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馬爾康鎮上,我真正要做的只有兩件事情。其中一件,是去看一棵樹。
是的,一棵樹。據說,這棵樹是榆樹,來自遙遠的山西五臺山。
居住在馬爾康的近兩萬居民中,可能只有很少很少的人知道,這棵樹的歷史與馬爾康的歷史之間的關聯。
這棵樹就在阿壩州政協宿捨區的院子里。樹根周圍鑲嵌著整齊潔凈的水泥方磚。過去,我時常出人這個地方,因為在這個院子里,生活著好些與嘉絨的過去有關的傳奇人物。解放以後,他們告別各自家族世襲的領地,以統戰人士的身份開始了過去他們的祖輩難以設想的另一種人生。…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24,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我們給別人傳遞愛,本質上是為了自己幸福。短短的見面之交,奶奶如此感激,我的幸福感如此豐盈。我們的眼神和動作,都在展現彼此最美好的一面。
人太過幸福,往往言不由衷,蠢話脫口而出。我說,奶奶,您的家鄉真美。奶奶濕盈盈的眼睛盯著我,搖了搖頭,那意思是感覺不到。所以,千萬不能問本地人對於本地風景的評價,那是沒有共鳴的。風景在遠方,在他鄉。何況還是一個老人,走在人生邊上的老人。
古城無一例外的,正在渲染夜的迷醉。聽說很多年輕人來到古城,慕名的竟然是夜景。夜幕降臨,古城遠山近水,燈火璀璨。人們在燈火和水光中喝酒,吃飯,說笑,唱歌。盡興後倒頭睡下,再醒來已是第二天中午,該收拾行李回家了。這是什麽?我們來到這里,想換一種生活,換一種心情。結果。卻是換一個地方,重復著原來的生活。…
ContinueAdded by Easy Tree on October 24,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在審美經驗中,理解力是發生作用的。理解力,也就是康德所說的知性,可以統一諸外觀、使諸對象結合成為一個可理解的自然的紐帶。理解力是統一統覺的工具,它給外觀的湧現打上必然性的印記,把實際經驗引起的各種聯想的偶然統一轉變成必然統一。理解力能夠控制想像力的自發性,必要時還能夠加以抑制。如果理解力的作用不能忽視,那麼判斷力就必須在審美經驗中被肯定,因為,理解的發生作為「一般與個別的相結合」,實際上是規定判斷和反思判斷的功勞。杜夫海納認識到了這一點,並且指出兩種判斷力是相輔相成的:歸入要求思考,思考產生自問。「通過思考,人們確信對象存在於世界,它在與已經制訂的、有關認識的要素相一致並肯定有認識的一個完整體系的可能的這種希望時成為可理解的東西。總之,思考就是對決定判斷力的可能性進行的思考。」[10]…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24,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幻象》不僅揭示了事實與虛構之間的模糊,也揭示了英雄與名人之間的混淆。評論者舉出一個例子:1982年,伊麗莎白·泰勒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一部未經授權的有關她生活的電視電影。她無意中證實了馬克思所說的「商品拜物教」:「我是我自己的產業。我是我自己的商品。」不是她的才華,也不是她的活動,而是她的整個生活都被簡化為一種產品,不僅有價值,而且有價格。這種資本主義版本的奇異超聖體,絕妙地證明了布爾斯廷對名人的定義——「因其知名度而聞名」的「人類偽事件」(a 「human pseudo-event」)。…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24,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互聯網時代的閱讀,是開放體系的閱讀,它把個人選擇和算法推介相結合,形成了基於人的有效判斷的大數據體系,是開放的、可變的、動態的。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五十二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其中即時通信、網絡視頻、短視頻用戶規模分別達10.47億人、10.44億人和10.26億人。可以説,互聯網已經成爲人們獲取信息、汲取內容的主要途徑。
時代在變,閱讀方式在變,閱讀的産品形態也在發生改變。我們常常自問,互聯網時代,還需要閱讀嗎?…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24,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那麼如何設想一種結合或切入,使得精神分析能夠不去化約文本,反而就文本的豐富脈絡進行開啟性的言說?米克•巴爾提出,研究者首先可以嘗試「具體化模式」(specification model):「它將精神分析當做一門探照理論(searchlight theory)來使用,讓閱讀與文本中的某些細節特征被精神分析概念所照亮或解釋」。這種方式力圖避免知識之間的相互確認,強調相互作用,文本閱讀不僅展示精神分析已經發現的概念,它更加暴露自身如何「在精神分析使之理論化的那些問題中去存在」。…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October 24,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順義楊鎮倉,端坐在幾十個
蔬菜大棚的中央
仿佛裡面名叫快件的瓜果
永遠無法採摘儘
最寬的柏油路,也最長
像楊鎮倉吐出的舌頭,呼朋喚友
像楊鎮倉伸出的臂膀,遠遠迎接着
楊志廣是倉管,豐收季首日…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4,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其二是多媒體敘事創生新的網絡文學形態。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或將改變文學媒介的結構形態,改用圖文並茂、音影文合一的多媒體敘事,而把單純的文字敘事留給歷史。多媒體和超文本創作本是數字化技術的優勢,也是網絡文學有別於傳統文學的重要標誌。
歐美國家的網絡文學大多都是多媒表意、超文本鏈接的試驗性作品,在我國網絡文學發展初期,也曾出現過《哈哈,大學!》《晃動的生活》《平安夜地鐵》等有影響力的多媒體、超文本之作。
臺灣地區的「妙繆廟」「澀柿子世界」等網站發布的《小丑玩偶》《蜘蛛戰場》《詩人行動》《拔河》等「動態交互詩」,都是較為成功的多媒體和超文本作品。
後來,由於這類創作對技術要求較高,且作品不易變現,在文化資本和商業模式的加持之下,單純的文字表意和類型化長篇「野蠻生長」,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網絡文學「中國模式」。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及其對網絡文學創作的深度介入,特別是…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24, 2023 at 4:00am — No Comments
模仿——對擬態幻想的和內在的特性——這一論斷,在我看來不是最有成果的途徑。在蘭波神秘的斷言中我們會覺察到怎樣的模仿呢:
哦,季節,哦,城堡!
怎樣的靈魂清白無辜?
這首詩不受模仿規則的支配。詩歌從對象中分離出來。我們甚至可以說,無模仿的命名最終勝出。馬拉美走得如此之遠,甚至說在詩歌內部,是自然沒有模仿詩歌的能力。正是這樣,自問風和水是否攜帶著他感官記憶的牧神,以放棄這一搜尋而告終,他說風和水的力量次於他獨一無二的長笛:
涼爽的清晨如欲抗拒,即被暑氣窒息,…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23,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的母親給我們表演過戰爭遊戲。她拿起一條長棍當作步槍,扛在肩上,在我們面前開步走,唱著《軍刀和默茲》。最後她竟泣不成聲。我們安慰她。是啊,我母親是很愛男人的戰爭的。
我相信,母親,幾乎是在任何場合,在我們孩提時代所有的場合下,在童年期以後,在生活的一切場合,母親所代表的就是瘋狂。她始終比可能遇到的怪人、瘋人更為奇怪更加瘋狂,對我們,她的孩子來說,就是如此。很多人談到他們的母親,也常說:“我說,我相信,我的母親真是瘋了。瘋了。”人們在回憶的時候,也不禁為他們的母親大哭,這是很有趣的。
在諾弗勒堡,我在鄉下的房子里,曾為家中必備的物品開出一個單子。差不多開出二十五種東西。那個單子一直保存在那里。因為那是親筆寫的。單子上列出的始終保持完備無缺。…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October 23,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二、詩對”教學是一種藝術“的三層意義
承續Vico賦予"詩及詩人"的三種意涵,來進一步討論其在教學中所蘊含的三層意義:
(一)教學乃是對存有的開展
從詩的第一種意含上來看,“詩人”是創造人類事務的人,這是對存有的彰顯歷程。從教學的面向來看,由於教學歷程乃因應人、事、時、地、物的差異,而必須在目標、內容、方法各等方面進行彈性的調整,故往往呈現出多元、複雜、不斷變化的情形。所以,教歷程學絕非是固定的、單一的機械的,而是一個不斷尋找各種教學之“可能性”的歷程。此乃將“藝術”視為一個讓“存有”不斷開展的途徑。故“教學是一種藝術”乃成為一種在教學的境遇中開展各種“可能性”的歷程。…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October 23,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注釋:
[1]龔鵬程說:「先秦諸子及大小戴記中充滿著這樣的問答形式:『何謂x?』『所謂x者,謂……』或『所謂x者,y也。x謂之y者,以……』問題 是,x不只是y,它更常是a、b、c、d、e……」但這並不意味著直觀特性的被破壞,恰好相反,是對直觀原則的維護,因為連龔氏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問答方式表面上是「以字解字」,但實質是以事釋字,而事必將被直觀洞見(龔鵬程:《漢代思潮》,前揭,第112頁)。
[2]盧卡奇:《小說理論》,燕宏遠等譯,商務印書館,2013年,第19頁。…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23,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事件的價值在於對一的暫時性中斷和顛覆,但是在事件之後,一重新以新的「計數為一」的方式得以鞏固下來。每一種具體情勢下的「計數為一」都可以看作是該情勢下的類性真理。
當然,巴迪歐的建立數學本體論並不是為了建立一種所謂的新的形而上本體論體系,它所面對的是實踐的思想,也就是說,數學本體論在根本上探索的一個問題是,永遠不存在一種事先存在的真理,每一個真理都是在事件發生之後,對事件殘留的後果的一種重新「計數為一」,這映襯了他在《矛盾理論》中的那個毛主義的主題,即「任何理論必須從革命性的實踐中產生,任何先於實踐產生的理論都是一種偽理論。」
碎片五—碎片X:在世界的邏輯之中繼續………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23,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倘若存在一種“話語”,它並不僅僅關乎於薄弱的語言學劃分和語言結構或者一個隱去的主體留下的隻言片語的記錄,相反,它與實踐中本質的因素息息相關,它以對抗和入侵、解構和建構的姿態囊括了無意識、主體性、社會關係總和。簡而言之,這種話語是一種生產性的暴力,它即是文學,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文本。即使是簡要地論述,文本的概念(後面將繼續討論)已經使得我們遠離了“話語”或者“藝術”領域。文本是一種可以與政治革命比肩的實踐活動:文本也可以將他者帶入到社會的事物引入到主體中。
如果說20世紀的歴史、政治初步驗證了一個人不能在他者缺席的情形之下自我改造,那麽在黑格爾的辯證法被顛覆…
Added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22,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對此,維柯提出,笛卡爾的真理觀,也即普遍的、超越時空的真理觀只是一種妄想。為了尋找學問的正當性的依據,我們必須探明其歷史的由來。例如,基於演繹的數學方法確實是可靠的。但其中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即我們能夠對數學命題進行論證,是因為它們是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即我們能夠正確把握的東西只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東西。這就是維柯的著名命題「真理即創造之物,創造之物即真理」(Verum et factum convertuntur)[5]的由來。按照這一原理,數學因為完全是人構築起來的知的體系,所以其真實可靠性最值得期待,而政治學(歷史學)其次,自然學(物理學)因為具有最多的非人為的質料,所以其真理性最低。但是,正如數學只能描述螞蟻的運動而不能明白螞蟻作為生命的意義一樣,我們通過數學方法對自然物的認識只是一種橫截面的、靜態的、抽象的認識,遠遠不能窮盡自然物的真實。維柯基於對人類理性的界限的清醒認識,對科學獨斷論、理性萬能論提出強烈質疑。…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October 2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五
維柯在哲學上的英雄主義不僅表現在他為創建他的科學而與自己進行的內部鬥爭中,還表現在其他更為嚴酷的努力中。他的思想雖然是站在當時的對立面上,然而這種反動在現實中顯然是朝向未來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使他不能被人理解。無疑,這是每一個天才人物的命運:他最深層的思想從未被理解,即使是當社會命運眷顧他時,當他激起了人們的熱情,找到了一大群門徒和效仿者時也是如此。據說黑格爾在臨終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學生中只有一個理解了我,而且是錯誤地理解了我。」…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October 22,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布爾斯廷說,林肯這句吸引人的口號建立在兩個基本前提之下。首先,虛假和真實之間有清晰明顯的分界,煽動者用來欺騙人們的謊言和永存的真理之間界限分明。第二,人們喜愛真實勝於虛假,當必須要在單純的真理和做作的形象間作選擇時,他們會選擇真理。然而在圖像革命(即人類製作、保存、傳輸並發布清晰圖像的能力獲得了爆炸性增長)之後,這兩個前提再也不符合事實了。…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22,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p12 只要認識到維柯早期作品中的三個核心要素--神學、政治、羅馬,那麽他的最後作品《新科學》的目的和成就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他的目標是始終不渝的:即抵抗現代性的侵蝕,特別是現代思想的侵蝕,為前理性的人和傳統社會辯護。他的成就也是非凡的--盡管不是自19世紀以來他的許多讀者們所歸功於他的那種成就。
維柯是披著現代社會科學的外衣,卻提出了一種根本反現代的政治理論的第一位歐洲思想家。他並沒有使用後來的反現代的語言來為傳統社會辯護,比如「血、大地和十字架」;他用的是分析的方法,他談論「家庭、宗教和財產」,這三種「人類的共同意識」(common senses of mankind)業經科學揭示為一切社會的基礎,因而應該得到支持。他並沒有為習俗社會提供獨斷論的辯護,來抵抗發達的共和政體;他運用他的科學揭示出一切民族在「神的」時代和「英雄」時代,在跨進共和主義之前那隱蔽著的光榮。…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22,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王二激靈一下,仿佛夢見
東河西營的麥子已吐穗,朝天空請命
一季豐收需是粒粒飽滿
他也是主動請纓奔赴於此
千家萬餐亦需件件快遞
妥投三百三十五件是王二從業八年的
新紀錄,也是他的極限
夢中,他正躺在母親懷裡…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2,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