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明室一書中一再強調,刺點是只存在於靜態的影像之中(更侷限來說是相片之中),然而我認為電影也是有刺點的,如果刺點的定義不止侷限在羅巴特所闡述的觀點內。我認為羅蘭巴特提出的刺點,不是一種創新而是一種發現,他只是創造了一個詞彙。他自己也說道:「刺點早在那裡。」
所以重點再於提出刺點讓人正視自己看見影像的觸動(被刺痛),以及能夠用刺點來具體攬住那一團聚大莫可名狀的心理感受,每個人都不同(相同的細節對於另外一個人也許毫無意義),但是他可以用一個名詞來指稱,那就是「刺點」。…
Added by 思潮 庫 on November 10, 2019 at 9:01pm — No Comments
有位女友,住在外國,男朋友卻調來了香港工作。
女友非常之惡,規定男朋友要天天至少打一次長途電話向她報到。
男朋友聽話之極,不但一天至少打一次,有時還會打兩次三次。
我羨慕極了,我說:“我的男朋友三個星期也不打一次長途電話給我。”
女友說:“你以為他那麽好人嗎?一天打幾次來查查我是不是去了風騷而已,煩死了!”嘴里雖然這麽說,但小姐仍是心系電話,少個電話來也坐立不安,睡不著覺。…
Added by Bleach on November 10, 2019 at 8:58pm — No Comments
創意旅遊不僅讓地方居民成為文化旅遊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而且要讓在地居民重塑地方自信,建立地方生活的未來想像。因此,地方創生的主體力量需要在地養成,需要一段時間的陪伴式輔導。
成都市浦江縣明月村以生態旅遊為導向,推動地方創生和鄉村振興,效果非常好,其主要原因正是作為地方陪伴的明月鄉村研究社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經歷四年寒暑的在地陪伴式輔導,明月鄉研社通過引進新村民,幫助老村民,不斷悉心引導和創新示範,引導在地居民自覺參與,讓他們感受地方生態保育、規模種植的景觀效果和綜合效益,慢慢養成涵養能力。明月鄉研社將政府的公共設施建設和地方自發的生態營造融合,在地方政府和地方農戶之間扮演恰當的中介角色。地方居民建立起健康、優質、樂活的地方意識和生活自信,才能在地方創生和創意旅遊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主宰自己與地方的發展命運。…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10, 2019 at 7:10pm — No Comments
喬根申(Jorgensen B S)等認為,地方感包括地方依戀(place attachment)、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和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等三個維度。[18]…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10, 2019 at 7:00pm — No Comments
創意旅遊開發的地方資源對象包含了有形物質資源、非物質文化資源和人力資源,是一種綜合資源總體開發觀。其中,創意旅遊應以地方文化為根本,其核心是文化價值的開發。創意旅遊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的高級階段,注重審美性文旅產品的消費體驗。格雷·理察指出,創意旅遊推動了旅遊資源從有形資源(歷史建築、博物館、紀念物、海灘、山林)向無形資源(形象、符號、生活方式、氛圍、故事敘事、創意和媒介)的轉換。[11]文化資產不僅能展示地方文化,而且也是文化旅遊重要的吸引力。
象徵經濟已成為文化旅遊消費的重要形式,創意旅遊設法運用地方文化 資產,創造獨特的地方文化風格,促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10, 2019 at 6:59pm — No Comments
文化旅遊的經驗發生在一個特定的「地方」。作為一個人文地理學和文化社會學的概念,地方是一個被賦予特定意義和價值的地理空間,包括集體信仰、地方認同、文化想像、區域發展和產業開發等地方性感知和地方性生產等範疇。「地方創生(place making)」是鄉村振興、城鄉統籌和社區營造等社會行動進入到新時代的新理念和新實踐。地方創生包括了「人–文–地–景–產」等多維度的綜合概念,是以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優化和綠色發展為目標的新增長模式。
「地方創生」源於2014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激勵地方小經濟圈再生」(地方創生的日語:ちほうそう せい)政策,2014年日本國會主題也被定位為「地方創生國會」。[4]2016年中國台灣提出「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劃,並將2019年確定為「台灣地…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10, 2019 at 6:56pm — No Comments
在人類歷史演進的過程中,「宗教」總扮演著安定人心的角色,不過當現代人生 100 年成為常態,宗教或許會成為人生第二階段的一種職業選項。現在日本有不少六、七十歲屆齡退休的銀髮族,退休之後立刻報考「佛教學院」,他們選擇的第二人生居然是當一個寺廟的住持?!今年四月「東京國際佛教塾」新學期正式開始, 31 名的新生報到男女比例各佔一半,而且有七成以上的學員都是年紀超過五十歲的退休人士。
對於佛教有興趣…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10, 2019 at 6:43pm — No Comments
創意旅遊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創新產物,是一種可持續的新型旅遊形態。創意旅遊的體驗發生於特定的地方,開發的是地方的創意資本。地方創生是新近地方發展、鄉村振興的重要策略。創意旅遊是地方創生的一種戰略選擇。那麼,地方創生與創意旅遊之間有什麼關係?創意旅遊的休閒本質和審美原則是什麼?創意旅遊在地方創生實踐中能夠發揮什麼作用?如何有效實現地方創生?這也正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地方創生是鄉村振興、城鄉統籌和社區營造等社會行動進入到新時代的新理念和新實踐。包括「人–文– 地–景–產」等多維度的綜合概念,是以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優化和綠色發展為目標的新增長模式。 …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10, 2019 at 6: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10, 2019 at 6:21pm — No Comments
最近在讀羅蘭·巴特的Camera Lucida,他在書裡說一張照片通常含有兩個原素:Studium和Punctum。
以我的理解,Studium是照片裡的明顯的東西,一些基本原素,人們可以透過照片裡的Studium來了解一張照片的基本意思。
而Punctum是照片裡的小東西,不是每一張照片都有;而且同一張照片,每一個人看到的Punctum都不一樣。
Punctum使我們思考照片的內容,令我們覺得照片有趣 .....…
Added by 思潮 庫 on November 10, 2019 at 5:38pm — No Comments
我回到竹屋,看見到處是你走後留下的痕跡。乾淨的床單整齊疊好,用熨斗燙過,還未涼盡,你的黑色西服夾衫掛在屏風後面,燈光被你調得極低。櫃子的抽屜里有小盒,裝著你小時候掉了的牙齒,你幫我擦眼淚的手帕還在枕邊,你的呼吸仍在房間里。
當我入睡時,總以為你在身邊,我和你就一直說著話。你說得最多的是母親,這讓我感覺到我們一直和那個幸運的女子生活在一起。你的母親很秀氣,眼睛如海水般藍,身材修長。有一天我在樹林里迷路,從馬上摔下來,一直在病床上。我經過差不多十年的努力,終於站起來;而你從一個小男孩長成少年,進了那所有長春藤的學校。 …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November 10, 2019 at 4:29pm — No Comments
而羅懋登《三寶太监西洋記通俗演義》之見知於世,也是俞樾之功。俞氏在《春在堂隨筆》有云:
鄭和之事,赫然在人耳目間。光緒辛巳歲(按光緒七年即西曆1881年),老友吳平齋假餘《西洋記》一書,即敷衍和事,作者為羅懋登,乃萬歷間人。其書視太公封神、玄奘取經尤為荒誕,而筆意恣肆,則略過之。乃彼皆盛行,而此顧不甚著,何也?文章之傳不傳,若有數存,雖平話亦然歟?平齋曰:“此必明季人所為,以媚權閹者。”餘谓不然。讀其’序云:今者東事倥傯,何如西戎即敘。…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November 9, 2019 at 7:45pm — No Comments
鄭和下西洋,前后七次,歷二十八年,足跡遍於南洋群島,勢力遠至非洲東部,聲威所被,遂成為一般民間傳說的中心。例如臺灣生番之喜歡佩鈴,一時傳說,以為是鄭和弄的玄虛。《明史》“雞籠傳”道:“永樂時鄭和循歷東西洋,靡不獻琛恐後,獨東番遠避不至,和恶之,家人貽一銅鈴,俾掛诸項,蓋擬之狗國也。其後人反寶之,富者至掇數枚,曰‘此祖宗所遺!”’
最近有一位洪煒堂君說到南洋群島的榴蓮,也說道:“榴蓮這果子的異味,初到南洋的同胞嗅著都說是臭尿味,於是有一段神話說:這是我國明朝的时候,三保太監到爪哇去,爪哇番人不知有甚得罪他老大人,於是三保太監就不客氣地把小便撒在榴蓮的樹叢邊。就此以後,所有南洋的榴蓮,都變成臭尿味了。”⑹
…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November 9, 2019 at 7:39pm — No Comments
原题·老建筑换新生命.柏屏戏院变艺文中心
戲院改建後,將被命名為”麗士雜錦“,預計將會在9月正式推介。
位於蘇丹街的柏屏戲院,記載著吉隆坡人看電影的集體回憶。
蘇丹街老建築——柏屏戲院(REX Cinema)將被賦予新生命,打造成社區藝術與文化中心!…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9, 2019 at 7:19pm — No Comments
1963年,我上初三,寫了一篇作文叫《一張畫像》,是寫教我平面幾何的一位老師。他教課很有趣,為人也很有趣,致使這篇作文寫得也自以為很有趣。經我的語文老師推薦,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兒童征文比賽中獲獎。當然,我挺高興。一天,語文老師拿來厚厚一個大本子對我說:“你的作文要印成書了,你知道是誰替你修改的嗎?”我睜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葉聖陶先生!”老師將那大本子遞給我,又說:“你看看葉先生修改得多麼仔細,你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Continue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November 9, 2019 at 7:18pm — No Comments
以色列作家奧茲(Amos Oz)小時候曾經是一個堅定的國家主義者。他的家從東歐搬到巴勒斯坦,在那里親歷了以色列建國的過程。
英國對於中東地區的控制,在兩次世界大戰間,就已大幅削弱。奧茲和當時其他以色列少年一樣,瘋狂崇拜激進的猶太復國主義,他們訴諸暗殺行為來傳遞最強烈的訊息。
在1944年耶路撒冷大衛王飯店,由後來當過以色列總理的貝京(Menahem Begin)領導的組織,一口氣炸死了超過八十個人,其中有他們痛恨的美國人,此外卻也有無辜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另外在開羅,英國戰爭部部長被暗殺身亡。英國判以色列復國運動的恐怖分子絞刑,貝京他們就抓了英國軍官把他們吊死,以為報復。…
Continue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November 9, 2019 at 7:11pm — No Comments
我第二個認識的人,是此地“沙漠軍團”退休的司令,他是西班牙人,一生卻在沙漠中度過。現在年紀大了,卻不想回國。我向他請教沙漠的情形。
“小姐,這是不可能的事,你要量量自己的條件。”我默然不語,但神色一定有些黯然。
“來看看這張軍事地圖,”他叫我去墻邊看圖,“這是非洲,這是撒哈拉沙漠,有虛線的地方是路,其他的你自己去看。”
我知道,我看過幾千遍不同的地圖了。這個退休司令的圖上,除了西屬撒哈拉有幾條虛線之外,其他便是國與國的邊界,以後一片空白。
我問他:“您所說的路,是什麽意思?”…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November 9, 2019 at 7:09pm — No Comments
死亡不是一個思考的對象。當我們自以為在思考死亡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所做的事情不是思考,而是別的,例如期望、相信、假設、想像、類比等等。
在泰戈爾的作品中,便有許多這樣的類比。
類比之一:我們的生命是一個蛋,我們暫時寄居的這個世界是蛋的外殼。當我們被這個世界限制住的時候,就如同蛋殼里的小雞,對於蛋殼外的更自由的生存是完全沒有一個概念的。而死亡,就是我們破殼而出,進入真正自由的境界。
類比之二:我們的現世生命如同束縛在果實里的種子,死亡則是種子突破果實的束縛而成長為一棵樹。不朽並非堅持我們所熟悉的現有的生命形態,而是一個不斷超越生命特定形態的過程。…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November 9, 2019 at 7:06pm — No Comments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9, 2019 at 7:0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OVEPI on November 9, 2019 at 7:02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