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1, 2016 at 4:25pm — No Comments
文創在台灣很熱門,但是它到底是什麼卻沒人說得清楚。本文彙整過去幾年我在 Twitter 分享過的二十則觀察,分成六類:現象、心態、手法、媒體、政府、中國。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台灣文創產業的真實與虛幻。
現象
「台灣既無文亦無創更無心的假文創分兩個層級:普通笨蛋騙普通笨蛋,假裝不是笨蛋的笨蛋騙自以為不是笨蛋的笨蛋。喊文創喊得震天價響的通常都是假的。真文創不會自稱文創,就像志玲姊姊不會自稱美女。」(2015-05-08)
「台灣文創四化:公式化、表面化、東施化、智力退化。」(2014-10-20)…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December 1, 2016 at 4:24pm — No Comments
晚上十點鐘,我在燈下看書,離家不遠的軍營裏的喇叭吹起了熟悉的調子。幾個簡單的音階,緩緩的上去又下來,在這鼎沸的大城市裏難得有這樣的簡單的心。
我說:“又吹喇叭了。姑姑可聽見?”我姑姑說:“沒留心。”
我怕聽每天晚上的喇叭,因為只有我一個人聽見。我說:“啊,又吹起來了。”可是這一次不知為什麽,聲音極低,絕細的一絲,幾次斷了又連上。這一次我也不問我姑姑聽得見聽不見了。我疑心根本沒有什麽喇叭,只是我自己聽覺上的回憶罷了。於淒涼之外還感到恐懼。
可是這時候,外面有人響亮地吹起口哨,信手拾起了喇叭的調子。我突然站起身,充滿喜悅與同情,奔到窗口去,但也並不想知道那是誰,是公寓樓上或是樓下的住客,還是街上過路的。
Added by A'Lessy on December 1, 2016 at 4:21pm — No Comments
一種文化如果不能孕育出它的反對者,這種文化就是一種死文化。 ━━選自《微觀社會主義》
我說,自先秦以後,中國就沒有哲學;自五四以後,中國就沒有文學,周國平和王蒙,只能算是兩個最後的拾荒者。特別是世紀老人冰心逝世之後,使得本以貧困的中國文壇,變得更加羸弱不堪。雖然間或有一批所謂的先鋒、現代、後現代的作家冒出水面,但轉瞬間就不見了蹤影。又有所謂的新體驗、新寫實和標榜另類的小說家橫空出世,但熱鬧不過一陣子,很快就被人們所遺忘,用我在《逃離家園》中評價張承志的話來說,就是"他不知道要從地上起飛"。…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1, 2016 at 4: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12:48pm — No Comments
摘要:本文從符號學的角度來分析現代家具設計,以符號學為理論基礎,通過對家具造型符號研究,總結出隱藏在家具表面造型後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內涵,由表及裏地反映家具設計形式和內容,為當今家具設計提供造型和文化依據。
家具設計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用來表達思想的一種手段,因此也具有符號的特征,是一個完整的符號系統。家具產品符號是一種不同於語言符號的特殊的符號形式。它一方面是一種物質的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的表現,且這兩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研究現代家具設計,當然這只是創新現代家具設計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符號學的概念…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12:27pm — No Comments
北歐(或稱為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現代家具設計,主要是指北歐五國丹麥、瑞典、芬蘭、挪威、冰島,尤其是前四個國家的現代家具設計。北歐的家具設計從1900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以及後來歐洲及美國的展覽中逐漸顯露出與眾不同的特征,贏得了世界範圍內的普遍讚譽。一個多世紀以來,北歐家具成為世界現代家具瑰寶之一;北歐現代家具,在一定意義上也成為國際優質現代家具的代名詞。
那麼,具有以農業為傳統、中產階級文化為基礎的獨特生活方式的北歐國家,是憑借什麼迅速躋身於國際設計主流行列,北歐現代家具設計又緣何在世界先進家具設計中嶄露頭角,並經久不衰呢?
…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12:20pm — No Comments
3、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12:19pm — No Comments
2014年,隨著紅木家具市場的日趨理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家具時越來越關註其工藝、器型、文化內涵。家具生產製作者也前所未有地開始重視家具的文化底蘊,真正將文化元素儘可能地融入到家具產品中。為適應歷史潮流,符合當下社會的審美需要,家具企業只有轉變生產方式,把做家具企業轉變成做家具文化產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整個紅木家具行業才能健康穩定發展。
目前是整個行業的一個沈澱積累期,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突破這個時期,紅木家具行業就有可能進入一個發展的新紀元。而目前家具企業發展文化已成一個轉型突破口和行業風向標,將文化融入到家具產品中已成行業共識,很多企業也都在發展文化的道路上不停探索,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家具企業要做成文化產業…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12: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11:58am — No Comments
不久前,新加坡植物園慶祝它150年的生日。也許有一天它會成為世界性的文化遺產;屆時,它將更加受世人的矚目,到這裏來一瞻它的風采的旅客,數目肯定會大增。
遙想多年前我上班的地方就在它附近,所以幾乎每天早晨,都抽空到這裏散步,聞花香,聽鳥語,呼吸新鮮空氣。
而現在,它除了有上述的好處之外,它的內容,可說比以前豐富美麗得多,簡直到了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步。不信的話,不妨找個機會去看看。
最近,我與它久別重逢,驚艷之余,遂寫了這十首讚美詩,算是做為送給它的生日禮物。
一) 進化園…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December 1, 2016 at 7:07am — No Comments
《簡愛》作者:(英)夏綠蒂.勃朗特,出版時間:一八四七年
一百多年來,無數人閱讀《簡愛》這本書,無疑都出於個原因:任何人都能從簡愛的身上找到追求平等與自立的精神資源,同時也學會自尊與抗爭。
大人物之所以高大,是因為你正跪著,仰慕他們頭上的光環,卻忽略了自己的價值。…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December 1, 2016 at 7:05am — No Comments
今天早上起得早,想做出決定是否把我們的大腦遺贈給母校,他們在收集這類東西。我們突然感到古怪的是,這個決定將必須由大腦本身做出,我們別的任何一部分——腳或者膽囊——都無法參與,盡管從某種程度上說全都有關。我們的腦袋小,我們擔心把我們的大腦和別人的大腦一起放在架子上,它會自慚形穢。上午花了一部分時間來為我們的大腦寫說明,但只是寫了這段:
看吧,活著的朋友,這堆安靜的面條,
從整體中取出的這一套。
一個終於摘除的大腦在此擱放,
許多思想曾在上面激蕩。…
ContinueAdded by Le Destin on December 1, 2016 at 7:04am — No Comments
霧在城市, 在河流,
又一天,以世界所有時間匆匆忙忙的
海鷗, 船隻和人們。
里斯本的光開始于這霧,
玫瑰和檸檬在*塔霍河, 水光粼粼,
我一無所求沿著街道往上走.
*塔霍河(Tagus): 源于西班牙,下游流入葡萄牙…
ContinueAdded by 摘星 on December 1, 2016 at 7:03am — No Comments
風起
現在,城裏面越來越熱鬧,靖港的人還是那樣簡單,箍桶匠就剩下他一個了,他的崽也不願意學,做個鍋蓋子也得量刨半天,還只賣得五塊錢,太不劃算了,還想勸他也別幹了。說到底這也算經濟活動嘛,那麽如何來衡量一個木匠的價值呢。他覺得自己的崽有點蠢,他根本不知道做木盆是件多麽好玩的事情,要是不曉得用鏜刀刨子這些工具,連半個男人都算不上。於爹不管那麽多,就這樣一直搞下來,後來好多年都沒有碰到過一個同行。那些人都被風雨散去了,他們坐不住,對外面的世界向往著,也別扭著。只有於爹不關心外面的世界,那些大的概念他都沒有接觸過,也沒有人和他說過,不知道什麽是自己的理想,什麽是人生哲學,什麽是時光流逝,也不知道他其實是天底下最快樂的木匠。時間就這樣漂流過去了,反而是這幾年,訂盆子的人越來越多了,於爹說話還是一樣簡單:“你曉得不,那塑料桶子要不得,化學品,洗澡身上要癢,大家又覺得還是木桶子好。”…
Continue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1, 2016 at 7:03am — No Comments
A Dedication to My Wife
作者簡介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英國詩人、評論家、劇作家。他出生於美國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家境十分優越。16歲之前,艾略特在聖路易斯的史密斯學院學習。1905年秋天,艾略特進入哈佛大學。1917年他的第一本書《普魯弗洛克及其他》的出版給了他很大動力,這本書為艾略特奠定了作為一名詩人的地位。接著,1922年《荒原》出版,這部作品被評論界看作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一部詩作,而艾略特本人的名氣也高漲得近似神話,至今,這部作品仍被認為是英美現代詩歌的裏程碑。1927年,艾略特加入了英籍。1948年,60歲的艾略特迎來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榮譽——諾貝爾文學獎。1930年以後的30年裏,艾略特成為了英國文壇上最卓越的詩人及評論家。…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 2016 at 7:02am — No Comments
2013年3月起,到8月止。我受“黑藍”之約,主持了幾期詩人互讀欄目,其中一期由虛坻主持。8月之後,詩人互讀欄目意外終止。已經安排的洪書勤與那麼南的互讀胎死腹中。今天翻找資料中又看到書勤辛苦寫的稿件,被屈藏在我的文件夾中,委實不義。因刊登。豆瓣這兩年喧囂日盛,而好友日稀,噓嘆不已。
任復活刺穿完美,死亡縫補別離:我讀那麼南
洪書勤
0.…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7:01am — No Comments
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日本人絕不是鐵板一塊”,日本社會的不同階層對中國的認知與立場,存在很大差異。日本人的中國觀有整體性的特征,但整體又由不同個體組成,對於個體的分析不可或缺。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國,對中國存有怎樣的疑慮甚至恐懼?我在這裏嘗試按照政治家、企業家、知識分子、年輕人、普通百姓五大群體,“分類討論”這個問題。
上個月在東京出差,有一天我發現自己從早到晚都在和中國發生聯系。…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1, 2016 at 6:58am — No Comments
美國電影的興盛(下)
百代把這些成功的作品運到歐洲放映。1915年,法國人皮埃爾·德庫塞勒在《晨報》上發表長篇小說《紐約的秘密》,把《寶蓮歷險記》及《捏緊的手》穿插在一起寫成12個插曲,獲得了讀者極大歡迎。那些達到徵兵年齡被召入伍的法國青年男子把《寶蓮歷險記》中的女主角白珍珠當作他們的女神來崇拜。她不僅帶給他們異國風味的魔力,而且還帶給他們一種強烈的新詩意。法國先鋒派的文學家,除了阿波利內爾及麥克斯·雅各布以外,過去對電影都抱著一種鄙視的態度。但在1916年,年輕的詩人,如雅克·瓦歇、安德烈·布勒東和路易·阿拉貢等,卻對系列影片感到極大的興趣。
路易·阿拉貢在《鳥瞰》一文中曾經這樣寫道:…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December 1, 2016 at 6:57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