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11)

叙事領導の-朗誦藝術(22)第十章·容易讀錯音調的字

我們常聽到把“壓軸戲”的“軸”字誤讀成陽平聲, 把“連累”的“累”誤讀成去聲, 把“霓裳羽衣”的“裳”錯讀成shang, 把“腈綸”錯讀成qinglun, 等等。可見語音之規範化是永遠的進行時。作為使用漢語的人特別是在校的老師和學生以及從事具有示範性和影響性職業的人員應該把讀準普通話字音做為自己的基本功。本人收錄了一些很容易讀錯的字以及因為音變而容易誤辨本音的字(如繈褓的繈因為音變讀為陽平聲其實本音是上聲)拿來請君笑納(以普通話審音委員會1985年12月27日公布《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後的為準。



而此前有些讀音經審定更改的不再收錄, 如“呆板áibǎn”現已統一為dāibǎn, “曝光”pùguāng現統一為bàoguāng, “啥”取消shà統一為shá, “績”取消jī改為jì等等), 你試試讀對了嗎?  期期艾艾ài 自怨自艾 yì 畚箕běnjī 奔頭 投奔 奔命(拼命趕路)bèn 奔赴 奔喪 奔走 疲於奔命…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January 2, 2020 at 12:30pm — No Comments

叙事領導の-朗誦藝術(21)

第九章 巧語啟悟以小見大——寓言朗誦指導

寓言, 是一種常常被選做誦材的文體。它短小精悍, 通俗易懂, 是由故事和教訓兩部分構成, 而故事中又常常出現擬人化的動物, 所以總是特別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但是寓言並不是很容易朗誦的一種文體。朗誦者既要有講故事的投入, 又要有說道理的冷靜。這一點很不容易做到。我們常見一些朗誦者從感情到外形都"化"成了寓言中的某個動物, 一旦要以作者的身份講道理時, 回都回不來了。

為了說明寓言朗誦的要領, 我們用著名的伊索寓言《狼和小羊》為例:…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January 2, 2020 at 12:26pm — No Comments

叙事領導の-朗誦藝術(20)第八章·詩歌朗誦

第八章 激情點點震蕩心扉——詩歌朗誦指導

詩歌, 是最適合朗誦的作品。因為, 詩歌節奏規整, 本身就具備音樂性; 詩歌又押韻, 朗朗上口, ‘特別是古代詩歌還講究平仄, 使字音在長短方面交錯出現, 體現了統一之中有變化。所以在古時候詩都是可以唱的。詩和歌本來就是一回事。曾經有過這麽一個故事, 說的是古代有幾位詩人是好朋友。有一次一塊兒到外邊兒喝酒。聽到歌女正在唱歌, 就打賭說, 我們記下她們所唱的詩歌, 誰的作品唱得最多, 就算贏家。這個故事不僅使我們知道古詩是可以傳唱的, 而且使我們知道古代詩歌的發表方式主要是朗誦演唱會。據說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寫了詩常常到市場上念



給老百姓聽, 這不也就是開詩歌朗誦會嗎?…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January 2, 2020 at 12:06pm — No Comments

叙事領導の-朗誦藝術(19)

另外一種類型的散文稍有不同。這些散文中穿插著一些人和事。有時, 正是這些人和事給了作者啟示, 由此而產生了感慨。那麽我們怎樣來朗讀這種類型的散文呢? 總的說來, 我們應該把其人其事作為散文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個故事來讀。例如曹展的散文《雪花飄啊飄》, 就是另一類的作品。這篇散文從作者主觀視角出發, 描寫自己從雪地上母女情深的畫面受到感染和啟發, 因而反思自己成年後不如幼年時那樣體諒, 關愛自己的母親。經過反思, 激發了對雙親的愛。



在文章中, 一開頭作者回答母親的叮囑時, 用的是漫不經心的語氣, 緊接著就出撂了雪地中嬉戲的一對母女。對母女倆的描寫以及小女兒天真無邪, 活潑可愛的聲音, 還有文章最後作者反思時沈重的語氣, 這些都是需要在朗湧中加以渲染的, 但是他們又必須表現為作者整個感情線索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受到作者感情線索的制約, 而不是自由的, 遊離的。換個方式說, 如果我們把這一段母女雪中嬉戲的故事拿出來單獨朗讀, 可能有那些不同嗎?…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January 2, 2020 at 12:04pm — No Comments

叙事領導の-朗誦藝術(18)

有時候我們會選擇一些帶有諷刺意味的小故事, 或古代故事, 故事中穿插著古詩詞, 這時候, 我們也不妨運用一些誇張的朗誦方法。例如有篇小故事, 說的是鄭板橋辭官回鄉, 兩袖清風。風雨之夜有小偷上門, 鄭板橋吟詩退賊。在這個故事中, 小偷的心理活動跟詩人的吟詩聲交替出現。我們可以用低聲來讀小偷的內心獨白, 用較誇張的語調來吟詩, 形成對比。這樣不但增加了朗湧的生動, 而且可以用小偷的委瑣來反襯詩人坦蕩的胸懷, 加強了節目的感染力。

 

第七章 輕輕揮灑美的情愫——散文朗讀指導



散文, 可以泛指韻文以外所有的文章, 包括小說和議論文;…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January 2, 2020 at 12:02pm — No Comments

叙事領導の-朗誦藝術(17)第六章·叙事

第六章 真情描述人生段落——記敘文朗讀指導

“記敘”就是講故事。講故事最重要的就是“引人入勝”, 要讓別人聽得津津有味。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那就是: 渲染氣氛, 交代脈絡, 塑造人物。

首先說說如何渲染氣氛。任何一個故事都有氣氛的問題。是輕鬆愉快的, 還是沈重不幸的? 是富有哲理的, 還是幽默風趣的? 不同的氣氛要用不同的噪音來表現。例如《齊白石買菜》說的是老畫家想買點兒白菜, 賣菜的小夥子認出了他, 提出要用畫來換。是輕鬆愉快的作品。我們要用明亮的噪音, 跳躍的節奏來朗誦。《最後一課》寫的是一位教師在國家將亡之際堅持上完最後一堂母語課時的悲痛心情, 氣氛是莊嚴, 沈重的。我們要用低沈的噪音, 緩慢的節奏來朗誦。這是自始至終貫穿整個作品的。…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January 2, 2020 at 12:01pm — No Comments

尤美琪·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3)

本文將藉由回顧拉丁美洲小說家波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小說,再透過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的空間/建築理論作為參照點, 來描繪超文本與網路空間的性質。在這多重流動、恰恰已具顛覆性的網路千高原中,網路作為一種新世代的媒介,如果 恰恰可以比附德勒茲( Gilles Deleuze)和瓜塔里( Félix…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January 2, 2020 at 10:30a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 多情與無情

在成千上萬種樹木裏,只有垂楊是關心著人間離別的,灞上攀折,送人牽恨,每逢人間有離別,柳也有了折心之痛,所以古人把楊柳叫做“多情樹”。

然而柳的遊絲飛絮,一回東惹,一回西逐,自家的南北都沒定準。柳的枝條,青眉舞腰,滿身是風流的曲線,只喜送別,不喜迎人,那裊裊依依,濫折人手,所以古人又把楊柳叫做“無情樹”。…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anuary 1, 2020 at 10:54pm — No Comments

阿城·戒臺寺(上)

作為一個普通的文人,洗桑拿的機會似乎是不多的。當然,今天的文人圈兒已絕非是昨天的文人圈了,也分三六九等了,貧富之間的差別好像也日趨懸殊。對富人來說,洗洗桑拿,畢竟是一件小事情。對相當多的窮文人來說,消費這樣的瀟灑,消費這種別樣的裸體,還不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記得曾和黑龍江的一位記者閑話,話題拐上了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作家,或者是一個富作家,都需要具備一些怎樣的條件。我還記得我是這樣說的,一是要有文氣,天生就是一個文人。二是要有靈氣,寫得不呆傻。三是要有才氣,寫得頑皮而且機智。四是要有志氣,沒志氣怎麼行呢?五是要有元氣,身板不好,天才早夭,其文將何以堪呢。六是要有運氣,縱觀古今,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民間文士也是大有人在的。這幾氣都具備了,錢自然就來了,洗桑拿的事,不足掛齒。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January 1, 2020 at 10:43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序(3)

大概兩年之後,我為拍攝一部電視片,在深秋十月去攀登過一次號稱蜀山皇后的四姑娘山。這座海拔六千多米的高山,就聳立在距四川盆地直線距離不過百余公里的邛崍山脈中央。我們前去的時候,已經是水冷草枯的時節。雪線正一天天下降到河谷,探險的遊客已斷了蹤跡,只在山下的小鎮日隆的旅館墻上留下了“四姑娘山花之旅”一類的浪漫詞句。 

上山的第四天,我們的雙腳巳經站在了所有森林植被生存線以上的地方。巨大巖石的陰影裏還有經年不化的冰雪。往上,是陡峭的冰川和藍天,回望,是一株株金黃的落葉松,純凈的明亮。此行,我們不是刻意登頂,只是盡量攀到高一點的地方。當天晚上,我們退回去一些,宿在那些美麗的落葉松樹下。那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雪。早上醒來,雪遮蔽了一切,樹、巖石,甚至草甸上狹長的高山海子。

 …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1, 2020 at 10:41pm — No Comments

君特·格拉斯《鐵皮鼓》(19)

今天,我敲了一上午的鼓,向我的鼓提出種種問題,而且還想知道,我家臥室里的燈泡是四十瓦還是六十瓦。我並不是第一次對自己和我的鼓提出這個問題,因為它對於我來說非同小可。我往往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回想起那两隻燈泡。因為我進出過許多住宅,開過關過數以千計的電燈,所以首先必須把它們忘個一乾二凈,必須不帶任何花腔地敲著我的鼓,穿過這片統一規格的照明體的森林,才能重新回憶起拉貝斯路我家臥室的两隻燈泡。 

我媽媽是在家分娩的。臨產的陣痛襲來時,她還在店鋪里,把糖盛到一磅和半磅裝的藍色口袋里,結果誤了時間,來不及送她進婦產醫院。於是,從赫爾塔街請來一位上了年歲、已經很少提著小箱子幹她這行當的助產士。在我家臥室里,她幫我出了娘胎。 …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1, 2020 at 10:35pm — No Comments

君特·格拉斯《鐵皮鼓》(18)

揚-布朗斯基同我媽媽之間言歸於好,是在揚找到了他的黑德維希並同她結婚以後。黑德維希是卡舒貝人,住在城里,但在拉姆考還有農田。在伏依克咖啡館的一次舞會上,他們碰巧相遇,據說我媽媽向馬策拉特介紹了揚。雖說這兩位先生對我媽媽的感情是一致的,然而他們性格各異,卻又一見如故,非常投機,盡管馬策拉特直言不諱地用萊茵腔大聲說,揚轉到波蘭郵局去工作,這個想法未免荒唐。揚和我媽媽跳舞,馬策拉特同骨骼大、個子高的黑德維希做伴。她的目光像母牛似的難以捉摸,周圍的人見了,一直以為她是個孕婦。大家還經常溫跳,你請我,我邀他,一場舞未酣,念頭已轉到下一場,跳波爾卡舞時搶了先,跳英國華爾茲時落了後,終於在跳查爾斯頓舞時自信心十足,跳慢狐步舞時起了近似宗教信仰的欲念。一九二三年,裱糊一間臥室只相當於買一盒火柴,幾乎等於不花錢。在這一年,阿爾弗雷德-馬策拉特娶了我母親,證婚人之一是揚,另一位是姓米倫的殖民地商品店老板。關於那位米倫,可寫的不多。他之所以值得一提,僅僅因為我媽媽和馬策拉特在采用地產抵押馬克…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1, 2020 at 10:33pm — No Comments

君特·格拉斯《鐵皮鼓》(17)

剛過一個小時,這個作第四次體檢的小夥子擠出了軍區司令部大門,蹣跚著下了臺階,撲到我媽媽阿格內斯身上,摟住她的脖子,湊在她耳朵上,用當時的流行話低聲說:“他們不要我的脖子,也不要我的屁股,緩役一年!”我母親第一次擁抱揚-布朗斯基,我不知道她此後可曾更幸福地擁抱過他。 

這一對年輕人在大戰期間相愛的細節,我不得而知。我媽媽愛漂亮,好打扮,講究穿戴,喜歡昂貴物品。為能滿足她的奢求,揚賣掉了自己收集的一部分郵票。據說他當時寫過一本日記,可惜後來遺失了。看來我的外祖母容忍了這兩個青年之間的關係

 …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1, 2020 at 10:32pm — No Comments

君特·格拉斯《鐵皮鼓》(16)

格雷戈爾由於在火藥廠工作,所以無論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接踵而來的戰爭時期,他都不用去當兵。他們三人仍舊住在那套曾是那個縱火犯避難所的一間半的房子里。可是,事情很明顯,這個科爾雅切克不必再同前一個那樣老老實實過日子。因此婚後才一年,我的外祖母不得不在特羅伊爾一所公寓租下一爿剛出空的地窖小鋪,賣大頭針等雜貨,也賣蔬菜,賺錢貼補家用,因為格雷戈爾雖說在火藥廠掙錢不少,卻都花在喝酒上,帶回家的錢不夠日常必需的開支。我的外祖父約瑟夫只是偶爾喝上一杯燒酒,格雷戈爾可不一樣,他是個酒鬼,也許是受我的曾外祖母遺傳。格雷戈爾並非借酒澆愁。他天性憂郁,很少露出高興的樣子,不過,即使在高興的時候,他也不是由於開懷而狂飲。他之所以喝酒,只因為他是一個對任何事情都要窮根究底的人,所以,他對於杯中物,當然也要到瓶底朝天方才罷休。在格雷戈爾-科爾雅切克的一生當中,從來沒有人看到他喝剩過半杯杜松子酒。…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1,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姜宇輝·德勒茲的欲望-機器是什麼:從Rube Goldberg的漫畫說起(1)

緣起:何為「欲望」-「機器」

這篇論文主要試圖對「欲望-機器」(les machines désirantes)這個D&G(即德勒茲&瓜塔里,下同)晚期的重要概念進行所謂的「拓展性詮釋」:即置換其原來的精神分析的語境,進而將其置於更為開放的藝術創造的領域之中。對這一運作,D&G在文本之中或許已然有所暗示。沉迷於L’Anti-Oedipe(《反伊底帕斯》)文本中的讀者會發現,其實其中最吸引人的段落,並非是那些往往過於繁冗枯燥的對經典精神分析的批駁,而恰恰是那些零星閃現的對欲望-機器進行藝術表現的案例。 …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anuary 1,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虹影《53種離別》弗里達

墨西哥的奇女子弗里達,正整裝上路去見死神,時逢她的畫展開幕。救護車把她送到美術館,送到預先架好的一張床上。床有四根帳柱,掛上丈夫迪戈的照片,還有斯大林和馬林科夫的照片。 

一面鏡子映出她的臉,帳頂垂掛下的紙骷髏,與她的臉在一起晃動。幾百名朋友繞著床和唱民歌,她也輕聲跟上去。 

夜深,她愛著的這個世界,空氣漸漸稀薄。

 

她馬上要上路,正在上路了。…

Continue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January 1,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君特·格拉斯《鐵皮鼓》(15)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1, 2020 at 10:26pm — No Comments

君特·格拉斯《鐵皮鼓》(14)第一篇 飛蛾與燈泡

這些全都是無稽之談,乃漁夫們編造的虛妄故事。還有那些目擊者(在全世界的海港城市都有這種不可信的目擊者)的敘述,我也同樣一笑置之。他們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不久,在美國布法羅見到過我的外祖父。據說他改名為喬-科爾奇克,做從加拿大進口木材的生意,是幾家火柴廠的大股東,火災保險公司的創始人。他們把我的外祖父描繪成一個孤獨的億萬富翁,坐在摩天大樓里一張巨大的寫字臺後面,每個手指都戴有一枚閃閃發光的寶石戒指,正在訓練他的保鏢,這些人一色消防隊員制服,都會唱波蘭文歌曲,以長生鳥衛隊而遐邇聞名

 

第一篇 飛蛾與燈泡…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1, 2020 at 10:25pm — No Comments

君特·格拉斯《鐵皮鼓》(13)

到了這時,昔日的縱火犯科爾雅切克的心才覺醒了。他這才唾棄了溫和的符蘭卡,脫下志願消防隊員符蘭卡這張人皮,大聲而毫不結巴地宣布同口吃的符蘭卡一刀兩斷,並開始逃跑。他從一個木筏跑到另一個木筏,在這寬闊而搖晃的平面上奔跑,光著腳在這粗糙的木排上奔跑,從巨木到巨木,在木筏上向席哈烏跑去。那里,旌旗迎風招展,一條船停在船臺上,龍骨已浸在水里;那里,沒有人在喊符蘭克或科爾雅切克,正在做精彩的演講:我把你命名為陛下的輪船“哥倫布”號,直航美國,排水量四萬噸以上,三萬馬力,陛下的輪船,一流的休息廳,二流的大餐廳,大理石體育館,圖書閱覽室,直航美國,陛下的輪船,穩定器,散步甲板,“天佑汝,頭戴勝利花冠”,船首的本上海港旗幟,海因里希親王…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1, 2020 at 10:23pm — No Comments

君特·格拉斯《鐵皮鼓》(12)

她不僅用這一塔勒的賞賜來證明縱火犯的罪名是誣陷不實之詞。她還可以拿出文件來證明,約瑟夫-符蘭卡早在一九○四年就已經參加了但澤下城的志願消防隊,到了冬天,在筏夫們暫時歇業的幾個月內,他當了消防隊員,救過大大小小的幾次火災。還有一份材料證明,一九○九年,特洛伊爾的鐵路主要工程段發生大火,消防隊員符蘭卡不僅撲滅了火災,而且救了兩名機修徒工。被請來作證的消防隊隊長黑希特也談了類似的內容。據審訊記錄所載,黑希特說:“救火的人豈能是縱火犯!霍伊布德的教堂失火時,他一直在救火梯上,這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從灰燼和火焰里升起一隻長生鳥,它不僅撲滅了火,這場人世間的大火,而且還給我主耶穌解了渴。我直言相告:誰要把這個頭戴消防隊員防護帽,有優先通行權,受保險公司寵愛,口袋里總是有劫後餘灰(也許是他救火時掉進口袋的,或者是他撿來作為辟邪物)的人,誰要把他,把這隻壯美的長生鳥說成是大紅公雞…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1, 2020 at 10:2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