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借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筆者用了一周的時間讀完了朱光潛先生的《讀寫指要》,感覺如沐春風,受益匪淺。這是一本指導年輕人閱讀寫作的書,書中告訴喜愛閱讀和初習寫作者哪些是閱讀寫作的坦途,哪些是彎路。
朱光潛是20世紀享譽中外的美學大師,也被譽為「青年人的導師」,不僅因為他從年輕提筆作文開始,就為青年人寫作,更由於他曾經做過中學教師,又在大學里長期任教,比較了解青年人的想法,樂於為他們的人生困惑指點迷津。筆者記得上大學時,在穿過燕南園去圖書館的路上,經常會遇到朱光潛先生在園中散步,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閱讀本書的過程,時常感覺大師向我走來,那睿智的目光在注視著我,他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與我談心,循循善誘,娓娓道來。…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November 2,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中村的「場所哲學」繼承了西田哲學對生命的關注的主題,這從他對人的無意識、人的身體的場所性的論述中可以看出。與西田一樣,中村也吸收了榮格的心理學思想,對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的「自己」做了區分,強調了「無意識」作為人的存在根據的重要性。但中村的「場所哲學」又對西田哲學做出了重大修正,那就是他沒有像西田那樣把「場所」限定為一種心理事實,而是進一步擴展為社會、歷史、文化、傳統、習俗等宏大的背景。這就是固有環境、社會共同體與象征空間的「場所」所表達的意義。日本當代的許多哲學家也力圖從本土的神話傳說、民俗和宗教中發現日本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從而更準確地把握日本人的民族心理結構,對日本人的生命有更準確的觀照。可見,對人的存在根據的關注和追尋是日本現代哲學的共同主題。…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November 2,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五
事實上,在很多花樓溝村人的記憶中,金山嶺長城最早叫「邊墻」。
「走,上邊墻玩去!」
這幾乎成為他們那一代人上山玩耍的口號。那時候他們十多歲,小的六七歲,正是對自然萬物充滿好奇的年齡。如今,他們逐漸老去,可是談起長城,每個人眼裏都閃出亮光。
花樓溝村606戶,共計1810人。這次我們只采訪了十多人。肯定還有很多還沒采訪到的長城保護者,比如「長城老李」、「長城老顧」、「長城老孫」、「長城小鄭」………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November 2, 2023 at 9:49pm — No Comments
p19 維柯認為,他提供的這種上帝創造的模式與柏拉圖相一致,同時也是用來替代亞里士多德的經院追隨者們的理性形而上學。經院哲學家們的錯誤在於,他們消解了普遍形式和形而上學形式之間的區別,因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即通過探究事物的普遍顯現的物理特性,就可以理解它們的最終形式。(而實際上這種努力引出了現代科學的發展)
p20 不過,如果一門科學運用人類的製造能力來模仿神的創造運用得越多,那麽這種確定性就越接近真理,因為真理部分地依賴於創造。(這里及之後的斷言與馬克思、海德格爾對於「工作」、「操勞」的關鍵性研究的比較)
p24 (維柯把數學作為一種關鍵創造。對於數學的創造性的啟發。)
p34 霍布斯和斯賓諾莎對於…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三、柏格森哲學的宇宙論轉向
深受19世紀的法國實証主義和英國經驗主義的影響,柏格森哲學在方法論上,要求成爲一種“真正的經驗論”;只有“這種真正的經驗論才是真正的形而上學”。因此,柏格森的哲學,始終在與各種具體的實証科學的對話中展開,因爲唯有這樣,才有可能使得哲學思考擺脫抽象概念和個體感受的局限,才有可能成爲一種“整體經驗”(expérience intégrale)。正是這樣一種追求,使得柏格森哲學有可能超越主體哲學和意識哲學,在一種宇宙論的視角之中展開。
當代法國學者米格爾(Paul - Antoine…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註釋…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香腸被拿來彼此比較,菜單遭到空前討論,吃過的食物一再被提起,甚至還互相研究即將上桌的食物。
一切紅塵俗務已拋至九霄雲外,此時此刻,吃飯天下第一優先,滿足聲浪充塞四周。
酒真是不可抗拒!
我們輕鬆沈醉地進行午餐,猶如運動家必預做柔軟運動。開胃第一道菜是一個頂部被切開的蘿蔔,內裝差不多一匙的奶油及一層粗鹽;接下來是一片上面撒滿胡椒的香腸;還有用昨天麵包烤成的、上面塗有閃閃發亮的鯉魚橄欖麵包片,冰鎮的紅酒及白酒。
米奇斜在桌子旁,“不准吐掉!”他再三強調。…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開鈕斯被直直地壓進大地並形成一個深洞 , 這個隱喻與性有關 , 但它並非象徵著性交 。它意味著 : 男性對女性反叛的壓制。把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男性因素死死地壓住 , 決不能讓陰蒂從大地母體破土而出變成陰莖—象徵著決不讓女人變性成為男人 , 哪怕只是心理意義上的男人 ; 進而再造女性性別特征—用那暗示著陰道的深洞來象徵 , 迫使反叛的女人重獲男人為她們創造的女性特征 。
這樣的隱喻闡釋固然也不可能窮盡隱喻的內涵, 但至少它是從具體的神話故事本身出發的, 而不是簡單的 、 脫離文本實際的理論套用;它建立在對隱喻產生的語境的整體把握之基礎上, 顧及了原始思維的整體把握特征。
即使顧及到上述兩個原則 , 隱喻的理解以及其理解是否完全符合原始人的本意 , 仍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理性思維與原始人的思維有著根本性的差異。…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但是,特定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與描述這個歷史事件的史詩的出現相隔不能太遠,相隔太遠會使得史詩歌手的時代意識和觀念世界與史詩所描述的時代意識和觀念世界出現本質上的分裂,使得史詩不能表現英雄時代的真正的民族精神,從而失去了原始心靈所特有的生命力,讓聽眾感到史詩的描述不符合時代意識及其起著作用的那個時代的信仰、生活和習慣觀念,乃至產生不耐煩和枯燥無味的審美情感。…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幻象》的思想淵源並不明確,布爾斯廷對任何大型哲學問題的回避似乎是典型的美國風格。但其實作者可能承認,他的作品更容易追溯到歐洲大陸的思想。早在1843年,照相機發明後不久,費爾巴哈就給「我們的時代」貼上了這樣的標簽:「重形象而輕事物,重摹本而輕原物,重再現而輕真實,重表象而輕存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提出的疑問,「如果印刷機存在,這世上是否還可能有《伊利亞特》」,暗示了布爾斯廷對圖形革命重塑話語結構的強調。在誇大媒介對認知的影響方面,麥克盧漢與布爾斯廷並沒有太大不同。…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2, 2023 at 9:25pm — No Comments
或許是無神論的中國不存在古希臘號為伊西斯(Isis)一類的詩歌神祇,也就沒有普魯塔克(Plutarque)轉述過的伊西斯的自負、得意之言:「不曾有凡人揭開過我的面紗。」[50]很可能是有感於「蕭墻」內外對新詩合法性持之以恒的質疑[51],廢名乃於…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November 2,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這種精神並非自然的産物,它不是上升中被波浪染色的“大海的語聲”,也不是代表着虛無的空氣的演説,也不是循環在一個季節裡的單純的聲音。“它不止於此”(it was more than that) ,這種表達形式多次出現在史蒂文斯的詩裡,他總是這樣去尋求更豐富的可能性。結果,這種精神不但不是自然的産物,甚至不是女歌唱者的産物, 儘管她是她的歌和這個她在其中歌唱的短暫的世界的創造者:
是她的語聲
使天空在消失的時候最具鋒芒。
她度量出時光自己的孤獨。
她是她歌唱於其中的世界裡…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November 2,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總得來看,我們不能認為維柯已在西方或得足夠多的重視。比如施特勞斯編《政治哲學史》和最近重譯薩拜因《政治學說史》中都沒有維柯的地位,近年來也沒有更多關於維柯的專著湧現。當然Donald Phillip Verene和Leon Pompa等學者多年來堅持研究維柯,他們的工作值得推薦。…
Continue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November 2,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這種看似機巧的語言遊戲行為,難道僅源於奇技淫巧式的機心?語言的生成機制恰恰就在於此:「不存在詞語的創造,也沒有在句法效果之外具有價值的新詞,這些新詞正是在句法效果中得以發展……『捍衛語言的唯一方式就是攻擊它』」(德勒茲《文學與生命》);張爾的詩句「為了冒犯語言,也阻止語言對自我的冒犯」(《壯遊圖》第十六首)就是對引文中普魯斯特言論的最妙的回應。而這種語言觀背後,是將詞語作為牽連經驗的紐帶加以重新組裝和鏈接的意識,是「一隻眼看進去,能直接通過另一隻,/ 看到同一個對面」、「把可見物都 / 拿捏成可引見之物」(均引自蔣浩《遊仙詩》第十一首)的邏輯復述。羅蘭·巴特在論述了詩歌消除語言自發功能的現代形態之後,接著說,「現代詩只保留下來關係的運動、關係的樂曲式表達,而不是保留下來關係的真實性。字詞在一條毫無內容的關係線上閃爍……」(《寫作的零度》)…
ContinueAdded by OVEPI on November 2,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二、形象、憲象、法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已經是哲學化的思想。「道」置「名」前,就哲思而言,或許合適;但就人類原初智慧而言,則對於神靈的意識,或神靈的呼喚,必在「道」前。甚至,這種呼喚所依憑的「名」「字」,乃是最為根本的。「道」之為「名」,即如是也!…
Continue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November 2,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那時,1968年的“五月革命”正方興未艾,如火如荼。年輕人懷著對權力的想像積極參與到社會變革活動中,女性試圖在社會佔有一席之地並獲得充分的權力。國家與國家之間、語言與語言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邊界開始敞開。
當時,我在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學習,並成為先鋒文學雜誌——《原樣》(Tel Quel)的一員。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入研究了哲學和語言學理論。我著迷於無法避開的黑格爾思想,也對胡塞爾的現象學充滿了激情。我在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中融入了我對法語、俄語、英語和古典語言(拉丁語和希臘語)的認識,也融合了我對一些重要理論的推崇和解讀:俄羅斯後形式主義者米哈伊爾·巴赫金的對話理論,費爾迪南﹒德﹒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涉及到的符號學問題…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November 2, 2023 at 9:00am — No Comments
由此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史學傳統,這種史學傳統由孔子開創,它不僅只是對歷史事實秉筆直書,而且要在其中善善惡惡,褒貶是非,寄寓微言大義。所以中國古代像《春秋》、《史記》那樣的偉大史學著作,同時也可以說是哲學著作。由此更形成了作為中國哲學之重要載體的經學傳統,漢代的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等等,都可以納入這種廣義的經學傳統,因為它們都是通過對歷史文獻的重新闡釋來表達其哲學觀念和理論體系的。
在這種闡釋中,引經據典,溫故知新,繼往開來,「史」便成為論證當下之「是」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參照指標,而「是」也就存在於歷史的延續之中。例如儒家的「道」究竟「是」什麽?用韓愈的話來說就是「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的那個東西[…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November 1,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鼓浪嶼,和所有的古城古街一樣,適合閑閑地走。長巷短巷生長著各種各樣建築風格的房子,有植物和藤蔓纏繞,有石階和青苔點綴,有歷史和人文交織,滿是歲月,滿是閱歷,滿是風情。
最初,這里是一些閩南風格的民居。後來,外國列強前來建立使館,帶來了一些西式建築風格。再後來,歸國華僑漸多,他們在鼓浪嶼修建居所,使得建築風格不斷得到豐富,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也就是這樣的匯聚,保留,使得鼓浪嶼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成為旅遊勝地。
舒婷是福建人,就住在鼓浪嶼。島上的木棉隨處可見,開著大朵的紅花。我不認識橡樹,每每見那高大的蓬勃的,就想當然地以為它是。反正也沒什麽,樹只是詩人的意象。…
ContinueAdded by Easy Tree on November 1,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在最初始的時代, 人類並未察覺到「社會」的好處, 但隨著家庭的產生, 人類開始產生了「自私的情感」。對於「自私」, 休謨的評價非常公允:「我知道, 一般地說, 自私這個性質被渲染得太過火了, 而且有些哲學家們所樂於盡情描述的人類的自私, 就像我們在通話和小說中所遇到的任何有關妖怪的記載一樣荒誕不經, 與自然離得太遠了。」[5]527
自私並不是一種極端化的情感, 休謨認為自私不過是人類各種性情中的一種, 不應該過分妖魔化 (對自私的這種界定同樣被斯密采納) 。休謨希望從「自然」的角度認識自私:人們總是愛自己勝過愛別人, 盡管人們對子女的愛非常慷慨, 但這種慷慨與自私結合在一起, 使得人們對親戚、朋友以及其他人的情感產生不同程度的距離。由此, 當每個個體為自己謀福利的時候, 自私便開始發揮作用。
休謨說,…
Added by 水牆 繪 on November 1,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moooi on November 1,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2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