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在這幾年,迅速地由日本的夏季海島轉變為東方夏威夷,主要關鍵在於觀光業的起飛。然而,對沖繩而言,觀光業的發展實有一段複雜的歷史糾結,由戰地變成觀光地,經歷了美軍「基地之鄉」、環境運動的歷程;經濟型態也從仰賴日本本土進行經濟發展的模式成功翻轉為自主行經濟,這樣的發展歷程對台灣在地經濟的發展具高度參考價值。…
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三章·繁榮時代與現代化公司
成功就是成功者臉上滄桑的累積過程。——陳永堅
重新起步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香港的歸屬問題逐漸成為中英之間的重大矛盾。中國政府一度向英方提出過收回香港的要求,但被英國首相丘吉爾以實際行動駁回了。英國人在日本投降後第一時間派出了由一名海軍中將帶領的海軍部隊進駐香港,接受在港日軍的投降。…
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2:21pm — No Comments
魯道夫·基彭哈恩(1926——),德國天體物理學家。生於捷克斯洛伐克。1965年至1974年任哥廷根大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教授,後任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1985年至1991年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副主席。他是密近雙星質量轉移演化理論的創始人之一。
我們在宇宙中是不是獨一無二,也就是別的星球上或其鄰近處有沒有生命存在?這個問題的提出比我們知道恆星是別處的太陽還要更早。尼古勞斯·馮·屈斯和喬爾丹諾·布魯諾都曾為此傷過腦筋。為此,兩人之中一位倖免於難,另一位不得不在烈火中為真理而獻身。 …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2:20pm — No Comments
婆婆你雖原籍天津,卻不諳鄉音,每次碰上說普通話的人,你都說他們說的是“鬼話”,你忘記了這是你的家鄉話嗎?你十幾歲隨父母到廣州,下嫁給原籍浙江紹興的公公,另外一個不會說家鄉話的南方人,你成為“地道”的廣州人是很自然的事。日常你給我們燒的都是廣東菜,但你嗜食濃烈味道的菜式卻多少還是帶有北方口味。其實你的胃不太適合吃刺激性的食物,但你總是跟你的胃過不去,所以你時常鬧胃痛。…
ContinueAdded by 美食 庫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2:19pm — No Comments
常有朋友開我的玩笑說:“你的食譜,究竟算什麽地方的菜?不南不北不湖不廣,不川不揚。”
我說:“中國菜嘛。”
這說的是良心話,我所談的就是中國菜,它包括任何一省,任何一個地方。其實,目前的餐館,雖然標榜什麽川味、粵菜、湘菜、山西餐廳、真北平等,而所供應的菜肴,實在已經也是“天下一家”了。竹林餐廳的糖醋魚是北方做法(味並不地道);山西館中也有宮保雞丁;湖南酒席中會上一道烤鴨;以蘇浙口味為名的小吃館,菜單上也有麻婆豆腐。事實如此,我的《談吃》又何嘗不可以發揚光大地自封“中國菜”呢。…
ContinueAdded by 美食 庫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2:11pm — No Comments
在文學的閱讀上,這幾年,覺得自己有一點懶。象《卡拉馬佐夫兄弟》、《戰爭與和平》這種大書,高中大學時候發狠讀過,這些年,卻很少再碰。甚至連屠格涅夫,契可夫一類不算太龐大的書籍,也很少讀了。
少年時候的愛文學,有點象走進了一個搜藏豐富、偉大壯觀的博物館,在每一幅巨作前冽覽佇足,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敢一點松懈。如今重新翻閱以前讀過的文學名著,看到上面圈圈點點、密密麻麻的批記,可見那時對文學的用功。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年,每當從偉大的博物館出來,都有點累。倒是隨身坐下來,靠著柱子休息,不經意看到柱腳下一朵正綻放的小花——不知道是哪裏吹來的種籽,在這用生了根,發了芽,那樣愉悅自在,使我心中一驚,仿佛似曾相識,只是那種可親的感覺,便解脫了博物館中所有偉大壯觀的負累。…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2:02pm — No Comments
蘇雪林(1899~1999),安徽太平人,女作家、學者。著有散文集《青鳥集》、《綠天》,學術論著《李義山戀愛事跡考》、《唐詩概論》、《中國文學史》等。
當林琴南先生在世時,我從不曾當面領過他的教,不曾寫過一封問候他起居的信,他的道貌雖曾瞻仰過一次,也只好像古人所說的“半面之識”。所以假如有人要我替他撰什麼傳記之類,不問而知是缺少這項資格的。
不過,在文字上我和琴南先生的關系卻很深。讀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家世,行事;明了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甚至他整個的人格。讀他的作品,我因之而了解文義,而能提筆寫文章,他是我十五年前最佩服的一個文士,又是我最初的國父導師。…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1:29am — No Comments
七八歲以至十一二,大概是最會做夢最多夢的時代罷?夢中得了久慕而不得的玩具;夢中居然離開了大人們的註意的眼光,暢暢快快地弄水弄火;夢中到了民間傳說裏的神仙之居,滿攫了好玩的好吃的。當母親戚好了溫暖的被窩,我們孩子勇敢地鉆進了以後,嗅著那股奇特的舊綢的氣味,剛合上了眼皮,一些紅的、綠的、紫的、橙黃的、金碧的、銀灰的,圓體和三角體,各自不歇地在顫動,在擴大,在收小,在漂浮的,便爭先恐後地擠進我們孩子的閉合的眼瞼;這大概就是夢的接引使者罷?從這些活動的虹橋,我們孩子便進了夢境;於是便真實地享受了夢國的自由的樂趣。…
ContinueAdded by 文學 庫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0:20am — No Comments
本文作者:王文岳(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收 藏 自:《故事》網站
沖繩在這幾年,迅速地由日本的夏季海島轉變為東方夏威夷,主要關鍵在於觀光業的起飛。然而,對沖繩而言,觀光業的發展實有一段複雜的歷史糾結,由戰地變成觀光地,經歷了美軍「基地之鄉」、環境運動的歷程;經濟型態也從仰賴日本本土進行經濟發展的模式成功翻轉為自主行經濟,這樣的發展歷程對台灣在地經濟的發展具高度參考價值。…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0:20am — No Comments
全中國的讀書人,大概從唐朝以來,命運中註定了應讀一篇《桃花源記》,因此把桃源當成一個洞天福地。人人皆知道那地方是武陵漁人發現的,有桃花夾岸,芳草鮮美。
遠客來到,鄉下人就殺雞溫酒,表示歡迎。鄉下人都是避秦隱居的遺民,不知有漢朝,更無論魏晉了。千余年來讀書人對於桃源的印象,既不怎麽改變,所以每當國體衰弱發生變亂時,想做遺民的必多,這文章也就增加了許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許多人的酒量。
至於住在那兒的人呢,卻無人自以為是遺民或神仙,也從不曾有人遇著遺民或神仙。…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55pm — No Comments
我們都有一個胃,即使不幸成為植物人,也還是有一個胃,否則連植物人也做不成。
玩笑說,中國文化只剩下了個“吃”。如果以為這個“吃”是為了中國人的胃,就錯了。這個“吃”,是為中國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所謂“色、香、味”。
嘴巴這一項裏,除了“味覺”,也就是“甜、鹹、酸、辣、辛、苦、膻、腥、麻、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口感”,所謂“滑、脆、黏、軟、嫩、涼、燙”。
我當然沒有忘掉“臭”,臭豆腐、臭鹹魚,臭冬瓜,臭蠶豆,之所以沒有寫到“臭”,是我們並非為了“逐其臭”,而是為了品其“鮮”。…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48pm — No Comments
含混的笑切開你的嘴唇,
這使我心頭充滿痛苦,
成熟了的焦慮的回聲復蘇,
它的符號觸到了
高興的黑色血肉之軀。
聽到季節在空中飛翔,
晨的赤裸,
短暫的光互相碰撞。
另一個太陽,從它來的是…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如此清澈的夜從未戰勝你,
如果你向微笑開放並好像
所有的一切成為一架階梯,
它深入到圓的夢中,
這夢隨時在我心底。
關閉的房中的畏懼就是上帝,
那房裏靜靜躺著一具屍體,
它是所有一切的圓心:
海、雲、大風和寧靜。…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18pm — No Comments
憂傷,愛的勞作,
你呼喚著一個生命,
它的內心深深鐫刻著
藍天和花園的姓名。
我的血肉之軀
或許竟是惡的贈品。
呂同六譯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18pm — No Comments
一、它的外科器具
在昆蟲的各種類型中,很少有能夠發光的。但其中有一種是以發光而出名的。這個稀奇的小動物的尾巴上像掛了一盞燈似的,用來表達它對快樂生活的美好祝願。即便是我們不曾與它相識,不曾見過它在黑夜中從草叢上飛過,不曾見過它從圓月上落下來。就像一點點火星兒一樣,那麼,至少從它的名字上,我們可以多少對它有一些瞭解。古代的時候,希臘人曾經把它叫做亮尾巴,是很形象的一個名字。現代,科學家們則給它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螢火蟲(Iamqyris)。…
Continue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04pm — No Comments
洪水來到棉花鎮的時候是黃昏。這一天天黑得特別晚,不知道為什麽賣蘋果的小販沒有收攤,做炒貨的機器也還轉著。主婦手裏抓著晚餐用的白米,但是她站在竈前很久都沒有把米放進鍋子裏。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在等待天黑下去,而天黑又在煩躁不安地等著什麽。彩霞像咬破嘴唇的血一樣一點一點滲出來,漸漸地漾得整個天空都在晃悠。
女傭剛給他換過一件稭麥色的睡衣,他現在滿身是一種肥皂的香氣。這是吃飯前的一段時間,他從躺的位置能夠看見一點天空。天空很明亮,特別紅艷。和很多黃昏一樣,他聽著收攤前的小販們最後的奮力吆喝漸漸睡去。然後,他就聽見了大水的聲音。然後是此起彼伏的婦女叫喊聲,小孩子的哭聲,房子坍塌的聲音,牲畜的哀號聲。他再看出去的時候他覺得整個天空都要被掀起來了。…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03pm — No Comments
第二章·女權主義口號下的女人
緒言
曾經在報章版面上熱鬧一時的女權運動,最近開始趨於平靜。
這只不過是極少數不辨是非、不知自量的女人們的過激行為——這樣定義,事情自然就簡單了。但是我以為,對於女權的欲求是任何一個女性都一度有過的,一些女性今後仍將堅持不懈地為之努力下去;在社會的進一步文明化、家庭的電器化使女性擁有了更多自由閑暇時間後,這種欲求會越來越強。
因此,與其說女權運動趨於平靜化,倒不如說是一場大噴發之後的火山仍然冒著白煙,在等待著下一次噴發的時機,現在只是在積蓄能量。…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03pm — No Comments
南陵在皖南,是生我養我的土地,也是一個歷史地理的概念。因為這樣的一個千年古城,隨著朝代更疊興廢,其行政區劃也在不斷地調整變化當中。諸如說到銅文化,南陵和銅陵各自有許多話要說,包括李白的五松山系列詩歌。說到春谷,繁昌人也口口聲聲地一樣說,周瑜是其第一任春谷長。再說陵陽,池州人證實其至今尚有陵陽山,屈靈均在《離騷》裏詠嘆過,近年來,更有專家考證,屈原確曾流放於此。至於東大門弋江鎮,原本是宣城故城,府治所在,蓋因宛陵之興而廢焉。稽之《皖誌綜述》(省方誌辦)和新近再版的《南陵縣誌》(民國版),以上記載,庶幾無誤。…
ContinueAdded by Le Destin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February 16, 2016 at 8:54pm — No Comments
當冰冷、濕黏的泥土落在不幸的高雅先生稀爛變形的屍體上時,我哭得比誰都大聲。我喊著:“讓我和他一起死!讓我和他埋葬在一起!”他們抓住我的腰,防止我跌進去。當我像要背過氣去時,他們用手掌壓住我的額頭,扳起我的頭讓我可以呼吸。從死者親屬們的眼神中,我意識到自己可能哭叫得太過火了。我平復了自己的情緒。看我哭得這麽傷心,畫坊裏的嚼舌者們可能會以為我和高雅先生是一對戀人。
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註意,一直到葬禮結束我都躲在一棵梧桐樹後面。比被我送下地獄的白癡更白癡的他的一位親戚,把我堵在了梧桐樹的後面,以一種自認為意味深長的眼神,直直地望著我的眼睛。久久地擁抱了我之後,這個弱智者問道:“你是‘星期六’還是‘星期三’?”“‘星期三’是過世者以前的名號。”我說。他吃了一驚。…
ContinueAdded by Suan Lab on February 16, 2016 at 8:52pm — No Comments
信佛的人往往要出家。出家所為何來?據說是為了一大事因緣,那就是要“了生死”。在家修行,其終極目的也是為了要“了生死”。生死是一件事,有生即有死,有死方有生,“了”即是“了斷”之意。生死流轉,循環不已,是為輪回,人在輪回之中,縱不墮入惡趣,生老病死四苦煎熬亦無樂趣可言。所以信佛的人要了生死,超出輪回,證無生法忍。出家不過是一個手段,習靜也不過是一個手段。
但是生死果然能夠了斷嗎?我常想,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何處去,生非甘心,死非情願,所謂人生只是生死之間短短的一橛。這種看法正是佛家所說“分段苦”。我們所能實際了解的也正是這樣。波斯詩人峨謨伽耶姆的四行詩恰好說出了我們的感覺:
Into this universe, and why not knowing,
Nor whenc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February 16, 2016 at 8:5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