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03)

魏延安《鄉村旅遊轉型與經營電商化》(下)

用電商銷售好產品。特別是直播電商的興起,大大降低了農民應用電商的難度,讓手機成為新農具,農品成為新網貨,農民成為新網紅。李子柒讓全世界人迷上了四川鄉村的田園牧歌,也讓她加工製作的農產品暢銷全網;陜西的“杏奶奶”七十多歲,直播鏡頭感十足,賣杏絕對有一套;貴州留守女孩“愛笑的雪莉吖”,跋山涉水拍視頻,逐步成為鄉村帶貨網紅;廣西的“巧婦9妹”、廣東的“菠蘿妹”,奔走於果園,幫鄉親帶貨,成就大家也成就自己。高手在民間,短視頻和直播還會把許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民變成網絡達人、帶貨高人。…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September 24, 2021 at 11:49am — No Comments

毛峰《現代十哲之一,反啟蒙獨斷的维柯》(4)

二,維柯的愛因斯坦式的思想革命

著名維柯專家彼得·瑞克曼(Peter Rickman)把維柯有關”人只能認識自己的創造物”這一認識論原則,稱為”歷史理性批判的拱頂石”,另一著名維柯專家喬吉奧·塔格利亞科佐(Giorgio Tagliacozzo)則認為,維柯在哲學領域的新創造“其解放力,堪與物理學中的愛因斯坦革命相比美”,他“開創了一個哲學新時代,是新的更廣泛的哲學思維的奠基人”。…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24, 2021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疫後復蘇:社會企業能做甚麽?

社會企業家如何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其影響力? 牛津大學及亞洲公益事業研究中心為專家與我們分享了看法。

在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中,越大的危機往往孕育著越具顛覆性的變革。新冠疫情不僅給全球公共衛生體系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顛覆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類能否把握這一百年難遇的契機,重建更美好的家園?



摩根大通慈善咨詢服務中心24.3.2021圍繞“社會企業家在解決社會問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的作用”這一主題舉行了一場線上互動直播會議。出席本次線上會議的嘉賓有牛津鑄造創業中心執行主任Anandana Bakshi和斯科爾社會企業中心的…

Continue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September 23, 2021 at 10:22am — No Comments

李歐梵《“後旅遊”的樂趣》

香港的迪士尼樂園即將於九月開幕,必會掀起香港新一波的旅遊熱,特別是從中國大陸來香港“自由行”的旅客,除了購物、看海景、吃廣東菜之外,又多了一個玩點。

這顯然是二十一世紀旅遊的新潮流,主要目的是吃喝玩樂和購物消費,至於玩的地方有沒有文化和歷史,倒無所謂,因此所謂“主題公園”才會應運而生,大行其道,它為遊客設置一個虛擬的假像世界,很好玩。

另一種較傳統的旅遊方式則是度假,在風光或氣候適宜的景點,設置度假旅館或度假村,讓到此一遊的人──往往是日常工作壓力太重的上班族──可以身心舒暢,休息幾天之後,精神百倍,再回去搏命賺錢。我最近就曾去過印尼的峇厘島和中國東北的大連“度假”,感覺良好。…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September 22, 2021 at 9:54pm — No Comments

尤小立:“培訓時代”無法繞開的“淺智”話題(下)

技能、技藝不是不能出現在大學的課程中,但它們必須具備起碼的科學性、理論性和系統性。這一大學分科制建立以來形成的基本原則,在如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同樣適用。

“培訓人”的主要特征,就是標準化、淺智化和技術化。其具體表現,則是目標性和實用性極強。這裏的“目標”往往是直接的和短期見效的,因此,是屬於典型的急功近利。目標性強的另一表現,就是排斥性。即為了眼前的現實目標,隨意地砍去影響現實目標實現的枝枝叉叉。反映在學習上,就是只關注與現實目標相關的知識和課程,並且有意無意地將“目標”偷換成“興趣”,從而為現實功利貼上“合理”的銘牌。…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September 22, 2021 at 8:51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06)

你越是試著這樣做、你就越會努力做它,你就越會變得有意識。它是費力的,它是困難的,但是一旦你能做它,你就會變成一個不同的人,變成一個在另一個世界中的另一個存在。

它也以另一種方式發生作用。當你有意識地吸氣與呼氣,漸漸地,你會到達你的中心,因為你的呼吸碰觸到你的存在的那個中心。氣息吸進去的每一個片刻,它都會碰觸到你的存在的中心。

從生理學角度看,你認為呼吸只是為了血液的凈化,你認為它只是一個身體的功能。但是如果你開始覺知你的呼吸,漸漸地,你會比生理學走得更深一些。那麽有一天,你會開始感覺到你的中心,它就在你的肚臍的附近。…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September 22,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希尼(Seamus Heaney)詩選《一九六九年夏天》

當提防群眾的警察

向法斯路開火,我只不過是在

馬德里遭強暴的太陽淩辱。

每個下午,在公寓那焙盤似的

酷熱中,當我汗流浹背一路

讀著喬伊斯的傳記,海鮮市場的腥味

撲鼻而來猶如亞麻坑的惡臭。

感覺就像呆在黑暗角落的兒童,…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September 22, 2021 at 4:00pm — No Comments

奧修《沒有水,沒有月亮》(1)

尼姑千代野學習了很多年,但仍沒能開悟(enlightenment)。一天晚上,她正提著盛沸水的舊木桶,當她正走著,她看著映照在水桶里的滿月,突然,竹編的水桶箍斷了,水桶散了架,水全跑了出來,水中之月消失了——而千代野開悟了。她寫下了這段詩:



這樣的方法和那樣的方法,

我盡力將水桶保持完好,

期望脆弱的竹子永遠不會斷裂。

突然,桶底塌陷,

再沒有水,…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September 22, 2021 at 2:00pm — No Comments

綜合《鄉句》

淡遠的天空下

雕謝的梨花瓣飄落在小溪的兩旁

聳立的山峰回蕩著片片沈寂

鄉村小道上的卵石蘊育著明晨的清馨

黃昏深處徘徊的老態龍鐘的身影

被落日拉得老





縱橫都是兩條街,不怎麼規則的交叉,

中間最主要的就是集市和商業街,…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September 22, 2021 at 10:22am — No Comments

尤小立:“培訓時代”無法繞開的“淺智”話題(上)

國家有關部門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範整治,其深層意義或許在於改變培訓內容和培訓效果極端化的傾向。然而,當下既為“培訓時代”,所謂培訓的參與者就不止於社會機構,大學的培訓化意識和行為也應該在反思和矯正之列。

國內的培訓是從“應試”開始的。起初是以高考補習班的形式出現,以後兵分幾路,補習班逐漸向中考、小升初以及學前班擴張;“留學潮”則催生出外語補習機構,且由中國人教中國人,到外國人教中國人過渡,加之各類考證需求,培訓再增添考證的內容。隨著大量企業將培訓成本推向社會,企業培訓也成了培訓的方向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不僅培訓機構各式各樣,培訓內容更是包羅萬象,真應了那句“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做不到的”的流行語。…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September 20,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貝爾特朗作品《哈勒姆》

運河中藍色的流水顫顫悠悠,教堂內金色窗玻璃閃爍生輝,衣物晾曬在石砌的  陽臺,蛇麻草兒綠滿了屋頂。

野鸛繞著城裏的大鐘拍翅翺翔,引頸雲天,嘴上接過幾滴天雨。

悠閑自得的市長用手輕輕撫摸自己的雙下巴;墜入情網的賣花人顏容消瘦,目不轉睛地盯著郁金香花。                 

波西米亞女人靠著曼陀林發楞,老人彈奏本地樂器,孩子為氣囊鼓風。

酒客在蹩腳的小酒館裏抽煙,客舍的女侍在窗前掛上一隻死去的野雉。(引自 哈勒姆)

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20, 2021 at 8:09pm — No Comments

魏延安《鄉村旅遊轉型與經營電商化》(上)

鄉村旅遊正在轉型升級的快車道上。全面實現小康,全民有錢有閑時代,無論是城裏人尋找讓人陶醉的田園牧歌,還是進城又返鄉的新市民尋找魂牽夢縈的鄉愁記憶,鄉村旅遊都承載著十多億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個大城市,每個小長假,還有每個周末,都有數以萬計的私家車奔跑在出城進鄉的路上。從上世紀末的打打牌、釣釣魚、吃吃飯“老三樣“的農家樂開始,休閑農業、生態旅遊、農家民宿、私人酒莊、田野音樂會、農業嘉年華,鄉村旅遊隨著居民消費升級而演化。但鄉村旅遊的內核卻沒有變,只是內容和形態不斷在豐富,而電子商務給了鄉村旅遊轉型的新動力。



鄉村旅遊的轉型升級…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September 20, 2021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疫后社企:东盟振兴方案

越通社消息2021416日,東盟基金會啟動了東盟社會企業發展計劃ASEAN…

Continue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September 20, 2021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王兆勝《散文跨界問題》

散文與詩歌、小說等文體並非孤立存在,散文中的各文類之間也有重疊之處,從而形成散文的“跨界”現象。但學界對此少有關注,也缺乏深入思考與認真研討,從而導致散文寫作和研究的一些誤區和盲點。

首先是散文的“外跨”,這主要是指散文與小說、詩歌等文體的交叉與交融。…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September 19, 2021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夏鋒:構建海上絲綢之路的“泛南海旅遊經濟圈”(下)

4.推動“泛南海旅遊經濟圈”建設的6點具體建議

(1)以遊輪遊艇旅遊為重點,開辟新的航線,推進新的旅遊組合產品,務實推進海南與泛南海國家和地區的旅遊合作。進一步密切海南島與海上絲綢之路島嶼地區在港口、碼頭建設、集裝箱聯運、國際中轉、運輸航線、物流配送、郵輪客運等方面的合作,以海口港、三亞港以及洋浦港為重點,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島嶼地區港口群建設,形成更多面向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島嶼的國際班輪航線網絡;發揮海南省第3、4、5航權開放政策優勢,依托三亞新機場和海口美蘭機場等,積極開辟面向海上絲綢之路重點島嶼地區的中轉、直達國際航線,打造亞太地區島際交通航運樞紐。

 …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September 19,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05)第十八章·傳統技巧

一、阿那帕那-沙提瑜伽

一朵從不知道太陽的花朵與一朵見過太陽的花朵是不一樣的,它們不可能是一樣的。一朵從不知道日出的花朵也永遠不會知道它內在的太陽的升起,它是死的,它只是一個可能性,它從來不知道它自己的靈魂。但是一朵知道太陽升起的花朵也能看到它內在的某種東西的升起,它知道它自己的心靈。現在,這朵花就不再只是一朵花了,它知道了一個深深的、激動人心的內在(innerness)。…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September 19,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為我而生》潑出去的水

現代的人是很自我中心的,大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心理。所以,假如你幫助別人,也只能本著幫助人是為你喜歡幫助別人的出發點,想人日后回報你根本是妄想。如果對方記得你曾幫助過他,你已經很幸運,甚至,如果對方承認你幫助過他,你也不算太倒楣,太多人事后根本不承認你曾經幫助過他,不管當時你為他出過什麼力,犧牲過什麼,甚至為他挨了刀,他也不會多謝你,對別人的幫助,猶如潑出去的水,不但不會倒流,在你乾旱時滋潤你,還會很快蒸發得無痕無跡。…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September 19,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夏鋒:構建海上絲綢之路的“泛南海旅遊經濟圈”(上)

20161115日,“一帶一路”中國—印度尼西亞合作發展國際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藍迪國際智庫項目、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兼中改院海南發展研究所所長夏鋒,發表題為“構建海上絲綢之路的‘泛南海旅遊經濟圈’”的主旨演講。全文摘錄如下:…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September 18,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西奧多·達林普爾 著 I 吳萬偉 譯《不必要的旅行》(下)

最近,我碰巧在閱讀以撰寫越南和越南戰爭聞名的英國作家賈斯廷·溫特爾(Justin Wintle)有關詩人托馬斯(R. S. Thomas)的一本書。托馬斯是一個非常令人好奇的人物,既是英國聖公會的牧師又是激進的威爾士民族主義者,我認為,他的真正目標是現代消費社會的空虛和在世界各地傳播的精神和物質醜陋。溫特爾出生於倫敦,後來遷居威爾士,在那裏他不辭辛苦地學習威爾士語——這要花費相當多時間和精力,考慮到這門語言的困難和現在所有說威爾士語的人,都是既能說威爾士語又能說英語的雙語者的事實,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托馬斯也是出生於只說英語的單語環境,但變成了威爾士民族主義者,並學了威爾士語,甚至還用這種語言寫了自傳。…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September 17,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04)

這個三位一體是觀照的三位一體。如果你能覺知到梵天和濕婆、創造者與毀滅者,如果你能覺知到這兩者,那麽你就知道了第三者,那就是毗濕奴。毗濕奴就是在第六體中你的真實存在(reality)。那就是為什麽在三者中毗濕奴成了最重要的。梵天被銘記著,但是盡管他是創造之神,他卻只是在一二個寺廟里被崇拜。他必須被崇拜,但是他並不真正被崇拜。

濕婆比毗濕奴甚至更受崇拜,因為我們害怕死亡,對他的崇拜來自於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但是很少有人崇拜梵天,創造之神,因為沒有什麽可害怕了,你已經被創造出來了,所以你和梵天無關了。那就是為什麽沒有一個偉大的寺廟是奉獻給他的。他是創造者,所以每一個寺廟都應該奉獻給他,但是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September 17,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