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66)

凡塵〈識蘊與潛意識〉識蘊 下

五、從「識蘊」開展的「第七及第八識」與當代「潛意識」之關係

人,心理的功能和狀態,以及由心理產生的問題和影響等等課題,其實在人類有文明以來一直受到關注。「“意識”、潛意識、無意識」的心理狀態(精神分析)就這樣在19世紀的西方社會中發展出來,至今還在不斷的開展與詮釋中。(按:精神分析和佛教都有意識一詞,且以標點符號為作區分:「意識」代表佛教所說,而“意識”即是精神學派之用詞。)…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July 20, 2025 at 9:59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Sensation & Sentiment

在情動理論affective theory中,「感覺(sensation)」與「情感(sentiment)」是兩個相關但本質上不同的概念。以下是它們的主要區別:

感覺…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19, 202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Awareness 與「法」在六欲中是什麼?

愛墾APP: Awareness 與「法」在六欲中是什麼?~~在佛教「六塵六根六識」系統中,法塵對應的是「意根」(意識),與「色、聲、香、味、觸」等五塵相對,涵蓋一切非感官直接對象的對象——如:概念、思想、記憶;宗教信仰、道德原則;抽象邏輯、理念或「法則」本身;內在心理活動(情緒、志念、意圖)。因此,「法」欲,不單是對思想或觀念的渴望,更是對「意義感」、「理解世界」的渴求。這是人類欲望中最深層的一種:超越肉體、感官、情緒,直指存在意義、精神支柱與宇宙秩序的探求。…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July 19, 2025 at 9:49pm — No Comments

情動學佛:何謂五蘊?

佛經裡探討生命的奧祕,是由「五蘊」組合而成的。換言之,構成生命的因緣,是色受想行識等五種要素,稱為五蘊。

第一為色蘊,色不僅是顏色,而指一切有形之物質。凡有質量、有阻礙或有形式的物質體都稱為色蘊。



人除了肉體之外,還有精神的部分,精神部分又分為四種,即受、想、行、識的四蘊。而其中,受、想、行的三蘊是精神部分,最後一個識蘊,是精神與物質的行為所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力量,是生死過程中一個連貫的東西,助我們延續生命,是由此生到彼生的一種力量。此一力量便是生命現象以及生命現象之所以繼續不斷的動力,總名為識蘊。

生命由前生到這一生,再到未來生的觀念,這是佛教裡一個獨特的觀念。生命由五蘊的五個部分組成,人活著的時候,五蘊因緣和合而產生生命的現象,稱之為「活」。…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July 18, 2025 at 2:09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艾略特〈傳統與個人才能〉

T.S.艾略特的〈傳統與個人才能〉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1917)一文,向來被視為英美現代主義詩學重要宣言之一。從「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角度來評議,可發現其意義不僅在於詩學觀點,也涉及現代感知論、主體性與文化生成觀的深刻辯證。…

Continue

Added by Suan Lab on July 18, 2025 at 2:08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評陳明發《造句簿2》

1 文字創作最小的單位是句子;造一行好句,它會呼朋喚友,物以類聚,招來其他好句。

2 已經有人在實驗「一行詩」的創作。

3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沒見過?為求方便形容與流傳,絕大部分都用四字成語總結。四字成語於是成了我們最慣用的句子;最有安全感的思考方式。

4 習慣所及,許多人面對最講究新句奇法的詩作,也往往是四字連連,節奏單調不說,思維脈動也虛弱。

5 四字成語,偶爾為之只求畫龍點睛之效;頻密用之,像餐餐吃罐頭食物。

6…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ly 18, 2025 at 6:00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性愛高潮」與羣眾運動

是否有理論將「性愛高潮」這種情動強度的節奏性、臨界性,與政治群眾運動中的身體感、集體感、節奏感作出類比?答案是:有,而且在「情動轉折」以來的若干前沿理論中,這種類比不僅存在,還被視為理解「群眾如何被觸動並行動」的核心關鍵。

關鍵理論視角:將「高潮」作為群體情動臨界轉變的比喻

以下是幾位學者與理論,直接或間接地提出了這樣的比擬:



Brian Massumi:強度、閾值與「臨界轉變」

重點概念:感覺的「強度閾值…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18, 2025 at 2:30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為擬像辯護

德勒茲反對那種認為存在一個現成的世界和它的潛在副本的想法;他為擬像辯護。任何事物之所是,即它變成他者的權力,它產生自身虛假的或偽裝的影像的權力,它不忠實於自身的權力。「複製」這個理念預設了某種原本,而西方思想一直被復制的形象所主宰:認為存在著某種可以被用來衡量和判斷主張者的起源(Deleuze 1994)。

當我們提問這是否是真正的「正義」、「民主」或「文學」的時候,我們在想像著作為副本的現象背後有一個純粹的、原初的本質可供比對與驗證。

然而,德勒茲強調,這種對原本的執迷正是抹煞生成與差異的暴力邏輯。他主張不應以某個既定的原型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而應承認擬像自身所具有的創造性與實在性。…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18, 2025 at 2:00am — No Comments

凡塵〈識蘊與潛意識〉識蘊 上

提問:



(1)五取蘊中的「識蘊」到底是什麽?


(2)「識蘊」是否是前四蘊(色,受,想,行)的結果或者總合?

(3)「識蘊」和「八識」中的「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應該不一樣吧?

(4)「潛意識」是在五取蘊中的哪一個?

簡答:…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July 18, 2025 at 12:53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丹納文明批判~觀念壓制形象

愛墾APP:丹納批判文明過度、觀念壓制形象的文字,《藝術的哲學》Philosophie de l'art一書中。根據公開電子書和整理筆記,這段文字隸屬於第 第三章次要形勢〉中的一節,該章探討文明進展對藝術感知的影響,其中明確指出:「文明過度的特點是觀念越來越強,形象越來越弱……如果能記住形體……靠長期的訓練和反教育的力量。」(…

Continue

Added by Sindumin on July 17, 2025 at 8:48am — No Comments

你的公司需要一位首席哲學長嗎?下

人工智能與處理常識知識(CSK)的當前局限

自人工智能誕生之初,人們就已認識到常識獲取與推理是其中一個核心挑戰。然而,在這一領域的進展卻令人沮喪地緩慢。早在1960年,在機器翻譯的語境中,研究人員就已經討論了現實世界知識對於自然語言處理與消歧義的重要性。



幾乎無一例外,當前處理語言任務的計算機程序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這些任務可以僅通過對單詞或短語的簡單操作來完成,而無需深入理解語言本身。為了追求短期成果,常識問題往往被回避了。但若不更加重視常識,幾乎無法實現人類水平的理解能力。…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June 27, 2025 at 2:07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德勒茲: 為擬像辯護

愛墾APP:為擬像辯護~~德勒茲反對那種認為存在一個現成的世界和它的潛在副本的想法;他為擬像辯護。任何事物之所是,即它變成他者的權力,它產生自身虛假的或偽裝的影像的權力,它不忠實於自身的權力。「複製」這個理念預設了某種原本,而西方思想一直被復制的形象所主宰:認為存在著某種可以被用來衡量和判斷主張者的起源(Deleuze 1994)。

當我們提問這是否是真正的「正義」、「民主」或「文學」的時候,我們在想像著作為副本的現象背後有一個純粹的、原初的本質可供比對與驗證。

然而,德勒茲強調,這種對原本的執迷正是抹煞生成與差異的暴力邏輯。他主張不應以某個既定的原型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而應承認擬像自身所具有的創造性與實在性。…

Continue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June 27, 2025 at 2:07pm — No Comments

古代南海航行風向

古代大海航行主要依靠風力,而中國古代從東南沿海(如福建、廣東)南下,或遠航東南亞、印度洋時,主要利用的是季風,尤其是:



東北季風(冬季風)和 西南季風(夏季風)




一、南下(出海向南)靠的是:東北季風(冬季風)




時間:大約每年11月到翌年3月




特點:從中國大陸(偏北偏東)吹向南方或海洋…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ne 27, 2025 at 2:04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情動識蘊

引用文獻:識蘊延續生命意義

聖嚴法師指出,五蘊不僅是身心現象的總匯,「識蘊是心王」,具備認知、分辨作用,是將精神與物質結合的心理中心 (…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June 26, 2025 at 9:30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關於藝術與感受性(sensation)

「藝術不是一種裝潢或風格,不是為了使素材變得更加好看或者更便於消費。藝術或許也有意義或者信息,但是使其成為藝術的,不是它的內容而是它的感受性、它的可感性力量或風格。」

《The Logic of Sensation》(Francis Bacon: The Logic of Sensation

  • What makes a work of art is not its form or its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 but its sensation.

    (使某物成為藝術作品的,不是形式或再現內容,而是感覺。)…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ne 25, 2025 at 11:21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評陳明發《濾思場》271

Larry McEnerney 優管演講〈The Craft of Writing Effectively〉的七個觀念為基礎,討論陳明發的…

Continue

Added by Suan Lab on June 25, 2025 at 11:19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人的主體性:在「文化創意」的范疇內回溯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果我們從「文化創意」的範疇來回溯人的主體性發展,有幾個重要的視角與思想傳統常常被哲學正統敘述所忽略,但其實對理解當代人類的創造力、感知與表達至關重要。

以下是幾個常被遺漏,但在「文化創意」視野中不可或缺的面向與人物:

一、藝術感知與創造的主體性:感性理性之間的張力

遺漏面向:審美主體與象徵性表達的哲學…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ne 22, 2025 at 10:22pm — No Comments

你的公司需要一位首席哲學長嗎?上

在《富比士雜誌》(Forbes Magazine)最近的一次訪談中,法國奧德商學院(Audencia Business School)企業社會責任副教授克里斯汀·福格林(Christian Voegtlin)指出,一些位於矽谷的公司,包括搜尋引擎巨頭 Google,在內部開始聘用哲學家。其他公司,如即時通訊公司 Skype,則使用哲學顧問的服務,讓管理團隊探討與日常業務相關的哲學問題。這些實務型哲學家正逐步進入商業世界,擔任事實上的「首席哲學官」(Chief Philosophy Officer,簡稱 CPO)。這項職務看起來是一種結合顧問、人生導師與策略家的角色。

設立 CPO 這個職位的理念是:在這個以前所未有速度發展的商業環境中,CPO 能發揮關鍵作用。…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June 21, 2025 at 5:00pm — No Comments

史丹佛符號學系「DJ式」教學法:未來科技領袖摇籃

史丹佛大學,作為全球頂尖學府,不僅在人工智慧(AI)領域佔據領先地位,其符號系統學系更以獨特的跨領域教學法聞名。該系統融合心理學、哲學、語言學與計算機科學等學科,旨在培養兼具科技技能與人文視角的多元人才。這種教育模式,讓畢業生不僅能掌握AI技術,還能深入探討其對社會和人類的深遠影響。



跨領域課程設計:知識整合與創新

符號系統學系的課程設計,注重整合多元學科知識,學生需完成以下幾個階段:

  1. 核心課程:從「心靈與機器」、「微積分」等基礎課程開始,打下技術與理論基礎。…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une 21, 2025 at 4:48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原創《背影》

真相比你想像的無趣,也比你願意相信的殘酷。

一位菲律賓的網絡女歌手,在街頭拖著一只真人大小的人形包包漫步,恰巧被路人拍下。

沒想到,這張照片竟掀起了一場離奇風暴。

起初,有人聲稱從包包的開口處看到一隻人手。立刻有人懷疑:她是不是殺了人,正準備把屍體裝進拖包裡,找個偏僻角落棄屍?

更巧的是,某旅舍一名男房客神秘失蹤,房內還發現疑似掙扎的痕跡。

于是,事態失控了——…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June 20, 2025 at 9: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