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
早上有點陰寒,從被窩裏伸出手來覺得冰浸的;紗窗外朦朦朧朧,是一片暗灰色,乍看起來辰光還早得很,我打了一個翻身,剛想閉上眼睛養會兒神,爸爸已經來叫我了。他說姐姐的住院手續全部辦妥,林大夫跟他約好了十點鐘在臺大醫院見面,但是他臨時有個會要開,恐怕趕不回來,所以叫我先送姐姐去,他隨後把姐姐的衣服送去,爸爸臨出門的時候對我再三囑咐,叫我送姐姐去的時候千萬要小心。
我到姐姐房中時,媽一個人正在低著頭替姐姐收拾衣服用具;她看見我走進來便問我道:
“爸爸跟你講過了吧?”
“講過了,媽。”
…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December 21, 2015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一、什麼是慕課
慕課,即MOOCs,為英文“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縮寫的音譯,它基於全面開放共享知識的理念,進一步發展了開放式課程(OCW,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2001年開始推動)和開放教育資源(OER)運動,全面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全球共享。慕課(MOOCs)不僅提供高質量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還提供包括課程大綱、課程教學視頻、課堂講義、課程任務布置、評量試題、學習評估、補充教材等,並且提供各種用戶交互性社區、師生互動與答疑機制,提供學分、學位或認證(non-credit certificate)。
二、怎樣認識慕課…
ContinueAdded by 慕課師 on December 21, 2015 at 9:00am — No Comments
寧坤要我給他畫一張畫,要有昆明的特點。我想了一些時候,畫了一幅:右上角畫了一片倒掛著的濃綠的仙人掌,末端開出一朵金黃色的花;左下畫了幾朵青頭菌和牛肝菌。題了這樣幾行字:
昆明人家常於門頭掛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懸空倒掛尚能存活開花。於此可見仙人掌生命之頑強,亦可見昆明雨季空氣之濕潤。雨季則有青頭菌、牛肝菌,味極鮮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謂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後才有了具體感受的。…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December 21, 2015 at 8:00am — No Comments
三十三
唐童眨著眼坐起,盯著工頭的一雙小豇豆眼:“穀?嗯哼?”
“老板,是這樣哩,你家門後百十步停了一輛車,兩天了……”
“使錘子給他砸了算完!”
“害怕哩。咱越端量越害怕哩,車子鎖了,車牌子是假的,統共不值幾個錢的破車。”
唐童咬咬嘴唇:“那我去後門看看。”
“老板求你了,你還是走前門。我們幾個估摸,這車說不定就是沖你來的。它裏面蹊蹺大了。”…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December 21, 2015 at 6:30am — No Comments
思想,別談那麼遠吧。
你怎麼理解“文藝復興”?
我最早辦的雜誌《獨唱團》,取的名字就叫“文藝復興”,但當時這名字沒被批下來,說帶“文藝”倆字的都不批新雜誌了。我聽信了,當時就取了第二備選名字《獨唱團》。結果沒過多久,好多帶“文藝”倆字的雜誌就出來了,如《文藝風賞》啊什麼的。後來我才弄明白,“文藝復興”這四個字裏,“文藝”沒問題,“復興”有問題。
“文藝復興”這個詞語更多的是指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但我覺得對中國人來說,心中的那段文藝復興的情節,可能特指的就是1930年代,那時仿佛有過一陣子文藝復興的意味——有一些啟蒙運動,一些好的文學冒尖,此後是一個低谷。現在因為互聯網,文藝發展又比以前稍微好一些了,但是離“復興”、“茂盛”還差很遠。…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20, 2015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那個祈禱之後,過了一個星期,我去拜訪了我父親的一位老朋友,他住在伯克希爾山。交談中,這位老人靠在壁爐旁邊,神情抑郁而沮喪。他郁郁寡歡地敲著煙鬥裏的煙灰,聲稱不想活下去了。我很是不解:“你生活在舒適的房子裏,有女兒的照顧和孫子孫女的陪伴,應該盡享天倫之樂呀,怎麽會不快樂呢?”老人嘆著氣回答:“唉,不是這樣的,我實在不想活在這個世上了,我年老體衰,已經無力掙錢,生活在這個屋子裏就是他們的負擔。他們現在覺得我已經一無是處,只知道花銷他們的錢,依靠女兒和孫子孫女照顧。他們每次給我送來的食物,我都不想去碰了。”這位老人的心很痛,他祈禱死亡,因為他已經一無所有。而那位百萬富翁的兩個兒子也期望自己的父親快快死掉,因為他擁有許許多多的錢財。“天使的百合”只會在兩個極端之間的某個地方。…
Continue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December 20,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家鄉小食譜凍菜涼粉
一、幹石花菜去雜質:
1.碾壓敲打:因為幹石花菜藻上生長著一些小型貝類和石灰素類雜質,可先碾壓或用木棒使勁敲打,將雜質敲打碎,讓其自然脫落;
2.抖動:有時還得用手不停地抖動幹石花菜,才能把它的雜質抖掉,抖不掉的繼續用棍棒敲打;
3.小火慢炒:把幹石花菜放入幹凈的鍋裏用小火慢炒,然後再拿出來敲打一遍;
4.清洗:把敲打完的幹石花菜用清水洗凈,多洗幾遍,洗到幹石花菜發出淡淡的黃白色為好。…
Continue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December 20, 2015 at 9:30pm — No Comments
“孩子,我很好,你不用回來了。”父親在電話裏一本正經地說。
“哦,我只是回家看看。曉英說她想要喝家裏的大麥茶,我順便回家給她帶點來,沒別的事。”陳晨有些慌亂地說。
一陣長時間的沈默,陳晨甚至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他暗自想,肯定是費曉英搞的鬼,以為這樣我就不回家了,哼,我可是打定主意要回去的。
“我說了,你不用回來了。”父親說完,竟然出現在陳晨宿舍的門口。他把手機合上,用飽含溫暖,又略帶慍怒的眼神看著陳晨。
陳晨沒有想到,為了讓自己能安心工作,節省時間完成任務,費曉英竟然把父親從鄉下接了來。一時間,他也手足無措了。…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20, 2015 at 9:30pm — No Comments
減肥記
我一向比較大度,別人說我點什麽,常常一笑,不多做解釋。但有段時間我也斤斤計較,別人問我體重,我在說完140斤之外,必要鄭重聲明一下:是毛重。
當你開始對數字敏感時,多數是因為這個數字即將或已經超出了你的心理承受能力範圍。比如你問耄耋老人貴庚,他在告訴你答案時,總要附加一句“我還小”。愈是如此強調,愈是可見其已老而怕老的心態。同理可知,我如此計較自身斤兩,皆因我眼見鏡中自己的體態已漸近“天蓬元帥”。…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20, 2015 at 8:30pm — No Comments
猶太人夏洛克住在威尼斯意大利的城市,靠近亞得裡亞海。,他是個放印子錢的。他靠著放高利貸給信基督教的商人,撈了很大一筆傢俬。這個夏洛克為人刻薄,討起債來十分兇惡,所以善良的人都討厭他。威尼斯有一個叫安東尼奧的年輕商人,特別恨夏洛克,夏洛克也同樣恨他,因為安東尼奧時常借錢給遇到困難的人,而且從來也不收利息。因此,這個貪婪的猶太人就跟慷慨的商人安東尼奧結下了很深的仇恨。每逢安東尼奧在市場(就是交易所)上碰到夏洛克,他總責備夏洛克不該放高利貸,對人不該那樣刻薄。那個猶太人假裝很耐心地聽著,其實心裡卻暗自打主意報復。…
ContinueAdded by Le Destin on December 20, 2015 at 7: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December 20, 2015 at 12:06pm — No Comments
社交网络媒体的勃兴,不仅冲击着传统媒体的领地和地位,也重新界定着公共关系、特别是危机公关的内涵与范畴。网络上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鼠标关注”、 “虚拟围观”,能够穿越时空,冲破疆界,在瞬息间将虚幻无形的牢骚不满,整合成冲堤决坝的爆炸性力量。新媒体时代,危机爆发的临界点似乎在大幅降低,危机应对的“时间之窗”也在大幅收窄;而对于危机管理者来说,仿佛身处一个“无物之阵”里,四面都是危险,但你却看不到敌人。
怎么办?美国危机管理领域的权威理论家克姆兹和豪拉蒂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类危机”,以诠释和界定在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出现的新现象。美国佛罗里达中部大学的克姆兹教授(Timothy Coombs),是世界危机公关理论界公认的大家,他所提出的“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ituational Crisis Communication…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December 20, 2015 at 6:30am — No Comments
這是一本以茶葉為主線的書,討論這樣一個主要命題:為何英國以茶而富強,而晚清卻因茶而走向衰亡。故事時間節點由兩部分組成,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前後與1888年的英國入侵西藏前後。讓我們去體會茶運與國運的糾葛。 透過一杯茶,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衰敗的王朝,收獲的也不只是那些廉價的屈辱,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那杯茶,是怎麽樣到了手中,又是怎麽丟失的。所謂全球化,在那個時間里,是如此這般地展開的。
周重林,現居昆明,雲南大學茶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著有《郎騎竹馬來》、《紅土攬轡》、《兆龍火鳳》等作品,主編和合著《天下普洱》等作品50余種。在全國多家媒體開有專欄,是政府和多家企業的文化顧問和專家組成員。…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19, 2015 at 6:00pm — No Comments
老外眼中中國女人:外貌頭型千篇一律 地域越往南越漂亮
“英國於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和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分別派馬戛爾尼與阿美士德使團訪華,來訪人員留下了大量關於中國的記載。今人讀當年使團人員寫的日誌和筆記是非常有趣的,比如馬戛爾尼爵士他就曾自言,“我對中國女性社會的認識極其有限,所以對這個題目沒有什麽可說的,但稍微談一談也不是不可以”。”
外貌 頭型千篇一律…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December 19, 2015 at 5:19pm — No Comments
剛剛在熱鬧與爭議中結束的「金鐘獎50周年頒獎典禮」,轉播節目接近尾聲時分,最佳女主角上台激動致詞甫結束,一邊頒獎人急忙送上「On-line 網路抽獎」遙控器,邀請他按鈕選出當晚幸運觀眾,並在後方銀幕上即時秀出中獎者的臉書大頭貼,以示公開不作假。
此一舉動,時間停留雖然短暫,卻象徵電視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頒獎典禮,在邁入50歲之際,開啟了實體頒獎典禮與網路虛擬世界的連結,過往的現場直播 LIVE 秀,朝向 on-line 虛實整合往前躍升一大步。
隨著電視與網路直播技術門檻降低,各類大小型活動現場直播比例越來越普遍,甚至成為不可或缺的活動宣傳環節,只不過,直播變成普遍存在的形式時,當熱潮過後,這類型的影像傳播效益似乎正逐漸失去吸引力。…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December 19, 2015 at 5:19pm — No Comments
我研究過愛情在我的童年在我童年的猶太會堂
在婦女區在婦女們的幫助下在一座隔離營後面
那裏關押了我的母親跟其他的婦女和姑娘。
但隔離營關押了她們也關押了我
各在另外一邊。她們可以自由活動在她們的愛情裏而我卻被
關押在我的愛情,我的渴望裏,跟所有男人和男孩一起。
我真想跑過那邊去真想知道她們的秘密
並對她們說,“蒙祂賜福把我塑造…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9, 2015 at 5:13pm — No Comments
我的日文老師橋本先生小我兩歲,是個笑起來會露出兩顆小虎牙,還有兩枚深深酒渦的年輕男人。他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的,喜歡讀文學書,卻也熱中游泳和戶外活動,所以把皮膚曬得很黝黑。他的臉看起來其實稚氣,不過因為每次見到他,他總是穿著線條合宜的西裝,又剪了個整齊的西裝頭,於是散發出來的感覺比我還成熟。
那一天,我們聊起年紀這件事。我有些感嘆,竟然一轉眼就到了三十歲,離青春已經愈來愈遠。橋本聽了以後卻說,他好希望自己趕快變成三十歲。
「十幾歲時,還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二十歲以後,開始努力朝著目標前進;到了三十歲,經濟上有了點基礎,性格穩定下來,不那麼毛躁了,於是自我的意識和形象也更趨完整。我會喜歡那樣的自己。」
橋本說,所以他很羨慕我,已經是三十歲了。…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December 19, 2015 at 5:02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December 19, 2015 at 4:52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December 19, 2015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經濟學以前談比較利益,是比較生產成本,但現在是談比較生活條件、生態條件。如果要談生產比較利益,我們就會一直把工廠搬到成本低的地方…….”“可是看LV,有十一個工廠,都在法國,為什麼不搬到便宜的地區去?因為它不需要,它需要的精致藝匠精神,只有法國才有,不能搬到外國去。這就是生活條件的比較利益。”(臺灣政大科管所教授李仁芳,2006,手感經濟就是深度經濟,見《手感經濟:感覺的時尚》,22頁,臺北天下雜誌)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December 19, 2015 at 11:1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