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最後,讓我們再思量一下,說“人應當是如此這般的”這種話有多麽天真。現實向我們顯示了令人愉快的豐富類型,過度揮霍的形式遊戲和形式變化,而某位可憐的囿於一孔之見的道德家卻說:“不!人應該是別種樣子的。”……他甚至知道人應該是怎樣的,這個可憐蟲和偽君子,他在墻上畫了幅自畫像,說道:“ec-ce homo①……然而,即使道德家只是向著某一個人說:“你應當是如此這般的!”他也依然把自己弄得很可笑。個人是fatum…
Continue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20pm — No Comments
——我制定一個原則。道德中的每一種自然主義,也就是每一種健康的道德,都是受生命本能支配的,——生命的任何要求都用“應該”和“不應該”的一定規範來貫徹,生命道路上的任何障礙和敵對事物都藉此來清除。相反,反自然的道德,也就是幾乎每一種迄今為止被倡導、推崇、鼓吹的道德,都是反對生命本能的,它們是對生命本能的隱蔽的或公開的、肆無忌憚的譴責。而且,它們聲稱“上帝洞察人心”,它們否定生命的最深最高的欲望,把上帝當作生命的敵人……給上帝逗樂的聖人是地道的閹人……“上帝的疆域”在哪裏開始,生命便在哪裏結束……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14pm — No Comments
這同樣的手段,切除,根除,也被那樣的人選用來與欲望鬥爭,他們的意志過於軟弱,過於衰退,因而無能自立尺度;被那樣的天性選用,他們需要la Trappe①,用譬喻來說(未必是譬喻),需要某種最後通牒,在自己和激情之間設一條鴻溝。過激手段僅為衰退者所必需;意志的乏弱,確切地說,無能對一種刺激不作反應,本身只是衰退的另一種形式。對感性懷著激烈的、殊死的敵意,始終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征兆,籍此可以推測這位好走極端的人的總體狀態。——此外,當這類天性不再堅強得足以經受激烈的治療、驅走身上的“魔鬼”之時,這種敵意和仇恨才登峰造極。不妨回顧一下教士、哲學家以及藝術家的全部歷史:反對感官的最惡毒的話並非出自陽痿者之口,亦非出自禁欲者之口,而是出自無能禁欲者、必須禁欲者之口………
Continue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12pm — No Comments
一切激情都有一個階段,當時它們只是致命的力量,當時它們以愚昧的重負把其犧牲者壓倒——後來,過了很久,它們才與精神聯姻,使自己“升華”。從前,人們因為激情的愚蠢而向激情宣戰,誓將其滅絕,——一切古老的道德巨怪都主張“il faut tuer lespassions…
Continue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12pm — No Comments
我欣慰於這個地方的存在
繁密的植物,阻絕了馬路的喧囂
湖水之靜,近於冷清
坐在水邊,你也許會融化
長出根莖,恍惚覺得你原本屬於此地
但依然有人打斷你的行程
高跟鞋,婚紗秀
閃光燈執著地窺探…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January 26,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我自幼怕冷,冬天裡腳手冰涼。阿榮伯說因為我是屬蛇的。我想:「媽媽也屬蛇,為什麼她的手是暖烘烘的呢?」阿榮伯說:「因為你媽媽整天忙碌,腳手就暖了。媽媽是勤快蛇,你是懶惰蛇哪。」我咯咯地笑了。
有一個深秋夜晚,我躺在床上看故事書,忽聽牆腳嘶嘶之聲,原來是一條灰白大蛇向我們爬來。我嚇得發抖,媽媽不慌不忙,拿起衣櫥邊的陽傘,把傘柄伸過去,嘴裡唸著:「出去吧,出去吧。」媽媽似有降龍伏虎之功,陽傘變成魔傘,大蛇竟乖乖地把頭纏在傘鉤之上,慢慢遊出房門去了。媽媽立刻爬上床,緊緊抱住我,原來她也在發抖呢。我問媽媽蛇為什麼要來呢?媽媽想了一下,笑起來說:「因為我倆都屬蛇,牠來看看我們呀。」我摟得媽媽更緊些,覺得我們母女好親,媽媽好勇敢啊!…
Continue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January 26, 2020 at 2:36pm — No Comments
為什麽要登王敬軒的來信, 然後再讓劉半農把他臭罵一頓?王敬軒那麽沒道理, 不登不理豈不更好?這問題的答案牽涉一項只有《新青年》同仁明白的秘密——王敬軒這個人根本不存在!王敬軒的投書, 其實是《新青年》另一位同仁錢玄同的傑作。王敬軒等於是《新青年》自己紮起來的一個稻草人, 然後大家再對著稻草人大打特打, 錢玄同也署名寫了一篇《駁王敬軒君信之反動》!
劉半農為什麽對王敬軒那麽刻薄惡毒、大打特打毫不留情?因為他知道王敬軒不是個真人, 只是反對新文學態度的抽象代表, 所以對他沒有一點對真人、正常人的尊重, 而且劉半農知道不管罵得再兇再狠, "王敬軒"都不會生氣, 也都不能拿劉半農怎麽樣。
這不只是二十歲左右青年們心血來潮的惡作劇, 更重要的動機, 是要借由這種手法, 挑激起人家對《新青年》和"文學革命"的注意。那個時代的革命青年清楚明白,…
Continue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anuary 26, 2020 at 2:34pm — No Comments
卡達贊人是沙巴州的主體民族,華人自早期移民時代就與鄰近的卡達贊人交流相處,又沒有宗教障礙(現今的卡達贊人大都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徒),所以通婚與各方面的文化交流相當普遍。1981 年我第一次訪問位於沙巴州的“山東人”村落 Ulu Kiminis,其實大部分村民祖籍河北。
沙巴州的這些河北移民(也有少數山東人)定居於亞庇市(即哥打京那巴魯)的“山東村”和Papar 縣的Ulu Kiminis 村。6 我第一次抵達Ulu Kimanis…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26, 2020 at 2:31pm — No Comments
盧卡斯在家裡是位有權威的父親。我和卡洛不久也稱他為父親。剛到那時,我喉嚨嚴重潰瘍,他來看了看說:」你一定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怎麼回事?丈夫出了什麼事?」我向他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寬慰並鼓勵我說:「你需要他,他就會回來,要留給他充分的時間。他回來后,不要責怪他。
無論怎樣,要面對現實,繼續生活。你已經獲得了力量和勇氣。你將會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
可敬的父親。我該深深地感謝他。他對所有人的傷痛、挫折都抱以同情。過了五六年,他去世了,我感到失去了一位知心朋友。
~~~~~~~~~~~~~~~~~~~~~~~~~~~~~~~~~~~~~~~~~~~~~~~~~~~~~~~~~~~~~…
Continue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January 26, 2020 at 2:30pm — No Comments
二、成長與死亡的審美觀照
對生命的成長與死亡主題的深刻觀照與覺解,是日本季題電影的又一重要內容,也是日本季題影片在表現自然和人生生命意識中體現出來的民族文化特質。它們有著深刻的人文內涵和審美文化價值。
每個民族的文化都高度重視個體人生生命的成長與死亡。不同民族的人們面對不同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物質與精神條件,在對待生命成長與死亡的理念上也各不相同。日本民族習慣於從自身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條件出發,獲取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生存智慧。…
Added by VR on January 26, 2020 at 2:28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希臘、印度等國小說與中國古典小說,在敘事人稱和敘事結構上的差異,可以追溯到早期說書藝人的表演方式。在重視流動的文化環境中,說書藝人采取流動的表演方式,面對的是陌生的觀眾,這就有可能使用第一人稱來敘述虛構故事;而在重視定居的文化環境中,說書藝人是在固定場所作重復性表演,他所面對的觀眾是熟悉或者可能熟悉的,這就限制了藝人以第一人稱作虛構敘事。印度、希臘等地家族式的表演團體,可以用不同藝人輪流講述故事,由此形成了敘述人不斷轉移的框架式結構;而中國採用的單人多日的演出形式,決定了由統一敘述者以單線演進,並不斷設置懸念來串聯情節這樣一種結構方式。…
Continue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January 26, 2020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博山是淄博的一個縣,據說淄博就是從臨淄與博山兩個轄地名中提取出來的,臨淄是齊國的首都,我去過,博山就沒有去,唯其有吃,至少在淄博問起人來,貴地有何可吃,他們必言博山。噢,博山人會弄吃的。這是十分的奇異,因為在淄博所轄的縣區中,博山人獨善吃,邊上的人幾乎是一個名菜都沒有發明出來,其實是應該慚愧的。
博山人的吃,大抵上也是平民菜肴,如燴菜、豆腐廂子等等,仿佛也是不入正席的。然對於好吃之徒而言,這邊緣化的菜譜,或曰愈是民間化的事物,它的變異性愈少,純樸之特質愈多。故淄博人,皆吃博山菜。我是在張店吃的。…
ContinueAdded by 美食 庫 on January 25, 2020 at 11:46pm — No Comments
壽光是聞名於世的中國蔬菜之鄉,屬濰坊,縣級農業大市,東臨萊州灣,有小清河從境內流過,地理特征屬黃河沖積與海相沈積區域,於八十年代始由傳統小麥種植轉向專業蔬菜種植。在著名的蔬菜之鄉小飲,心思在菜。菜字在拆字學意義上可視為采草為菜,估計先人是看中素食。但魚羊為鮮,羊大為美,則又表明先人亦看重魚肉之鮮美的。我也以為。以鹹魚煮湯,似有悖魚鮮之現實主義審味意趣。從歷史沿續性來考察中國的湯文化,似乎是存在著兩條湯的發展路線,一為鮮,如鯽魚湯、鮑魚湯、蛤蜊湯,山雉脯氽湯等是為鮮湯之代表;一為醇,如全羊湯、火腿湯、臘肉湯、排骨湯等是為醇湯之代表。…
ContinueAdded by 美食 庫 on January 25, 2020 at 11:45pm — No Comments
——一個錯誤的歷史
一、真正的世界是智者、虔信者、有德者可以達到的,——他生活在其中,他就是它。(理念的最古老形式,比較明白、易懂、有說服力。換一種說法:“我,柏拉圖,就是真理。”)
二、真正的世界是現在不可達到的,但許諾給智者、虔信者、有德者(“給悔過的罪人”)。(理念的進步:它變得更精巧、更難懂、更不可捉摸,——它變成女人,它變成基督教式的……)…
Continue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5, 2020 at 11:42pm — No Comments
人們將感謝我,倘若我把一種如此根本、如此新穎的認識歸納成四個命題,我以此幫助人們理解,並向相反的見解挑戰。
第一命題。將“此岸”世界說成假像世界的那些理由,毋寧說證明了“此岸”世界的實在性,——另一種實在性是絕對不可證明的。
第二命題。被歸諸事物之“真正的存在”的特征,是不存在的特征,虛無的特征,——“真正的世界”是通過同現實世界相對立而構成的:既然它純屬道德光學的幻覺,它事實上就是虛假的世界。 …
Continue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5, 2020 at 11:37pm — No Comments
哲學家們的另一種特性也同樣危險,這種特性就是混淆始末。他們把最後到來的東西(可惜!因為它根本不會到來)設置為“最高的概念”,也就是說,最普遍、最空洞的概念,現實所蒸發的最後水汽一開始就作為開端。這又不過是他們那種崇敬的表現:高級的東西不允許從低級的東西中生長出來,根本不允許生長而成……道德:一切第一等級的事物必須是causasui①。來源於他物被視為異議,被視為對價值的疑義。一切最高價值都屬於第一等級,一切最高概念,存在者,絕對者,善,真,完美——這一切不可能是生成的,所以必須是causa sui。但是,這一切也不可能彼此不等,不可能自相矛盾……於是他們有了“上帝”這個驚人的概念……最後的、最稀薄的、最空洞的東西被設定為最初的東西,自因,ens realissimum…
Continue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5,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而我們的感官是多麽精致的觀察工具呵!譬如鼻子,還不曾有一個哲學家懷著敬意和感激談論它,它暫時甚至是我們所支配的最巧妙的儀器,能夠辯別連分光鏡也辯別不了的最微小的移動。我們今天擁有科學恰好到了這一地步,使我們下決心去接受感官的證據,——去學會銳化感官,武裝感官,透徹思考感官。其餘的是畸胎和尚未成形的科學,我是指形而上學、神學、心理學、認識論;或者形式科學和符號學說,例如邏輯與應用邏輯——數學。在這些科學中,實在性根本不存在,未嘗是個問題;就像邏輯這樣的約定符號,到底有何價值的問題未嘗是個問題一樣。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5, 2020 at 11:27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