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中國江蘇美食》道法自然的叫花雞

據傳,清代年間,在常熟虞山腳下,一個餓了好幾天的叫花子在草叢中捉到一只雞,欲以充饑。但一無鍋竈二無調料,甚至連褪毛的開水都找不到,無奈之下,將雞宰掉,取出內臟後,用幾張荷葉包起來,外面裹上泥巴,堆積些枯枝敗葉點火烤了起來。待烤得泥巴發黃幹透時,往地上一摔,雞毛隨之脫落,撲鼻的香氣四散開來。附近張大戶的仆人恰巧經過,香氣吸引,向叫花子討得煨雞之法,回去稟告了主人。主人如法炮制,邀親友品嘗,眾人吃過贊不絕口,詢問主人菜名,主人以“叫花子雞”回之。

常熟百年老店山景園菜館名廚朱阿二據此傳說加以改進,在雞腹內填加各種配料,以豬網油、荷葉包裹,以黃泥糊於包裹外,然後燒烤,味道更為鮮美,並美其名曰“黃泥煨雞”。此菜現為江蘇風味名菜,享譽國內外,日本還將此菜視為最珍貴的中國菜之一。

黃泥煨雞的制作有不少講究處。其一,去內臟是在翅膀腋下開3厘米的刀口,由刀口取出內臟,再將各種調制好了的配料從刀口塞入腹內,最後將雞頭塞進開口處;其二,包裹時先以切成細茸的蔥拌少許豬油抹遍雞身,然後用豬網油、荷葉包裹,用繩子紮成橢圓形;其三,使用的黃泥為封酒壇之泥,將黃泥敲碎,加食鹽、紹酒和水拌成厚泥,塗於荷葉包,入烘箱烘四五個小時方可。成菜色澤金黃,雞肉酥嫩,滋味非常鮮美。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養雞的國家,據考古學家推算至少有六七千年的歷史。雞被制為菜肴的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禮記》,《齊民要術》中記有“五味脯”、“雞羹”、“蒸雞”等雞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雞烹制的菜肴越來越豐富,至清代《隨園食單》記有30種,《調鼎集》則達到108種。而且除毛外,雞身上其他部分皆可入饌成菜。以雞制成的名菜各菜系均有所稱——北京的白露雞,山東的德州扒雞、黃燜雞塊,廣東的白斬雞,四川的棒棒雞、怪味雞塊等等。有趣的是雖然制法各有其妙,但說起來還是叫花雞最有創意。

“道法自然”,叫花子在饑不可耐的情況下,得到大自然的點化,就地取材,成就了人間的一道美味。

Views: 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