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25 Blog Posts (65)

劉宗迪·五行說源於曆法月令制度考 4

《尚書·甘誓》也提及五行,亦是關於五行的較早記載,據說「啟與有扈戰於甘之野,作《甘誓》。」文中控訴有扈之罪,稱「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顧頡剛先生稱,三正之說為漢人移服色改正朔的論調[5],足證《甘誓》不可靠。《甘誓》或不可靠,但「五行」與「三正」並稱,足證在古人觀念中,「五行」與「三正」一樣,也與曆法制度有關,鄭玄注所謂「五行,四時盛德所行之政也」是也。[6]「威侮五行,怠棄三正」,等於說不奉天子正朔,可謂大逆不道,自然是罪不容赦。…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February 1, 2025 at 5:00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情動學理框架下的地方感性與五行關係 下

(3)土:地方的根基與穩定

例:老城區、祖祠、鄉村田野、古城牆—「土」的地方情動特征:歸屬感、歷史感、溫暖、懷舊;體驗:人在這些地方會感受到穩固的歷史脈絡,如北京四合院、京都的町屋,它們讓人「情感扎根」,強化地方記憶。

(4)金:地方的秩序與像徵…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1, 2025 at 5:00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走「擬象網紅」的政客 下

2. 擬象網紅政治的社會風險

當政治變成一場「網紅游戲」,它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1) 現實政治的消解

擬象政治人物的成功,意味著政治不再基於現實,而是基於超真實的影像與敘事:

虛假政績製造:通過視頻和照片精心策劃「施政成果」,即便政策沒有真正落地,也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營造「改革已見成效」的假象。…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February 1, 2025 at 5:00pm — No Comments

步朝霞·自我指涉性:從雅各布森到羅蘭·巴特 5

正如詹姆遜所指出:「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從字面意義上正是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Jameson:58)二者的含義也是相通的,只是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主要發生在文學程式的層次上,其更新意識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文學程式的意識形態批判力量。巴特在評論時說布萊希特「擯棄所有導致逼真的風格」。(Barthes,1972:35)逼真是傳統的意義機制,「間離效果」就是對這一傳統程式的挑戰。布萊希特的戲劇阻止觀眾與人物的共鳴,觀眾為了理解戲劇,就必須在一定的距離之外,反思其藝術手法。



在反思中,逼真這一文學程式將在與「間離效果」的對比中遭到質疑,進而這種質疑也將擴展至戲劇所講的故事。所以,「布萊希特的形式主義是對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錯誤的『自然』觀(11)…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1, 2025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心理共振

心理學術語。中文名:心理共振;別名:共鳴效應;分類:中間學科;作用:事半功倍。

心理共振即可稱作共鳴效應,它不同於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屬於它的一個分支。心理共振的表現形式,在於它可以產生共振效應,使成果或者想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相仿。

心理共振的表現形式,在於它可以產生共振效應,使成果或者想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相仿。…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February 1, 2025 at 4: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