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3)

徐小傑:“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的特征研究(3)

 (二)新合作秩序的特征



目前,“絲綢之路”戰略構想依然處於構想階段,也處於對外倡議初期。因此,當前來闡述“絲綢之路”戰略構想下新合作秩序的特征是困難的。然而根據過去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和對既有國際合作秩序的研究,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可能是探尋新合作秩序特征的重要前提。



1.主權國家的權益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Qyzylorda on August 24, 2017 at 12:11pm — No Comments

徐小傑:“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的特征研究(2)

經過近20年的培育和合作,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和新加坡成為我國諸多產業雙邊合作的重要對象,而東盟成為我國在這一地區開展多邊合作的重要平台。南亞和印度洋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東非國家,是我國在南亞或北印度洋合作的重要國家。其中,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之間的合作,是海上“絲綢之路”在北印度洋的重要依托。

 目前,中國石油集團已經在上述地區和國家有70多個油氣勘探開發項目和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上百個國家從事與油氣相關的工程技術服務。加上中石化和中海油以及其他能源公司,我國的跨國石油合作已經在中亞、西亞、東南亞、南亞、東非等地區的戰略板塊和支點形成了陸海項目並舉、區域分布相對合理、運輸通道相互呼應的海外油氣開發戰略布局。這可視為我在“絲綢之路”建立戰略板塊和支點的重要基礎和成功實踐。③今後不斷擴大這些戰略支點,形成合作優勢,可使我國的陸海“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獲得應有的戰略利益。…

Continue

Added by Qyzylorda on August 24, 2017 at 12:11pm — No Comments

徐小傑:“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的特征研究(1)

【內容提要】 2013年下半年中國提出的“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下稱“絲綢之路”戰略構想)不只是國內一些地區和產業的發展戰略,也不僅是中國對外合作的新倡議,而是未來中國全方位、多領域、跨區域的內外合作、協調發展和主動融合的戰略舉措,是內外戰略相統一的國家層面的重大戰略構想。這一戰略構想具有特定的地緣空間特征,認識其內在關聯與互動關係,把握其在地緣政治經濟、跨區域合作、合作秩序和外部性等方面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推進這一戰略構想和對外倡議。其中,尊重主權國的權益,培育共同的合作利益和合作文化,是共建和共享開放、包容和可持續合作秩序的基礎。這一戰略構想的外部性較為複雜,未來發展有賴於積極的政策對話、共享的合作理念、良性互動的規模性經貿活動、共同投資與合作機制與慣例等“絲路文化”的支撐。同時,須有效管控有關國家和地區間的利益差異以及潛在沖突。…

Continue

Added by Qyzylorda on August 24,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13

 現在想起來,雖然生性懦弱,一旦關乎名譽和責任,我還是敢擔當的,並有出人意料的表現。

 這件事後,加上我的學習成績好,我在班上的處境慢慢地得到改善,我也完成了由鄉下人向城裏人的轉變,完全融入了這個集體。 

 

 三 家住城裏的日子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5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12

這些故事一般都講在晚上,搖曳的燈火把人映照在四壁上,黑影幢幢,這種氛圍下講的故事更讓聽得人毛骨悚然,所以記憶深刻,但冥冥中覺得這些故事和自己的命運還有一絲牽聯。

 姥姥講的故事給了我第一條人生經驗:那就是不要離開大人,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自我保護意識是強了,膽子卻變得特別的小。最經典的表現是剛到西安時,一天我帶的兩個妹妹在床上玩,忽然發現大人都不見了,我被一陣莫名的恐怖所籠罩,嚇得跳下床跑到門口放聲大哭,兩個妹妹正玩在興頭上,但也稀裏糊塗跟著哭起來。我的表現讓大人莫名其妙,這件事至今還是媽媽的談資笑料。…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5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11

當我有了孩子後,我才體會到媽媽說那時她和爸爸守在搖籃邊看我的一顰一笑,沈醉其間久久不願離開的心情。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裏,從小就受到親人過多的溺愛和呵護,本應是個頑皮任性的“小皇上”,我不知何故卻養成了怯懦、溫順、敏感,寡言的性格。媽媽一直把我帶在身邊,離開她我就驚恐不安。三,四歲時,一次媽媽到縣城辦事,晚上沒有回來,我竟然哭了幾個小時,誰也哄不住。無奈姥姥只好讓舅舅連夜背著我走了十幾裏山路,把我送到媽媽懷裏才算罷休。

 由於三年的國共戰爭,除了一歲時在南京待了一段時間,我的幼兒時期基本上是在家鄉度過的。那時媽媽在一所鄉村小學教書,帶著一個姨姨專門照看我,在課間我就成了女學生爭著搶著抱著玩的寶貝。…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5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10

七 

一九七七年,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政治環境稍微寬松一些,媽媽就冒著極大的風險從醴陵接回了父親。那時父親已只身在農村勞動了十三載,精神和身體都到了崩潰的極限。不這樣,真不知父親能不能熬到七九年。 

他們為落實政策,雙雙奔走於政府各個部門之間,推諉、扯皮、刁難,非個中人難以體會其中的艱難。那時對反右的結論還要留個尾巴,非讓父親寫個認識,承認錯誤。倔強的父親拒絕執筆,還是媽媽捉刀,草草交差。此時他們都已是年屆六旬的垂垂老者了。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4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9

這樣的事情他做得太多太多:還有一次父親到幾十裏外的醴陵縣城去擔糞,回來時買了幾個饅頭準備路上充饑用,看見一個面帶菜色的婦女懷抱著骨瘦如柴的嬰兒在路邊乞討,便把饅頭都給了她,還掏出口袋裏僅有的一點零錢,讓婦女給孩子買點蜂糖沖水喝。在那麼艱苦的日子裏,父親還擠出一點錢來,接濟一位五保戶直到他去世。那時家鄉沒有菠菜,還讓我們從西安寄菜籽,他想試種推廣,因為菠菜含鐵富有營養。他就是這樣坦蕩的面對厄運,從未喪失生活的信心。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4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8

無論家裏誰有困難,大家一定伸出援手,有一回小侄兒動手術,弟弟不但沒花錢,大家支援的錢交完住院費還有富裕。我參加工作去了南泥灣農場離家遠,可不管什麼時候回家,必定是熱飯熱菜的等著,撲面而來的親情讓鞍馬勞頓一掃而光。有一次春節回來,全家大年初一到公園玩,我被小偷偷走了六、七十元還有糧票布票,那是我和愛人一年的積蓄。當時在我們家算是一筆巨款了,大家都十分失落掃興。媽媽笑著勸慰說,折才得福、折財免災。帶頭掏錢給我們湊回農場的路費,那時弟妹們都還在插隊,經濟上十分困難,都傾其所有,三元、五元的湊,甚至連毛票都掏出來了。小弟剛下鄉,分文皆無,還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說,等我分了紅一定補上。那份濃濃的親情我們至今記憶猶新。而節假日全家聚在一起聊天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4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7

解放初直至一九五七年,是父母結婚後最舒心的日子,也是最值得我們懷念的日子。只是相對一生實在是太短暫了。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4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6

當媽媽和她的夥伴們踏上逃難的裏程,誰也沒有想到,這一走就是幾個月。剛開始還能搭搭汽車、扒扒火車。走走停停,到後來就基本是徒步了。到處都是難民,到處都是被炸毀的村莊,殘垣斷壁,滿目淒涼。幸虧他們背的有米,餓了可以在廢棄的民房裏尋鍋做飯,還有力氣走路。在路上經常遇到敵機來襲,它們投擲炸彈,俯沖掃射,險象環生,媽媽他們幾次和死神擦肩而過。尤其是當他們快趕到衡陽時,被湘江隔擋著,暮色中的衡陽城隱約可見,滾滾的江面上沒有一條船。夜幕即將降臨,日本兵隨時都可能出現,恐怖的情緒揪扯著每個人的心。媽媽急中生智,大聲向對岸高喊著“我們是抗日救亡的學生,救救我們吧!”那無助無望,悲涼淒切的聲音在濃濃的暮色中飄蕩著,終於感動了一艘補給船,把他們接到對岸。“得救了!”“得救了!”至今媽媽都記得上岸後他們跳躍歡呼,喜極而泣的激動場景。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1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5

二 

說起一生的命運,母親萬分感慨,她說她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因為她至今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誰;同時她又是世上最幸運的人,她找到了相伴一生的知心愛人,還有六個孝順的兒女。 

的確,母親的童年充滿了苦澀和坎坷,外祖母因為不能生養,從一對江浙來的錢姓夫婦手裏抱養了母親。據說這對夫婦因為要繼續逃難,前途未卜又子女多拖累太重,只好忍痛割愛。外祖父是鐵路上的中層幹部,還是個財路頗廣的實職,因而家道殷實。他是個傳統觀念很深的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因此瞞著外祖母又娶了一個青樓女子作側室,另居一所且已有身孕。但剛烈好強的外祖母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難以接受,一氣之下回了鄉下娘家,而且再也沒有回去。外祖父在愧疚之余,給外祖母買了幾畝薄田聊補家用。外祖母回鄉下和唯一的弟弟住在一起,日子過得很清苦。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1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4

聽著叔叔興奮幽默的談話,讓人浮想聯翩。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優秀人才,他們和土地一樣,是當地的寶貴資源。那種所謂的階級路線,人為的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不僅是對天賦人權的粗暴踐踏,也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連我的嬸嬸都能拋棄偏見,慧眼識金的以身相許,相比之下,那裏決策者的見識甚至還不如農婦,我不禁想起偉大領袖的一句銘言: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在培養後代的問題上,叔叔也有自己的見解,他兩個孩子,一個學醫,一個學農。他實實在在地知道,養育著他的土地還缺少什麼。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3

表舅是解放前夕被抓伕去了台灣的,走之前他與母親相依為命,離家時妻子進門還不到一個月。他走後音信全無,妻子無奈改嫁。母親孤苦零丁,貧病交加,不久就淒慘謝世,由鄉親們幫著草草掩埋。在戰亂中這種故事總是不斷的發生在老百姓身上,讓人耳熟能詳,真是時代的悲劇。 

這次回來重修他母親的墳塋,舉行頗為隆重的祭奠儀式,是表舅多年的心願。或許他就是要從這體力難支的磕頭大禮中,表示對自己母親養育之恩的懷念之情,而愈是勞累才愈能從中尋得心靈的慰籍吧?我不禁為華夏祭祀文化那繁覆議程中所包含的豐富內涵所折服。在整個祭祀活動的安排上,更讓人看到表舅的厚道和策劃者的務實。凡來參加者,每人一條白毛巾戴孝用,另有一雙解放鞋和二十元作為酬謝,實實在在沒有一點虛禮,於是親戚鄰裏能來的都來了。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2

作為長孫,我很感謝彭堅先生對祖父那充滿敬意的描述。祖父在文章中形象是那麼高大,光彩照人,是我們的驕傲和光榮。但由於缺少資料,無從考證,我不知道這些敘述是不是歷史中的祖父,或者是祖父的歷史。因為如今的中國,歷史真的有時會變成一個被人隨意打扮的小姑娘,而且跟著時尚在不斷的變。令人欣慰的是故鄉的人民沒有忘記他老人家,縣志上已有他生平的記載。雖然我還沒有看到,但我相信,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也會越來越接近真實,畢竟歷史是不能制造的。 

除了彭堅先生的文章,小時候還在家裏見過爺爺的許多照片。尤其是爺爺在德國漢諾威騎兵學校的,那些跨越塹壕和障礙的照片。爺爺騎著高頭駿馬,揮舞著軍刀,縱身一躍,英氣逼人,讓我印象深刻。可惜這些照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的紅衛兵沒收焚毀了。據媽媽講,中山陵哭陵時,媽媽還抱著我隨同爺爺一起上了紫金山,我也是這個歷史場景的見證人呢。只是那是我才一歲半,還不記得事。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1

第一章·故鄉 

一 

故鄉是每個中國人心目中的聖殿,是心中永遠的情結。故土難離,一直在家鄉默默耕耘的人們自不待言。那些遠在異國它鄉的遊子對故鄉也總是魂牽夢縈:功成名就的要衣錦還鄉,和故鄉一起分享人生的光榮;為官為商的想造福鄉裏,讓故鄉和自己一起實現心中的夢想;年歲大了還要落葉歸根,在故鄉的懷抱裏安享身後的寧靜。故鄉是我們生命的根,是祖祖輩輩起根發苗的地方。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1:59am — No Comments

“世界公民”、“國際意識”與“國際責任” (下)

其二,從更深層次上說,對中西方文化要有理性的、正確的認識。中西方文化各有優劣,我們要以己之短,取人之長,不能以己之長譏人之短。在文化上,我們不能自卑,但也不能盲目樂觀,要認識到我們沒有經歷過文藝覆興和啟蒙運動所固有的缺欠。目前,我們提倡中華文化“走出去”,這很有必要。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推展、發揚中華文化,還要虛心向所在地、所在國家,學習人家的優秀文化。搞好文化交流。

其三,在國際交往中,作為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中國人,要處處留心樹立並維護中國人的國際形象,這就是文明、禮貌、謙和、好學、包容、寬厚、舉止得當、談吐不俗的形象。要樹立這樣的形象,就要提高文化涵養,每到一個國家之前,要盡量多了解人家的風俗人情、交往禮儀,處處尊重對方;還要了解所到國家民族宗教和禮俗方面的禁忌,避免在無知無意中傷害對方。各個國家民族的情況不同,要審慎采取相應的態度和方式。…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August 22, 2017 at 10:15pm — No Comments

埃利亞斯·卡內提《群眾與權力》(下)

蜇刺是外加於人的指令,指令在人的身上轉化為一種強大的能量,那就是“逆轉”指令的欲望。受指令蜇刺的人一心想要指令別人,給別人紮上蜇刺,這樣才能“除去自己身上的蜇刺”。人群社會中許多提拔制度都建立在人的這種基本欲望之上。上級對下級越兇狠,下級就對更下級越兇狠,小媳婦熬成婆,自己成了惡婆婆。受害者一旦得勢,就會加倍地迫害別人。



惟有劊子手在接受指令時感覺不到心理傷害…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2, 2017 at 8:03pm — No Comments

埃利亞斯·卡內提《群眾與權力》(上)

《群眾與權力》

埃利亞斯·卡內提著,馮文光等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3年1月



卡內提說故事,有一種哲學和格言的力量。他說故事並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用文學的形式思考那些源自古代人類,卻又仍然威脅著當代世界的種種根本問題,包括人類的貪婪、愚蠢、欲望、求生、死亡、肉體和心靈的痛苦、秩序和權威的建立和崩潰。

作家還是學者?…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2, 2017 at 8:02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前敘事”或不說出的勇氣(下)

維克米斯基在許多公共場合都刻意演示他的大屠殺幸存者身份,強化《片段》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不可能是兩個人的印象。在舉行《片段》朗讀會時,朗讀者總是他請來的演員。由於大多數的朗讀用的都是英譯本,而維克米斯基的母語是德語,這也許情有可原。但是,朗讀的時候,維克米斯基並不只是靜靜坐在一邊。他總是親自吹著豎笛為朗讀伴奏,以此烘托在極度痛苦中下的失語狀態。有的朗誦會甚至更具戲劇性,他故意讓貴賓席上他自己的座位空著,本人則不現身。在這種情況下,他那看不見的身影布滿了整個會場。他還會披一條猶太人用的祈禱披肩,營造一種虔誠的猶太教氣氛,使得整個活動充滿了神聖肅穆的宗教氣息。在公共行為中,這種誘騙性的暗示是虛偽不實的,是違背真實原則的。這種公共秀所構成的蓄意造假和欺騙,一旦被察覺,作者當然就會失去讀者的全部同情。…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2,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