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研創〈Balik Tongsan 返唐山〉系列

歷史的抉擇時刻(印尼蘇北先達青年1961年回歸中國留影,收藏自“行者阿保”部落格〈夢幻泡影〉)

Rating:
  • Currently 3.5/5 stars.

Views: 1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馬厩 儺淄 2 hours ago


(照片經AI處理)

Balik Tongsan 返唐山

與其只是懷舊、展覽老照片,不如尊敬歷史;感受歷史叙事的呼吸~~

時代背景 —1957–1961 年間,印尼國內實施一系列針對華人不利的經濟與政治政策,包括關閉華校,强迫遷往城區,經营範圍受鉗制,再加上同化與中美冷戰的格局......數十萬印尼華人選擇或被迫離開,“接受不到”他們的地方,即使他們战战兢兢地做生意、勤奮工作、乖乖缴税......(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ssessment)

規模與構成 — 不同研究估計數字不一:有研究指出1950s–60s 有數萬至數十萬印尼華人離開印尼(例如某些統計顯示數萬到二十萬以上在不同時段有遷徙);其中包括華僑家庭、學生、工人與青年團體(如你提到的「先達青年」等地方或公司/社團出身的青年),也有專門來華求學的印尼華裔學生潮。具體數字依來源與定義(返國、被遣返、外移至第三國)而不同。(JSTOR)

1961 年的接運行動 — 中國在1960–61 年間曾組織大型接運或接收華僑與學生(包括船運與陸海空接回)。例如有圖片與記錄顯示 1960 年底至 1961 年間有輪船把印尼華僑運回廣州等地;同時中國在當時也設置接收學校與安置機構(例如在泉州、集美等地為回國華人青年設學校、安置)。(iconada.tv)

後續命運 — 許多回到中國的印尼華裔在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經歷困難、部分人失去聯絡,之後又有不少人在1970s–80s 流散到香港或第三國。學術研究指出,這段遷徙在個人身份認同、家庭史與中印尼兩國關係史上都留下長期影響。(Persee)

(本欄照片經AI處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