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基本問題與範式轉換
現代和後現代的理論範式,所以具有不同的理念和方法,究其根本,就是在基本問題研究中的概念、形而上觀念、價值等方面的轉變,亦即對基本問題的“思考和感覺方式”的轉變。以下九個基本問題在“思考和感覺方式”上的轉型,深刻地揭示了文學理論現代和後現代範式的嬗變。
第一,從知識形態上看,有一個從文學理論向理論(以及後理論)的轉型。
…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27, 2020 at 12:00am — No Comments
現代主義是“規範重建”的時代,規範解體後人們已無法返回到過去的整體社會體制中,卻越來越無法忍受生活在一個不斷向外延伸的灰色世界里,於是開始尋求新的、補償的途徑,力圖恢復那具有鮮明個人性質和主觀色彩的領地、後現代主義的特點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要求回歸到原始時代的理想,因為規範束縛著人,有些人立意要消滅所有的規範,再次恢復一切規範和科學產生之前的原始時代。詹明信說:“德勒茲和瓜塔里這些人稱作患精神分裂的人、耶欲望的真正英雄爺、反叛一切社會形態的極端分子、否定一切的人。他們確實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尼采式的超人。妳們會感到,這正是本世紀60 年代人們對事物的看法、我傾向於認為,《反俄狄浦斯》在某種程度上最確切的,最全面地表述了那個時代己經消逝的時期。但是,我不想在這里繼續探討這一觀點,只是想扼要地說明這種新的神話在我的分期理論中所起的作用。…
Continue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October 26,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因精神價值被激活而產生的7—20倍附加值, 就是玫瑰花作為文化創意產業所應有的符號價值。這種以精神價值是否激活,作為判斷企業經營屬性的標準, 可以形象地稱為“玫瑰圈”: 在圈子里的, 就是經營上進入了文化創意領域, 就能獲得超額的文化附加值; 沒有在圈子里的, 不管妳是否出售符號產品, 在經營性質上, 仍然只是一般的產業, 與物質商品的出售並無不同。
我們可以用這個“玫瑰圈”來分析“國旗問題”。國旗是一種符號, 那麼一家生產國旗的制作加工廠是文化產業麼? 因為國旗廠家的經營僅僅限於加工制作, 並未激活國旗的精神價值, 未賺取任何文化附加值, 因此居於“玫瑰圈”外面, 在經營層面上只是普通的紡織加工業, 因此不屬於文化產業。…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26, 2020 at 11:00pm — No Comments
總結以上幾種基本的審美現代性理論, 我們不難看出現代性自身的矛盾, 以及審美現代性的基本功能和傾向性。
前引韋伯關於藝術反對工具理性和實踐理性的救贖作用的經典陳述, 道出了為什麽現代主義藝術要和資本主義社會日常生活相對抗的真諦。否定日常生活及其意識形態, 就是否定工具理性的暴力和壓制; 顛覆日常經驗而提供新鮮的審美經驗, 就是打破常識和常規的習慣勢力和無意識, 以變革的眼光來透視這個世界; 拒絕模仿日常生活形象和事物, 就是拒絕與現存的資本主義社會認同, 為主體的精神和幻想留有一個理想王國和烏托邦。
如果沒有這種審美的現代性與啟蒙的現代性的抗衡和制約, 我們很難想像在現代化進程中,會出現反思工具理性的局限性和現代化的負面影響的文化運動。關於這一點, 鮑曼的看法值得注意。他認為,
“後現代並不意味著現代性的某種終結, 拒絕現代性的疑惑。後現代性不過是現代精神在遠處密切地和清醒地注視它自身, 注視它的狀況和過去的勞作,…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26,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這一奇怪的基督,沒有成為詞句的肉身(incarnation),他來自盲信(dead letters)辦公室。在那里,他只能看到無人過問的沒有地址的信件,或寄到不存在的收件人處的信件。
一個父親-上帝沒有手打開信件,沒有眼讀信,沒有嘴談論;一位聾啞盲的父親——他以一堵墻將球回彈回去的方式,將自己的兒子巴特比送到了這個世界上,讓他發出和“肉身化”(incarner)唯一的詞組——這意味著,他是一個什麽也不喜歡的“好”父親,精神分裂的父親。
因為他沒有任何器官選擇事物,因為他的器官,他的嘴、眼睛、手脫落得到處都是,脫落得這個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是,因為他事實上除了脫落什麽也不是。…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October 26,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盡管那已是久遠的事情,然而,在人生的長河里卻從未褪色……最近我收到一封航空信,邀請我參加於下月18日在英國舉行的一個婚禮。在剛收到請柬時,我真巴不得坐飛機出國旅行一趟,可是,當我和妻子經過多方面考慮之後,還是決定改變親臨祝賀的方式去道喜。
不過,無論我在哪里,都不會叫這場婚禮平淡冷清的。因此,在婚禮舉行興,我草草寫下了一些有關新娘的筆記,緬懷多年前我與她的相識……1944年4月,我們60名美軍士兵,在英國德文郡接受英國情報機構組織的特別進攻訓練。訓練共進行3個星期,在一個陰雨的星期六結束。當天晚上7點,全體人員將按軍令乘火車去倫敦,然後集結到在法國登陸的空降師里去。下午3點,我已經把所有的物品裝進了背囊。窗外,那令人心煩的雨從天際斜落下來,我忽然漫無目的地穿上雨衣,沿著滑膩的鵝卵石小路下了山,朝小鎮走去。…
Added by Temer Loh on October 26, 2020 at 6:30pm — No Comments
恩格斯認為,典型人物是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征:“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了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⑦ 作為衡量文學人物的一個範疇,“典型人物”具有特殊的涵義指向——這個概念力圖闡明個別性格,如何隱喻了社會歷史運動。
對於社會歷史批評學派說來,認識歷史潮流是文學的基本目的之一。文學之所以成為動員大眾的革命號角,展示一幅清晰的社會圖像,有助於人們勇敢地承擔自己的歷史角色。如果那些恩怨情仇乃至家長里短的背後,不存在宏大的社會歷史主題,人們為什麽關注這個人物而不是那個人物?
這個意義上,典型人物的首要涵義,即是喻指個人與社會歷史之間的張力。當然,並非所有的理論家都樂意,將社會歷史視為文學的旨歸。E. M. 福斯特指出了“扁形人物”與“渾圓人物”的差異,但是,他的聚焦僅僅是兩種人物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嵌入情節,E. M.…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October 26,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由於敘事學的洗禮,人們開始從語言、敘述乃至修辭的意義上透視情節。如果說,曲折、驚險、生動、深刻、嚴密、緊湊曾經是描述情節的一套常用形容詞,那麽,敘事學提供了另一套迥異的術語。
前者顯現了情節的美學風格以及社會歷史的寓意,後者顯現了情節的語言構造。通常認為,各個譜系的術語分別展示了同一個實體的不同維面。所謂的“不同維面”並非來自幾何學的想像,而是源於各種理論觀念造就的特殊視域。
例如,可以從道德層面、美學層面、健康層面或者職業層面解剖同一個人物。眾多層面不僅相互疊加、補充,同時還可能相互爭奪、對抗。來自道德層面的評價可能排斥美學層面的觀點,職業要求可能對健康的指令不屑一顧。
相似的是,結構主義敘事學的情節描述隱含了明顯的排他意味。結構主義的理論觀念,具有強烈的擴張性與大一統的企圖,美學評判或者社會歷史學派時,常被視為浪漫的人文幻覺。
…
Continue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October 26,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相對於千變萬化的語義,“主語+謂語+賓語”的通用語法公式中性、客觀,不存在明顯的意識形態傾向。然而,某些的敘述語法開始隱蔽地執行意識形態修辭。
正如馬克·柯里細致地分析所發現的那樣,敘事包含了身份的制造——身份制造不僅是講述自己的故事,而且是“通過與別的人物融為一體的過程進行自我敘述”。(12)
換言之,身份的自我表現依賴於自我與他者之間相互關係的情節敘述,一個有機的情節彌補了日常現實的各種斷裂和破碎,零散的個人生平由於敘述而被納入某種社會歷史整體。柯里同時發現,敘述視角的設置巧妙地控制了讀者對於主人公的同情程度,“同情的產生和控制是通過進入人物內心與人物距離的遠近調節來實現的”。…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October 26,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盡管文學“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但是,社會關係的此起彼伏,無疑是作家的興趣焦點。如果說,社會關係構成了社會歷史的主要內容,那麽,可以將社會關係的含量——而不是通常所說的“共性”作為“典型人物”的衡量標志。
一個人物性格匯聚的社會關係愈加豐富,這個人物性格擁有愈強的典型性。這種衡量方式既包括了階級關係,同時又遠比階級關係豐富。更為重要的是,這時的人物性格不再是一個單薄的概念剪影,而是與社會歷史保持千絲萬縷的具體聯系。
…
Continue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October 26,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Dhuup on October 26,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從某種意義上說, 任何外來理論的運用, 都會不同程度地,被中國本土語境化 (context-ualization) , 因而發生一定的變形、錯位和轉移。所以說, 這些被語境化了的理論,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外來理論了。
但進一步的問題是, 我們如何主動地、有意識地結合本土語境,來修正和改造外來理論, 這的確是當下中國文化研究的一個薄弱之處。我以為, 這里有兩個關鍵問題需要討論。
首先,是中國問題與中國經驗, 它不是簡單運用外來理論來解釋中國現實, 而是如何提出中國式的文化研究問題, 解釋中國特有的文化經驗。在這方面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似乎顯得薄弱, 我們基本上沒有提出一些本土性的,足以影響外部世界的文化研究的中國問題。
對晚近文化研究的議題,稍加翻檢便不難發現, 那些熱烈討論的問題大多是 “ 引進的 “ 。也就是說,…
Added by 鮮拿哥 on October 26,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摘要:作為後現代馬克思主義的代表性人物,詹明信認為後現代主義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大眾文化是後現代主義的形式,大眾文化顛覆了代表現代主義的高雅文化而走向世俗文化。詹明信對大眾文化的批判堅持了馬克思的批判維度,對我國文化建設具有借鑒意義,但他的批判仍然是表象的。…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October 26, 2020 at 2:00pm — No Comments
現代符號學誕生於,對人類“心靈的永恒結構”的探求, 始於建構具有嚴密邏輯的“人的物理學”的初衷。“精神符號學是研究人類精神運動,和意義生成的學科, 側重於符號的精神價值性內容及邏輯。
精神符號既區別於索緒爾二元論為基礎的符號學, 區別於探討具體符號文化內涵的文化符號論, 也區別於皮爾斯作為廣義邏輯學的符號學, 它重點關注的是人類精神現象中的符號過程。”
對應於人們的符號需求, 我們可以區分為兩個不同的大類, 一是功利需求, 二是精神需求。前者追求功利性目的, 其符號只是功利行為的代碼, 只是因為符號的應用而與物質經濟現象保持一定距離, 而其本質與物質經濟並無不同。後者追求符號的精神價值, 它之所以與物質打交道, 只是因為精神需要獲得一定的物質形態作為精神的載體。
人類精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
Continue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26, 2020 at 1:00am — No Comments
3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理論支撐
旅遊者符號實踐,是典型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涉及到旅遊學、社會學、符號學、地理學、文化學、歷史學、管理學等諸多學科的相關理論。本文只探討與旅遊者符號實踐直接相關的三大理論支撐:符號學理論、實踐理論和(身體) 現象學理論。
3.1 符號學理論…
Added by 旅遊 庫 on October 25,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這種對文化“他者”主體性的忽視, 也延續到之後的歷史書寫當中。班克斯1778年起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 直至去世。他在任內通過建立起一個由旅行家、行政人員和農業學家組成的全球通信網絡, 塑造出大英帝國的植物學知識體系, 同時也指導了歐洲殖民地的農業發展。
但令史密斯不滿的一點是, 到目前為止, 大部分對班克斯“科學帝國”的研究,都建立在“文人圈”的解釋模式上, 即將其看作歐洲科學共同體的成員之間,進行跨國交流的產物。這在史密斯看來, 其結論帶有一種明顯的歐洲中心主義色彩, 因為他們始終沒有意識到無文字社會里的那些知識貢獻者的價值 [6](P91)。
土著向導從來只被當做歐洲人在進行知識采集過程中的線索提供者, 大部分時候他們連名字都不會被提及。史密斯力圖恢復這些文化媒介,在歐洲人的知識體系建立過程中的獨特貢獻,…
Added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25, 2020 at 11:00pm — No Comments
2.1 親身體驗
旅遊者符號實踐建立在其臨場身體體驗的基礎之上。
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感悟到杭州西湖的晴天水光瀲灩,好比濃妝的西子,而雨天則山色空蒙,好比淡妝的西子,於是才創作了《飲湖上初晴後雨》。
親身體驗不僅是杭州西湖“西子”符號產生的根源,而且也是後來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前提,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臨場感。離開慣常環境,身臨杭州西湖現場賦予了旅遊者…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October 25, 2020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布爾迪厄的文化社會學研究則指出了另一種現象。他認為特定文化場域里的象征資本數量是相對固定的, 為已佔據了文化場中特定位置的行動者所分有。但是, 象征資本又是流動的, 這取決於“新來者”加入引發的位置的變化。
“新來者”擠入場域的常用策略,是宣布原有規則作廢, 借倡導新規則之勢進入場域,並而佔據相應位置。這時, “新來者 “ 就從原有者那里獲得了某種象征資本。把兩種理論結合起來考量, 可以揭示出今天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之爭的某種知識社會學意義。
顯然, 今天消費社會和網絡電子文化的出現, 導致了傳統的印刷媒介文化的深刻危機和轉變, 新的文學現象和其他相關文化實踐大量湧現出來。囿於傳統的文學研究理路顯然無法應對, 這正是知識從 “ 常態 “ 轉向 “ 反常 “ 的表征。
範式的轉換使得文化研究,處於相對有利的地位, 面對新的情境和新的文學或文化時間,…
Added by 鮮拿哥 on October 25, 2020 at 11:00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