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愛墾APP《反俄狄浦斯》(L'Anti-Œdipe)第一卷《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1:反俄狄浦斯》,德勒茲與加塔利對精神分析的批判稱,傳統精神分析(尤其是弗洛伊德)如何將所有慾望都框定進俄狄浦斯結構中。第二章〈社會機器〉…
Continue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July 29, 2025 at 1:30am — No Comments
“The Guns Must be Silenced”from George Yeo's 27 July 2025 FB
Title: Statement by the Amity Circle on the outbreak of armed clashes between Cambodia and Thailand
1. Southeast Asia’s long decades of peace – the strategic trust and amity that countries of ASEAN have…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28, 2025 at 11:19am — No Comments
一.Brian Massumi:強度(intensity)與「及時」身體節奏
核心論述:在《The Autonomy of Affect》中,Massumi指出:「強度(intensity)是與意義被語言化前的身體反應相對應,它不依循語義邏輯,而是非意識層次的自律反應」(…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26, 2025 at 2:00pm — No Comments
摘要:本文從總體文化(macro-culture)與產業機制雙重視角,分析「來都來了」這一流行語所折射的集體心態。我們理解:它雖無關政策或產業趨勢,却是一種在高度不確定的社會氛圍中興起的集體潛意識——以體驗為先、臨場決策、降低對「正確選擇」的焦慮。
此心態在文化創意產業中,既可能成為促進試錯與即興創造的動能,但也可能淪為短期化與淺層內容的藉口。本文提出多層治理建議,以在「隨遇而安」與「有意識的設計」之間建立健康張力。
一、語彙作為心態的符號:從「到此一遊」到「就在此刻」…
Continue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July 26, 2025 at 1:30pm — No Comments
要探索「恩斯特·馬赫的學說對文創(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在『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脈絡下有何助益」,我們需要結合三個核心層面:
馬赫的哲學與心理學基礎
情動轉折對文創的影響
馬赫思想如何成為文創實踐與設計思維的哲學基礎
馬赫提倡:…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26, 2025 at 1:00am — No Comments
百度百科:volition~英語單詞,表示意志或決斷力。volition是英語中的名詞,正式用語,核心含義為「通過自主意志做出選擇或決定的能力」。該詞常用於短語of one's own volition(出於自願),如「He left the firm of his own volition」。在語言學、哲學及倫理學等領域,volition 被用於描述有意識的行為決策,例如討論神聖意志(divine volitions)或倫理界限。此外,其形容詞形式volitional表示「與意志相關的」,如「volitional behavior」(意志行為)。…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ly 25, 2025 at 9:11pm — No Comments
已是四月中旬,野李樹
在路旁開花了,一抹花邊似的白
映著蓬勃雀躍的
新草的綠,襯著焚燒過的溝渠的
暗淡的塵黑。葉子全無,尚未長出來
只有那帶星形花瓣的
嬌嫩的花朵,散發著永恆的甜香。
到今天,你已去世一個月了…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25, 2025 at 3:00pm — No Comments
修普諾斯緊握冬天並為它穿上花崗岩。冬天早已化作睡眠,而修普諾斯成為火焰。隨後的屬於人類。
這些筆記沒有從自戀、新聞、格言或小說中借取分毫。乾草燃起的一把烈火原本也同樣可以是它的發行者。目睹受刑者的鮮血曾一度令它們思路中斷,使它們的重要性化為烏有。它們曾寫於緊張、憤怒、恐懼之中,寫於競爭、憎惡、詭詐之中,寫於悄然冥思之中,寫於對未來、友誼與愛的幻想之中。這就可以看出它們曾受到時局何其巨大的影響。此後對它們的瀏覽遠多於細讀。
這本冊頁也許不曾屬於任何人,因為一個人生命的意義是如此深藏於其奔波跋涉之中,而且難以與一種時而令人驚愕的模仿加以分離。不過這些傾向最終都得到了克服。…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25, 2025 at 3:00pm — No Comments
「詩壇有股奇風:一言不合,就抄唐詩三百首。」——字不夠用?古人字典當提款機,借太多,小心詩變貸款合同。
「向古人借詞,句句帶息。詩還沒寫完,文氣已經破產。」——詩人醉古如醉酒,醒來只剩轉貼的微信記錄。
「朗讀時咬舌,旁人望而生畏。再深考據,眼累心傷,費力不討詩。」——字借得來,魂借不到;古人有神,讀者只感召魂。…
Continue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ly 25, 2025 at 3:00pm — No Comments
意識使我們知曉到悲傷或快樂、苦難或幸福,感受到尷尬或驕傲,哀悼失去的愛或生命。意識的起源與本質,自古以來深深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揭開其神秘面紗,一方面對釐清我們人性的根本所在至關重要,另一方面又對人類全體的認知限度構成了巨大挑戰。在千百年來探尋意識的漫長征程中,有無數理論和作品誕生,但僅有少數是開創性的、突破性的,成為裡程碑式的存在,值得作為新研究的基礎,《當感受湧現時》便是其中之一。
《當感受湧現時》是達馬西奧有關意識在心理層面以及在人腦中如何構建的思考,更進一步說,是討論情緒與感受在構建自我感中所發揮的作用。…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ly 25, 2025 at 2:50pm — No Comments
「正是通過欲望,斯賓諾莎找到了感覺的起源和基礎。」(107) ①僅僅從上面的文字把握斯賓諾莎的情動理論,很容易滑入心理學領域。塞格沃斯和格雷格認為,斯賓諾莎情動理論的一個關鍵詞是身體,「首先,身體的能力永遠不會被單一的身體所界定[……]其次,『認知身體』的『未完成性』與當今的相關性要遠遠大於330 年前斯賓諾莎寫完他的《倫理學》之後的那個歷史時期」(塞格沃斯、格雷格 21)。
情動和身體由此成了互為支撐的存在,情動理論的提出「是一種極具特殊性的努力,旨在配置一個身體和它的情動/被情動、它正在進行的對世界的情動構成,以及世界和身體的此性」(21)。在斯賓諾莎的視野里,情動是一種力,身體是這種力的暫時性顯現和特定時刻的形式。身體即情動,情動在身體的互動與變換中流動。…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24, 2025 at 4:30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哲學難以繩約,他繼承的都是動態、機體的哲學,對時事與生命的感受都討論。哲學對他而言就是欲望的展現從而有的概念的創造。本書前半部介紹德勒茲哲學源自整個西方的背景,後半部展現他既文學又哲學的觀點。——杜保瑞,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
復旦大學歷史學教授魯西奇、北京大學教授藏棣、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杜保瑞聯袂推薦。講述德勒茲的哲學,讓讀者重新認識周遭世界,重新審視思考方式。該書摒棄了哲學的晦澀,行文通俗,深入淺出,是一部面向青年讀者的導讀類書籍。——編輯
精彩預覽…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July 24, 2025 at 4:00pm — No Comments
1.
這是一條僻靜幽深的路。第一次駕車進來Suria Cherating度假村時,頗有種進入森林的感覺。從大路通往海邊的度假村,約半公裡。路上行人車輛稀少,頗適合徒步。晨運,從度假村開始,一路走到大路,再走回來,大約20分鐘。
2.…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uly 23, 2025 at 9:25pm — No Comments
1.只是打開 Excel 輸入標題,就叫「專案已完成」嗎?
2.只是加了朋友卻沒講過話,就叫「人脈經營成功」嗎?
3.只是把書買回家放在書架,就叫「知識吸收」嗎?
4.只是跑去健身房拍張自拍,就叫「運動習慣養成」嗎?
5.只是發了一則公告,就叫「溝通到位」嗎?
6.只是上台講了幾分鐘,就叫「會議圓滿」嗎?…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2, 202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摘要:在情動理論成為諸多學科分析熱點的背景下,情動理論仍有頗多爭議之處。檢視斯賓諾莎和德勒茲情動理論可以發現,斯賓諾莎的情動體現的是身體和心靈的被動反應; 而德勒茲把情動概念去背景化,用以構建瓦解權力規訓、恢復生命潛能的通路。德勒茲認為符號是權力流轉的主要途徑,基於情動這個觀測點,他在文學場域中捕捉到眾多能夠有效瓦解權力的方式,創造性地提出了生成文學理論,把文學創作帶入政治斗爭場。
生成文學德勒茲在萬塞訥的斯賓諾莎課程上明確指出,一些譯者把斯賓諾莎以拉丁文寫成的《倫理學》中的affectio 與 affectus 作同樣的譯法,均譯為affection,德勒茲認為這麼做「是災難性的」。斯賓諾莎「使用了兩個不同的詞,原則上他總是基於一定的理據,[……]因此,我用『情動』對應斯賓諾莎的affectus,用『情狀』(affection) 對應 affectio」 ( 德勒茲,《德勒茲》3)…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22, 2025 at 9:30pm — No Comments
伽達默爾
另一位在海德格爾存在哲學基礎上對主體間性理論進行發展的哲學家是伽達默爾,伽達默爾繼承了海德格爾的生存論解釋學思路,主要從歷史、傳統和語言等方面來闡釋人的存在方式,解釋人與世界的存在論關係。…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22, 2025 at 7:30pm — No Comments
情動(affect)已經成為當代政治理論中的關鍵概念。在《情動政治學》中,作者馬蘇米從史賓諾莎的定義出發,將情動理解為影響他人和被他人影響的能力。這個看似簡單的定義實際上開啟了一個複雜的理論視野:情動不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一種關係性的存在。
微知覺…
ContinueAdded by 慕課 庫 on July 22, 2025 at 3:53pm — No Comments
我與德勒茲哲學結緣於讀博的歲月裡,我的導師博格教授(Dr. Ronald Bogue)是美國的德勒茲研究專家,他也曾到法國聆聽德勒茲講學。我的博士論文專攻德勒茲哲學與中國哲學裡「中道」概念的比較。
然而,這本以德勒茲哲學看人生的書,我卻停停寫寫,前後長達15年。開始動筆時,我是個帶著念小學的兒子、居無定所的單親媽媽;寫完的時候,我是美國知名大學的教授,當年那個頑皮好動的小孩,也已經從美國排名前五的紐約大學法學院畢業,當上了律師。我的人生,是一列高速前進的欲望列車。感覺上,我這個「欲望機器」好像一步一步登上人生的高峰,其實,我也失去了許多。我背井離鄉,離開親近的朋友,最愛我的父母先後離世,兒子也因為事業很少回家。欲望機器在「得到」的同時,亦在「失去」。所以,一般人常用的二元思維,在真實的宇宙時空裡常常是正反並存的,互相抵消後也可以說並不存在了。…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July 20, 2025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評論家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曾提出「情感結構」(Structures of…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20, 202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