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摘要:羅蒂的論述在20世紀90年代初受到朗西埃的注意,兩人皆有“從哲學走向文學”的主張,在理論立場上可引為同道,具體論述卻多有分歧。我們不妨將兩人的文論觀點加以系統化,分別命名為“激進的詩學”與“實用的詩學”,以深入探究法國激進哲學與美國實用主義在學術理路上的差異。但是必須同時強調,羅蒂與朗西埃皆非故步自封之輩,而恰恰是要踐行一種“出位之思”,即通過不同思想、學術傳統的相互激發,使人文學術跳出“專業化”進而“非政治化”的陷阱,恢復應對當代問題的能力。通過在兩位極具個性的思想家之間構建一種可能的對話,我們或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哲學與文學、學術與政治、歐陸學統與英美學統的表層對立,對西方當代文論的理論境遇與話語策略獲得新的理解。…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21, 2021 at 6:00pm — No Comments
(按出場先後為序)
蒂蒂爾母親/蒂蒂爾父親/蒂蒂爾/米蒂爾/
仙女貝麗呂娜/眾時辰/麵包/火/狗/貓/
水/奶/糖/光/蒂蒂爾奶奶/蒂蒂爾爺爺/
皮埃羅/羅貝爾/讓/瑪德萊娜/皮艾蕾特/
波莉娜/麗蓋特/夜/睡眠/死神/眾幽靈/
感冒/樹木/群獸/眾幸福/眾歡樂/…
ContinueAdded by Suan Lab on June 24,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三、 誰之現代,何種文學性
羅蒂與朗西埃兩人都有一種大而化之的文學史觀。羅蒂提供了一個宗教文化——哲學/科學文化——文學文化的三部曲,作為最後階段的文學文化從19世紀開始,這是一種“通信者的文化,寫詩歌、小說、政論者的文化以及批評他人詩歌、小說及政論的文化”{31}。與之相對應的是,朗西埃有所謂“文學時代”(age of…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28, 2021 at 6:00pm — No Comments
阿蒂斯自行閹割的傳說,明明是要說明他的祭司的自行閹割,祭司在開始服侍女神之前一般都要先閹割。他之死於野豬的傳說,是要解釋他的信徒、特別是珀西納斯人不吃豬肉的原因。同樣,阿多尼斯的信徒也不吃豬肉,因為野豬殺害了他們的神。據說阿蒂斯死後變成一棵松樹。
羅馬人在與漢尼拔 [約前247~約前183,迦太基名將,曾對抗羅馬並侵入意大利。] 長期戰斗行將結束的時候,於公元前204年采納了弗里吉亞人對“諸神之母”的敬奉。因為有一個預言湊巧振奮了他們沮喪的心情,人們宣稱這個預言,得自《西彼拉佔語集》那本簡便的胡說八道的大雜燴,預言說如果把東方的這位偉大女神帶到羅馬來,外國的侵略者就會從意大利被趕走。…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July 18, 2020 at 2:41pm — No Comments
朗西埃真正想做的事,確實與羅蘭·巴特一脈相承:描述一種現代感覺形式。朗西埃拒絕“現代性”“現代主義”這類概念,也反對克萊門特·格林伯格所謂“媒介的真實”或者德勒茲所謂“純粹感性”,認為這些概念太強調藝術與環境、傳統的割裂,都是要使藝術分離於現實,而朗西埃強調藝術作品與日常生活之間既沒有感性的區別也沒有本體論的區別,換句話說,沒有藝術的本體論,只有歧感的本體論(ontology of the…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30, 2021 at 6:00pm — No Comments
那麽,實用主義者的進步路線又當何論?羅蒂描述的這個進程,其實一半也是在夫子自道。他說,在起初,追求啟蒙之餘,人會覺得西方哲學中所有的二元對立,諸如真實和外觀、純粹光照和彌漫反射、心靈和身體、理性的精確和感性的淩亂、秩序有定的符號學和漫無邊際的符號學等,都可以擱置一邊。不是將它們綜合為更高的實體,也不是加以揚棄,而是干脆就忘卻它們。你只消讀尼采,就到達了這一啟蒙的初級階段,會明白所有這些二元對立,不過是隱喻了他們對於極權、控制的想象,與他們自己微不足道的現實地位之間存在多麽大的反差罷了。…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17, 2022 at 3:00pm — No Comments
克里斯蒂娃的理論具有顯著的跨學科優勢,呈現出多維結構的理論特征。設定文化史、個人史以及文本這三種場面,構築貫徹三者的理論,是克里斯蒂娃的基本方法。克里斯蒂娃以精神分析為邏輯起點,以後結構主義為理論目的,以符號研究、文本研究為理論運用,建構了多元邏輯的學術系統。以精神分析看待結構主義,克里斯蒂娃不但研究了結構主義隱去的主體問題,更探討了結構主義避而不談的結構的來源問題。其符號觀、文本分析也在精神分析理論中尋找支撐依據,從心理與文化的雙重層面探究符號與文本的意義。…
ContinueAdded by OVEPI on February 18,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那麽,文本的內在一致性即意義,又該如何理解?羅蒂認為,文本的一致性不是在被描述之前就事先存在的東西,一如斑斑點點,只有將它們連接起來,才能見出意義。所以意義不過在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對某一系列符號或者聲音感興趣,將它們串聯起來進行描述,換言之,把它們跟我們與感興趣的外部事物聯系起來。比如說,我們描述的可以是一系列非常晦澀的英語詞匯,是喬伊斯值一百萬美元的手稿,是《尤利西斯》的早年版本等。由是觀之,文本的一致性既不內在,也不外在於任何事物,它不過是關於這個事物迄今已有相關言說的一種功能。這一點在哲學上固然不言而喻,即便轉向爭議更多的文學史和文學批評,亦是如此。對此,羅蒂說:…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21,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克里斯蒂娃在1990年出版的自傳體小說《武士們》(Les Samouras)中憶起她初到巴黎時的失望。1965年下雪的聖誕節,來自保加利亞的24歲年輕學生並未在第一時間被「光之城」的富麗堂皇所擊中,而是抱怨巴黎人不知道如何清理積雪。事實上,巴黎冬季的溫度難以帶來俄羅斯白雪皚皚的景觀,雪之於巴黎人而言不過是延遲的雨,說是積雪,實則不久後便會化為灰蒙蒙的泥水,雪的形態蕩然無存。
進入高研院學習的克里斯蒂娃很快就會意識到一種截然不同於中歐文化背景的模糊和曖昧,在她的老師羅蘭·巴特陰翳多變的文筆下,讀者要時不時穿過這種微微泥濘的灰色地帶。三年之後,克里斯蒂娃和同班同學,《原樣》雜誌(Tel Quel)主編菲利普·索列爾斯(Philippe…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20, 2024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四
“帕蒂,是你麽?你能看見我對麽?”腐屍擡起頭,茫然的四處望著,脖子“咯噔咯噔”直響,“我是摩拉啊。”
摩拉?!帕蒂再也無法忍受心中的恐懼,拼命地撕扯著頭發,尖叫著向外跑去。
裹身紗麗因為步伐過大被扯裂大半幅,露出渾圓性感的大腿、纖細的腰肌。胡同口急匆匆走來幾個流浪漢,看到跑過來的帕蒂,相互哈哈一笑,並排攔住她的去路。帕蒂距離他們越來越近,流浪漢們忽然中了邪似得喊著,歪歪倒倒的向兩旁讓開一條路,直到帕蒂跑過去,這些人依然在不停的狂叫,有的抓著衣服撕扯著,有的使勁的捶著腦袋……
他們嘴裏都在不停的念著一句話:“濕婆神保佑……”…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January 9, 2016 at 11:09pm — No Comments
“等一等,威爾許。媽媽,能讓他再出去一趟嗎。我想讓他陪我去。”
“你還是讓他留在這兒得了。”毛萊舅舅說。“他今天出去得夠多的了。”
“依我說,你們倆最好都呆在家里。”母親說。“迪爾西說,天越來越冷了。”
“哦,媽媽。”凱蒂說。 …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9, 2019 at 7:30pm — No Comments
網絡智酷首創了「思想劇場」這樣一種形式,對數字化經典進行領讀。我領讀的是斯蒂格勒的名著《技術與時間》。先後在長安俱樂部和網絡智酷本部做了兩場講座,現將主要內容整理後分享如下。
閱讀斯蒂格勒《技術與時間》的現實意義,在於加強對技術革命本質的認識。歷史上反覆發生同樣的現象:技術革命發生20年到50年後,人們對新技術的細節和應用已經十分熟悉,但仍把技術的本質,理解為革命前的本質。例如,稱工業技術為農業4.0,或稱信息技術為工業4.0。其特徵是體用顛倒,舊學為體,新學為用。斯蒂格勒《技術與時間》可以幫助我們系統地建立關於如何辨別技術之「體」的思維框架。這有助於我們超越當代的歷史局限,站在未來立場上,提前認識當下的信息技術革命的革命性所在。…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une 24, 2024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第十八章·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和法國電影(一)
(附西班牙、葡萄牙、希臘)(1945-1960)
意大利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勃興是西方世界戰後最重要的現象。在《羅馬,不設防城市》(1945年攝制)中,安娜·瑪格那尼塑造了一個新型的悲劇角色,她傑出地扮演了一個上街遊行參加鬥爭的平民婦女。…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7pm — No Comments
摘 要:法國是當今世界符號學研究的三大王國之一,而且是唯一一個真正形成過符號學運動的國家。 這里符號學人才濟濟,克里斯蒂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她所倡導的互文性思想和解析符號學理論受到世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互文性指符號系統的一種互換關係,它受西方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符號學、文化符號學、精神分析學、哲學等學科的影響,表現形式多樣,集中體現了引文性、社會性和轉換性三個基本特征,該思想的提出無疑是對結構主義符號學以及傳統文學研究的超越。 解析符號學更是對結構主義符號學的一種反叛和挑戰,它主要來源於巴赫金(Bakhtin Michael 1895—1975 )的語言哲學思想,同時與馬克思的價值形成理論、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以及拉康的分裂主體理論密切相關,主要內容包括文本間性理論、意義生產動態理論和過程主體理論。…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January 23, 202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服裝
蒂蒂爾穿貝洛童話故事中小拇指的服裝:朱紅色短褲,淺藍色短上衣,白襪,深黃色皮鞋和高筒靴。
米蒂爾穿甘淚卿①或小紅帽的服裝。
光穿月白色長裙,能象光線一樣閃射出白金般銀輝的羅紗裙,“新希臘”的款式,或者是瓦特·克蘭設計的“盎格魯希臘式”,甚或略帶第一帝國時期那種樣式;高束腰,雙臂袒露;“高冠”發式或“輕冠”發式。
仙女貝麗呂娜及女鄰居貝蘭戈穿童話中窮女子的古典服裝。第一幕仙女變為公主一段亦可略去不演。…
ContinueAdded by LiDi Za on February 19, 2016 at 10:16am — No Comments
Song
作者簡介:克里斯蒂娜·喬治娜·羅塞蒂 Christina Geina Rossetti(1830-1894),英國19世紀女詩人,著名詩人但丁?加布裏埃爾?羅塞蒂之妹。她有過兩次戀愛,但都因宗教信仰上的分歧而失敗,這在她的詩中也留下了悲哀的印記。她是先拉斐爾派詩人,她的詩受其兄的影響,兼有抒情性和神秘性,並帶有悲哀和象征的色彩。但與其兄相比又自有特色:兄的詩濃艷華麗而妹的詩哀婉樸素,兄重感官而妹重虔信。她寫有很多宗教詩,但主要成就還是在她的抒情短詩上。重要作品有《詩選》《新詩》《鬼怪市場》等。
當我死了,親愛的,
不要為我唱哀傷的歌曲;…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1:32am — No Comments
Song
作者簡介:克里斯蒂娜·喬治娜·羅塞蒂 Christina Geina Rossetti(1830-1894),英國19世紀女詩人,著名詩人但丁?加布裏埃爾?羅塞蒂之妹。她有過兩次戀愛,但都因宗教信仰上的分歧而失敗,這在她的詩中也留下了悲哀的印記。她是先拉斐爾派詩人,她的詩受其兄的影響,兼有抒情性和神秘性,並帶有悲哀和象征的色彩。但與其兄相比又自有特色:兄的詩濃艷華麗而妹的詩哀婉樸素,兄重感官而妹重虔信。她寫有很多宗教詩,但主要成就還是在她的抒情短詩上。重要作品有《詩選》《新詩》《鬼怪市場》等。
當我死了,親愛的,
不要為我唱哀傷的歌曲;…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1:32a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