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齊林斯基·媒介的深層時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聽和看的考古學 中

米開朗基羅在羅馬西斯廷教堂的創作



早期的虛擬現實系統CAVE



話雖如此,過往之事曾經都是具有時效性的事物。然而,我們不僅要理解歷史的存在,不僅要把歷史接受為一種責任和沉重的負擔。當允許歷史發展出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價值時,我們需要一種不同的視角。我們不能只在新事物中尋找過去。從後者的角度來看,歷史是對連續性…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8, 2024 at 6:30pm — No Comments

肖達順·南海明代沉船與海絲路歷史 上

中國西北陸地考古豐富了絲綢之路研究,此次發現的南海沉船則爲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實物。站在這樣的歷史維度和全球視角來考察南海沉船更有價值。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佈,在南海西北陸坡發現兩艘明代沉船,文物數量巨大,年代明確,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那麼,南海明代沉船有什麼獨特之處?它對海上絲綢之路的南海路線有何意義?海洋考古的未來前景如何?近日,就此話題“道中華”專訪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肖達順。

記者:以往人們對陸地考古關注較多,此次南海明代沉船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它有什麼獨特之處?…

Continue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September 19, 2023 at 6:30am — No Comments

利奧塔:重冩現代性(1986年)2

這三種re-(重新:révélation啟示、rédemption救贖、 révolution革命)的具像,宣告了這一現代性的重冩的一個本質方面。我一開始注意到的正是救贖所表明的那第二個方向。”重冩”這一術語的曖昧一直糾纏着現代性與時間的關係。重冩可能就在於我已經提到過的那種姿態:把鐘撥到零點,做成一塊什麼都可以開始的白闆,那種一下子宣告的時代和新的歷史分期的開始的姿態。這一”重-”的用法意指回到起點,回到我們可以設想的免於所有的偏見的開始,因爲我們想像偏見只起於被我們不加思考地當真的各種判斷的儲存和傳統。我在”前-”和”重-”(可理解爲回到)之間玩遊戲,想要贏得的,是抹去在某些、至少是在某些舊判斷中所隱含的那一”前-”。這也要求我們理解”前歷史”這一名詞,馬克思用它來指位於他所期待和準備着的社會主義革命之前的全部人類歷史。…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7,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愛墾學術:作為政治話語的故事敘述 上

故事敘述在政治中的運用與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思想密切相關(Disch, 1993)。這涉及故事敘述如何以現代且普遍主義的視角來呈現二十世紀的政治現實(Benhabib, 1990)。



Young-Bruehl(1977)
指出,鄂蘭的風格與故事敘述概念體現在她身上,她被描述為一位「故事科學家」,致力於保護自由,並創造出新的、充滿活力且具有啟發性的事物。接著,Vollrath 和 Fantel(1977)則認為,鄂蘭是一位具有獨特立場的政治思想家,她的政治思想原創而獨立,無法與任何人相比。

依據…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August 16, 2025 at 10:30am — No Comments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 6

重新回顧古典詩歌與詩論的歷史發展,我們或可推斷,這樣的一種創作理念與創作手法,其實是傳統知識階層用以彰明自我身份、並藉以相互認同的一種象徵形式。其中,透過認同作用所伴隨的對於過往經驗的借代與解釋,亦即「用典使事」的手法,在在顯示出古典作家試圖把時間上的「過去」拉向「現在」的一種自覺,讓「過去」能與作家當下所屬的「現在」具有一種「同時代性」,並指向「未來」,藉此而喚起或造就一種文化上的集體意識與集體記憶。透過這種審美設計與審美旨趣,古典詩歌傳統得以明顯展現歷史∕文化此一意義深廣的面向。20…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November 1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謝地坤·體驗:狄爾泰與胡塞爾 6

三、

胡塞爾在晚年尤其從發生現象學方面關注意義的生成和發展,他在這時講述意義時,選用「Sinn」,而不用「Bedeudung」。…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y 9, 2024 at 8:30pm — No Comments

夏樹芳·地質旅行(6)

三、瞭解山川的來龍去脈



當沿途地層的地質年代和地層之間的接觸關係搞清楚以後,大體上也就可以闡明當地山川的來龍去脈了。

這實質上就是瞭解山和水的形成年代及其以後的地理面貌的變遷。比如在穿行路線地質時,見到以下幾種情況:1從寒武紀到三疊紀各地層的接觸關係比較正常,上下層間見不到角度不整合現象;2在一系列地層中,僅見泥盆紀地層屬於陸相(在大陸環境裡)沉積,其他地層全為海相沉積;3三疊紀以後的侏羅紀地層,是陸相沉積,兩者的接觸關係,呈明顯的不整合,而且侏羅紀以前的諸地展傾斜較陡,大體一致,但侏羅紀地層相當平坦,其底部有一定厚度的礫岩層。…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April 6, 2017 at 8:25pm — No Comments

孟強·技術創造人:斯蒂格勒的「後種系發生」研究 2

從辭源上說,epi的意思是在……之上(upon)或在……之後 (after)phylo的意思是種(race)、 枝 ( branch)、 族 ( tribe)genesis 的意思是發生、起源。斯蒂格勒為phylogenesis…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February 3, 2024 at 9:00am — No Comments

鄧以蟄·詩與歷史 4

凡在創格時期的作者和平時出類拔萃的巨子名家大概都是富有歷史上的學識,並且經驗宏富,感情強烈的,所以他們的作品總是朴茂並顯,使讀者感情與意識活動不相逕停,例如古詩十九首同沈佺期的《古意》,老杜的《詠古》詩作中決覺不出什麼格式與內容的破綻來。便是小名家以詩詞專業者,亦必心中積字盈串,案音律以求字,無論字的如何新奇,必求能葉音律。這種尋字的能力,到了西昆體可為極致,作詩做到模仿陳調與用字新奇成為専藝,時便走入音樂和繪畫的境內了。

但是講究聲調的終超不過音樂,講究用字的也絕對比不上繪畫,徒使詩與歷史和人生脫離關系,徒使詩的內容消滅了,只剩下一個空格式——這實在不但是不合算,而且是自殺的辦法了。



[五]…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4, 2023 at 4:00am — No Comments

夏樹芳·地質旅行(14)

第四章 沉積岩地區的地質旅行

一、地層是研究地質學的基礎



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科學,就目前的科學水平而論,主要是研究地殼部分。而地殼則由各種岩石組成。所以,研究地質學的第一個對象,就必須跟岩石打交道。比如我們在研究各種礦產資源跟某些地質情況發生哪些關係時,先得把賦存礦產的岩石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而且還需要進一步說明這許多岩石的形成過程及其歷史,建立它們的縱剖面;同時,還要將與此相關而出露各地的岩層作同類同期的對比和歸納,即建立橫剖面。…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April 6, 2017 at 8:40pm — No Comments

黃澤全《深度文化旅遊城市》傑內

馬里南部古城傑內,位於尼日爾河內三角洲最南端、尼日爾河支流巴尼河左岸,碧綠的巴尼河緩緩流過市區,市內溝渠縱橫,小橋臥波,流水潺潺,各式建築物掩映在高大挺拔、鬱鬱蔥蔥的芒果樹、棕櫚樹、香蕉樹叢中,呈現一派熱帶水鄉澤國景像。在古代,傑內城是繁華的商業中心,以光輝燦爛的伊斯蘭文化和盛極一時的摩爾式建築聞名於穆斯林世界和熱帶非洲,是一座富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城市,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26, 2020 at 9:28pm — No Comments

古卓嵐·人即故事,重讀班雅明《說故事的人》(1)

抽空人性,何來意義?

「歷史學家總要想方設法解釋他所描述的事件,他無論如何不能僅僅袒示事件, 以此為世界進程的模式而善罷干休。」這是班雅明對現、當代歷史主義的一大批判。線性史觀,把隨意堆砌出來的事件碎片套進單一的因果關係邏輯,是歷史學家慣常的做法。



他們強調實證主義,講究參考文獻、古物的真確性,務求解釋一個客觀、絕對、具科學效力的歷史觀。班雅明對歷史學家的指控,重點不在歷史學家渴望解釋歷史這個意圖本身,而在於他們不承認這種意圖,他們不承認自己的歷史論述存在著主體性,不承認論述離不開呈現(representation)與詮釋,執著於一個沒有取代性的歷史定論。

 …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uly 26,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夏樹芳·地質旅行(8)

七,瞭解風景名勝與地質的關係

這一點,實際上是地質旅行中最為經常接觸的課題,有人將研究這類問題稱之為「山水地質」。這是因為風景名勝地點,必有山水之美,究其緣由,自然與當地的地質特點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April 6, 2017 at 8:27pm — No Comments

呂欣桐:文學·藝術·政治 ——賈克·洪席耶的民主美學體系(3)

當藝術審美體制打破了等級分明的再現體制後,藝術作品的功能出現了明顯的轉變,「一種被稱作藝術的經驗層面,與被稱作人民的主體,這兩者之間建立了聯繫」 11。藝術又是如何與人民和歷史相互聯結的呢?洪席耶在溫克爾曼和黑格爾那裏找到了答案。一直以來,溫克爾曼撰寫的《古代藝術史》被視為稱讚古希臘羅馬藝術「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的代表作,但洪席耶在《赫拉克勒斯的殘軀》一節中發現了與新古典主義傳統不同的裂隙。描繪赫拉克勒斯升列眾神的這座古希臘雕像失去了頭部、雙臂和雙腿,但溫克爾曼認為這意外造成的缺損成為了這座雕像最重要的特點,它打破了阿波羅太陽神平靜美的極致,也完全不同於酒神狄奧尼索斯的狂放——它的肌肉線條的交匯融合宛如海中的波浪,明明呈現的是愉快的回想與沉思的靜止狀態,它卻仿佛永遠處在運動之中,自然運用它神秘的漠然之力把各種元素重組又讓它們永歸於平靜。它沒有多餘的肌理和姿態,一切都是恰到好處、自給自足。…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August 5, 2022 at 8:00am — No Comments

陳仲義:體驗的親歷、本真和自明:生命詩學 5

是誰?是誰?是誰?

他敲著流水的小鼓,他敲著鋼刀的鋒刃

他敲著朋友那如紙的臉皮

是誰?是誰?是誰?

他敲著所有風中最簡單的風

他敲著自己的雙眼

他敲著天空的肋骨……

他敲著跌落的牙齒,他敲著失掉的鞋…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5, 2024 at 9:00pm — No Comments

夏樹芳·地質旅行(27)

第六章 變質岩區的地質旅行

一、泰山的啟示



泰山,五嶽之首。古跡名勝,久聞天下。每當列車途經泰安,旅客們總是憑窗遠眺,以傾慕崇敬的心情注視著一座座黝黑而雄偉的峰巒。中外旅遊者認為有機會登泰山、上南天門,一覽齊魯壯觀乃平生快事。

五台山,譽稱北嶽,為我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古剎名園,比比皆是;青峰翠巒,逶迤不絕。欲朝山進香的善男信女們固然希望到此頂禮膜拜以如願,就是一般遊客,又何嘗不思慕此間的高峰絕境而登臨尋幽呢!…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April 6, 2017 at 10:52pm — No Comments

夏樹芳·地質旅行(12)

2. 坐汽車的地質旅行

坐汽車作地質旅行有時是作為大面積踏勘工作的前導。

由於公路有條件在山區盤旋,沿途山坡上往往有築路工人開挖的剖面,露頭良好,而且被觀察的對象臨近車窗,車行速度比較緩慢,因此,坐在汽車上觀看沿途地質,比坐在火車上略勝一籌,所得到的地質資料的可靠性也更大。…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April 6, 2017 at 8:36pm — No Comments

福井謙一·選擇人生道路

在法國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在一座叫曼頓的小鎮,我曾先後七次到過那裡,因為「國際量子分子科學學會」每年都在此地舉行年會。作為會員之一,雖然每次出席都不是主動去的,但那裡理想的自然風光卻時時在我頭腦中浮現。那鮮花盛開的草原、地中海沿岸的強烈陽光,以及沙沙作響的風聲常常令人想再去看一看。 

不過,它吸引我的真正原因卻是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法布爾用引人入勝的文筆,詳細描繪了小鎮的自然風光。讀起來令人親切、神往,同時也很合我的口味。 

《昆蟲記》中,各式昆蟲均有亮相,其中不少是我在中學生物愛好會期間親眼所見。實際上,《昆蟲記》中描述的生活就是我身邊的生活,如果沒有這樣的經驗積累,也不可能使我如此敬仰法布爾。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13am — No Comments

朵拉·今夏昨日

檳城咖啡聞名全馬,檳城人詢問:「你喝咖啡了沒有」即表示「你吃過早餐了嗎?」在細細地品過一杯來自家鄉的咖啡以後,走進工作室面對電腦,一如每一個季節的每一天早晨。濱海名叫實在遠的小鎮的房子,窗外啁啾的歌聲是每日清晨小鳥不間斷的鳴囀。沐浴在晨光下絢紅的木槿花璀麗璨亮地綻放。院子裡開始結果的芒果樹,當風掠過,味道奇異的芒果花香隨著逸進屋裡。坐對電腦,開始一日的工作,熒幕上閃閃的文字像一隻隻小小的蠹蟲,它們呼朋喚友,越聚越多……,車子從檳城東北角的碼頭往康華麗堡的方向開去。經過具有百年歷史的大鐘樓,古老的分針和秒針,相互追逐的腳步沒有緩慢下來,像忠心耿耿的老僕人,絲毫不差地記錄著現在的時間。早上8點半的暖暖陽光裡,海水瀲瀲的波光底下彷彿含蓄而內斂地收藏著一些動人而莊嚴的往昔舊事。岬角上安分守己的古舊炮台,有幾個馬來小孩肩並肩互相擁抱著坐在上面,頭上戴著宋谷回教徒帽的是他們的爺爺,或爸爸,拎著相機,將過去的憂患歷史和現在的愉悅鏡頭拍攝下來。…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29, 2014 at 11:12pm — No Comments

朵拉·今夏昨日

檳城咖啡聞名全馬,檳城人詢問:「你喝咖啡了沒有」即表示「你吃過早餐了嗎?」在細細地品過一杯來自家鄉的咖啡以後,走進工作室面對電腦,一如每一個季節的每一天早晨。濱海名叫實在遠的小鎮的房子,窗外啁啾的歌聲是每日清晨小鳥不間斷的鳴囀。沐浴在晨光下絢紅的木槿花璀麗璨亮地綻放。院子裡開始結果的芒果樹,當風掠過,味道奇異的芒果花香隨著逸進屋裡。坐對電腦,開始一日的工作,熒幕上閃閃的文字像一隻隻小小的蠹蟲,它們呼朋喚友,越聚越多……,車子從檳城東北角的碼頭往康華麗堡的方向開去。經過具有百年歷史的大鐘樓,古老的分針和秒針,相互追逐的腳步沒有緩慢下來,像忠心耿耿的老僕人,絲毫不差地記錄著現在的時間。早上8點半的暖暖陽光裡,海水瀲瀲的波光底下彷彿含蓄而內斂地收藏著一些動人而莊嚴的往昔舊事。岬角上安分守己的古舊炮台,有幾個馬來小孩肩並肩互相擁抱著坐在上面,頭上戴著宋谷回教徒帽的是他們的爺爺,或爸爸,拎著相機,將過去的憂患歷史和現在的愉悅鏡頭拍攝下來。…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4, 2016 at 6:5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