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 下

至於本書第四章有關分析架構和研究設計的部份,許多學術專書不是一筆帶過就是完全捨棄,比較細心的作者則是將研究方法放在書後的附錄。但是我卻反其道而行,不僅鉅細靡遺地交代經驗資料的取得方式和田野工作的實際過程,甚至以半章的篇幅說明銜接理論概念和研究方法之間的分析架構。
有經驗和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分析架構是我試圖結合既有理論觀點和自創理論架構的概念重整,同時也是五、六兩章討論與分析章節的敘事架構。

換言之,從分析架構到研究設計的概念整合和操作化轉換,是進出理論世界和經驗世界的隘口,也是檢驗學術論著最重要的關卡。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詳述這些技術操作的細節,是希望「回復」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在學術專書中應有的角色與地位。

目前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術著作似乎越來越不重視研究設計對於整個研究成果的關鍵影響。不僅碩、博士的學位論文常常只在作為序論的第一章中用極短的篇幅草草帶過資料取得的方式,例如文獻回顧法、問卷、田野觀察、深入訪談等制式的研究方法,連許多正式出版的學術專論也未清楚交代經驗資料和問題意識之間的關係,使得讀者難以判斷後續因著這些資料而來的分析討論是否具有價值或遭到扭曲。殊不知資料取得的對象、方法、過程、內容和記錄方式等,都會影響研究的結果的詮釋的意義。

它不只是「研究方法」的直接應用而已,而是必須針對理論觀點、資料特性和實際限制精心設計的「研究策略」,因此也是學術專論中必須詳加討論的核心部份。本書在第四章中詳述銜接理論概念和經驗資料的分析架構及研究設計,就是希望找回在大多數學術著作中不受重視而逐漸消失的「研究歷程」。我對於審查委員們認為這些研究歷程的「內幕」過於累贅,應該加以隱藏和割捨的看法,並不認同。至於孰是孰非,就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此外,在整本書的寫作策略上,我則是儘可能採取淺白但非口語的敘寫風格來銜接理論和生活之間的間隙,希望朝向淺顯易懂的學術著作方向發展。它不是通識教育或是科普書籍的學術簡化版,而是「原原本本」的學術著作,目的是要讓複雜的社會現象和深奧的理論概念因為相互檢證而獲得釐清。因此有必要在內容上儘可能詳實完整,文字也要力求簡白,讓讀者能夠輕鬆閱讀和順利理解。

但是我猜,這一番話必定惹來不少訕笑。因為一本沒有市場的學術著作,怎麼可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呢?這樣的理想,實在不切實際。不過,我寧可樂觀地期待這個散佈在學術象牙塔、科普和通俗著作之間的「嚴肅類圖書市場」能夠凝聚擴大,因為這是知識分子汲取思想養分的重要來源,也是不同領域之間進行學術對話的關鍵橋樑。

可惜的是,目前這塊嚴肅類圖書的閱讀市場主要是靠翻譯西方的學術著作來充場面(包括大量的科普∕社科普著作),國內學者的學術專論在質與量上尚難與之等量齊觀。我目前正在進行的另一個寫作計畫,同時也是國科會的專題研究計畫──《空間好讀,發現新地理:當代人文地理學的經典考掘與系譜再現》也是在為同樣的理想鋪路。我的想法很簡單,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高等教育不能一味仰賴經過剪輯編排的教科書(大學教育)和零碎片斷的期刊論文(研究所),而是需要回歸學術經典的原始文本,才能一窺理論思潮的完整樣貌。

而且,除了西方的學術原典之外,我們更需要從這塊土地上孕育出來的原創性中文學術經典。這也是國內學者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在努力生產期刊論文的「學術工廠」之外,我們必須積極擴大中文學術專書在整個圖書市場中的版圖,甚至有計劃的延伸到英文學術出版的領域(例如以中、英文並置的雙語模式將「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SSCI期刊變為SSCI期刊,或是將國科會社會科學中心補助出版的學術專書導向英文專書的出版),否則「孤島式」的本土研究或「單向式」的進口理論恐怕都不是積極推動台灣學術研究的長久之計。(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聯經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0/11/26,節錄自作者序)

Views: 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