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l Fukuzawa·地方創生、宗教與人心救贖

在人類歷史演進的過程中,「宗教」總扮演著安定人心的角色,不過當現代人生 100 年成為常態,宗教或許會成為人生第二階段的一種職業選項。現在日本有不少六、七十歲屆齡退休的銀髮族,退休之後立刻報考「佛教學院」,他們選擇的第二人生居然是當一個寺廟的住持?!今年四月「東京國際佛教塾」新學期正式開始, 31 名的新生報到男女比例各佔一半,而且有七成以上的學員都是年紀超過五十歲的退休人士。



對於佛教有興趣 銀髮族化身和尚僧侶


「東京國際佛教塾」從 1988 年開始招生到現在, 30 年內總共召募了 1,900 名學員,當中有 700 名完成「得度(剃度)」正式取得僧籍成為僧侶。曾經當過新聞記者的靜井真貞,他 65 歲退休之後選擇進入佛教學院上課。「在新聞記者的採訪生涯中,對於日本佛教的七大宗派很有興趣,退休後剛好有時間可以好好學習研究,才會報名佛教學院。」

原本出發點只是興趣使然,所以當靜井進入佛教學院的時候,也沒有想要把學分修完通過檢定成為僧侶,所以他上完學校半年課程之後,就改用通信學習的模式在家裡自修。可是就在他剛學完真言宗的課程沒多久,日本發生了 311 大地震,為了能夠到災區超度亡者、撫慰生者,他決定上日本的佛教聖地高野山修行剃度。

靜井告訴妻子他的決定之後,他的妻子告訴他:「如果你想做就去做吧,我支持你。」現在他剃度在家修行,一年會去兩趟東北撫慰當地居民的心靈,平常就到附近的寺廟幫忙法會或是葬禮的誦經超渡。


日本佛教的世襲制度 現代社會面臨考驗


臨濟宗妙心寺派則是在 6 年前推出「第二人生計畫」,這個專門針對銀髮族推出的出家計畫, 從 2013 年推出到現在報名參加人數超過 70 人,當中有 22 人通過檢定順利取得僧籍,他們被分派到寺廟出家為僧,還有六個人現在已經當到了住持的職位。

這些人在出家前都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他們選擇臨濟宗的「第二人生計畫」是有原因的。日本佛教共分七大宗派,其中淨土真宗從一開始就允許僧侶帶有家室妻小修行,這個習慣在明治時代之後,成了日本佛教不同於其他佛教的特色,因此日本大部分的佛教寺院住持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的世襲系統。這些寺院的維持經費靠著周圍的信眾們供養,確保機能的正常運作,這群供養寺院的信眾被稱為「檀家」。寺院僧侶接受檀家的供養,而檀家的家族葬祭法事就全由寺院僧侶們負責。但是隨著都市化以及少子化的現象,檀家年年減少,也讓一些寺院因為沒有維持經費,使得香火無以為繼。

拿出退休金改建寺廟 延續佛教香火

位在長野開眼寺就是一個例子,2010 年之後供養開眼寺的檀家只剩下一家,使得住持空缺很久又遲遲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這時候柴田文啟剛從知名的電機公司退休,原本對於佛教就有興趣,於是報名參加臨濟宗的「第二人生計畫」,他用了一年三個月的時間在臨濟宗寺院修行,最後得到方丈認可剃度取得僧籍。沒多久,柴田文啟被指派前往開眼寺當住持。「過來之前,就已經被告知來這裡當住持會很辛苦,只有一間檀家的供養經費肯定不夠維持基本開銷。不過想想,退休之後手上還有一筆年金可以運用,只要不要太浪費,應該是夠用。」


企業透過打坐進行 Team Building 寺院透過企劃經營提高效能


柴田下定決心之後,他先拿出部分儲蓄重新改裝了開眼寺的禪房還有掛單住宿的地方,接著他在開眼寺內舉辦打坐研修課程,不但接受個人報名,也積極的與企業員工培訓單位合作。「過去日本的寺院的收入來源一成不變,最主要還是因為寺院還是因為檀家是寺院供養的主力,做什麼事情還是得考慮到檀家的感受。」現在開眼寺因為檀家減少,必須另外尋找寺院的運作經費,反而走出了一條不同於過去的道路。對於柴田文啟來說,到開眼寺當住持,不但可以享受寺院悠閒的生活,還能整合過去的職場經驗以及人生閱歷,不論是給來寺院的信眾心理諮商,或是協助寺院擴展財源,都能發揮意外的效果,人生 100 年的職業常識,似乎也正開始被拆解轉譯中。(https://medium.com)

Views: 4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