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把一整日的孤獨送給你
在荒涼的海灘我以堆沙為樂
在滾滾海潮打碎的靜寂中
我詛咒潮音永遠的羞辱
就這樣我慢慢等待
等待你的身影破霧走來
Added by moooi on June 8, 2020 at 12:22pm — No Comments
說來慚愧,我已經不記得徐虹是什麽模樣了。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一個會議時,我在小組會上提出應該加強城市安全意識,預防突發性災難,規範加油站的建設。
徐虹很敏銳,很快在《中國青年報》上作了有關報道。我想她真是塊做記者的好料。
沒有想到,前兩天讀到她的一篇兩萬來字的散文。散文叫《北京斷章》,這個題目並不打人。不過,平實是一種勇敢,更是一種境界。不知怎麽的,我跟著她的…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ne 7, 2020 at 5:36pm — No Comments
烏干達的首都,全國最大的城市坎帕拉,位於國境中南部高地上,座落在維多利亞湖北岸,城區距湖岸僅11公里,全城建築在7個山頭上,海拔1190米,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雖然臨近赤道,但氣候並不炎熱。維多利亞湖碧波蕩漾,岸邊棕櫚搖曳。城區建築宏偉,街道寬闊,樹木蔥鬱,鮮花常開,景色秀麗。坎帕拉被稱為烏干達的縮影,烏干達因是「東非高原水鄉」而被人們稱為「非洲的明珠」,而坎帕拉則又被人們稱為「明珠中的明珠」。
在當地民族語言里,「坎帕拉」有「羚羊山」的意思。據說,最初這里是一片荒山,山上長滿了茂盛的牧草,許多動物在這里自由生存,尤以羚羊的數目為最多,這些羚羊時常成群從這座山跑到那座山,故稱為「羚羊山」,或「羚羊之地」。坎帕拉曾是歷史上著名的烏干達王國(也稱布干達王國)的王宮所在地,傳說烏干達王國國王經常在閒暇時在這里放牧羊群尋樂。…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une 7, 2020 at 5:14pm — No Comments
鑽石自然是美麗的,你見過四點五五卡全美方鑽的放大照片嗎?比看美人還過癮。但是珍珠比鑽石浪漫,因為一人老珠黃不值錢”這句話。非常感性,非常淒艷。有缺憾的珍珠算是次貨,不是圓形的,像栗米像牙齒,珍珠素不勻稱,一頭亮一頭啞,可是比圓滾滾的養珠有趣得多,價錢也相宜,因此較沒那麼端莊,可配t恤牛仔褲穿,仿佛掛著串貝殼,可是又較貝殼名貴。珠子的價錢近年漲上一倍至兩倍,原因不是外行人可以明白,照說來源是沒問題的,連卡佛有一串拇指大珍珠,才頸圈大小,兩萬多元。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ne 7,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寒暑表一百零四度,夜,我們談到了避暑,起頭隨便談談,後來爭執起來了。
妻是在山國里長大,現在剛學會游泳,所以不主張再登高山,要去海;我是看慣了海的,不主張去海邊。於是我主張廬山,她主張青島:我主張泰山,她主張煙台,……
我們越爭越起勁,爭到什麼都忘了。我說:
「你是去避暑,還是去跳海? 你是去尋快樂,還是去尋死? 」她說:…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ne 6, 2020 at 5:16pm — No Comments
這個穿上西裝的男人、這個站在巴士站上的少年、這個戴手鐲的男人、這個蹲在鐵閘前的男人……偶然看一眼,也許人們會下個結論:他們的精神有問題?他們是危險的?
不見得。不是這麼簡單。這個穿西服的男人,他喜歡散步,坐在長椅上休息。而他會特別選擇有陽光與和風的長椅,他坐在那裏,帶著一種悠閒的神色,欣賞光線的變化。他走近垃圾箱,看見地上的垃圾,先拾起來放進垃圾箱,再從垃圾箱裏翻他要找的食物。他穿著西服,穿得好像一個普通人,他不懂看報,但他手上總是拿著一疊報紙,好像一個普通人。…
Added by Suyuu on June 6, 2020 at 5:13pm — No Comments
一個女人坐在竹籃裏,自己跟自己說話,有時她還舞動雙手。當她要走了,她便拖著繩子,把竹籃拖在背後。籃裏有她的衣服,那是她的家。她拖著她的家到處去。
一個男人,身旁放一枝拐杖,他讓它穿上西裝,又用布把它綁起。當他獨自坐在關上的店舖門前,他不喜歡人家接近他。陪伴他的只有這穿上外衣的拐杖,好像它是他唯一的朋友。
一個女人,坐在舊火車站的石柱旁,呆呆地坐上一天。她的東西放在柱後,而她就坐在那裏。有人走過去跟她說話,她只是擺擺手。她總是坐在那裏,好像她能做的就是坐在那裏。…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June 6, 2020 at 5:11pm — No Comments
Edited by Sherry Turkle
Autobiographical essays, framed by two interpretive essays by the editor, describe the power of an object to evoke emotion and provoke thought: reflections on a cello, a laptop computer, a 1964 Ford Falcon, an apple, a mummy in a museum, and other…
Added by 陳老頭 on June 6, 2020 at 1:30pm — 2 Comments
2000年從蘭州去甘肅景泰,老爺公共汽車喘著氣在荒原上的公路上蹦蹦跳跳,荒原,生長著一簇簇耐旱的油蒿(下圖 1),它們將綠意點向天邊。臨近景泰時,看見一片一片胡麻地,胡麻地看上去是卵石灘,指甲蓋大小的卵石密密麻麻,這石土地上長著約有二尺長的胡麻,胡麻稈淺紅色,稀稀落落,表達土地的貧瘠與艱難,那時刻,殘陽似血,胡麻如胭。
…
Added by 美食 庫 on June 6, 2020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溪頭森林多竹,竹子是圓的,誰都知道。但在餐廳前更有一叢方竹,雖不是棱角分明,竿身天生就已化規為矩,方方的竹竿,顯得憨厚可愛。
物以稀為貴,古人早就視“方竹”為珍品,制成的“方竹杖”是雅士的珍玩。曾有一位潤州太守,攜著方竹杖去遊甘露寺,為了禮佛尊僧,他把寶愛的方竹杖送給了寺內的和尚,經過宦海的幾度播遷,數年後他又再度到潤州做太守,再遊甘露寺,問起那根方竹杖的下落,原來寺僧嫌它是方的,已經削成圓形,又嫌它太素,已經加上油漆,早淪落成一根油漆棍子了!這位太守為它惋惜了很久。
“削圓方竹杖”的嗟嘆,好像是很特殊的案例,其實人世間到處充滿了這種無奈,一切珍愛的東西,只有在知音的手中,才是珍貴的,一朝離開知音者之手,只當是一個尋常的物品,沈淪飄泊,便有焦頭爛額的命運。…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6, 2020 at 9:59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moooi on June 5, 2020 at 11:43pm — No Comments
是什麼樣的素手在輕風中辭別
是什麼樣的愛語
五月的夜將之傾聽而又丟棄
月光把你描摹成
一尊超離時間的雕象
有誰可以攫住
不停死亡的寸寸時光
Added by moooi on June 5, 2020 at 11:37pm — No Comments
阿根廷的畜牧業舉世聞名,那天,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ries)值午餐時分,饑腸轆轆,因此,把行李安頓好後,我便要求櫃枱職員給我介紹一間好的牛扒餐館,他不假思索的便說:
「Lachacra餐館,可以給妳提供第一流的食物!」
那間餐館,和旅館有一段長距離,我們已報名參加了「城市半日遊」,恐怕來不及去了,指指旅館正對面那間西餐館,問他水準如何,他縮縮鼻子,不屑地說: …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ne 4, 2020 at 10:5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June 4, 2020 at 10:12pm — 1 Comment
柏格森一方面論述人的身體歸屬於宇宙的物質運動,另一方面指出人的身體之所以能夠擷取不同的物質運動進行認知,是由於人具有自由意志。(1910: 280)自由意志歸屬於意識,物質主義的科學觀不承認它的實在性,但是柏格森從延持的觀念來肯定它的存在。柏格森提出,就算科學可以提出證據,說明腦細胞每時刻的活動是由生理的機械運動來定位,也不能因此結論,心智活動是由這個必要的機械運動所決定。若果真要如此下定義,則必須先證明每一個心智活動與每一個腦細胞狀態之間的關聯性。(1910: 146)…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ne 4, 2020 at 6:30pm — No Comments
中衛素享“酒的故鄉”美譽,酒文化韻味綿長,積澱中見厚,繼承中漸盛,無不體現著清淑之氣。作為地方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特色見譽於人口,公允人於情理。
論及喝酒,中衛人善聚以飲,正是無酒不熱鬧。每每賓客蒞臨,少不得設宴擺酒;朋友聚首,難免不小酌一番;家人團圓,更是離不開暢飲。然而,無論哪種情況,總是尊卑有致,親疏有度,男女有別,長幼有序,儒雅之風有加,恰到好處。只是猜拳行令,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由此便能收到“酒令傳美意,杯酒暖心窩”之效果。…
Added by 文創 庫 on June 4, 2020 at 1:33am — No Comments
世界的進程就是這樣,對此,我只能說好。——城市的建立。石塊和青銅。黎明時荊棘的火焰裸赤了這些巨大的綠色的石塊,油光光的像教堂的和公共廁所的基石,而那海上的船員,我們的煙可以飄到他那兒,他看見大地已經根本改變了面貌(從海上即可望見燒草肥田,和山區的引水工程)。
於是在清晨在一個神聖的名字的唇音中建立了、安置了這個城市。營地從山上撤消了!而我們這些在那兒在木廊中的人,在新奇的世界裏跣頭赤腳,我們憑什麼嘲笑,我們憑什麼,處在我們的地位,嘟笑姑娘們和母驢們登岸?
自從黎明以來,關於這些揚帆航行的人有什麼可說的呢?——糧食到了!……而那些船隻,比天國白孔雀下面的伊利翁更高,越過沙洲,停留在這死水中,那兒漂浮著一隻死驢。(我們必須決定這條茫然的蒼白的河流的命運,它的顏色象被壓出液汁來的蝗蟲的顏色。)…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une 3, 2020 at 11:28pm — No Comments
我們的道路數也數不盡,我們的住處飄泊無定。汲飲於神的人的嘴唇是粘土制作的。您,在清晨的母液中給死者沐浴的人——這裏仍然是戰爭荊棘遍佈的土地——也把生者的臉洗凈吧;哦,雨啊!洗凈暴徒的愁容,暴徒的和顏悅色吧……因為他們的路都是窄狹的小徑,他們的住處飄泊無定。
雨啊!洗凈強者的石頭地面。在他們的力量庇蔭下。巨大的桌子邊沿將列坐著那些一點不曾被人類的酒漿所沈醉的人們,那些一點也不曾被眼淚和幻夢的嗜婦所玷汙的人們,那些在白骨的喇叭中對自己的名字毫不在意的人們……在巨大的桌子邊沿,在他們的力量庇蔭下,那些強者的石頭地面。…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une 3, 2020 at 11:28pm — No Comments
十七歲投稿副刊、主編校刊,高中時期他就具有文學的基礎,當兵及大學四年雖未創作,卻大量汲取文學養分,教書期間,他在中時「人間副刊」發表一篇〈同學們〉,在聯合副刊發表一篇〈廁所的故事〉,兩篇散文一刊登,就被兩大報視為「明日之星」,而競相展開網羅行動,結果阿盛選擇進入中國時報工作。在文壇上,新人能受如此禮遇,阿盛應是第一人。當時是一九七八年,鄉土文學論戰甫進入尾聲,不少臺灣作家開始以詩、小說、散文關注本土文學,但怎樣才是「鄉土文學」意義下的好作品?〈廁所的故事〉適時出現,無疑是令人振奮的強心劑,當時楊牧特地寫信給聯副稱讀〈廁所的故事〉「真是一篇上乘的散文,質樸敦厚的鄉土文學」,對於阿盛的語言,楊牧說:「語言在我們的生活中衍生成型,勢必擺脫不合用的種種規矩,臺灣人能講道地的北平話當然不錯,但總是帶點土土的鄉音講『臺灣國語』更令人著迷。」當時一些關於鄉土文學的問題,諸如題材、語言,透過這篇文章似乎帶來反省思考同時也清楚了出路。〈廁所的故事〉很具指標性,阿盛因此被稱做「廁所作家」。…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2, 2020 at 11:31pm — No Comments
當孩子們說她是老虎時,她還高興。當孩子們說她是條毒蛇時,她老大不高興,當孩子們說她是蠢豬時,她就勃然大怒,並開始在記分冊上寫一大片三分和四分。最刻薄的學生說,要是用真名稱呼她,那是對她最惡毒的謾罵、她的名字叫布奇基奧。
女教師布奇基奧教意大利語、拉丁語、希臘語,還教歷史和地理,但她每天早晨去學校上班,與其說是去教書,還不如說是去報復。她要報復她的丈夫,因為他每年夏天都帶著女秘書出走,她要報復她16歲的女兒、因為她從家里擅自出走,原因是她無法忍受母親的厲害勁兒,她的這種報復心理來源於她生下來就長得醜陋,肥厚的嘴唇,鼻子跟土豆兒似的,還一副兇相。 …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ne 2, 2020 at 11:21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