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勇·創意旅遊:地方創生視野下的文旅融合(2)

文化旅遊的經驗發生在一個特定的「地方」。作為一個人文地理學和文化社會學的概念,地方是一個被賦予特定意義和價值的地理空間,包括集體信仰、地方認同、文化想像、區域發展和產業開發等地方性感知和地方性生產等範疇。「地方創生(place making)」是鄉村振興、城鄉統籌和社區營造等社會行動進入到新時代的新理念和新實踐。地方創生包括了「人–文–地–景–產」等多維度的綜合概念,是以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優化和綠色發展為目標的新增長模式。 

「地方創生」源於2014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激勵地方小經濟圈再生」(地方創生的日語:ちほうそう せい)政策,2014年日本國會主題也被定位為「地方創生國會」。[4]2016年中國台灣提出「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劃,並將2019年確定為「台灣地 方創生元年」,希望通過整合設計人力資源、盤點區域特色資產、統合跨界合作平台和創生能量國際化等四項策略,以及「創意型創生計劃、創新型創生計劃、創業型創生計劃和復合型創生計劃」等四種地方創生計劃,[5]挖掘地方文化底蘊,培育地方性的特色產業。 

「地方創生」不僅要重視地方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的硬體建設,也不能忽略文化藝術、生活美學、服務設計和活化地方產業等軟體建設。 

旅遊業可以將地方極富特色的人文歷史、地理地貌、特色農作、工藝傳承等區域資源進行創意再生,以地方創生關注「地、產、人」的審視視角,透過地域、產業與人才的多元互動,以「創意、創新、創業」為創生手段,引導優質人才服務地方鄉土,開拓獨具特色的地方感資源,發掘深具地方內涵的地方性產業。旅遊產品也是一種象徵產品,旅遊業作為一種體驗經濟的產業形態,也是一種符號經濟和文化經濟形態。文化產業領域的創意轉向推動了創意旅遊的新興發展。[6]

 

創意旅遊(creative tourism)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新型旅遊形態,是文化和旅遊融合創新的產物,其概念最早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 

紐西蘭學者格雷·理察(Grey Richards)與克里斯賓·雷蒙德(Crispin Raymond)強調,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積極參與地方文化,主動學習地方手工技巧,體驗地方文化氛圍,激發自身創意潛能,實現自我的創新提升。[7]創意旅遊是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創意城市網絡」倡議的產業實踐,希望旅遊者積極參與地方文化,感受地方傳統。2008年9月,首屆創意旅遊國際會議在美國聖達菲召開。 

創意旅遊強調通過對藝術、遺產和地方特色的身心感知,營造出具有參與感和原真性的旅遊體驗。[8]創意旅遊就是文化產業「文化加值、創意賦能」的創意管理手段,在文化旅遊業中的綜合應用。地方型創意旅遊包括了自然景觀型、觀光農業型、鄉村度假型、生態教育型、民俗節慶型和文化旅遊型等不同旅遊形態,不同的旅遊形態吸引了不同的旅遊者,產生了不同的旅遊體驗。

 


審視地方資源:回歸創意旅遊的休閒本質與審美原則 


于光遠認為,休閒是現代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本質體現,可以從觀光、遊戲與審美等多維視角來看待休閒。休閒起源於人的閒暇,這恰似哲學的起源,是人的一種自我支配行為。休閒使人感到愉悅,體現了人的主體性、自覺性和目的性。閒暇時間的長短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同步的,休閒產業是為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整體進步而服務的。[9]文化旅遊作為一種休閒產業,要回歸休閒的本質屬性,讓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感到愉悅,產生一種審美體驗,進而實現人的自我生產。在這裡,我們可以分別從創意旅遊的內容、創意旅遊的過程和創意旅遊的結果來分析地方資源與創意旅遊的關係。 

創意旅遊的內容強調文化旅遊開發中對文化資源的開發、文化旅遊產品研發中對文化內涵的挖掘。我們要以創意旅遊的休閒之眼和審美之鏡來審視和觀看地方資源。地方文化包括農業生產文化、農村生活文化和農民娛樂文化,地方作為生活空間、生產場域和生態地景,既包括自然生態、地理景觀、風土民俗、民間工藝、歷史傳說和人文遺蹟等主體性旅遊資源,也包括居家住宿、餐飲美食和車船交通等輔助性旅遊資源。[10]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