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紅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邏輯和語言》文章,分量相當重。我不懂邏輯和語言學,這方面得失少發言權。惟在末尾有一段涉及胡子歷史及古人對於胡子的美學觀問題,和我們搞文物所有常識不盡符合。特提出些不同意見商討一下,說得對時,或可供作者重寫引例時參考,若說錯了,也請王先生不吝指教,得到彼此切磋之益。
那段文章主要計三點,照引如下:
1.漢族男子在古代是留胡子的,並不是誰喜歡胡子才留胡子,而是身為男子必需留胡子。
2.古樂府《陌上桑》說:“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可見當時每一個擔著擔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胡子的。…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14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12pm — No Comments
串串SHOW之三:黑色喜劇版暫別鳳凰記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娛樂串串SHOW》讓梁冬找回了在鳳凰做主持人的自信,也讓他萌生了離開鳳凰、暫別主持的去意。從2003年開始,梁冬同時主持《美力創世紀》。2004年,在操辦了近兩年選美大賽之後,他發現自己對工作的興奮度和新鮮感已經降到了一個最低點。“當時走到大街上,看到一個漂亮點的女孩子,就想著是不是該把她介紹到選美大賽上。”娛樂節目主持人的工作已經很難再讓他提起興趣、得到提高。同時在年近30歲之際他已經感覺到中國媒體生態變得越來越惡劣,八卦、狗仔隊以及揭人隱私,充斥整個娛樂報道,每天面對這些事情讓他覺得不幹凈。盡管鳳凰是他能接觸到的最好的媒體,但是對於整個大環境的不適應讓梁冬在加盟鳳凰七年以來第一次產生了離開的念頭。而在去年底鳳凰規劃節目的時候,梁冬被安排繼續主持《娛樂串串SHOW》,這更堅定了他尋找新的平臺的決心。…
Continue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12pm — No Comments
對於國家品牌來說,“谷歌把戲”—不管谷歌搜索上出現的是影響品牌形象的事件,還是對品牌形象的正面報道,都會或好或壞地影響品牌形象。對於一個想要在世界舞臺上有出色表現的國家來說,在三個基本的經濟生產因素中,帝國主義已經日薄西山,土地也只能通過開墾來增加面積,另外兩個因素—勞動力和資本—只有在不僅把國家品牌做好,而且把它做大的情況下才會獲得。…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11pm — No Comments
許多動物的生育能力是十分驚人的,稻葉蟬年生五到七代,理論上說,一對稻葉蟬一年後便可膨脹為成千上萬的集團軍。家鼠年產三到四代,每窩十幾只幼鼠,三個月後幼鼠長大成熟又可產崽,如果不發生意外,一對家鼠一年後滾雪球般地變成兩千多只。有這麽一種規律,越是低等動物,繁殖率就越高;反之,高級動物,繁殖率往往偏低。例如大象,雌象平均五六年才生一胎,每胎只產一崽。
大自然奉行適者生存的原則,生命按高級與低級的順序形成一條食物鏈,處在食物鏈下端的動物,遭受各種敵害的侵襲,還有疾病和自然災害威脅它們的生存,如果生育滯後,這一物種很快就會被大自然淘汰掉。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老鼠也像大象那樣五六年才生一胎,每胎只產一崽,在豺、狼、貓、獾等食肉獸的捕食下,早就被逮盡吃光了。
以高繁殖抗衡高損耗,是許多動物采用的一種生存策略。…
Continue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11pm — No Comments
班加羅爾有一個命名非常貼切的辦公區:地球村,有一道由綠樹和灌木組成的高高的圍墻環繞在MindTree公司的周圍。在這道綠色圍墻的外面,街道上到處都是沿街叫賣的商販和機動三輪車,透露出又臟又亂的城市生活所蘊含的勃勃生機。在圍墻的裏面,高檔寫字樓從精心維護的花園裏拔地而起,在棕櫚樹、玻璃幕墻和冷灰色的石頭中間,展現出一派祥和的氣氛。MindTree公司是班加羅爾眾多非常成功的信息技術公司之一,薩布羅托·巴格奇是該公司的共同創建者之一,他經常穿著一塵不染的白色旅遊鞋和開領短袖衫出現在公司裏。巴格奇的外表很像是一位矽谷的大亨,講話的口氣很像是一位管理大師。不論交往的對象是來自新加坡的投資者還是來自印度最貧困地區的軟件工程師,甚至是不擅交際的哈佛教授,他同樣顯得遊刃有余。…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10pm — No Comments
我情感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離。我受業的學校,可以說永遠設在水邊。我學會思索,認識美,理解人生,水對於我有極大關系。
(摘《自傳》中一小節)
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傾向不可分。這不僅是二十歲以前的事情。…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10pm — No Comments
This essay offers an overview of adaptation, an initiation for the educated reader who is not a communications or film specialist. It will referenc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Abraham Lincoln in U.S. Movies and on U.S. TV”—but mainly with an eye to the larger issue of cinematographic adaptation itself.
Essentials…
Added by Morioka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09pm — No Comments
回到一年不見的臺灣,解嚴後的臺灣。
之一
中正機場的海關人員翻著我行李箱中的書:叢維熙的《斷橋》、諶容的小說集、馮驥才的《三寸金蓮》……。他面無表情地說:"這些書不能帶進去!"
"為什麽?不是解嚴了嗎?"
他猶豫了一下,出了個點子:"那你把封裏、封底撕掉好了。"
好吧,撕掉一、兩頁還可以忍受,檢查人員卻在我另一個箱子裏摸到更多的書。他搖搖頭,把新聞局的人員找了來。…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09pm — No Comments
[試比較胎藏界和金剛界……]
下面讓我們對比一下胎藏界、金剛界,找出在其圖像中表現出的兩者之間差異。
胎藏界曼荼羅→右,彩圖,和金剛界曼荼羅→左,彩圖。這兩幅曼荼羅是九世紀初真言密教的開祖空海親自從中國請來的。據推測,作為對稱的圖像是空海的師傅、中國的惠果高僧☆最初構思而成……因為“陰陽”或“太極”式的對稱原理以各種形式隱含於兩幅曼荼羅的每一個角落。
胎藏界曼荼羅→右,彩圖是根據七世紀集大成的《大日經》繪制而成。“胎藏”一詞來源於梵詞“伐折羅”(Garbha)。…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07pm — No Comments
迎春花都開在森林外邊的鐵路下。
隨著柳樹的泛色、枝條掛綠時,那不定時的火車來往,轟隆隆、轟隆隆,把黃色的迎春花載進二月,撒在了鐵路沿岸,使那從帶著油黑的鐵路基石堆砌的縫隙中鉆出來的迎春的枝條,不意間接過了那株孤梅盛開的時任,早早地頂著寒冷,在剛剛感受到春天的一絲訊息時,就把一串串的花色連接成一片一片黃燦燦的長長坡堤,覆蓋了鐵路基石骯臟的汙垢,讓那車軌下的堤坡上,布滿了迎春花開懷大笑的爛漫。沒有可以越冬的蝴蝶,也沒有可以從冬眠中早早醒來的蜜蜂,連一世界的野草都還在逃避冬天的席卷,可迎春花卻不顧寒流的眷顧與守持,只是從深處的土層感受了一點溫暖的消息,或者,因為火車來往的奔騰,留下來燃氣機尾氣的熱量,於是,它就大膽地、無所保留地開放起來了。…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紙上的春天
一夜春雨,一場黃沙,玉蘭就在幹枯的枝上開了花。你站在衣櫃前,開始惆悵:唉,這忽冷忽熱的天,陽光像在大海上一樣明艷刺眼,天空像青藏高原一樣湛藍深遠,氣溫呢?卻像露著長腿的短裙、披掛著的皮草圍巾、裙子下面一會兒發抖一會兒冒汗的身體,忽冷忽熱不顧時節,我們又怕什麽呢?於是,夏天沙灘上的太陽眼鏡,可以配上毛線帽子,印著熱帶花朵的絲綢裙,可以裹在長大衣裏。雖然說,每一個明天都是新的一天,而我們竟不能預料今天的天氣。我又開始快樂地幻想,大氣變暖、氣候無常也許有它好的一面?每個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再按照一天來規劃穿衣?我們最終也許一天要換三次衣服?因此催生了時裝的需求,拯救了世界的經濟?…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0:52pm — No Comments
丟失財寶的守財奴
擁有僅僅是為了享用。有些人卻總是只沉迷于積攢財富,一分一厘地積攢。我請問這些人,與另外一個沒有財產的人相比,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第歐根尼①在世間的生活中同這些人一樣富有,而下文中的守財奴卻同他一樣過著乞丐的生活。伊索展示給我們看的那位埋藏財寶的人,就可以成為這方面的榜樣。…
Continue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0:31pm — No Comments
生活為了工作,還是工作為了生活?
盡管歐洲的生產率已經達到美國水平的92%~97%(視參數如何調整而定),歐盟的人均收入卻只有美國人均收入的72%。我們怎樣解釋這種偏差?部分的差異在於歐洲較低的雇傭率就總人口而言較低的雇傭數原因是退休年齡的不同和失業率。但是75%的差異應該歸諸於歐盟較短的工作時間[37]。
事實上法國和歐盟其他所有國家的工人都選擇了更多的閑暇,而非更長的工作時間和更高的報酬。法國政府在1999年規定每周工作時間為35小時。…
Continue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0, 2016 at 6:28pm — No Comments
小引
給我你疲憊的子民,貧窮的子民
你備受摧折的蒼生,渴望自由呼吸
你擁擠的海岸上可憐的渣滓
送他們來,那無家可歸、顛沛流離的一群
我擎著燈站在金色的大門旁[1]
這數行詩句出自19世紀一位年輕的詩人埃瑪拉紮勒斯(Emma Lazarus)手筆,它們被銘刻在自由女神像基座的石板上,為每一個新來的移民所瞻仰。…
Continue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0, 2016 at 6:28pm — No Comments
藝術家吸引著我們……它是禮物而不是獲得物,因此它更為持久。——約瑟夫·康拉德
現在街角的藥店,我和我的鄰居可以買到愛情小說,這些小說是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創作的。有家廣告機構對女性讀者做了民意測驗,相關問題如下:女主人公年齡應該多大(她應該在19到27歲之間);她遇到的男人應該已婚還是未婚(最近剛喪妻最好);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直到結婚才可以同床。每本小說都是192頁,甚至連小說系列名和封面設計都根據市場需要量身訂造(和貝拉東納、思蘭德、蒂芙妮、馬格諾利婭相比,西盧埃特這個名字更受歡迎;金花被選作封面);每個月會出現六本新小說,每本出版20萬冊。…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0:44am — No Comments
恥辱感主要存在群體裏,如果我們認可同樣的優點,厭惡同樣的缺點,就人以群分形成一個群體。人類需要在集體中生活,或許恥辱感是基本的社會道德心,一種表現於非常時刻的道德心,它就像小袋鼠在長得足夠大之前都是躲在媽媽的袋子裏。恥辱感在完成道德心進化前都會內在存在,如果一切進行順利,恥辱感最後就會消失。
恥辱感一直都以沒出息、無用的面貌出現,你的社會道德心如此嚴正無情,告訴你不能做事太出格,比如你不能殺人,因為你內心深層知道有些事情想做,有些則不想。人們在結束一段感情時都會盡量表現的善良,選擇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而不會告訴對方真相——是你不需要他了或者你的朋友不喜歡他。如果你把瓶子扔在可回收的垃圾桶裏,你會感覺不錯,這不是因為你害怕鄰居聽到你在車庫堆積一堆瓶子的聲音。恥辱感相關的所有事情都是因為別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而道德心則深植於你的內心深處,告訴你什麽能做和不能做。所以讓道德心來主宰吧,讓恥辱感走開。…
ContinueAdded by 慕課 庫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0:44am — No Comments
一匹欲向鹿報仇的馬
過去,馬並非是生來就得伺候人類的。當人類還在靠吃橡樹的果實維生時,森林里就已經住著毛驢和騾子了。那個時候和現在可不一樣呢,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馬鞍、驢墊,也沒有那麼多的打仗用的戰馬配件、那麼多的馬拉輕便車和四輪車,更沒有那麼多的宴會和婚禮。
但當時,有一匹馬和一頭跑得飛快的鹿產生了一些小矛盾。馬想複仇但又追不上鹿,所以就來找人類幫忙,請求人類用智慧來幫助它。于是人類就給它安上了鞍轡,跳上馬背坐了上去。他們開始追趕鹿。只要鹿還沒被抓住,只要鹿還沒死,他們就絕不給鹿留下片刻的休息時間。事成之後,馬就向恩人——人類表示感謝,它說道:
“我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再見了,現在我要回到我的野地里去了。”…
Continue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0:42am — No Comments
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我從來沒有想過他有辦法成為一部三十集的連續劇;曹瑞原導演總是有辦法將這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化作可能,就像他有辦法將《孽子》先搬上電視、再搬上劇場一樣,對於他所做到的,除了嘆為觀止,我還真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形容詞來形容我心裡的激動。
《一把青》,白先勇老師在《台北人》一書中的第二篇短篇小說。…
Added by 微影庫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