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3)

溫柔的牢籠——評蔡振念詩集《水的記憶》

批評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批評是把金針渡予人,把自己的理解介紹給讀者,去幫助讀者理解。讀者的閱讀經驗、期待視野各自不同,對作品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西方的解釋學(hermeneutics)自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Schleimacher,1768—1834)及狄爾泰(W.Dilthey,1833—1911)以降,都強調讀者不同的理解。何蘭(Norman N. Holland ,1927—)甚至認為:「意義無關乎文本,而是繫於讀者,解釋是讀者再創造的一種過程。」於是,問題來了,文學批評有句老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批評家的理解因此也就不可能讓每個讀者滿意,批評實際上成了另一種創作,於是我們有了批評的批評,使文學批評變成一種螺旋式的上升。…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5am — No Comments

《旅行聽回來的故事》瓦皮湖的傳說

在遠古年代,神秘的巴塔哥尼亞地區住著泰烏爾切和波亞斯兩個部落。

它們分別盤踞在這個地區,每個部落各有一部分人在瓦皮湖畔定居。

波亞斯部落的酋長有個女兒,名叫梅丹。她長得漂亮,品行又好。她父親把她許給了本部落的一個小夥子,他的勇敢、堅強和果斷是遠近都聞名的。

可是,泰烏爾切部落的兩個年輕人都想娶這個漂亮的印第安姑娘。他們百般獻殷勤,一味追求這個姑娘。

湖上經常舉行慶祝活動。每逢這時節,年輕人都要到湖邊來。梅丹很想參加這些水上喜慶活動。盡管她心裏非常想去,但她不能邁出家門,因為她害怕遇上未婚大的兩位競爭者。這位酋長的女兒只好呆在家裏,盤算著還有多少日子要成婚。…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4am — No Comments

《旅行聽回來的故事》受傷的鴿子

“杜帕,你是宇宙的締造者,各式各樣動物和人的造物主,千萬別拋棄我們!”

這是印第安人在召喚他們的天神時說的話。

杜帕是位保護神,但也有自己的煩惱。一個夢想攪得他心神不寧:他想造一個白皮膚的生物。可他無能為力。他有權力,但沒掌握任何白色材料。

杜帕羨慕大地的主宰,是大地誕生了這些白皮膚的生物。杜帕不時朝這些額上閃閃發光的白色生靈偷看一眼,然後長久地嘆息。

一天杜帕看見一群小夥子和姑娘在玩耍。那天太陽特別灼人,他想讓一位漂亮姑娘免受驕陽的傷害。這姑娘正在金色沙灘上嬉戲。…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3am — No Comments

《旅行聽回來的故事》四種本領

從前有個年輕人,名叫胡安。他同祖母魯菲娜住在一間破舊小屋裏。四周的土地十分貧瘠,祖孫倆的全部財產只有一頭瘦弱不堪的母山羊。他倆的日子過得十分貧困。可胡安早已下了決心,他常對自己說:“等我滿二十歲那一天,我就到別處尋找出路。”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魯菲娜站在屋門口,不停地揮手,直到孫子消失不見了才放下手。胡安沿著大路走去,一路上沒遇見一個行人。小夥子走了很久,終於來到一個巖洞前。他停住了腳步。這個神秘的巖洞外面冷冷清清的。胡安俯下身,將頭伸進洞去瞧瞧,不料嚇了一大跳,急忙站起來。原來他看見巖洞裏有一只老鷹,一頭美洲獅,一條雌獵狗和一只螞蟻。它們正圍著一頭死鹿。

巖洞的主人們齊聲叫道:“年輕的朋友,你幹嗎跑呀?來,我們很需要你!”…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3am — No Comments

《旅行聽回來的故事》聖·安娜湖

在艾爾德里荒涼在大山頂上有一個湖,名叫聖·安娜湖,很久很久以前,它是綠水仙人國國王的領土,他和他的女兒們住在那裏。

在晴朗的夏天的午後,國王常常乘坐一只珍珠船出去遊玩,這時他的女兒們就和嬌小的水仙們在柔軟的草地上嬉戲。那些小仙人躲在花蕊裏,偷偷地向外窺視,有時她們埋伏在立金花的花瓣中,勇敢地向蝗蟲發起進攻;有時她們騎在巨大的蝴蝶身上,捕殺那些醜陋的蜘蛛,把蜘蛛網搶來為自己編織面紗。

在那些小仙人嬉笑玩耍的時候,年老的綠水國王總是在一棵空心的樹幹上休息。他要休息整個下午。他的長長的綠胡子沾滿了黴菌,他的頭發上長著苔蘚,他的臉上布滿了上千條皺紋,他的手像一塊腐朽的木頭。…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2am — No Comments

張立德‧重啟新村活力

新村老化,年輕人外流;新村老屋只剩下老人獨守,只有過年過節才會見到更多年輕少小的身影,這已經成為近幾年農歷新年廣告和戲劇的永恒主題。我老家的巷子現在一入夜就陷入黑暗和寂靜,老年人早睡,再加上一些房子已經丟空,更顯落寞寂寥。我嶽母那裏也是一樣,同一條巷子,至少有4間老屋只剩下老人獨居。

雞年到,我不屬雞,不過我從小就和雞“打交道”,因為我父親是小型農場主,到農場幫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農場和老家菜園屋是一體的,看著雞的生老病死是生活的生物課。隨著父親年邁退休後,農場也結業了,我和兄長們無一人接手,農場在父親過世後也逐漸被拆除。留下的是回憶。…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1am — No Comments

吳白乙:文化外交:歷史、現實的審視與思考 (9)

(一)文化是普遍和包羅萬象的生活符號。語言、習俗、宗教、藝術、哲學、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等非物質品反映“一定時期中為(人類)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的生存樣式,因而具有自在的身份屬性,即“最精深微妙且最具個性”的民族特征,其對外傳導的方式更多地展現於自主的“無意識”的敘事,進而收到“隱形”的成效。(75)與此同時,文化可以通過具體的物質載體流通於市,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條件下,文化輸出可集政策性、商品性和便利性等多重功利於一身,因而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有機部分。…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3pm — No Comments

吳白乙:文化外交:歷史、現實的審視與思考 (6)

精神層面文化的表現形式不限於文學、藝術、影視、展覽等,也在工藝設計、建築和園藝、技術發明、學術研究、各類傳媒甚至網絡遊戲中得以體現。因此,文化外交應將人文與社會科學、自然景觀、文化遺產、城市文明、品牌文化、大眾創新成果等作為基礎性資源,與對外學術交流形成有機結合,因而更具時代感和代表性,更直接地回應外部受眾的不同關切。這就需要文化外交主管部門轉變傳統觀念和工作方式,改進服務意識,主動向各類文化資源領域伸出觸角,及時獲取需求信息,從而構建跨部門、跨層級、跨行業、跨區域、跨群體的新型合作網絡。…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2pm — No Comments

吳白乙:文化外交:歷史、現實的審視與思考 (5)

在20世紀80年代迄今的30多年中,文化外交隨國家整體對外關系的快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首先體現在文化外交覆蓋面得到極大的拓展,至2009年中國已同145個國家簽訂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和近800個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劃,與上千個境外文化組織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其次,由於政府間主體外交的支持,文化外交的規模、規格和容量顯著提升。21世紀以來,中國與法、英、德、意、西、俄、日等國先後合作舉辦大型“文化年”、“文化節”等專題活動;再次,通過開展雙邊、多邊、地區間和國際間的外交合作,增強了中國在國際多邊文化事務中地位和話語權;(35)最後,中國文化產業完成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並開始產生“外溢”,有望為文化外交提供堅實的市場資源和經濟支撐。2016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最新報告稱,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文化產品出口國,出口貿易總值達61億美元。(36)…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1pm — No Comments

吳白乙:文化外交:歷史、現實的審視與思考 (2)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文化的起源是人類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發生主觀意識,並給自然界賦予個性印記的結果。人的“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人們的想象、思維、精神交往在這裏還是人們物質行動的直接產物”。⑧隨著物質活動由低級向高級演化,人類社會分工、組織方式、制度形態也不斷遞進,而國家的出現則標志著世界進入文明社會的歷史階段。奴隸制國家的誕生不僅帶來了農業與手工業的分工,還促進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物質生產與精神文化生產的進一步分工。恩格斯說,“沒有奴隸制,就沒有奴隸制國家,就沒有希臘的藝術和科學;沒有奴隸制,就沒有羅馬帝國。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就沒有現代的歐洲”。⑨…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0pm — No Comments

吳白乙:文化外交:歷史、現實的審視與思考(1)

內容提要:伴隨中國向全球大國成長的“煩惱”之一是中外之間相互理解上的不平等、非對稱。從根本上講,這是由於文化觀念的差異所造成的。同時,也與中國自身的文化現代化水平和文化外交能力相對滯後有關。無論是參與未來國際經濟和政治秩序變革,還是全面實現民族覆興的歷史使命,都要求中國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生動力,從思想創新、體制改革、能力建設、產業扶持和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補齊文化外交的“短板”。就未來中美關系而言,如果中國不能及時地改進文化影響力,不能創設與經濟趕超戰略等量齊觀的對外文化戰略及精良的運行機制,那麽無論合作願望多麽強烈,也難以使美國確信“合作”將是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唯一價值取向。本文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出發,對當代文化外交的內在機理和發展規律加以總結,對中國文化外交存在的“短板”做出剖析,力圖推動建立一個跨層次的研究框架用以解釋文化外交,豐富文化外交理論,推進中國與世界文化融合,保障對外戰略的平穩、可持續實施。…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0pm — No Comments

張鳴:高處的擁擠

人混到政界最高層之後,就發現不好玩了,蘇東坡發出了“高處不勝寒”的感喟,歷來,有才華自負清高,不諳官場三昧者,才會有這種半是牢騷,半是感慨的感喟,可惜,有這種感喟的人,畢竟少了點,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往高處爬,而奇怪的是,社會也趨向於給某些爬的人提供制度的便利,於是,在歷史上的很多階段里,本來理應作為金字塔上端的高處,弄得人很多,擁擠不堪。…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11, 2017 at 11:48pm — No Comments

張鳴:臣記者與臣教授

洪憲帝制的時候,北京有位記者表現積極,對袁世凱自稱“臣記者”,被媒體傳為笑談,帝制還沒有結束,臣記者就已經混不下去了,只好夾起皮包走人。後來歷史的大勢所趨,任誰也做不成皇帝了,中國近代以來出現的新職業,諸如記者、律師、作家之類,庶幾得以幸免加蓋“臣”的印記,稀里糊塗過了幾十年。

然而皇帝這個東西,廢除其名號容易,要真的將之從國人的心里和文化里消滅,卻難上加難。在沒有皇帝的天地里,很可能皇帝更多了,遍地都是。大小是個頭,感覺上就覺得自己像皇帝,像皇帝一樣做事。於是有人驚呼:上級皇帝化,下級奴才化。在這“兩化”的浪潮里,媒體的“臣記者”是否重出江湖我不知道,但教授像“臣”或者說像奴才的卻委實不少。…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11, 2017 at 11:47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愛欲(4)

有一天,國王因為國家大事無法解決,親自跑來隱士住處領教,請求這個積德聚學的有道之人,指點一切困難問題。

到了山中隱士住處之後,見到隱士茅屋周圍,有蓮花瓣兒痕跡,異常美麗,國王就問隱士:“這是什麼?”

隱士說:“這是一個山中母鹿所生女孩的腳跡。”

國王說:“山中女子,真有美麗如此的腳跡嗎?”

“你不相信別人的,就應當相信你自己的。國王,那你以為這是誰的腳跡?”

“假如這個山中真有如此美麗腳跡的人,不管她是誰生的,我皆將把她討作王後。”…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11, 2017 at 11:44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愛欲(3)

二、彈箏者的愛

第二個商人,有一張馬蹄形的臉子,這商人麻臉跛腳,只剩下一只獨眼,像貌樸野古怪,接下去說:“女人常使男子發癡,作出種種呆事,呆事中最著名的一件,應當算扇陀迷惑山中仙人的傳說。我並沒有那麼美麗架空的故事,但我卻知道有個極其美麗的女人,被一個異常醜陋的男子所迷惑,做出比候補仙人還可笑的行為。”

這故事在後面。…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11, 2017 at 11:44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愛欲(2)

弟兄倆一面在互相爭論,互相解釋,那一邊兩妯娌卻並未睡著,各人皆裝成熟睡樣子,默默的在竊聽他們所討論的事情。兩個婦人都極愛丈夫,同丈夫十分要好,都不想便與丈夫遽然分離。聽到後來兩兄弟爭論毫無結果,那嫂嫂就想:“我們既然共同來到這種境遇中,若丈夫死了,我也得死。”

弟婦則想:

“既然不能兩全,若把這弟兄兩人任何一個死去,另一個也難獨全。想想他們受困於此的原因,全為路中有我們兩人,受女人累贅所致。我們既然無益有害,不如我們死了,弟兄兩個還可希望共同逃出這死海,為國家做出一分事業。”…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11, 2017 at 11:4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