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以色列作家奧茲(Amos Oz)小時候曾經是一個堅定的國家主義者。他的家從東歐搬到巴勒斯坦,在那里親歷了以色列建國的過程。
英國對於中東地區的控制,在兩次世界大戰間,就已大幅削弱。奧茲和當時其他以色列少年一樣,瘋狂崇拜激進的猶太復國主義,他們訴諸暗殺行為來傳遞最強烈的訊息。
在1944年耶路撒冷大衛王飯店,由後來當過以色列總理的貝京(Menahem Begin)領導的組織,一口氣炸死了超過八十個人,其中有他們痛恨的美國人,此外卻也有無辜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另外在開羅,英國戰爭部部長被暗殺身亡。英國判以色列復國運動的恐怖分子絞刑,貝京他們就抓了英國軍官把他們吊死,以為報復。
奧茲說,那個時候他跟其他男孩一樣,最喜歡的玩具是模型小士兵跟各種小武器,每天趴在地板上擺弄自己的“私人軍隊”,指揮他們攻打白金漢宮。他們相信:唯有讓自己變成獅子,證明自己是頭獅子,猶太人才有辦法在沙漠中各種兇猛動物之間活下去。
1946年以色列建國了,有一個特別的場合,奧茲跟家里的大人一起去耶路撒冷最龐大的會堂,參加群眾運動。其中要上臺對群眾演講的,就包括了建國後從地下組織翻身成為臺面上政治人物的比金。
比金及其他政治領袖精英,講的是古典的希伯來語。這是一種從書本、尤其是猶太聖經里復原的古老語言,靠現代猶太人的驚人意志力,讓本來已經死掉消失了的語言,重新在日常生活里運用。
可是奧茲他們家,以及會場上坐在後面的絕大部分聽眾,使用的卻是一種俚俗方言的希伯來語。這是他們在東歐猶太區里流傳使用的語言。他們大致可以聽得懂古典希伯來語,不過有些關鍵詞,很容易產生誤會。
例如古典希伯來語的“武器”,發音和希伯來俗語的“陽具”完全一樣。“武器”的動詞形式,在希伯來俗語里聽來,就變成了不堪的“幹”了。
貝京那天演講的主題,是以色列的困難處境,號召以色列同胞認清危險局勢,團結一致,保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祖國。貝京的演講深具煽動性,以抑揚頓挫的聲調可以有效地控制全場群眾的情緒,唯一的問題是:他說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和英國首相艾登夜以繼日不停供應武器給埃及總統納賽爾,卻沒有人、完全沒有人供應武器給以色列,慷慨激昂講的這段話,聽在那些群眾耳朵里,就變成了:
“艾森豪威爾和艾登夜以繼日一直幹納賽爾,可是有誰幹我們?沒有!完全沒有!完全沒有人幹我們!”
全場一片死寂。聽到這些奇怪的話的人們,不知道該怎麽反應。比金卻沒有注意到,他繼續發揮:如果大家選他當總理,他保證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會樂意來幹以色列,以色列再也不必擔心沒人幹了。
前排坐的年長知識分子們,響起了零零落落的掌聲,其他人則依然保持困惑的沈默,唯獨有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原本是貝京的超級崇拜者,再也沒辦法節制自己,開始冒出大笑來。
全場恐慌的眼光都投注到小男孩身上。那個小男孩就是奧茲。旁邊他的祖父又羞又怒,立刻扯住他的耳朵,將他拉離開座位。即使如此,小男孩還是停不住大笑,被拉到會場外,祖父狠狠地賞了他好幾個耳光,十二歲的奧茲才終於止住了笑聲。同時也止住了他對國家主義的熱情。奧茲說:“從那一刻起,我開始逃離國家主義所承諾的復活與救贖……直到今天都還在逃。”
這段故事寫在奧茲2004年出版的回憶錄里。長大之後,奧茲果真離開了深信以色列國家主義的家庭,遠離祖父、父親,住到集體農場里去,在那里開始寫作,因為出版的小說獲得好評,得到集體農場特許,可以有不下田專心寫作的一點時間,他一本一本寫出深刻剖析以色列社會與猶太人情結的小說,曾經多次被提名競逐諾貝爾文學獎。他寧可要真實具體的農場同志情誼,再也不要高蹈卻空洞的國家主義。
讓他從國家主義幻夢中醒來的契機,是比金一場煽動性的演講,尤其是在演講中意外造成的誤會。“供應武器”變成“幹”,這看來無關緊要,只具有鬧劇效果的差錯,卻直接地幫奧茲揭露了聳動性言詞的本質。
聳動性的言詞,基本上是沒有內容的,愈是帶煽動力的,能夠同時煽動愈多人的,往往愈沒有內容,人有千千百百種,千千百百種個性、千千百百種思想、千千百百種感受,要怎麽樣讓他們同時一起相信同一件事呢?
唯一的方法,那一件事其實沒有任何讓他們具體去思考、去感受的內容,沒有讓他們自主地決定要不要同意的內容。煽動的演講根本就不是為了要講什麽,只是為了要制造怎樣的氣氛,是挑動起來的氣氛,而不是演講里講了什麽,構成了真正聳動的元素。
換句話說,煽動演講沒有要讓人用大腦,煽動演講不能讓人感到一絲一毫的懷疑,一旦懷疑,我們就開始思考。煽動演講說的,是群眾再熟悉不過的話語,用變化控制的音調不斷反復、不斷反復,直到所有人進入那種情境與氣氛中。
奧茲的啟蒙,就來自於那偶然的諧音。諧音錯誤使得煽動家唱做俱佳的表演破功了。那個錯誤在聽者心中種下了不解與懷疑,他們開始想:為什麽會講這個?他真的要講這個嗎?他到底要講什麽?
一懷疑、一思考,人就進入不了那被煽動引染起來的氣氛里了。作為一個小男孩,奧茲的懷疑用更戲劇性的形式表達出來:他大笑,而且大笑不止。
大笑的當下,付出了挨耳光的代價,然而真正換來的,是從煽動中徹底抽身的寶貴經驗。這樣看來,那幾記耳光,終究還是挺劃算的。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