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們同時看了幸子一眼。她正和那個美國女人交談。
「這麼好的教育程度真教人羨慕哪!」她又說。「祝妳們盡興!」
我們互相鞠躬。她向美國女人作勢準備繼續上路。
「拜託給我看一下好不好?」胖男孩的口氣很不高興。他的手再次伸出來。真理子如先前在纜車上那樣瞪著他。
「我要看!」胖男孩口氣更加強硬。
「明,記得要好好的跟小姊姊說呀!」
「拜託啦!我要看一看!」…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February 5, 2019 at 2:30pm — No Comments
藤原太太又笑起來。「我記得第一次聽見說洗衣機,我簡直不敢相信有人會要這樣的東西。明明有兩隻手可用,還花錢去買什麼洗衣機。悅子大概不這麼想。」
我正要開口,尾形桑卻搶先說道:「我告訴您吧!前幾天聽到一件新鮮事。這人是次郎的同事。他說,上回競選,他太太不同意投他要投的黨,他揍了她一頓,她還是不讓步。最後,夫妻倆投的是不同的黨。在我們那時候,您能想像會有這種事嗎?簡直不可思議。」
藤原太太搖搖頭,「世界真是大不相同了。」她嘆了一口氣。「可是,我聽悅子說次郎現在很不錯。您一定很滿意吧!尾形桑。」
「嗯。他幹得還不錯。就是今天,他代表公司出席一個重要會議。他們恐怕又要升他了。」…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February 5, 2019 at 2:30pm — No Comments
我們那天最先碰見的生人是個美國女人。決定搭纜車上山後,幸子同她女兒去買票了,我則獨坐在凳子上。這時我看到有個賣糖果玩具的小攤販。我起身過去,想買點糖給真理子。兩個孩子比我先到,正在那兒爭著什麼。我等在一旁,注意到那些玩具中有一副塑膠望遠鏡。那兩個孩子還在吵,我回頭望,看見幸子和真理子站在轉門邊。幸子好像在同兩個女人講話。
「要買點什麼?太太?」
兩個孩子走了。攤子後面是個穿著整潔夏季制服的年輕人。
「我可不可以試一下?」我指著望遠鏡。
「當然囉,太太。只是個玩具,不過還挺管用。」…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February 5, 2019 at 2:29pm — No Comments
從中國文學或文學家旅行或遷移海外歐人殖民地,或星馬華人社會建立, 到華人認清自己的身份屬性,加入其他移民及土著爭取獨立建國,馬來亞的華文文學書寫也從殖民時期進入後殖民時期。在馬來亞獨立之後,馬來文學逐步取得國家文學的地位,星馬的英文文學則成為英聯邦文學或新興英文文學的一員,只有馬來亞印度文學及馬華文學淪為族群文學。歷史尤其弔詭的是,一如馬英文學在若干詩人努力以熱帶形聲表現之際,卻因英文退位而被邊緣化,馬華文學也在建國前後大力鼓吹馬來亞化,甚至發起「愛國主義文學」運動,響應新政府政治藍圖。卻因華人華文的身份與地位而被國家文化建制漠視與排斥。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邊緣化的華文文學複系統,在國家獨立之初,即有香港作家報人南來或作者留學台灣,而與港台這兩個環太平洋地區的新興華文文學(new Chinese literatures)複系統發生「系統之間」(intersystemic)的文學關係。…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February 5, 2019 at 2:13pm — No Comments
張錦忠·海外存異己︰馬華文學朝向「新興華文文學」理論的建立
台灣作為南島語族源頭的理論,近年來在考古學界頗為盛行。不過,近日美國休士頓大學人類基因研究中心的基因研究學者卻提出不同的說法,推翻了這個「台灣原鄉論」。他們指出印度尼西亞才是南島語族移民擴散的中心,其遷移路線有二,一支北上前往台灣,另一支南移波里尼西亞。其實,在這對立設論出現之前,人類學家早已指出,中國華南一帶乃南島語族發源地,其遷移路線也有二,一支往東南移居台灣,另一支南下東南亞,遠至澳洲。這個最新的「印尼原鄉論」,只不過是眾多說法中的一種,尚有待考古出土實據的驗證。…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February 5, 2019 at 2:10pm — No Comments
論完了兩個流離的追尋之不同典型之後,焦點拉回馬來西亞,作者更進一步,也把中國性的問題帶到語言文字的討論上,揀選何棨良、陳蝶、梁紀元的散文中的古典語境,指陳這些不過是古典的誤認與古典的挪用。在這點作者的立場更為激進,認為古典詞彙的語境是作者的想像,衹呈現了古老中國的情境而與馬來西亞的時地不接合,這樣搬弄古典會掩蓋自己的語言風格,也是對自己的文字缺乏自信,作者的判斷顯然是以大馬所在的赤道線為基準的。再一次作者借用馬華散文中使用古典詩詞的例證來表述自己的立場,這個立場是,雖然是使用中國文字, 但是卻拒絕文字為中國所擁有。作者雖未直說,卻信心十足地表達了清楚的立場,僅僅在承認使用的文字是源於中國的事實上向中國致敬,除此之外,語言應屬自己,因此拒絕了古典風景的召喚。…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February 5, 2019 at 2:10pm — No Comments
評論:談鍾怡雯的中國圖象楊聰榮
鍾怡雯這篇文章必須從相反的方向來閱讀,放到不同的架構中,特色才能夠凸顯出來。表面上看,這是又一篇討論馬華作家之中國性的論文,無疑地這是馬華文學的重要題目,值得再三從不同角度論述。如果這樣理解這篇論文,則不免失望, 至少論文中並沒有提供什麼獨特的新論點,老生常談之外,論述馬華作家與中國性的對話顯得直接而平板,比不上林建國所舉的例子之曲折隱晦又適切精準,引用理論也是點到為止,比不上黃錦樹論證豐厚又迭有新意。然而細觀其文,與其說是論馬華文學的中國圖像,倒不如說是表述作者的中國圖像,如果換個架構來看,視為作者藉這個題目來表達新生代馬華作家的自我認同,也還算是具有個人風格之論文式的馬華散文,而表現出另一種馬華作家消解中國性的手法。…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February 5, 2019 at 2:09pm — No Comments
《亞洲周刊》(ASIAN WEEK)做了個異族通婚面面觀的特寫,令我也想起這個問題。
跟自己所愛的人結婚,不論他是什麽國籍人種,都是件好事。不過,我相信異族通婚仍有不少問題,主要的原因是:這世界還未到種族大同化,四海一家的階段。異族鴛鴦變了是一種特殊的個體,對文化背景、生活習慣與社交圈子,都要作特殊的適應。
理論上,兩個異族人結合,是將兩個不同的世界加在一起,生活應該更豐盛。事實上卻不然,異族鴛鴦並不能同時得到兩個不同的世界,通常是其中一方放棄自己的世界,適應另一方的世界。…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February 5, 2019 at 2:32am — No Comments
我是日本的“農三代”,在伊豆半島的農村出生,從三歲開始跟著爺爺和爸爸種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沒有電子遊戲的陪伴,但那是段美好的童年時光。離開農村十多年,回過頭看,日本農民的幸福指數是很高的,他們過著安寧平和的日子。
和城市相比,農村的公共交通和基礎設施欠發達,這是世界共同的現象,不是特殊的問題。我家鄉只有一個小小的火車站和幾條公交線路,沒有輕軌,更沒有地鐵。然而不管是寬廣大路還是田間小道,去哪裏都有路,不用徒步翻山。
正因如此,日本每個農民家庭至少有一輛車,把農業專用的車加起來超過三輛相當普遍,畢竟公共交通不發達嘛。…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February 5, 2019 at 1:17am — No Comments
今天,在東方,有兩種彼此爭鬥著的思想:舊思想與新思想。舊思想,將要被克服,因為它已精疲力竭,意志崩潰。
在東方有一種攪擾著沈睡的覺醒。覺醒是征服者,因為太陽是它的統帥,黎明是它的大軍。
在東方的田野上,——昨天東方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弱者,今天則是一個青春少年,屹立田野,呼喚著墳墓中的居民,讓他們奮起,隨著日月前進。當春天唱出她的歌,冬天的死物就會復生,脫去它的屍衣,邁出步履。
在東方的天空,有著具有生命力的震撼,它們生成,擴大,攝住了那些警覺而敏感的心,把它們攬人懷抱。這些震撼還索繞著那些高傲而敏感的心,以贏得它們。…
ContinueAdded by Copil on February 4, 2019 at 11:09pm — No Comments
從前人家問我:
“要是你有一盞阿拉丁神燈,你會要求燈神給你什麽?”
我說:
“我先要求多要三盞阿拉丁神燈!”
現在,倒不那麽貪心了,一擦神燈便有的東西,有了也沒什麽喜歡的感覺,無論什麽,都是自己爭取回來的才有意思。那個“有意思”,不是那樣東西或者那件事情本身有什麽意思的,是從夢想到渴望,渴望到爭取,爭取到期待,期待到得到這一整套過程,要是將結果從這整個過程單獨的挑出來送給你,你不會覺得有什麽值得珍惜之處。…
Added by Bleach on February 4, 2019 at 10:59pm — No Comments
我本打算點點頭,然后走開,誰知我的雙膝顫抖得太厲害;本想向樓梯走去,到頭來卻像蟹子一樣側著身體朝著鍋一步一步地移去。等我完全處在她的視野里,她突然將鋒利的刀子刺進我的后部。隨著一聲痛苦的尖叫,我縱身躍入滾燙的湯中,一陣撕肝裂肺的疼痛,我僵硬了,跟夥伴一起受煎熬:一根胡蘿蔔和兩個蔥頭。
一陣隆隆的聲音之后,是一陣陣砰砰的爆裂聲。這時,我發現自己站在鍋邊,攪拌著湯。我清楚地看見自己在湯中,雙腿朝天,像一塊帶骨的牛肉一樣,盡情地煮著。我往湯里加了點鹽,又撒了點胡椒粉,然后向花崗巖盤子里舀了一勺。湯的味道遠遠不及濃味嫩魚,不過作為普通的湯味道還算湊合,足以抵禦這樣的冷天氣了。…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February 4, 2019 at 10:57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February 4, 2019 at 10:2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February 4, 2019 at 9:56pm — No Comments
“副現象論”者也認為心智或精神是物質大腦的產物,但他們卻認為心智或精神只不過是大腦的一種“副現象”, 是一種機械的、僵死的東西,否認它們具有相對獨立性、特殊性、能動性、因果性、意向性等,他們否認心智或精神能夠反作用於物質,否認心智或精神對大腦以及人的行為具有因果作用,否認心智或精神在進化過程中的積極影響。例如英國博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就曾說過:“如果說意識看起來和肉體的機制有什麽關係的話,它也只是肉體工作的一種副產品,它對改變這種工作完全無能為力,這就像伴隨機車發動機工作的汽笛對其機制一點也沒有什麽影響一樣。”
精神分子論認為,“副現象論”是偏頗的,在生命的進化歷程中,心智或精神的出現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質變、飛躍或突現,心智或精神的本質雖然是物質,但是心智或精神是大腦這塊物質所產生的最高級、最神奇的花朵,它們是物質的一種高級形態,是一種更高級的物質層次。心智或精神在世界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所以它們並不是大腦的“副現象”,…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February 4, 2019 at 9:37pm — No Comments
哲學家桑德福·戈德堡、安德魯·佩辛在“關於心理內容的種種理論”一文中提出了心理內容的表征問題:“一思想的語言(或心靈語言)的術語憑借什麽而意指它所意指的東西?即是說,它從哪裏派生出它的表征(即心理)內容?”[21]作者在“究竟什麽是信息”一文中曾經指出,信息的本質是密碼,而信息的內容就蘊涵在信息的密碼之中。[…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February 4, 2019 at 9:36pm — No Comments
通過對意識的深入研究我們發現,人的存在並不完全決定於意識,在潛意識和無意識狀態下,人也能夠存在。在笛卡爾時代,由於科學尚沒有對意識進行深入的研究,人們對意識的認識也比較膚淺,所以笛卡爾才會產生“意識停止人就停止了存在”的誤解。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February 4, 2019 at 9:35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February 4, 2019 at 5:00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