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參與式藝術不是鄉建,也不是社區營造——陳曉陽專訪

导读

随着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资讯在国内的传播,社会参与式艺术这个较为陌生的概念渐渐为国内艺术界所熟知,相比传统精英化、白盒子空间式的当代艺术,社会参与式艺术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化和社会参与感的特点,由此也引发了更多的讨论与争议。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不仅在去年主持过相关东南亚的参与式艺术展览,同时也策划发起过多个在地实践项目,在社会参与式艺术的跨领域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学术理论积淀。近日,艺术中国记者对陈晓阳进行了专访,陈晓阳解读分享了卡塞尔文献展和东南亚社会参与式艺术的部分作品,同时也对社会参与式艺术与乡建、社区营造等其他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并回应了在地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可能的方法路径。…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April 11,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香港艺术教育及观众拓展计划

为提高学生和市民大众对文化艺术的认识,本署于全港各区举办了1 161项艺术教育及观众拓展活动,年内参加者逾313 000人次。



学校层面

在「学校艺术培训计划」下,本署联同本地具艺术教育经验的演艺团体在学校推行艺术教育活动。参与计划的学生在参加为期数月以至整个学年的系列式培训工作坊后,有机会参与演出,实践所学。二零一四年,本署共推行12项艺术培训计划,涵盖作曲、舞蹈、音乐剧、戏剧、戏偶和粤剧等多个表演范畴。负责制作演出节目的团体有中英剧团、城市当代舞蹈团、香港芭蕾舞团、香港音乐剧艺术学院、新域剧团、浪人剧场、香港作曲家联会、偶友街作、海豹剧团、剑心粤剧团、R&T (Rhythm &…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July 4, 2023 at 6:00am — No Comments

顏子佩:《舞說當年》舞台劇

請支持愛墾納達文化創意人的窩網友顏子佩老師的年度教學心血舞蹈演出,以姿體美學呈獻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市--巴生--的蛻長故事。

本着推广舞蹈教育以及提升艺术文化的使命,CentreStage舞蹈学院在办学25年来,都不断提供学生可以展现舞蹈潜能的舞台,并促进舞蹈爱好者们之间的交流。

《舞说当年》舞台剧是今年CentreStage的教学成果汇报分享,将在2012年11月17-18日(星期六及曰),晚上8时于吧生正式演出。

诚邀大众一同出席参与这场富有本土文化色彩的演出,通过肢体舞蹈艺术的呈现,叙述老巴生的历史面貌,让公众可以透过观赏认识巴生皇城的成长故事。…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November 9, 2012 at 5:30pm — 2 Comments

徐明瀚·斯蒂格勒:朝向感知学的共工与会通 上

法国着名技术哲学家贝拿尔.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教授与他指导毕业的博士许煜,以「艺术,在21世纪能做什么?」为题,分别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台北市立美术馆与国立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给了三场共六篇论文的联席讲座,论题全都环绕在人类世(Anthropocene)与负人类世(Neganthropocene)、技术与艺术,还有机器生态与人工智慧等问题,不同讲座皆设有来自不同背景的学者、艺术家作为回应人与他们对话。

2019年11月1日至5日,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简称北艺大)博班实验室邀请了法国着名技术哲学家贝拿尔.斯蒂格勒…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rch 20,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刘维公·文化 4.0

文化4.0来势汹汹。对创作型态、艺文传播、经营模式、到人才培育等文化发展各个层面,它都带来剧烈的冲击。

文化4.0的形成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息息相关。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人、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倡议者施瓦布(Klaus Schwab)的界定,大约在一七六○年到一八四○年期间,铁路的兴建与蒸汽机的发明引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十九世纪晚期到廿世纪初期,由电力与生产线所带动的大众生产促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九六○年代的半导体与大型主机、七○与八○年代的个人电脑,以及九○年代的网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造成当时人类生活世界根本结构上的改变。来到廿一世纪的今日,施瓦布指出,物理、数位与生物三大科技领域的大融合(例如人工智慧、机器人等),激发出再度颠覆世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uly 20,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徐明瀚·斯蒂格勒:朝向感知学的共工与会通 中

就在原本是理工背景的许煜在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修读哲学博士时,斯蒂格勒也在该校客座,《论数码物的存在》便是许煜经过斯蒂格勒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2017年,许煜的第二本英文专着《论中国的技术问题:宇宙技术初论》出版,强调技术的多样性并非仅显示于欧美中心,在亚马逊、印度、中国都有,所以他写的中国技术问题也只是「其中一种」。许煜对于技术问题的思想方式,在他于台湾此行多次的演讲中皆提出一种「退一步」的态度,例如海德格对于现代技术的追问便是回到古希腊对于技术的定义(这也是第一天北艺大科艺所王俊杰所分享的阅读经验),但许煜说:「回去(going back),不意味着成为希腊人。」如同他回到中国古典思想中,思考道与器的关系,是为了对当代的技术现实与技术倾向作出批评的准备。斯蒂格勒在11月5日周二北艺大的演讲问答也说:「去寻求希腊的思想资源,是希望去指出存有…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rch 31, 2024 at 6:0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99》肉骨茶與創意節慶

我的台湾文化创意之旅,重点之一,是为《2009年度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发表专题演说。这是中华创意台湾研究学会与弘光科技大学联办的盛事,参与我演说后交流的嘉宾,有业者、学人和文化局官员。

论坛以“客家文创大商机、台湾文创大未来”为主题。中华创意理事长俞龙通先生告诉我,其学会把讨论内容整理后,将呈给台湾行政院参考。



                                              …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16, 2016 at 12:00pm — No Comments

刘永谋·斯蒂格勒的“技-艺”反思:技术如何解决“艺术危机”?5

再者,大家不能仅仅做观众或听众,而要借助数字技术成为业余爱好者。数字技术被视为“毒药”,让人上瘾且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所有人的美学经验被齐一化而产生“精神危机”。但是,电子媒体亦可帮助普通人进行艺术创作或表演,打破业余爱好者与职业艺术家的界限,比如用手机拍摄短视频、用单反相机完成摄影作品、用作曲软件谱曲等,艺术的“门槛”在数码时代不断降低。按照斯蒂格勒的说法,“它(技术)既是毒药也是解药”。

第四,艺术应重新政治化。斯蒂格勒认为,政治问题是美学问题,反之亦然。因为政治讨论需要他人的同情…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12, 2024 at 6:28am — No Comments

2009巴生创意节介绍



主题:最爱原创交流站



主办:创新大学计划



协办:610t.com 留意聆听



线上伙伴:…

Continue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July 15, 2010 at 2:00pm — No Comments

中國微電影創作比賽此起彼落

最近,大家可有發現網上多了不少“微電影”,英文叫Microblog Film,名字由內地人發明,Mircoblog正是我們經常說的“微博”,所以微電影又叫“微博電影”。

至於此類電影的概念源於2007年第三屆Pocket Film Festival,當年有人提出,利用智能手機觀看影片的情況愈來愈普遍。

於是那一屆影展便將所有參賽影片變成手機電影,但那時仍未有“微電影”這一稱呼,直至中国有廣告商把宣傳片稱作“史上第一部微電影”才開始流行。…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7, 2012 at 11:00am — 7 Comments

孙宗美·论邓以蛰艺术美学的形意之辨

学术史研究的一大典型思路和做法,就是从宏观角度把握学者的思想体系和学术特点。对邓以蛰美学的研究也不例外。作为中国现代美学与艺术学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学术个案,邓以蛰及其书画美学思想在近十余年来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面对为数不多的邓以蛰论著,研究者们力图在其中寻绎其美学思想体系和特征,甚至努力尝试为之命名。他们不仅注意到他融通中西的美学研究方法,指出他立足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发展的史论结合性研究特点,还注意到他对艺术创造和审美的主体性的突出与强调。这些研究都为我们更清晰地认识邓以蛰美学与艺术学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那么,在上述观点之外,还能发现邓以蛰美学的其他特点吗?…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October 31,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Crogan·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哲學;技術行動 2

关注斯蒂格勒的学说,对于城市科学本身来说还有两个理由。一方面,他的学说很好地展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也就是研究主观和客观的互动——记忆、预测未来和塑造自我等主观元素,是怎样被影像技术、全球资本和节目产业等客观元素塑造,又如何反作用到客观元素上的。



另一方面,斯蒂格勒的研究有著明显的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追求与伟大学者的对话,探讨关于人类的基本问题,同时还将自己的学术研究延伸到对于现实的影响中。这一点对于日渐被体制化的城市科学相关从业者来说,显得有些遥远和不合时宜。



而就是这种遥远和不合时宜,也许包含著“科学”的精神:科学不是对于当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的妥协,相反,科学精神意味著忠于真理本身,忠于对真理的追求过程,哪怕这种追求是与科学界或整个社会的主流相违背的。…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rch 11, 2024 at 9:30am — No Comments

刘永谋·斯蒂格勒的“技-艺”反思:技术如何解决“艺术危机”?1

不少谈论技术问题的哲学家也喜欢谈论文艺,比如,海德格尔喜欢讨论诗歌和荷尔德林。此种风尚在当代法国思想家中尤为常见,福柯、鲍德里亚、德勒兹、德里达和斯蒂格勒均如此。福柯更是提出生存美学的理论,要求哲学家做出表率,把生活当作有自己“风格”(style)的艺术品。他曾道:“艺术成了一种专业化的东西,成了那些搞艺术的专家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人的生活不能成为艺术品?为什么灯或房子可以成为艺术品,而我们的生活反而不能呢?”显然,福柯要求哲学家同时也应是艺术家。…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February 27,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王學敏:網絡微電影的市場化策略淺析

引论



2010年10月,一部以怀旧和梦想为主题的微电影《老男孩》在优酷网首播,这部只有42分钟长的短片一个月内创造了2000万次的点击率。

2011岁末,筷子兄弟新作《父亲》之“父女篇”在网上开播,一周的时间内,点击量又超过1700万次,稳居互联网视频首位[1]。

在传统广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行情下,微电影广告凭借强大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和更为优越的表现形式,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广告营销新阵地。

网络微电影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实现市场化,形成制作与传播的良性互动,成为目前微电影发展的崭新课题。…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October 5, 2012 at 10:14am — 7 Comments

陳明發·八月,創意人過節

马来西亚创意人,今年有了自己的节庆。八月八、八月九,投身创作的人,还有支持原创精神的朋友,请到Centro广场来过“巴生创意节”。

诗人、教师、农人、军人、妇女、母亲、父亲……,每年,都有一个圈出来的日子提醒社会:“瞧,我们又努力了一年,请记得我们的付出。”…

Continue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July 5, 201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大樂樂: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眾樂樂不如大樂樂。

大樂樂實驗樂團創立於2003年,為馬來西亞一支業餘實驗樂團,由林岫潔擔任藝術總監。目前樂團25位專任團員、15位見習團員,每位團員對藝術表演愛好與熱情始終如一。

除了以即興演奏作爲表演基礎外,團員們投注了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經常到國外學習,進行傳統器樂演奏與研究。因此,能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悠然自得,不但塑造了大樂樂實驗樂團的魅力,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心。

而在馬來西亞的舞台上,大樂樂是以“多變的曲風融合,傳統與創作並進”的獨特風格, 加上自然流露的超強親和力,讓大樂樂實驗樂團獲得了馬來西亞戲炬獎頒獎典禮上榮獲最佳原創音樂大獎的認同與肯定。…

Continue

Added by ReimyGan on March 23, 2012 at 7:30am — No Comments

巴生艺彩

* 吴亚鸿/Goh Ah Ang





《小印度 》——巴生东姑格拉那街… Continue

Added by wuyahong on August 6, 2009 at 8:30pm — No Comments

海南渔歌哩哩美(下)

临高“哩哩美”渔歌经久不衰,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临高县,有着一群执着的文艺人,从事着渔歌的挖掘整理工作。临高的男女老少,更是以“哩哩美”为骄傲,提起“哩哩美”,要么唱上几段,要么说上几句。而当地每次举行的渔歌比赛,场面都不亚于近年来最火的“超女”、“快男”。在一次全县渔歌大赛中,参赛选手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只有9岁。此次大赛还评出了全县的“歌王”和“歌后”。可惜在这次采访中,我们只见到了歌王戴志勇,由于歌后戴慧仙无暇分身,我们原本期待的歌王歌后现场对擂的场面未能看到,多少有些遗憾。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多年来一直从事着“哩哩美”渔歌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工作。他说,“哩哩美”是我省渔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渔民的生产生活习惯,记载着渔民的生产历史,是渔歌中典型的代表,其音乐基本结构独具一格,韵律欢快活泼,是海南珍贵的渔民文化的体现。…

Continue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May 9,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吴建民:民间外交正在成为一股潮流

——《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2016)》前言



【中国共识网按】从去年4月共识网组织召开第一次民间外交年度报告编写座谈会到拿到书,正好历时一年。期间,吴建民和于洪君两位外交战线老兵和十几位专家学者倾情奉献,中央编译出版社全力配合,终于高质量地出版了这样一本开先河之作。共识网做这件事情,可谓是历经困难,但是,想到这是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的事情,我们一定努力做好。再过十几天,准备召开新书出版座谈会,同时商定2017年度的民间外交报告的撰写。当然,我们希望有新的合作者加入,一起把民间外交推上一个新高度。
以下为中国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大使为《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2016)》所做序言:…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September 30, 2016 at 11:30am — No Comments

電視主持人生涯規劃與生存之道 (下)

三、长成期:职业生涯的二次选择与攀登

长成期约第四——六年内,主要在熟练主持的基础上增加神韵。当一个主持人进入业内经过三年左右的尝试与探索之后就进入了长成期,如果找准并实施了职业内自我定位,就会比较顺利。否则,不仅尝试期会延长,还影响长成期的发展。

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业者从业务和心态上都已经基本适应了职业环境,领导也敢于授予自己比较重要的任务 。前一阶段焦虑不安的情绪得到缓解,抗挫能力也大大加强。即使未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般也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自己有一个概况的认识。…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pril 7, 2012 at 12: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