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政府顯然都還做得不夠。
再次,要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中國領導層提出的社會建設,目標很好,但這個目標和所使用的實際手段完全是脫節的。政府只有經濟政策,而社會政策仍然貧乏,在很多場合都是用經濟政策取代了社會政策。舉個例子,要進行社會建設,就要進行一系列社會改革,比如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住房等的改革。在所有國家,這些方面都需要國家大力投入,但中國則不然。這些本來需要國家大力投入的領域往往成為暴富的領域,在社會政策沒有確立的情況下,往往是通過犧牲社會的方法來謀求經濟的高速發展。這樣就使得中國社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經濟發展越快,社會被破壞得越厲害;社會越脆弱,經濟發展越不可持續。…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41pm — No Comments
朱棣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熱衷也最擅長搞國家形象工程的一位皇帝了,自他篡位奪權以來,他就有滋有味無休無止地大搞其國家形象工程,舉其大者就有北京皇宮、長城、運河、鄭和航海遠征、永樂大典和南京大報恩寺的琉璃寶塔等等。其中,皇宮是證明其正統性的核心,寺廟是他為過度殺戮而懺悔贖罪的地點;長城是國土的堅硬屏障;運河是貫通新舊京城(南京和北京)的漕運血管;鄭和下西洋是他的權力在全球範圍內的巨大延伸;那部僅僅繕寫了一套的《永樂大典》,深藏於他的私人圖書館內,實現了他對於信息的徹底壟斷。耐人尋味的是,上述六大傑作,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宏大多樣的“形象工程”,直到今天,我們都能聞到篡位者身上散發出的狂熱氣味。…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39pm — No Comments
八月三十日《壹電視》報導,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台南北門興建尖頂教堂,還把老建物漆成(偽)希臘風。鄭榮峰處長的理由是為了吸引觀光客拍照和停留。動機或許是好的,但作法真是蠢弊了。這不是北門!
1970 年代初期,我在台南成長。兒時回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畫家和畫作一樣神秘的洪通,以及經常聽聞的神秘疾病烏腳病。洪通,以及台灣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都是北門人。這就是為什麼最近幾年每次到北門都會觸動內心深處的回憶。
旅遊的體驗就應該是這樣的啊。讓不同時空的在地人與外地人(甚至是不同時空的自己)的生命經驗能夠連結起來。這事當然不容易。你必須透過研究找出在地的核心價值,你更必須透過創意的轉化與體驗的設計讓這些在地價值為到訪的外地人帶來價值。…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日前造訪了嘉義檜意森活村。原本對這個日式官舍建築群期待甚高,到了現場卻大失所望。不是建築的問題。林務局把建築修復得很好,但是這基本條件好到不可能搞砸的景點委外經營(檜意森活村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卻被搞砸了。
看看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的 KANO 故事館。要把建築的外觀搞成這樣,給你一個貨櫃屋就好了,不要這樣糟蹋日式建築。要說這是《KANO》電影中近藤教練的家,室內所有細節就要給人八十年前年日治時期的感覺,不要只是找一堆不同時期的舊物做出假掰的懷舊味。
檜意森活村的問題和近年台灣許多標榜「文創」的景點很類似:做了太多見樹不見林的包裝,甚至過度包裝,卻失去與人連結的核心價值。檜意森活村的英文名稱是檜木的日文拼音,網站上還刻意用了「郵便箱」這樣的日語詞彙。這都已經過度包裝到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台灣的文創產業這幾年很流行故事行銷,但大部分的故事都說得不好。很多人為了故事而故事,忘了說故事的目的是什麼。於是很多時候甚至根本沒有故事,成了唬爛行銷。
這些唬爛行銷有時的確能夠騙到一些人,特別是當說服對象對主題不熟、也不是非常專注時。很多消費情境正是這樣。掰個故事,加些異國風情與專有名詞,往往能夠透過周邊路徑(peripheral route)說服人。這也是我們容易相信一些似是而非的都會傳說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要在深層的理性層次說服人與情感層次感動人,就必須以聽故事的人──也就是消費者與使用者──為中心。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有哪些信念與價值?你不了解這些,就無法把你的經驗轉換為統整的故事,也不知道如何喚起興趣並透過說服的中央路徑(central route)發揮影響力。…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一天到晚散步的魚
我一直後悔我到今年才讀到了張愛玲的小說,那真是一個嚴重透了的錯誤,但我看到了她的很多照片和手繪,我發現她那麼美。我剛剛才發現。
我做兼職DJ的時候有聽眾問我,你為什麼只喜歡伊能靜?
我說,因為伊能靜可以在自己的書裡寫,如果我的慾念更深沈一些或者節制一些就好了,但我卻又想也不過是一次的人生,精精彩彩豈不更好?伊能靜還寫,張愛玲也說過,成名要趁早,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我同意。…
ContinueAdded by Easy Tre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9:20pm — No Comments
到海口第二天,就去三亞,還是兩位何先生與一位海蒂小姐同行。還是何先生的賓士車,那車漂亮,但車窗上有一小灘蚊子血,紅紅的。也許是一個雌蚊子撞車自殺。
讓人想起張玲說的話,沒有白玫瑰(妻子),那紅玫瑰(情婦)就會變成墻上的一灘血。所以男人生命中必須同時有兩個人。
一路的旎風光。
另一個何先生以前是名醫,對植物學也懂,告訴我那些漂亮而奇怪的樹木的名字。
有木棉,有小葉桉,有小葉榕,大葉榕,有檳榔,有棕櫚,有芒果樹,有相思樹,有柚子樹,有三角梅,有大芒草,等等。
大開眼界,上海哪有這些?…
ContinueAdded by Pei Shu on November 25,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我第一次認識太倉,是在1949的秋天,是作為新華社蘇州支社的采訪員到太倉采訪的。那時候一切尚未恢覆,從蘇州到太倉還不通舟車,我是先到昆山采訪報導昆山振蘇窯廠的覆工,然後再從昆山跑到太倉。我不認識路,只是認定一個方向沿著公路、大河向前跑,公路上的橋梁被國民黨的軍隊在撤退時炸斷了,有時候要卷起褲管來從河水的淺處踩過去。
那時候的幹部都是穿黃軍裝,佩帶著軍管會的臂章,腰眼裏還有一支槍。我沒有槍,卻背著一架有皮老虎的蔡斯照相機,有人還以為是什麽新式的武器。…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54pm — No Comments
陳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研究員
社會價值投資(在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是Social Impact Investment,筆者以為翻譯成Social Value Investment可能更為合適。)這一概念作為一種新的投資形式於2007年被首次提出來,並在國際社會產生了愈益廣泛的影響。在中國,這一概念逐漸被人理解和接受還只是近期的事。本文僅就社會價值投資的含義及其意義作一簡要分析。
一.社會價值投資——為創建一個好的社會存在…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53pm — No Comments
人類與家園
不妨對人類作一個大膽的設想:假設每一個人都是6英尺高,1.5英尺寬,1英尺厚(很多人還夠不著這樣的尺碼),那麽,只要用一個長、寬、高各半英裏的巨型集裝箱就能夠像裝沙丁魚一樣,把所有的人口(根據最新統計資料,現在地球上大約生活著20億人) 全部裝進去。聽起來似乎荒誕不經,但只要約加計算,就會發現這個答案是很精確的。…
ContinueAdded by Récupérer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52pm — No Comments
我姑姑說話有一種清平的機智見識,我告訴她有點像周作人他們的。她照例說她不懂得這些,也不感到興趣——因為她不喜歡文人,所以處處需要撇清。可是有一次她也這樣說了:“我簡直一天到晚的發出沖淡之氣來!”
有一天夜裏非常的寒冷。急急地要往床裏鉆的時候,她說:“視睡如歸。”寫下來可以成為一首小詩:“冬之夜,視睡如歸。”
洗頭發,那一次不知怎麽的頭發很臟很臟了,水墨黑。她說:“好像頭發掉色似的。”
她有過一個年老嘮叨的朋友,現在不大來往了。她說:“生命太短了,費那麽些時間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是太可惜——可是,和她在一起,又使人覺得生命太長了。”…
Added by A'Lessy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51pm — No Comments
一只狼已經奄奄一息。他對自己的一生作了一番檢查和回顧。
“我確是一個罪人,”他說道,“但是,我希望,我還不是罪大惡極。我作過壞事,但也作了不少好事。我記得,有一次,一只咩咩叫的小羊離群迷了路,朝我走來,離我這麽近,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他扼死,而我沒有傷害他。與此同時,我還忍著性子聽那只綿羊以一種滿不在乎的態度說著嘲笑和誹謗我的話,盡管我並不害怕看護他的狗。”
“這一切我可以替你作證,”狼的朋友——準備幫助他料理後事的狐貍打斷了他的話,“因為我完全清楚地記得當時的一切情況。也就是在那時候,你喉嚨裏正痛苦地鯁著根骨頭,好心腸的鶴後來才把它取出來。”
公牛和牛犢…
Added by LiDi Za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49pm — No Comments
記得離北平以前,最後到盧溝橋,是在二十二年的春天。我與同事劉兆蕙先生在一個清早由廣安門順著大道步行,}:大井村,已是十點多鐘。參拜了義井庵的千手觀音,就在大悲閣外少憩。那菩薩像有三丈多高,是金銅鑄成的,體相還好不過屋宇傾頹,香煙零落,也許是因為求願的人們發生了求? 。賠本求子喪妻的事情吧。這次的出遊本是為訪求另一尊銅佛而’來的。我聽見從宛平城來的人告訴我那城附近有所古廟場了其中許多金銅佛像,年代都是很古的。為知識上的興趣,不鈴不去采訪一下。大井村的千手觀音是有著錄的,所以也順便透看看。
出大井村,在官道上,巍然立著一座牌坊,是乾隆四十拜建的。坊東面額書“經環同軌”,西面是“蕩平歸極”。建坊創-原意不得而知,將來能夠用來做凱旋門那就最合宜不過了。…
Added by 旅遊 庫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2:15pm — No Comments
鐘書帶了女兒到武昌探親之前,1957年的5月間,在北京上大學的外甥女來我家玩,說北大的學生都貼出大字報來了。我們晚上溜出去看大字報,真的滿墻都是。我們讀了很驚訝。三反之後,我們直以為人都變了。原來一點沒變,我們倆的思想原來很一般,比大字報上流露的還平和些。我們又驚又喜地一處處看大字報,心上大為舒暢。幾年來的不自在,這回得到了安慰。人還是人。
接下來就是領導號召鳴放了。鐘書曾到中南海親耳聽到毛主席的講話,覺得是真心誠意的號召鳴放,並未想到“引蛇出洞”。但多年後看到各種記載,聽到各種論說,方知是經過長期精心策劃的事,使我們對“政治”悚然畏懼。…
ContinueAdded by 客家 庫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2:15pm — No Comments
兩位從事出版的朋友提出建議:希望我將自己所有的中短篇小說編輯成冊。於是我們坐到了一起,經過幾個小時的討論之後,就有了現在的方案,以每冊十萬字左右的篇幅編輯完成了共六冊的選集。裏面收錄了過去已經出版,可是發行只有一千多冊的舊作;也有近幾年所寫,還未出版的新作。我沒有以作品完成日期的順序來編輯,我的方案是希望每一冊都擁有相對獨立的風格,當然這六冊有著統一的風格。我的意思是這六冊選集就像是臉上的五官一樣,以各自獨立的方式來組成完整的臉的形象。…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2:14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2:14pm — No Comments
關於普羅米修斯有四種傳說。
根據第一種傳說的說法,由於他將神出賣給人,因而被鎖在高加索山上,神還派出兀鷹,啄食他那時刻在長的肝臟。
根據第二種傳說的說法,面對啄食的鷹嘴,普羅米修斯越來越深地避入巖石,最後與它合為一體。
根據第三種傳說的說法,幾千年過去後,他的背叛行為已被忘卻,神忘了,兀鷹忘了,他自己也忘了。
根據第四種傳說的說法,對這已是無根無由的事大家已經厭倦,神厭倦了,兀鷹厭倦了,傷口也精疲力盡地長合了。…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2:11pm — No Comments
近代以來,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諸領域之話語權,主要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掌握。他們創設概念、制定規則、評判是非、引領輿論,形成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其他國家只能被動地跟隨,甚至被邊緣化。
「一帶一路」帶來國際秩序的新改變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際形勢開始發生變化。隨著中國等一批新興國家幾十年來持續地快速發展,實力大幅增強,在國際事務的參與度日益加深,這些國家對重新界定國際秩序的要求也愈發強烈。綜觀現有的經濟共同體,歐盟在良好意願之下,未能調和不同國家的積極性;東盟方興未艾,在動盪不安的局面結束後,渴望經濟上的躍進,但苦惱於西方主導的世銀及亞洲開發銀行蟻速的援助;中亞西亞一些國家則一直是被國際看漏眼的血管。瞄準上述虛位,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立即在國際獲得廣泛而熱烈的響應。…
ContinueAdded by Qyzylorda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2:1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