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烏秋&哥倫布的新大陸…
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從電視新聞里看到塔利班和極端武裝野蠻地破壞人類文化遺產,炸毀古代雕像,鏟除古代壁畫,殘暴地以原教旨主義迫害自己的同胞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當年紅衛兵打砸文物的情景,開批鬥會毆打同胞的情景,被打者渾身血汙的情景歷歷在目。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親眼目睹了兩次人類文化的劫難,雖然有的是從電視上看到的。還有一次類似的運動就只能通過歷史教科書了解了,那就是義和團運動。一百多年前的義和團運動,在教科書里表述為偉大的愛國運動。後來才得知,義和團運動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有二十四萬同胞慘遭殺害,破壞文物無數,燒毀房屋無數,與今天的塔利班極端武裝和當年的紅衛兵如出一轍。…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17, 2017 at 7:58pm — No Comments
三
關鍵的問題是,鄭和航海之後沒有第二個航海的鄭和,哥倫布之後有無數個航海的哥倫布,達·伽馬之後有無數個航海的達·伽馬。鄭和航海的人數多,每次都在15000人以上,其中第二次有27000多人,第四次有27670多人,第七次有27550人。鄭和航海的寶船每次在60艘以上,最大的船長44丈4尺,寬18丈,折合今天的長度,長151.18米、寬61.6米。形成對照的是,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航海設備很簡單,參加的人數不多。哥倫布跨大西洋航行四次,第一次只有3艘船,共90人,第二次有17艘船,共1500人,第三次有6艘船,共200人,第四次有4艘船,150人。最大的船載客88-100人,最小的船載客30人。達·伽馬到達印度的那次航行,有4艘船,共140人。麥哲倫環球航行的那一次,有5艘船,260名船員。…
Continue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17, 2017 at 6:16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 文化生產力揭示了人的文化主體地位,明晰了政府管理文化的職能和任務。構建國家文化服務體系的核心是轉變黨管意識形態的領導方式,界定政府的文化權利和職能範圍,實現公民的文化權利,推動文化生產力發展。
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正處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要順利實現這一轉變,就必須重新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中的角色,盡快建立一個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公平的、有效率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過去20多年…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15, 2017 at 7:03pm — No Comments
第二個計劃準備在蘇聯使團的地下室採取,而且具有更大的殺傷力,如果不是更遙遠的話。猶太人同盟監視跟蹤了一個蘇聯外交官,發現他在每星期差不多同一時間去會女朋友。每當他去見女朋友時,他就把車停在一個進出方便的地點。
猶太人同盟計劃在他的車底下裝定時爆炸裝置,這樣,當車駛進蘇聯使團警備森嚴的地下車庫時,就會發生大爆炸。其他行動還在策劃之中,包括用手攜式迫擊炮轟擊在格林庫夫的蘇聯使團駐地;在華盛頓蘇聯大使館門口台階上暗殺蘇聯大使阿納托利多勃雷寧。
當帕羅拉把這些行動計劃彙報給上司時,他們驚恐萬狀:如果安吉洛提供的情報屬實的話,猶太人保衛同盟似乎在策劃一場針對蘇聯的全面城市游擊戰爭。在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喬治布希位於華道夫阿斯托里亞飯店塔樓的套間里,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美國安全局、聯邦調查局、聯合國保衛處、美國財政部、司法部紐約地區檢察官、司法部及美國檢察長辦公室的代表。…
Added by desafinado on August 15,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文化產業體制改革的社會效應分為三方面:機制創新上的示範效應,資源利用上的整合效應,資金補充上的反哺效應。
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根本指針,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事業的繁榮和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個“主心骨”,不能偏離通過生產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產品來營造有益於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思想文化環境這個根本方向。…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15, 2017 at 6:46pm — No Comments
即生產文化產品、提供文化服務的一種能力。文化生產力在當代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之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構成文化生產力的兩個方面。文化產業的水準反映文化事業的發展程度,沒有高度發達的文化事業為基礎,沒有原創性的文化成果和大量的知識產權,文化產業不可能發展;同時,如果沒有發達的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的發展就會缺乏動力、缺乏資金,民族文化的競爭力、影響力也會遭到削弱。要像透過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來發展物質生產一樣,要透過不斷地進行文化體制改革來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15, 2017 at 6:37pm — No Comments
文化生產力是指生產和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能力。文化生產力是在高科技推動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形態,具有物的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文化生產力反映在經濟形態上,促成了一種重要的產業形態----文化產業的出現。文化生產力反映在精神形態上,提高了人們的思想道德意識,使不同民族和國家融於世界體系, 參與經濟全球化。
文化生產力的形成…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15, 2017 at 6:30pm — No Comments
每一個詩人都有著相同的挑戰與宿命,那就是尋求如何擺脫前人的影響,創造自己的風格,而在風格既成之後,又要思考如何自我突破,避免重複。前者美國批評家布魯姆(Harold Bloom)稱之為「影響的焦慮」(The Anxiety of Influence),認為它如同詩人心理的弒父情結。兒子要獨立自主,勢必經歷一番心理上的弒父,詩人要脫去前人的影子,也需要叛逆。這一切說明風格建立之非易,但歐陽柏燕做到了,不僅如此,她深知超越的重要,在《飛翔密碼》的序文中她說道:「寫詩的人,總是隨時在啟程,隨時在尋求超越。」
然而我又感受到她另一種焦慮,擔心讀者能否索解她詩中的密碼:「不知他是否能搭著詩的翅膀,體貼我的心意飛翔」作者在此是多慮了,法國解構學者侯蘭.巴特(Roland…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5, 2017 at 10:36am — No Comments
雍和宮在我家的東邊 句號
繞過這些菩薩羅漢們 逗號 拐幾個彎
再往回走一點 逗號
什麽地方能叫父親安心居住 問號
父親說過去他的頭腦很乾凈 逗號
被洗得一塵不染 句號
他問我有辦法沒有 句號
除非打開頭顱 逗號
放進去一點臟東西 句號…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August 15, 2017 at 10:36am — No Comments
沒家沒業的遊民
搬運一座山
它們來時滿天烏雲
走的時候,一棵草也剩不下
我在山上
與這群蠶食的家夥為伍,我要吃掉它們
它們沒家沒業,勤勞一生
我要吃掉它們的一生
我在山上,長一頭白發
總認為美好的事物懸在空中…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August 15, 2017 at 10:35am — No Comments
五
斜陽,不知什麽時候,已經了無蹤跡;慢慢明亮起來的,是空曠的天靜寂的月。在冷冷月色的割切下,汽車在飛馳,遠遠可以看到的黑黑綿綿的大山似乎也在滾滾奔騰,一兩個小時,都在眼界之內。
這群黑壓壓的大山就是祁連山脈。我心中一下子就湧現出這些詩句:“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天山者,匈奴語祁連山的漢譯也。李白為祁連山寫的大氣神妙的詩句,可謂千古絕唱,寫盡邊塞的關、山、月的蒼茫浩渺。當年祁連山南北兩麓,並列著兩條絲綢之路。那麽,李白也曾在路上風塵仆仆也曾在哪個驛站歇息過?……我想象著大唐時代中西文明往返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August 15, 2017 at 10:34am — No Comments
聽完講解描述十世班禪喇嘛如何圓寂、靈童跟著如何轉世之後,我們這班喜歡參與精神活動的海外華文作家訪華團成員們,意猶未盡,試探地問能否拜見一下今日塔爾寺最高主持第十二世賽赤活佛。當然我們知道活佛不輕易見人,而且賽赤活佛的地位非常崇高,僅次於十一世班禪喇嘛與十四世達賴喇嘛。我們近乎癡心妄想。
不想我們的癡想竟然成真。
在專人帶領之下,我們這群紅塵凡人驅車到達蓮花山頂賽赤活佛的藏式四合院裏。於是,屏息靜氣,放輕腳步,在客廳前脫鞋之後,魚貫而入。賽赤六歲甄選為活佛,現年三十五歲。只見活佛五官寬厚,氣定神閑,一臉慈祥;又感到活佛深藏不露,超然脫俗,具有一種不同凡響的大氣。…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August 15, 2017 at 10:33am — No Comments
關於公主與松讚干布在年齡上是否般配,至今是一個謎。歷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松讚幹布二十五歲就去世了,這當然也就肯定了他們在一起生活的時間並不長;另一說松讚幹布雖然活到很老,但也是在公主嫁過去沒有多久就去世了。有史料記載,他們在一起只生活了三年。
松讚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在西藏的生活,人們已經無法知道多少了。一般的想像,她該是寂寞的;也許——出於同情而又善良的想像——公主對佛祖的虔誠可以安慰她那顆寂寞的心。
想到這一層,似乎,我更為這裏的一條稱為“倒淌河”的傳說所感動。…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August 15, 2017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一
來到青海湖邊的時候,起了風。猛見風從湖中刮來,在八月天裏竟寒冷得相當刺骨。隨著風,烏雲急急飛沖過來,一塊接著一塊壓下,終於按捺不住,立時灑下一場在當地不算小的驟雨。
就在雨中,我們眺望廣袤無垠的青海湖。…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August 15, 2017 at 10:29am — No Comments
不久前,騰訊網在正院會館舉辦了一場夏季思享會 ,而這次思享會的主題就是「大數據」。
有意思的是,這次關於大數據的分享會請到了來自各個領域的學者和專家,是一場跨學科的思想碰撞。 在現場的我聽完了整場分享,有趣的觀點不少,還有一些觀點是目前中國關注大數據的人們不太提及的,非常思辨。 在這裡,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些來自思享會上的有趣觀點。
海量數據的應用正在改變我們現有的生產方式,其不僅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 這時,海量數據應用帶來的訊息風暴不僅影響到我們的工作、生活,還可以逐漸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 有人說大數據本身是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就是把「量化」這個概念推動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August 15, 2017 at 10:19am — No Comments
北卡羅來納大學聖殿山分校新聞與傳播學院
與馬裏蘭大學類似,北卡除了有一個綜合的“新聞與傳播學院”以外,還有一個專門的“傳播系”,獨立隸屬在人文學院下面。比較有影響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創立於1909年,現有50名專職教授,50名碩士研究生和40名博士研究生。著名的學者當中,包括現任<新聞與大眾傳播評論>的主編,Daniel Riffe教授;這份核心刊物,被美國的傳播學界公認為是最權威和有份量的學術季刊。另外,講席教授Donald Shaw也在這裏任教;1972年他與McCombs教授共同推出“議題設置”理論後,至今仍是新聞傳播學界最被關註的熱門理論,並開始成為社會常識性名詞,被各國新聞界和政界廣泛采用。
佛羅里達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15, 2017 at 10:14am — No Comments
每次回國講學或參加研討會,被學生們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恐怕要算是關於美國新聞傳播學院的聲譽實力排行榜的了。隨著新聞媒體和傳播產業的迅猛發展,國內學子想去美國著名新聞傳播學府深造的意願越來越濃;可是,在申請本科或研究生院的時候,有關美國新聞傳播整體學科介紹比較的資料,卻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即便是在網上可以搜索到的一些零散信息,不是過時陳舊,張冠李戴,就是以偏概全,漏洞百出。
這似乎很奇怪--如今各種商業媒體、教育咨詢機構,都緊盯著高等教育產業這塊大蛋糕,變著花樣地評選推介各類大學、研究生院、師資力量、校園環境等等的排行榜。象美國著名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行榜,以及普林斯頓評論的年度大學排行,每年都隆重推出規則縝密,門類齊全,甚至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的“學科比較大全”。但是,就是在這些排行榜單裏面,仍然找不到“新聞傳播學科”的蹤跡。…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15, 2017 at 10:14am — No Comments
飄洋過海的種子
在亞馬孫流域野生的巴西三葉橡膠樹,現在已在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及斯里蘭卡、印度等南亞國家實現了人工栽培,天然橡膠已成為東南亞諸國重要的出口物資。橡膠的種子富含油質和乳汁,在從巴西穿越大西洋的長途中將無法存活。那麽,三葉橡膠樹的種子如何從亞馬孫流域運到亞洲的呢?…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5, 2017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編者按:“在埃斯梅拉達斯地方生長著一種被稱為‘赫維’(Heve)的樹木。在該樹幹的表皮上切一道口子,從切口處流出牛乳狀的白色液體,與空氣接觸後逐漸凝固且變成黑色……。瑪雅印第安人將從這種樹上采集的樹脂稱為‘卡烏秋’(Caoutchou),意為樹的眼淚。”這種會流淚的樹就是每個葉柄上長了三片小葉子的巴西三葉橡膠樹。三葉橡膠樹本來悄無聲息地深藏在南美巴西的密林,是法國人將它帶到了歐洲,從此,橡膠樹被推到了財富爭奪的前沿,進而改變了諸多國家的命運。
卡烏秋&哥倫布的新大陸…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5, 2017 at 9:57am — No Comments
推進“創意城市”,政府能夠有所為不?應該有所為不? “無為而治”…
Continue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14, 2017 at 9:21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