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28)

獨簽1700家4A景區 這公司欲借語音講解發一場景區營銷革命

【勁旅網訊】切入景區市場的角度有很多,陶銘創業卻選擇了最「偏門」的一個——景區語音講解。

兩年內,陶銘創立的鏈景旅行耗死身邊所有的競爭對手,獨家簽下1700家4A景區後,行業才反應過來,圍繞著景區語音講解,鏈景旅行已成為小獨角獸。在B端,它可以讓景區通過快速複製的方式迅速完成智慧景區升級;在C端,它可以讓不滿足於走馬觀花的遊客對景區文化內涵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上,一場關於景區營銷的革命已經打響。

創業源於一句話的刺激…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大數據應用特輯/大數據為旅遊業帶來無限可能

一、大數據在旅遊行業的發展前景

隨著大數據的應用熱潮,旅遊大數據也得到了業界的高度重視,我們從網站上可以看到,攜程、藝龍、去哪兒等平台型旅遊企業也已經開始應用「大數據」,改進自己的產品體系,為企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持。只要點擊想要去的地方,便會自動彈出相關的吃住行游購娛產品,這些產品不是簡單的列表,而是基於網絡評價的好壞篩選出來的精品。

大數據可以做到貼近消費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並作出預判。如今的數據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產,極富開採價值。並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占據重要位置。…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白晨佑「把知識用在對的地方」-看解答平台「知乎」成功翻轉中國知識市場

2016年知識(內容)付費迎來了春天,眾多披著知識外衣的產品收割了大量的曝光,眾多的內容生產者收割了不菲的收入,用戶對知識的渴求讓人驚訝,轉眼時間已經來到2017,人們不禁要問,知識(內容)付費的東風還會吹多久?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的格局會有怎樣的變化?知識(內容)付費有哪些新的趨勢?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通過獵豹移動大數據平台Libra和獵豹全球智庫的深入洞察,一起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

研究發現

1.知識(內容)產品的傳播方式日益豐富,音頻、直播、短視頻等新模式火爆發展,傳播方式更加凸顯互動性和社交性;…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天下雜誌·中國數位應用新浪潮

天下雜誌·中國數位應用新浪潮



本期封面故事「數位中國」,由《天下》總主筆蕭富元、主筆馬岳琳聯手完成。了解中國本不易,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蕭富元為現在中國情勢下了「一個泡沫、兩隻老虎、三把利劍、四海不平」的判斷。

二○一七年下半年中國將召開十九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入第二任期,將面臨的挑戰包括:一個大到不能破的房地產泡沫,一線城市的人們不是在搶房路上,就是在遺憾的心路上,一線城市外卻是嚴重的供大於需。…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9:38pm — No Comments

天下雜誌·直播後的下個風口:把知識變現金

直播主各憑本事賺錢不夠厲害,中國找到的下一波數位經濟成長動能,是做出真材實料、好消化的知識內容平台,讓你心甘情願花錢聽課。

童書作家、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去年底在中國知識型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創辦人羅振宇做的「得到」app上,上線了他的書《今天》。那是一個圖文加音頻的專欄,每天以不到10分鐘的內容不斷更新,持續1年,訂閱價199元人民幣(約870元台幣),已有超過1萬2000人訂閱。…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9:33pm — No Comments

林雪萍·社會5.0超越工業4.0 | 日本政府出大招

工業4.0的熱浪在全球繼續蔓延,每一個國家都在認真思考自己的戰略表達。2016年日本內閣會議上正式提出了社會 5.0(Society 5.0)。這個概念在引起了日本的廣泛關注。《日刊工業新聞》也做了詳細的深度報導,本文對近期的日本業界進行了深入的跟蹤,解密超級社會5.0。





Big Project巨項目



社會5.0是日本向未來社會前進的道路標示,這是日本政府寄予厚望的巨大項目(big…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互動百科·教育4.0

教育4.0,是在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的高度融合(互聯網+工業)下,工業進入4.0時代,顛覆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制造業的生產模式,同時也使互聯網從“消費互聯網”階段進入“產業互聯網”階段。同樣,互聯網+教育給教育也帶來了巨大變革?2014年教育副部長魯昕就在多次會議中提到教育4.0的概念,在2015年剛剛落幕的“亞太品牌教育模式發展高峰論壇”(APEF論壇)上,思維可視化研究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劉濯源,首次對教育4.0的概念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闡述。



概念/教育4.0



教育4.0是以互聯網為信息載體及傳遞管道,以智能終端與移動智能終端為人機交互界面,以滿足學習者心智體驗及促進其心智發展為目標,以他組織(權威組織)結合自組織(學習社群)為組織形式的教育形態。…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INSIDE 平台·為什麼你的原生廣告沒人看?

這是內容為王的時代,毋庸置疑。但是我們如何測定內容產生的效益?很多人,唯點擊率是詹。但當我們仍困在如何提高瀏覽量的迷思時,美國早已開始針對這種測量指標精準與否論辯。有人認為瀏覽量只不過是虛有其表的「虛榮指標」,甚至宣告瀏覽量「已死」,但也有人認為瀏覽量仍有其價值。Contently 作者 Sam Petulla 整理了十個數據 ,告訴我們「內容」究竟應該如何評定:…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原生廣告 Native advertising

原生廣告又稱原生行銷(英語:Native advertising)最近由2014年2月的美國IAB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提出討論,是網路廣告的一種,藉由產生有價值的內容,期望在消費者的體驗中獲得關注。

原生廣告的概念有些類似廣編廣告,通常執行者可能會試圖編輯一份包含圖文報導的訊息或文章,創造讓消費者覺得有價值的內容,並且讓消費者願意進一步閱讀或接收訊息。例如在Facebook 就以「動態贊助」 或「建議貼文」的方式經營原生廣告平台,而品牌廣告主也可以在Facebook上面藉由經營「粉絲專頁」或製作「應用程式」的方式發布原生廣告。但原生廣告的平台不僅限於Facebook,包括Twitter、Plurk、Youtube、Pinterest、Instagram等社群訊息平台,都有可能作為原生廣告發布的媒體。…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魏武揮·知識電商這個市場會有多大

魏武揮·知識電商這個市場會有多大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tTalks」(ID:wwh_33330533),作者魏武揮 ,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天奇阿米巴創投基金投資合伙人。

其實,我更願意把知識電商說成是「內容付費」(或內容收費)。一來的確有些付費的內容,難登「知識」之大堂,二來,這個領域本來就是內容創業的分支,內容付費似乎更加符合脈絡。不過這都是名詞之爭,就像某共享單車投資人在面對我問「產權歸屬運營方的單車哪裡是共享呢?」這個問題時,笑曰:我們就不較真名詞了吧?

商業圈,一向有這個傳統。到今天,還有人籠而統之把幾乎所有的微信公號都說成「自媒體」,我也懶得深究了。…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張一靜·學中文 提升個人競爭力

學中文 提升個人競爭力 全球興起一股中文熱,據估計到二零一零年,將有一億人以中文作為外語來學習。中文教師在美國社會越來越搶手,甚而提升了華裔保姆的身價。中文何以有如此的魅力? 《新紀元周刊》第四十五期封面故事探討了此問題。科學研究發現,學習中文有益大腦的開發,提高個人的智商,並強化學習能力。在這方面的效果上,正體字又優於簡體字。法國媒體曾報導學習中文的十大理由,鼓勵法國人學說中文。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稱中國字為「思想的文字」,漢字的種種型構中,含有哲學工夫(Philosophische Arbeit)在其中。 「二十年內,中文將成為非常重要的語文。」這是因為國際社會窺覬十四億華人潛力雄厚的市場;面臨全球化諸多難題,回頭尋求中國古老文化中的智慧。該期封面故事共七篇文章,轉載如下:…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9:00pm — No Comments

馬來西亞專業中文有競爭力嗎?

全球3000萬老外強學中文

一百萬名師資需求;我們有競爭力嗎?



(《今周刊》465期 2005/11/17 )





中國的崛起,華人力量的增升,中文已被宣告是21世紀的強勢語言。…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 2017 at 9:00pm — No Comments

劉再復 林崗·論中國古代小說的敘事意識形態 7

四、逃避責任的寫作…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August 1, 2017 at 8:49pm — No Comments

劉再復 林崗·論中國古代小說的敘事意識形態 6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August 1, 2017 at 8:49pm — No Comments

劉再復 林崗·論中國古代小說的敘事意識形態 5

以明顯的因果報應和禮教道德教訓解釋故事的,在馮夢龍的第一本小說集《古今小說》裏,就有《閑雲庵阮三償冤債》、《滕大尹鬼斷家私》、《木棉庵鄭虎臣報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明月和尚度柳翠》、《李公子救蛇獲稱心》、《梁武帝累修歸極樂》、《任孝子烈性為神》諸篇。敘述者幾乎全是站在世俗視角編織故事,描寫人物,敘述事件。上文我們分析了《醒世恒言》裏的《王嬌鸞百年長恨》,下文再分析不同故事類型的《滕大尹鬼斷家私》。[3]…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August 1, 2017 at 8:48pm — No Comments

蔡尚偉:城市特質與創意產業路線選擇 (5)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1, 2017 at 8:48pm — No Comments

蔡尚偉:城市特質與創意產業路線選擇 (4)

4、營銷的需要。…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1, 2017 at 8:47pm — No Comments

蔡尚偉:城市特質與創意產業路線選擇 (3)

二、 為什麼是“創意”產業? 

在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中,這些城市為什麼獨辟蹊徑,“另起爐竈” ,非要扛起“創意產業”的旗幟呢?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使用“創意產業”的概念,各城市的考慮是不一樣的。大體上其理由、動機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創意產業”與“文化產業”提法不矛盾,不沖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認為,創意是人類文化定位的一個重要部分,可被不同形式表現。“文化產業”為那些“包含了無形的文化的內容的創造、生產與商品化的產業,這些內容被版權保護並以產品或服務為形式”(industries that combine the creation, production…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1, 2017 at 8:46pm — No Comments

蔡尚偉:城市特質與創意產業路線選擇 (2)

8、成都

成都並沒有大規模地提出“創意產業”的概念,但是幾乎所有關注創意產業的人都會把成都當作中國發展創意產業的最重要城市之一,甚至有人提出:“成都是最適合發展創意產業的地方”。成都網絡遊戲的發展令全國注目,成都已是全國最有實力的數字娛樂城市之一。2005年5月出臺的《成都市數字娛樂產業發展規劃文本(2005-2014)》明確,數字娛樂產業產值要占成都市GDP的15%以上。成都市長葛紅林一再強調成都是個具有“智慧”精神的城市,在成都發展創意產業有很好的基礎和市場作保證,並促成了金山、盛大等把成都做為二次創業的起步點。據報道,世界首席設計大師――科拉尼,擬投資5.6億元,打造“科拉尼中國工業設計基地”,特考察占地3800畝的“成都市生態產業示范區”(包括創意產業園區),並與之簽定協議。科拉尼的到來,或許將為整個西部地區的創意產業、工業設計帶來巨大的商機。…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1, 2017 at 8:45pm — No Comments

蔡尚偉:城市特質與創意產業路線選擇 (1)

21世紀,文化產業發展的浪潮在中國一浪高過一浪。各文化資源大省、各中心城市,紛紛提出自己的文化產業發展方略。而在此背景中,發展“創意產業”的呼聲在一些中心城市也越來越高,全國圍繞發展創意產業開始了新一輪產業競爭。

 

一、“創意產業”的興起

 

1、上海

上海是我國創意產業發展最為積極的地區。早在1999年,上海最早的創意產業區―――四行創意倉庫誕生。2005年4月28日,上海市首批18家“創意產業集聚區”由市經委正式授牌。此後園區不斷增加。按規劃,…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1, 2017 at 8:4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