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的詩《金屬疲憊》

翻越了電腦程序

從手機私己設置爬出來

一步一步走進個人抉擇的頁面

一直追一直問, 網路創作

真叫四海矚目知音來?

讚之後是讚之後是讚之後是讚之後是讚

食指的聆聽沒留意到什麼

個性已金屬疲憊成一團團

低像素的視線,天才

還没從隧道中摸出来

(7.2012)

[Photo Credit] bedtime stories by Stanislav Mironov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2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Ra Zola on Monday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意识” Noetic Consciousness

“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Noetic Science)中,科学家们是怎样看待“意念意识”的?

有关“意念意识”的定义,涉及到科学家们如何理解心智、知觉、经验的本质,尤其是在物质世界与心灵体验的交汇点上。“意念科学”的研究聚焦于心智与宇宙间潜在的深层联系,意识被视为不仅仅是个体生物功能的产物,也可能涉及超个人的、跨物质层面的维度。具体而言,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意识被看作是宇宙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类似于物质和能量。它不仅局限于个体的主观体验,而是更广泛的、与宇宙本质相关的现象。

2.扩展性:意识不仅仅局限于大脑的运作,可能跨越时间、空间,甚至连接到超越个人的领域,如集体潜意识、宇宙意识等。

3.非局限性(Nonlocality)受到量子物理的影响,Noetic Science提出了“意识”可能是非局限的,存在于超越物理空间的层面。它与量子纠缠等概念类似,强调了意识可能影响到远超个体的范围。

4.双向性:心智科学家们认为意识不仅仅是对外界的被动反应,它还能够主动塑造现实。在这种双向互动中,意识可能会改变物质现实,影响到个人和集体的命运。

5.不可简化性:相较于传统的神经科学将意识归因于神经元的电化学活动,“意念科学”提出了意识的不可简化性,认为它无法完全通过物质过程解释,可能有更高层次的存在形式。

6.自觉性(Self awareness)意识被理解为一种能够反观自身的能力,这种自我意识不仅仅是生理或心理过程,而是人类与宇宙深层对话的一部分。

这些观点虽然仍在科学主流中处于边缘地位,但为探索心灵、意识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跨学科融合和心智的多维度研究。

这里的探讨并不是直接引用某位特定科学家的著作,而是基于对Noetic Sciences Institute(意念科学研究所)以及相关领域中常见的理论综述。Noetic Science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心理学、意识研究、量子物理学和哲学等,许多科学家和思想家在不同方面进行了探索。

然而,关于“意识”的定义及其特性,以下几位科学家的著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和贡献:

1.Edgar Mitchell:阿波罗14号的宇航员,是意念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IONS)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和理论将意识与宇宙的整体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种超越传统物理学的世界观,认为意识与宇宙密切相关。他的书籍《*The Way of the Explorer*》探讨了他的宇宙体验与意识的关系。

2.Dean Radin:是当代"意念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IONS的首席科学家。他的著作《*The Conscious Universe*》《*Entangled Minds*》探讨了量子物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意识的非局限性和超感知觉(ESP)

3.Roger Penrose和Stuart Hameroff:虽然不直接属于“意念科学”,但他们的量子意识理论与Noetic Science中的某些观点有共鸣。他们提出意识可能与微管中的量子过程有关,从而与宇宙的基本物理定律相联系。

4.David Bohm:著名物理学家,其全息宇宙理论(Implicate Order Theory)强调了意识与宇宙整体结构的关系。他的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意识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5.Ervin Laszlo:他的“阿卡西场理论”(Akashic Field Theory)结合了意识与宇宙的信息场,认为意识与宇宙场在相互作用中塑造现实。

这些科学家及其思想有助于理解“意念科学”中对“意识”多维度的思考,特别是在非物质、超个人领域和量子现象之间的联系。

Comment by Ra Zola on Saturday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新纪元运动

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与上世纪1980年代的“新纪元运动”(New Age Movement)确实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在两者都关注意识扩展、灵性觉醒和超越传统科学的认知方面。然而,它们的起源、目的和表达形式有所不同。以下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共同点

1.意识的扩展与觉醒

新纪元运动和意念科学都强调个体意识的扩展和自我觉醒。它们都相信,通过某种心灵修炼或精神觉知,个人可以超越传统的认知框架,达到更高的意识状态。

在两者的理论框架中,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体验的结果,它还与宇宙的更大力量相连。因此,个体通过提升意识可以体验到与宇宙的共鸣和统一。

2.身心灵整体性(Mind Body Spirit Wholeness)

新纪元运动非常强调“身心灵”的整体性,主张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层面的,还包括心理和灵性方面的和谐。意念科学中的许多研究也涉及到如何通过意识或心智的力量改善身体健康,探索冥想、直觉等对健康和幸福的作用。

例如,许多New Age信徒认为通过瑜伽、冥想、能量治疗等方式,个人能够治愈疾病或改善生活品质,这与意念科学中一些探索意识对身体影响的研究有相似性。

3.对传统科学的超越:

新纪元运动挑战了传统科学的物质主义观点,转而拥抱一种更整体的宇宙观,认为宇宙中的万物是相互关联的,并且物质世界之外还存在着未被传统科学所理解的精神力量或能量场。

意念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也走在这种超越传统科学的边缘,尤其是当它涉及到对量子场、意识与物质世界互动等理论的探讨时。虽然意念科学试图用更为科学的方法探索这些现象,但它与新纪元运动共同对物质主义科学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质疑。

4.灵性与科学的结合

新纪元运动倡导将灵性与科学结合,强调心灵与物质、个体与宇宙的统一。这种思想激发了对量子物理学、意识研究等领域的兴趣,进而促使了一些对科学与灵性交汇点的探索。许多人将量子物理学的某些概念(如“量子纠缠”)解释为一种科学证明心灵相互联系或宇宙整体性的依据。

意念科学部分延续了这一思想,试图通过科学手段研究和解释灵性现象,如集体意识、冥想的健康效应等。

区别

1.学术基础vs.灵性运动

新纪元运动主要是一种灵性和文化运动,涉及大量灵性疗法、占星术、水晶治疗等实践,并从东方宗教、神秘学、西方心理学中汲取灵感。它更多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与灵性成长,常与神秘主义和替代治疗方式相关。

意念科学则试图建立一种基于科学方法的研究体系,尽管其研究内容可能包含一些超常现象或灵性实践的探讨,但它努力保持一定的科学严谨性,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例如,意念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IONS)通过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实验来探讨冥想、直觉和意识的潜在科学机制。

2.系统性与批判性

新纪元运动的许多信仰和实践是基于个体经验和灵性传统的解释,往往缺乏系统性或批判性。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运动,涵盖了占星术、能量治疗、萨满教、神秘主义等,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意念科学在其研究中更具系统性和批判性,试图从量子物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角度理解和验证意识现象。尽管它仍然面对传统科学界的质疑,但它寻求将主观体验与客观验证结合起来。

3.实践与应用的差异

新纪元运动的实践更关注个人灵性成长和心灵修养,强调通过占星、冥想、水晶疗法等实现个人与宇宙的和谐。

意念科学更多探讨如何通过研究意识与现实的关系来改善个人生活、健康和社会发展。虽然有时两者的具体实践会有重叠(如冥想),但意念科学更关注这些实践的科学原理和效果,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灵性追求。


尽管意念科学和新纪元运动在探讨意识和灵性方面有共同之处,但它们的表达形式和重点有所不同。新纪元运动更像是一场文化和灵性复兴运动,强调个人体验和灵性实践;而意念科学则试图通过科学手段来理解和研究这些现象,尽可能建立一种理论框架来解释意识的超常现象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因此,意念科学可以被看作是新纪元思想的一部分,但它尝试用更加学术和实证的方式进行探讨。

Comment by Ra Zola on August 23, 2024 at 8:59am

溫明麗·維科的詩性智慧

Poetic sentences are formed by feeling of passion and emotion, whereas philosophic sentences are formed by reflection and reasoning. ~ Vico, 《New Science》§219 激情和情感孕育出诗意的句子,而反思和推理则形成哲理的句子。 ~ 维柯,《新科学》219

維科(Giambartista Vico, 1668-1744)是義大利啟蒙時期的思想家,也是政治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出生於拿波里(那不勒斯)(Naples),為書商之子,家境並不富裕,但是自小即喜愛閱讀,博覽群書,尤其對羅馬的法律和歷史學,以及希臘哲學更深入鑽研,博大精深的知識,造就維科成為西方近代社會科學的先驅,其思想不僅影響德國和法國,也影響英美國家(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14)

《新科學》(New science) 一書即展現維科對人類社會科學研究的批判性和創新性,尤其書中分析的詩性智慧(poetic wisdom),除包括詩性形上學、詩性空間、詩性道德、詩性經濟、詩性政治、詩性地理等外,並歸納人類社會的起源與發展為神話、英雄與俗人三個時代,每個時代均有其要務,而此要務指時空和想像所創造出來的「當下」(Vico, 1999)。總之,詩性智慧本身就是創造的智慧。創造的功能不是以詩性智慧為基礎發展出来的抽象推理或玄學智慧,而是最早人類對宇宙生命最原始的思考與感悟,並通過自由想像與創造,形成生命本真美的智慧。

維科的《新科學》包含自然科學、歷史科學及社會科學,此與其論證人類及社會制度發展的三個循環階段相類,人類發展的三個不同階段分別對應三大時代發展的要項(引自蔣賢萍,2013)。第一個要項是天啟(divine providence),天啟指全體人類的存在猶如神話般,死去的人會對生的人有所啟示或提出警惕;第二要項則為威權觀念(philosophy of authority),維科認為,無論哪個民族的形成和其社會組成的歷史,均基於威權,此威權指人類社會的共感(the common sense of the human race),此共感無需理性,也非神權,而是人類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的共通性「偏見」;至於第三要項,則為異教徒的自然法則,此法則視人類為萬物之首,且懂得尊重自然的天威(Vico, 1999)

這三個時代各有相應的心理、性格、宗教、語言、詩句、政
治和法律,所以維科也說:詩的語句和哲學的語句並不相同,前者是情緒與激情的感覺產物,後者則由理性而構成,且前者比後者更具有想像力(Vico, 1999, §219);由此可推,想像力愈豐富,理性推理能力就愈低(Vico, 1999: 138),此等論述值得困在工具理性牢籠的教育工作者深思。

就此言之,人類若欲找回創意,可以透過想像力,而發揮想像力的重要方法就是找回原初社會人類對真實事物的感覺,這就是詩的智慧。可見,維科對「詩」的定義,乃採最廣義和鬆散者,故舉凡可以透過想像而創造出來者,均屬之(朱光潛,1989)

簡言之,詩性智慧就是透過詩意的想像,充分發揮個人的理性,賦予原本沒有感覺的事物情慾或情感(Vico, 1999)。維科的理性觀點不但翻轉了理性主義的理性推理功能與主張,更將人的心靈能力回歸到人的感覺上,所以,他主張人類的理性包括感覺、想像、回憶、理解與創造(引自蔣賢萍,2013)。維科的詩性智慧是認識世界的方式,其本身就是以感覺直觀方式去關照生命的思維(朱光潛,1989)

Comment by Ra Zola on August 23, 2024 at 8:59am

析言之,如同對語言的分類般,維科區分了共感的普遍法則為二:

一為知性的普遍(intelligible universal),指透過語言抽象的文字構築而成的權威;另外一種屬於想像的普遍(imaginative universal),雖然也是由語言構築而成,但卻是運用語言的符號表象功能,透過語言的隱喻方式而形成(Verene, 1987: 73),詩性智慧和創造力主要也是想像的普遍方能發揮效用。此两種語言構築的普遍法則與詩性智慧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彼此亦相互呼應。

維科也提出,形象思維形成的詩性智慧有两大規律:一是以己度物,即運用若干使世界人格化的方法,使那些原本沒有生命的事物,具有感覺和情欲,此乃隱喻的詩性創造方式,即把自己變成衡量萬事萬物的尺度;另一則為以物度物的類比法,即將個別事物的形象,透過想像的類比方法,將事物抽象化(Vico, 1990, 42;蔣賢萍,2013)。《新科學》的內容即生動地述說著此等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及其和藝術創造的關係。維科提出的透過想像或憑藉感官和直覺的方法,幾乎顛覆了笛卡爾的理性主義觀點。

笛卡爾(R. Descartes, 1596-1650)生於法國,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是第一位現代理性主義哲學家。維科的理性觀點,雖受到笛卡爾的影響,但他在認識論的觀點上加入了人的情感、慾望和想像的因素,以詩性智慧取代推理理性(引自朱光潛,1989)

舉例言之,維科曾言:詩性真理屬於形而上的真理;經驗的、自然的、物理的客觀性真理欠缺想像力,也無法連結歷史、現在與未来,故並非真實的真理(Vico, 1999);再者,維科強調,最早的歷史就是神話思維與神話故事,但神話並非虛構,而是嚴肅地敘述的真實經驗。
(下續)

(原題:溫明麗:維科的詩性智慧 Vico’s Poetic Wisdom,  * 溫明麗,台灣首府大學講座教授,  295—299頁《教育資料與研究》第 114 期)

Comment by Ra Zola on August 21, 2024 at 6:48pm

其實,人的經驗與神話,無論是否虛構,都不是理性主義者所能接受的論點,也因為如此,維科提出之《新科學》理念方更具有其「新」的意義。

試想:當我們把天空比喻為人的身體,身體各部位的整合又呼應天空的各種變化,則人類就是連結想像和經驗,以認識自然或自己的經驗,去構思或創造客體世界,此等認識論不同於笛卡爾等理性主義哲學家指出的,透過嚴謹的推理去認識外在的客體世界。維科就是運用此等方法,反擊笛卡爾的理性主義的認識論和形上學(百度百科,2014)。

由此可見,「新科學」宣稱的「新」,乃肯認人類原始直觀的思維方式,而非將神話理性化,反而是讓神話回歸其原初透過想像而建構之神話故事的真實經驗中。此乃人類認知方法的翻轉,就認識論觀點言之,維科的新科學將被理性主義視為神秘的宗教和形上學,再度拉回人間,也重拾被理性主義排除於科學認知範疇之外的人類感
覺、情感和慾望等。一言以蔽之,就維科的觀點,人的感覺才是最原始、最能真實地理解世界的鑰匙。

企業在其進行商業運作的過程中,既從利害相關人處獲得利益,也應對企業的永續發展及其利害相關人負起若干責任,此即企業的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李明機,nd.)

相對於維科詩性智慧忠於人類原初的感覺,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應忠於其原初的想法,即企業本身和其利害相關人之間是一體共存的關係。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 於 1995 年成立,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為保護環境、促進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而努力。如前所述,企業之社會責任主要由利害關係人相互關係、自願性、社會與環境利益等三個核心所組成(李明機,nd.),而期企業能因為追求專業、服務、效率與創意而永續發展。可見,永續發展才是確保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充要條件。從維科的社會組成與文化演變的三個時代觀之,企業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乃建立社會發展制度,並確保其發展的具體行為和結果。

簡言之,企業之社會責任的理念和制度,是人類理性的產物,亦透過實現企業、伙伴、社會、環境與生態等和諧共生之法理或合理性權威,實現企業的核心價值,此核心價值也成為該企業的文化,可見,企業的經營以理性思維的哲學語句,追求績效,卻透過感覺與直觀之詩性語言,實現其對利益相關人的社會責任。

考文獻

朱光潛(譯)(1989)。。(原作者:G.Vico北京市:商務印書館。[Vico, G. (1725). New science. (K. T. Chu, Trans.) (1989). Beijing: Commercial.

百度百科(2014)。。取自http://baike.baidu.com/view/85583.htmBaidu Encyclopedia. (2014). New science. Retrieved from http://baike.baidu.com/view/85583.htm

李明機(nd.)。簡析企業社會責任(CSR)之發展趨勢。,14114-21。取自http://www.bcsd.org.tw/sites/default/files/node/ domain_case/124.upload.155.pdfLi, M.C. (nd). Analysi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of the trends. OTC Monthly Review, 141,14-21

蔣賢萍(2013)。。取自 http://lit.cssn.cn/wx/wx_ymwx/201310/t20131026_599762. shtmlJiang, X. P.(2013). Through the history of space hidden

book” Poetic Wisdom. Retrieved from http://lit.cssn.cn/wx/wx_ ymwx/201310/t20131026_599762.shtml

Verene, D. P. (1987). Vico’s science of imagination. New York,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Th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1)

 Vico, G. (1990). On the study methods of our time. E. Gianturco (Tran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Vico, G. (1999). New science. D. Marsh (Trans.) with introduction by A. Gafton. London, UK: Penguin. (Th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744, Italian edition published 1725)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14). Giambartista Vico. Retriev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Giambattista_Vic

(原題:溫明麗:維科的詩性智慧 Vico’s Poetic Wisdom  * 溫明麗,台灣首府大學講座教授,  295—299頁《教育資料與研究》第 114 )

Comment by Ra Zola on May 20, 2024 at 10:44am

張子選的詩·偶爾

一向是草木光陰

偶爾會羊朝北去,而馬首向南

就如雲在青天,水在湖面

也是偶爾,我會驟然記起你來


這世上,其實該來的人都來了就好

你能來應該更好

只是,大家都在佛也在

而你沒來


偶爾,我會坐在事情的側面

看舊山坡上,滾下新的時間

直到草們隨著季節倒伏,斜出正午

我還是沒弄明白,似乎活著

一直是件大事,如果仔細想想

為何又沒那麼了不起

有時候,事物會有一個

可能不合我意的尺寸

其實愛情和命運也是

即便心裡的你,好過整個人類

紙的背面,摸上去

還像十一月的結尾


偶爾,一場雨夾風帶雪地過去

另一個我,無悲無喜地走來

天空下完全像是沒計劃地游牧

很原生態地走掉一個下午

仿佛一雙牛角或者一陣馬嘶

就能把日子扯得又老又長


地球還是圓的,我對此

感到比較滿意和放心

有時,地平線上甚至會

空餘下千人搬不動的一個靜

倘若此際,你從輪回中回過頭來

會看見,我在,其實我一直都在

但你始終沒有回頭


延續閱讀:

韻文化:和諧的聲音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地方文化營銷 2.4 慢遊

Comment by Ra Zola on April 12, 2024 at 5:08pm


慢慢來才比較快:  藥·跨界·混融·文創器官

人類學家因為受過專業的學科理論和田野調查方法訓練,在觀察社區類型和與當地居民交流方面顯然是有優勢的,人類學的整體觀和全因素的民族志視角也會幫助人類學家更准確地理解社區,並發現社區中的矛盾與問題出現的成因。藝術家的的觀察與發現相對更偏向感覺層面,藝術家會更容易發現平凡的鄉村社區中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景觀和人與物的存在,對山川溪流、風花雪月、鳥叫蟬鳴更敏感,藝術家會從審美的角度提出對鄉村問題的生動呈現或創造性開發的思路,對於大部分資源匱乏的鄉村而言,這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種點石成金的能力。如果人類學家、藝術家以及更多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工作背景的人可以一同協作,肯定會對未來的鄉村發展提供更多可能的實踐路徑。

就我的個人經驗而言,這類參與式項目的秘訣是「慢」不是快,在源美術館項目的推進過程中,我們團隊最有共識的工作方法是「慢慢來才比較快」,鄉村社區的時間與我們業已習慣的城市化時間不同,那裡更貼近自然和人覺得舒適的速度。最好是人類學家或者專業社工先進入社區做前期調研,對社區有整體理解和判斷,慢慢建立彼此信任的社區關系,其他外來者再陸續進入,這會讓項目少走些彎路,避免一些無意義的盲目工作。帶著有社區針對性的問題意識進入,再展開建設性探索,藝術家的工作才會有的放矢,也更容易與村民建立合作關系,這種針對地方性知識及在地問題建構的工作及創作方法,才有可能最終傳授給當地人掌握並流傳開來,變成「他們」和「我們」的共同建設。

藝術作為一種表達媒介,它的優勢不是客觀,而是動人,這個動人不是視覺和感官方面的動人,而是指藝術原本具有撼動人的內心不可言說的那些部分的力量。並且,以藝術來進行批判和反思社會問題有很多方法,直接地深刻地記錄事實是一種方法,誇張反諷也是一種方法,參與到社會現場中的參與式工作中則是另一種。為什麼社會參與式藝術不能只是通過工作室中創作的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而要去到社會現場做一些溫和的建設性工作,是因為在這種創作實踐中,創作的主體性被打開後,藝術家可能會與所批判現象的當事人合作,而且通常是其中弱勢的那一方,那麼藝術家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局內人身份,這時通常也就很難再以一種局外人的上帝視角進行直接批判。同時在采取共同創作的方法後,必定需要顧及合作者的知識水平、認知習慣、風俗禁忌和心理需求等狀況,其實在藝術界中通行的前衛語言確實很難使用於日常生活及社會現場,所以社會參與式藝術通常選擇更平易、更成熟有效的語言,才可以與被表現群體在創作過程中進行協作,讓作品的表達、欣賞及傳播上獲得更低的門檻和更大的空間,讓更多觀看者獲得了解被批判問題的機會和深度,更容易將反思匯聚激發為某種改變的行動力量,從而改變了推動整個社會意識的改變,最終改善所批判社會問題的狀況。不能因為社會參與式藝術沒有貢獻太多新的視覺或造型語言,就認為它不具備批判性和獨立性,社會意識的真正改變是非常重要的創造,尤其是這種改變是因藝術家的實踐促動的,以不說教、非命令的方式就推動建構更人性化更以人為本的社會關係。

目前還很難要求所有地方政府都有購買原創藝術項目的能力,有一些成熟的工作方法可以適當推廣到問題相似的鄉村社區,但是最好由上一級有一定行政權限和經費的部門設置針對當地鄉村問題的研究與指導中心,聘用真正願意關注鄉村問題的研究者和藝術家參與,首先要對所管轄區域的發展問題進行類型化分析,以典型社區做原創性實驗,方法成熟有效後進行在地推廣。不做針對特定社區的問題分析,沒有問題意識就開始亂建設,還不如不建設。

如果當地的管理者和社區居民還沒有真正的文化建設需求和遠見的話,藝術家就不應該開啟參與式項目,因為沒有來自地方力量的支持,這些外來的藝術家工作即使做了也是無法落地生根的。

(原題:參與式藝術不是鄉建,也不是社區營造——陳曉陽專訪; 2022-07-23;來源: 藝術中國)

延續閱讀:

BOW BY DAVID PARSONS 學習專題

思潮庫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意大利都靈聖卡羅廣場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鄉韻

PGC

世界文化遺產

Comment by Ra Zola on May 20, 2022 at 8:39pm

涂年根《海德格爾的沈默觀及其對敘事交流的啟示》1:摘要:在海德格爾的語言哲學中,他對話語中的沈默有著十分深刻而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沈默也是一種重要的話語形式,而且是更為“源始”,更為本質的話語。這一沈默觀對於認識敘事交流中一種特別現象———敘事空白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示。因為從修辭性敘事學的角度來說,敘事交流與海德格爾筆下的道說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某人為了某個目的在某個場合告訴某人某事。敘事空白之於敘事交流正如沈默之於話語。他不僅是敘事交流啟動的依托和源泉,也是一種更為本質,更為深刻的敘事交流。

西方傳統語言哲學將語言看作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指涉,強調語言與客觀事物的一一對應關係。而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哲學卻顛覆了這種思想。海氏充分認識到了語言與生俱來的局限性,因而對沈默情有獨鐘。他認為沈默與言說並不是對等的關係,言說只是沈默的一個瞬間。


沈默是本體、是基礎。而言說,則只是沈默的去蔽和澄明。海德格爾的沈默觀對於敘事交流具有重要的啟示。因為從修辭性敘事學的角度來說,敘事交流與海德格爾筆下的道說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某人為了某個目的在某個場合告訴某人某事。而敘事交流中也會有沈默和靜寂———敘事空白,所以敘事空白與敘事交流的關係正好可以對應沈默與話語的關係。

因此人們可以從海德格爾關於沈默的論述中得到許多啟發。對於沈默本質和功能,海德格爾:話語的另一種本質可能性,即沈默也有其生存論基礎。比起口若懸河的人來說,在交談中沈默的人可能更本真地讓人領會,換言之,更本真的形成領會。對某某事情滔滔不絕,這絲毫也不保證領會就因此更闊達。

相反,漫無邊際的清談起著遮蓋作用,把已有所領會和理解的東西帶入虛假的澄清境界,也就是說,帶入瑣瑣碎碎不可理解之中。沈默卻不叫黯啞。啞巴反倒有一種說的傾向。啞巴不僅不曾證明他能夠沈默,他甚至全無證明這種事情的可能。像啞巴一樣,天生寡言的人也不表明他在沈默或他能沈默。從不發話的人也就不可能


在特定的時刻沈默。真正的沈默只能存在於真實的話語中。為了能沈默,此在必須有東西可說,也就是說,此在必須具有它本身的真正而豐富的展開狀態可供使用。所以緘默才揭示出“閑言”非消除“閑言”。緘默這種話語形式如此源始地把此在的可理解性分環勾連,可說真實的能聽和透徹的共處都源始於它。[1]


幾點啟示:

第一,敘事空白對於敘事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海德格爾指出沈默對於交流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義,它可以更本真地傳達交談者的意圖,而誇誇其談則會讓聽者無法領會話語的含義,因為語言在呈現意義的同時也可能對意義產生遮蔽,口若懸河的言說者所說出的滔滔不絕的話語,很有可能是語言的慣性使然。

與其說是言說者在說話語,不如說是話語在借助言說者在自我呈現,這與言說者本人的意圖是不一樣的。因此,海德格爾指出:“漫無邊際的清談起著遮蓋作用,把已有所領會和理解的東西帶入虛假的澄清境界”。這與莊子所說“終日言,未嘗言;終日不言,未嘗不言”有相似的意旨。海德格爾認為:“一個人可以沒完沒了地言說,但實際上什麽都沒有說;另一個人可以閉口沈默,卻說出了很多。”[2]

基金項目:江西省社科規劃課題“廣義敘述背景下的敘事空白研究”(15WX0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敘事空白論”(WGW505)。

作者簡介:涂年根,文學博士,江西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敘事學。(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江西 南昌330013)《貴州社會科學》總315期·2016年3月第3期

Comment by Ra Zola on May 19, 2022 at 5:54pm

涂年根《海德格爾的沈默觀及其對敘事交流的啟示》2:很顯然,海德格爾在這裏將“說”分為兩種:一種是言說(德語為Sprache;英譯為Speak),另一種是“道說”(德語為Sage;英譯為Saying)。

關於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學者李勇指出:Sage一詞在德文詞典中具有兩種含義:其一,傳聞,謠言,流言;其二,傳說,民間傳說,英雄傳說等。

海氏卻沒有在這兩個通常意義上使用Sage,而是在與Ereingnis的聯系上使用,Ereingnis在後期海氏思想中佔有核心地位,大致相當於前期的“存在”,Sage就是Ereingnis的說話方式。Sage與上文的Sprache截然不同,Sage是本質的語言,是Sprache所無法言說的,惟有通過Sage人才有可能進入哲學領域,才能領悟存在,領悟真理,Sage就是“存在”的顯現,Ereingnis的展開。“Sage意味著顯示,讓……出現,讓……被看見,讓……被聽見。”Sprache只能說“存在者”,只有Sage才能說“存在”,Sage與Sprache相比較有以下兩個特征:

第一,Sprache是出聲的,是人聲帶振動的產物。而Sage卻是一種寂靜之音,對於本質的語言來說,“聲音”不是決定性因素。

可見,在海德格爾對“說”的重新分類中他無疑是將“沈默”也當作了一種“說”,而且是更為本質和深刻的“道說”,因為只有它才能讓存在得以顯現。而“言說”只能讓存在者得以顯現。

第二,敘事空白是敘事交流進程中的現象。用海德格爾的話說,沈默是話語流中的沈默,不是沈默寡言者或啞巴的黯啞,這兩類人都不能有真正的沈默。從不言說者是不會在特定的時刻默默無言的。沈默只存在於真實的話語中,也就是說只有話語流中的沈默才是有意義的沈默。


而從不言說者的沈默不是真正的沈默,因為後者是無法呈現意義的沈默。薩特指出:“沈默本身也是相對於詞語確定自身的,就像音樂中的休止符從它周圍那幾組音符取得意義一樣。這個沈默乃是語言的一個瞬間;沈默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拒絕說話,所以仍在說話。”[3]103-104

梅洛·龐蒂在《眼與神》中指出,在一個符號系統中,符號的缺失也是一種符號。根據結構主義語言學的觀點,語言的兩個最重要的特征是任意性和差異性:也就是說只要能與其他的語言符號區分開來,沈默本身也可以成為一種語言符號。可以表達意義。當然,這一結論的前提是這個沈默必須是話語流中的沈默,因為唯有在話語流中,沈默才可以與其他的語言符號區分開來。從不言說者的沈默則不符合這個條件。也就是說,由於他從不言說,所以傾聽者無法找到他的沈默與他的真實話語之間的差別,他的沈默不能成為一個能夠表意的真正的沈默。沈默與話語的關系是相反相成的,沒有話語就沒有沈默。沒有沈默也沒有話語。

Comment by Ra Zola on May 18, 2022 at 9:33pm

涂年根·海德格爾的沈默觀及其對敘事交流的啟示3:第三,敘事空白不是沒有事件信息,而是信息被敘述者所壓制。真正的沈默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有話不說。話語中的沈默不是不存在要說的話,而是沒有將存在的,要說的話說出來。真正的沈默不是話語的虛無,而是話語的缺席。不是沒有,而是沒有出場。只有“揣著明白裝糊塗”才可以稱為難得糊塗,真的糊塗不能稱為難得糊塗。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中批評王漁洋道:


“漁洋天賦不厚,才力頗薄,乃遁而言神韻妙語,
以自掩飾。一吞半吐,撮摩虛空,往往並未悟入,已作點頭微笑,閉目猛省,出口無從,會心不遠之態。故余嘗謂漁洋詩病在誤解滄浪,而所以誤解滄浪,亦正為文飾才薄。將意在言外,認為言中不必有意;將弦外之音,認為弦上無音;將有話不說,認作無話可說。趙飴山《談龍錄》謂漁洋“一鱗一爪,不是真龍”。漁洋固亦真有龍而見首不見尾者,然大半則如王文祿《龍興慈記》載明太祖殺牛而留尾插地,以陷土中欺主人,實空無所有也。妙悟雲乎哉,妙手空空已耳”。[4]97


錢鍾書認為王士禛的詩歌並不像他詩論中所提倡的那樣講究神韻,其所謂的“神韻”只是無話可說的掩飾,而不是有話不說的空白,亦即只是為了故弄玄虛而有意制造的虛假敘事空白,將意在言外認作是言外無意,將弦外之音認作是弦外無音。換言之,言外無意而假裝有意;弦外無音而假裝有音;明明無話可說卻裝作有話不說。

錢先生更直接指出:“若詩自是文字之妙,非言無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鏡花,固可見而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後月可印潭,有此鏡而後花能映影。”[4]100這段批評從反面表明,沒有敘事話語的依托就沒有敘事空白。有意思的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在這個問題上與錢鍾書提出了極為相似的看法。他在談到“冰山原則”時說,只有作者知道的才可以省略,因為作者不知道而造成的省略只會讓小說中留下漏洞,而不可能讓小說意義更豐厚。海明威更指出:


這一點也要記住。一個作家要是寫得清楚
明白,人人都看得出他是不是偽造。如果他用神秘化的手法來回避直接明白的敘述(完全不同於為取得某種效果只得打破句法、語法等所謂常規),那麽,這個作家要經過較長的時間才能被人識破他是一個偽造者,而其他出於同樣需要而苦惱的作家卻會贊揚他。真正的神秘主義不應當與創作上的無能混淆起來,無能的人在不該神秘的地方弄出神秘來,其實他所需要的只是弄虛作假,為的是掩蓋知識的貧乏,或者掩蓋他沒有能力敘述清楚。神秘主義包含一種神秘的東西,和許多種神秘的東西;但無能並不是一種神秘;過火的報刊文字插進一點虛假的史詩性的東西成不了文學。也要記住這一點:一切蹩腳的作家都喜歡史詩式的寫法。[5]

海明威對某些沒有能力敘述而故作神秘的作家提出了批評,並指出這種故作深沈終究會被讀者所識破。當然,海明威和錢鍾書先生的鑒賞力不是一般敘事接受者可以媲美的。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