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Copil on August 14, 2024 at 5:00am — No Comments
但反思愉悅並不僅僅是這一種,對關係的判斷和對正當性的判斷,同樣能夠帶來反思愉悅。或許我們可以說,純粹鑑賞判斷帶來的是單純的反思判斷,而關於「關係」與「正當性」的反思判斷,則是應用的或者綜合的反思判斷;據此,我們把反思愉悅也可以分為單純的反思愉悅和應用的反思愉悅。當一次審美從三個路徑中的某一個展開之後,接續而來的,是審美者對其所獲得的審美愉悅的再反思,這種「再反思」的對象,可以是惠愛、統攝與三個路徑中的任何一個:
首先,「惠愛的發生」本身可以被反思,為什麼在面對「這一對象」時,惠愛會啟動?是什麼召喚著惠愛?是自由的心靈對於自由愉悅的期待,還是求真的心靈對於物之本然的期待?還是心物之間的自由感應?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由審美者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決定的,是他的精神世界可以自由選擇的,對這個問題的追問本身會讓審美者獲得拈花微笑式的自得——這是一種由惠愛引發的反思愉悅。…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August 14, 2024 at 4:30am — No Comments
小心科學!
值得一提的是,海德格在五十年代發展的語言哲學,背後有一個重要關懷是牽制在西方文化逐漸稱霸的科學語言。這裡先說明一點,本文並非要否定科學語言,而是要提醒大家,當代的討論與思考是如何受到科學語言影響,以及如此影響的後果。…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August 14, 2024 at 4:30am — No Comments
近期,由美国同心学术联合会举办的第十五届跨学科人文科学国际会议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隆重召开,本届会议从今年开始提供了双语的中文会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欧阳康教授作为唯一的中文与英文大会演讲嘉宾作了中英文演讲,我现场聆听了这一大会主题发言《世界的复杂性、人性悖论与人文学术的当代使命——人类社会困境的反思与超越》,与其他世界各国与会的专家学者也有着广泛交流,深刻感受到国内人文科学本土研究的严谨与深度,也感受到国内同行对国际人文知识及跨学科研究理论方法的渴求。笔者对国内学者如何更好地利用跨学科国际会议加强与国际人文世界及其他交叉学科的交流,有下述几点想法。
第一,现代人文学者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知识与国际视角。比如,有些哲学与伦理思想广泛应用于管理、经济以至于工程行业,美国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2014年和2016年分别举行了两次学术研讨会,探究伦理在工程行业的应用,规范伦理中的德性伦理(virtue…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14, 2024 at 4:30am — No Comments
对于面对机械人智慧的冲击,愛墾網过去所发表與讨论过的複合策略(如意念科学、心灵素质学、第五项修炼等),若当真在经过讨论后接受了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1952 – 2020] )的技术哲学,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什么?机会又是什么?
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知识传授方式的革命:…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ugust 14, 2024 at 4:30am — No Comments
理性認知與情感感動的互動還在於,想像力的自由活動似乎是獨立的,它創造諸種意象,但在實際的審美經驗中,理性會對想像力有所引導與約束。約束想像力的,一方面是對審美對象的肉身式的體驗和某種經驗記憶;另一方面,是理性認知對想像力所創造的意象的選擇,從胡思亂想中選擇閃現著意義與價值的部分,選擇那些「合情合理」的部分,進而從理性理念的角度對想像力創造出的意象展開合目的性的反思判斷。
雖然情感感動呈現為肉身經驗,但它包含著某種合目的性,它被日常情感經驗的一般性與普遍性所約束,有「常情」或者「人情」在;它也被「理」所引導著與約束著,即便是由感動釋放出的想像力的自由,都被理性認知賦予了合目的性,這就意味著,在情感感動和理性認知之間,有一種交互性:情感引起並推動認知,認知把情感感動意義化、價值化,並對情感感動進行反思判斷。…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August 13, 2024 at 8:30am — No Comments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蝗蟲般湧入的非法移民和偽難民千方百計地侵入英國。為什麼呢?他們只是想在好欺負的英國佔便宜、拿好處。而這多虧了你的資助——英國納稅人!」 ——英國國家陣線海報
一個國家如何被想像為有「好欺負的人」(a soft touch)。這種「有」(這樣的人)的想像,如何變為「是」(這樣的人),或直接成為一種國家的特質?
在《情感的文化政治》一書中,我探討了情感改變個體和集體身體外表的運作方式。身體以其與對象和他人接觸的特定方式呈現出特定形態。我通過細讀公共領域流通的文本來進行分析。即通過將「他者」(others)作為我們情感的「來源」(source),並置主體(subjects)與集體(collectives)。…
ContinueAdded by Macclesfield on August 13,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情感素」這個詞乃是從史賓諾莎(Spinoza)的思想所開展出的論述。在史賓諾莎–德勒茲(以下簡稱「史-德」)的思想裡,「情感素」係為生命的、非人稱的力量 (puissance de vie non personnelle),往往超越世俗舊有定義下的生命個體(Delourme…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August 13,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直觀感受與情感之間相互影響,會促成「表象」的生成,表象首先是主體化的「現象」,是「現象」在主體意識中的形式化呈現。它的產生受到通過感知直觀獲得的感性雜多的影響,在這個環節中,感知直觀為知性和想像力提供原材料,由它們把對象統攝為整體性的表象。由於情感會影響感知直觀的視角與內涵,會影響想像力的活躍程度,因此,情感感動對於直觀的反作用,使得我們在感動之後會去進行新的直觀。這種新的直觀帶著某種情感來直觀一個對象,在對象中尋求對這種情感的共鳴,這就使得直觀具有情感上的合目的性,從而產生了類似審美的反思判斷的效果。這無疑讓直觀和情感之間具有雙重性關係,一重是反應,直觀而來的心靈反應和情感反應;第二重是以主體感受對對象的反思,是情感反應之後對對象進行的合目的性反思。…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August 12, 2024 at 8:30pm — No Comments
這三個衝突——形式分組、修辭強調和順序——還補充了一個第四個難題。強調性的 whom,由於其較重的結構(半長音節後接唇音),應該與隨後輕快的音節形成對比。然而,在「whom did」中,我們不由自主的延緩使得這種表達聽起來「笨拙」。這種笨拙是語音上的判斷,與我們分析的語法因素引起的不滿無關。這種韻律上的反感並不適用於「what did」和「when did」這類平行表達。what 和 when 的元音較短,其末尾輔音與隨後的 d 融合得很自然,而 d 的發音位置與 t 和 n 相同。我們對適當節奏的直覺使我們難以對「whom did」感到滿意,就像詩人在快速詩行中使用「dreamed」和「hummed」這樣的詞一樣困難。…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12, 2024 at 1:00am — No Comments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认知体验”(Das Erleben)和维柯的“诗性思维”(Pensiero poetico)对现代管理的挑战主要涉及如何理解和应对组织中的人类体验和创造性。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August 12, 2024 at 1:00am — No Comments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說,大多數人心裡都在暗自希望他們可以說「Who did you see?」。如果某種神聖權威可以無視教師的指責,給他們充分的自由,他們的潛意識將如釋重負。但我們不能過於直率地預見漂移並維持社會地位。我們必須假裝對我們的未來走向一無所知,並滿足於我們內心的矛盾——不舒服地有意接受「whom」,潛意識裡卻渴望「who」。與此同時,我們通過在某些曖昧情況下使用「who」,來滿足我們對禁忌表達的暗自渴望,這樣我們可以通過一點無意識的辯護來掩蓋我們的錯誤。想像一下,有人在你不專心聽時隨口說了一句「John Smith is coming to-night.」,你沒有聽清名字,於是你問的不是「Whom did you say?」而是「Who did you say?」。選擇表達形式時可能會有點猶豫,但像「Whom did you see?」這樣的慣例可能還不足以促使你說「Whom did you say?」。語法學家可能會說,這不太相關,因為「Who did you…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11,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如果克里斯蒂瓦应用她的诗性语言革命理论,来讨论狄尔泰曾讨论过的歌德的诗歌,她可能会从符号态(the semiotic)和象征态(the symbolic)的辩证关系入手,探讨歌德的诗歌如何作为一种语言形式,超越纯粹的象征性表达,成为深层次人类体验的载体。
换句话说,强调诗歌语言如何在象征态和符号态之间辩证运作,既维持语言的形式秩序,又通过这种秩序传达出超越语言规则的深层次体验。突出诗歌语言的革命性,探讨如何通过语言形式的突破和内在张力,展示出人类情感、心理和无意识的复杂性。通过这样的分析,克里斯蒂瓦可以将狄尔泰对歌德诗歌中认知体验的关注与她自己的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既关注语言形式,又深度挖掘语言背后体验的综合理解。…
Added by INGENIUM on August 11,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将罗伯塔·戈林科夫(Roberta Michnick Golinkoff)和约翰·杜威(John Deway)的教育理念,现代的AI技术能够通过个性化和互动式学习平台有效促进孩子的读、写、算和思考能力。这种结合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及时反馈以及丰富的学习体验,推动儿童全面发展。
个性化学习路径:AI可以根据儿童的学习进度和认知能力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这种个性化设计符合杜威和戈林科夫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例如,基于AI的自适应学习平台(如Khan Academy或DreamBox…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11,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在亚洲,学前及小学教育公认办得最成功的国家包括:
新加坡:新加坡在学前和小学教育方面表现非常突出,拥有高标准的教育体系。其独特的双语政策和系统化的教师培训计划,确保了教育质量的一致性。新加坡在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交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韩国:韩国学前教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注重教师的质量和培训。韩国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分配,确保了所有儿童能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其成功的一大因素在于严格的教育政策和较高的教师素质要求。…
Continue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August 11, 2024 at 12:30pm — No Comments
這四種認知奠定了審美的認知維度,它使審美獲得了對於意義與價值的傳達功能,這讓審美獲得了與哲學與宗教並行的文化地位。
六、審美的三個展開路徑之間的關係:
互動互化的自由游戲
在面對一個審美對象時,究竟是通過感性直觀而獲得形式愉悅,還是進行情感體驗而獲得情感愉悅,抑或是通過認知而獲得認知愉悅,這三種審美路徑孰先孰後?三者是什麼關係?——三者既是遞進的,也是互動互化的自由游戲狀態。…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August 11, 2024 at 4:30am — No Comments
導語
由「萬物解釋者」、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卡爾·弗里斯頓(Karl Friston) 基於著名的「自由能原理」(Free Energy Principle)搭建的預測加工框架,旨在為認知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認知機器人學,或一切無法繞開認識論前提的實證科學分支提供心智現象的通用機制。哲學家與認知科學家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 將這套雄心勃勃的框架與富有說服力的具身認知相關見解結合起來,試圖為心智現象描繪一套真正意義上的 「大一統理論」。《預測算法:具身智能如何應對不確定性》這部開創性的著作或許將一舉終結身體與心靈的亙古之謎。…
Added by quién soy on August 11, 2024 at 2:00am — No Comments
三、夢是一種結構還是一種解構
當人們糾纏結構主義還是解構主義的時候,他們忘了,人類天生具有解構宇宙秩序的本能。這個本能,就是夢。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說,藝術的本質,說到底,是對人頭腦中虛幻世界的一種處理。從史前最深邃最黑暗洞穴中的岩畫一步步走來,整個藝術史,也就是人類的進化史,無非是把人的頭腦中的虛幻世界處理得越來越接近現實世界。這個虛幻世界,就是夢。
他把我描述成一個有夢並且正在用自己的手藝「造夢」的人。我欣然接受。…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ugust 11, 2024 at 1:00am — No Comments
有人說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是二十世紀之後歐陸哲學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許多當代重要思潮如存在主義、詮釋學轉向與後現代思潮都和他密切相關。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海德格的語言哲學。海德格關於語言哲學的論述大多收錄在他五十年代的著作《走向語言之途》(On the way to language),這部著作使用文字的方式相當玄奧,有人喜歡它的詩意,也有人認為它是不負責任的胡言亂語,而在這篇文章中,會向大家展示海德格論述中具有說服力的地方。
要理解海德格的語言哲學,首先要抓住一條基本原則——「語言召喚存在」,這是海德格語言哲學的重要綱領。…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August 11, 2024 at 12:30am — No Comments
以下三个成功的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陈明发博士曾在爱垦網讨论过的“evocative object”概念,它们都融合了象征性、文化内涵和用户体验:
1. Google's AI-Powered Art Project (Magenta)…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August 11, 2024 at 12:30a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