講故事:敘事社會學何以可能〉(8)

(二)作為行動的講故事

 

深入故事文本內部固然可以作出極為精致的結構化分析,但這種深度解碼也同時造成了它的困境。首先,這種路徑將每個故事都視為,一個獨立且具有完整性的意義系統,視點集中在系統的內部,因此生產這一意義系統的社會情境則被置於盲區。米什勒(Elliot Mishler)認為,拉波夫一派的研究沒有關注訪談情境在生產敘事中的作用,而是假定故事就在那里,只待發掘…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November 20, 2020 at 6:30pm — No Comments

劉子曦〈故事與講故事:敘事社會學何以可能〉(7)

以筆者訪談的一位商人業主C的敘述為例。當他回憶自己的一次庭審經歷時說了這樣三句話:(1)當事人在陳述意見,法官不聽了,走了。(2)這在全世界的法官中都是罕見的。(3)大家都很憤怒。三句話中,只有第一句和第三句是敘事句,拿掉第二句不影響整個故事的走向,但調換第一句和第三句的位置則會改變故事的含義,形成另外一種因果關係:因為大家很憤怒,所以法官走了。

 …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November 20,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石計生·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16)

就兩岸歌流傳而言,臺語(閩南語)作為屬於福建南部漳州泉州一帶的語種,屬於大陸語系的方言,使得臺語歌曲的傳播幅度有限,可以理解。但是,我們從“小歌片”的收集與研究發現,除了鄧麗君的歌穿透兩岸敵對狀態的魅力外,國語歌曲、校園民歌與臺語歌曲的翻唱都在文革後成為大陸人民日常聆聽的喜愛歌曲,少數在臺灣火紅的臺語歌曲,如〈一支小雨傘〉等也成為“小歌片”在其中。事實上,冷戰時期臺灣歌謠的歌的語種量子流強度相當強,但循環的地理位置不是向中國大陸,而是日本,如寶島歌王洪一峰與文夏,和許石、郭一男等。這些歌手在日本受到熱烈歡迎,除了個人魅力強能用臺語充分表達主體性與歌曲外,更重要的是都能講和唱流利的日語,這與他們都是戰前出生受過日本教育有關。…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November 20,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施愛東·理想故事的遊戲規則(2)

豪伊金格說:“遊戲是在明確規定的時間、空間里所進行的行為或者活動。它是按照自發接受的規則來進行的。這種規則一旦被接受就具有絕對的約束力。遊戲的目的就存在於遊戲行為自身之中。它伴有緊張和喜悅的感情與日常生活不同。”



幾乎所有關於遊戲的認識,都適用於故事創作。故事的本質就是一項智力遊戲。而遊戲總是要限定在一個封閉的時空內完成,這里有固定、有限的角色,有特定的遊戲規則,還有規定的結局。具體而言,作為遊戲的故事具有如下五個封閉性特點:

 

(一)故事角色之間的關係是封閉的

 …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20,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周憲: 經典的編碼和解碼 (7)

據我觀察,爭論中大凡主張現存經典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的理論,多半傾向於強調文學經典的根據源自於美學價值,因此經典說到底是一個美學問題。前面我們所討論的理論即如是。比如恪守文學經典重要性和權威性的布魯姆,就非常強調經典的審美特性;再比如弗勒,他強調經典問題在相當程度上是一個文類問題,而文類的社會文化變動說穿了,乃是一個審美選擇的問題。



既然是一個美學問題,那麽,經典的正當性和合法性就一定依賴於經典文本自身,或是創造經典的作家和詩人。往深處說,這個判斷又呈現為兩個相關問題的理論表述。從前一方面來看,經典是依賴於文本自身的審美品質而獲得經典地位的,這個判斷似很接近人們的常識和經驗。…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November 20,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智慧之燈》無求

前些時覺得做人有求很可怕,名也要利也要的,簡直像個戴了兩重枷鎖的奴隸。

近來覺得其實沒有什麼是那麼值得求的,金錢並沒有很大的吸引力,賺了不外是花而已,一下子又感到沒什麼意思。

好了,在心境上似乎無求了,但是又擔心起來,假使什麼都不求,那麼做什麼才好呢?日子怎麼打發?天天游埠或者約人吃飯逛街是很容易生厭的,何況,朋友們都忙而我不忙,日夜等人有空來陪我也不是味兒,那樣倒變成別人的包袱了,行不通的。

也許做人無求也是無味,如果完全不要名不要利不要愛情,那麼人生還剩下什麼呢?想起來悶了半天,有求是那麼的麻煩,無求也是那麼的麻煩。…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November 20,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尼爾·弗格森: 我是在批評那些老舊的歷史描述方式(下)

文匯報: 歷史學家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Evans)曾表示,“弗格森的原創思想很多,他喜歡提出具有挑釁性,並且往往不公正的問題“。對於這種評價,您是否認同?

尼爾·弗格森: 我認為,我的歷史書寫一直是非常準確的。如果要批評一個人不準確,就要給出“不準確“的例子,而非簡單地一個判斷句了事。…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20,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施愛東·理想故事的遊戲規則(1)

摘要:所有故事都有明確邊界,都是限定在密閉時空、特定關係之中的虛擬語言遊戲。故事中驅動或約束人物行為的遊戲規則,我們稱之為“驅動設置”。從故事的最簡結構圖看,故事情節的形態標誌就是轉折。轉折意味著主人公現有的狀態和軌跡發生了變化。在民間故事中,引起狀態改變的原因,一定是外在因素的變化,也就是說,在既有條件和主人公希望達成的目標之間,出現了新的“障礙”。障礙成為誘發或促成情節發生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在故事中,障礙的設置必須同時包括出題和解題兩個方面,我們稱之為“系鈴方案”和“解鈴方案”。無論系鈴還是解鈴,都必須遵循一定的遊戲規則,利用規則來推進情節,實施解鈴步驟。如果按照正常的故事邏輯無法實現轉折,就需要通過打破常規來實現。

 …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20,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三行情書》再聽一次你的來電鈴聲吧

⊙神奈川縣 48歲 女

過來和我說話的兒子,嚇了我一跳,

仿佛聽到了那個時候的你的聲音——

一起去學校旁邊,那個已經過時的咖啡館吧?

 

⊙神奈川縣 26歲 女…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November 20, 2020 at 2:23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智慧之燈》假使一個人愛我

我想我需要為我而生的男人多於為我而死的男人。人都是要活下去的,而所有人,都希望活得好活得愉快,雖然說不斷的快樂等於單調,但是我們實在不需要太多的悲劇。

假使一個人愛我,我會希望他發奮做人,事業一天一天好,修養一天比一天好。換句話說,他肯自愛,便等於愛我,因為我會分享他的快樂。

假使一個人愛我而不自愛,一直的沉淪下去,做事懶惰不上進,修養日差,對人不好,嘴裡說是為我而放棄一切,我卻認為是無此需要的,亦是痛苦的。兩個人相愛,是共生而不是共死,你令我的生活好過點,我令你的生活好過點,你變成個充足點的人,我也變成個充足點的人,那樣才能愛得長久。我們愛上一個人,不外是他令我們喜歡自己多一點,覺得自己好一點而已,如果互相累贅,那便遲早令一方厭倦另一方。…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November 20, 2020 at 2:17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