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16 Blog Posts (592)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86》看得見轉變,就能超越

從巴生火車站出來,老趙和張兢在中國酒店喝了杯咖啡,吃了兩片炭烤面包,就鉆進冷氣舒適的皇家藝廊。

本地人叫這座百年建築為“白宮”,是巴生最美麗的樓房。張老頭看得最仔細的收藏品,卻是一只巨鱷的頭顱。





巴生河巨鱷投奔雪州蘇丹





老趙告訴他,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四日,蘇丹薩拉胡丁就任雪州第八任統治者後三個月,一只身長二十二英尺的大鱷魚爬上巴生河,神奇的屈服於兩位馬來巫師跟前。民間傳說,這只巴生河之王,是向陛下投奔來了。後來,它在國家動物園渡過余年,頭顱送到皇宮做紀念。…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February 2, 2016 at 5:3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85》大家動腦,創想更可靠

張兢踏入跨國集團,使出在老東家衝業務的本色,頭一年,就看見了成績。贏得美國總部的信賴後,他更放膽大開拳腳。

他告訴老趙,“當時的我,企圖心掩蓋了一切。時時刻刻都覺得,我沒得回頭了,說什麼也不能失敗讓人笑,尤其是舊公司的那些好事之徒。”



內部創業誘發拼勁






得心應手的張兢,三年內成了公司的明星,意氣風發得像是國際商業雜誌的封面英雄。每一年在不同國家舉辦的公司年會上,各國主管精英少不了要用神聆聽他的教誨。更令人羨慕的是,他常以第一號紅人的身份,坐在集團總裁的身邊進餐。…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February 2, 2016 at 5:30pm — No Comments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四):義和團與八國聯軍》(2)

第2章·列強刺激,太後玩火,端王竊政,群運出軌

2.1·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

發生在二十世紀的第一年,庚子、一九〇〇年的“義和團”之亂,從星星之火燒成燎原之勢,實在是與當時山東巡撫毓賢的三原則分不開的。前文已偶及之,毓賢的三原則是:“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老實說這三個原則本沒有錯,錯的是他把抽象的原則化為具體的運用,不得其當,就要出毛病了。

就以“民可用”這一條來說吧!當年由於列強對中國所作的赤裸裸的侵略——尤其德國人在山東,俄國人在東北的所作所為——已激起中國全民的公憤。…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February 2, 2016 at 5:28pm — No Comments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四):義和團與八國聯軍》(1)

第1章·傳教、信教、吃教、反教形形色色平議

在中國近代“轉型期”的轉變過程中,戊戌變法是個重要階段。變法失敗固然是件慘事,而真正可悲可嘆,乃至慘不忍言的,卻是它的後遺癥,那樁幾乎引起中國遭“瓜分”(ThePartitionofChina)之禍的“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之亂。義和團和八國聯軍是戊戌政變的立刻後果。但是這件中國近代史上的所謂“拳亂”,究竟是什麼回事呢?

拳亂差不多過去快一百年了。近百年來,中外史學家,尤其近十來年在數次有關鍵性的國際研討會之後,可說已把這樁慘史的事實,弄得相當清楚。就歷史事實發生的經過來說,史家已大致沒太多爭辯的了。但是各派史家對這樁吏實的解釋,則仍是南轅北轍,各異其趣;有的甚至指著鼻子,相互辱罵。…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February 2, 2016 at 5:22pm — No Comments

花草小品五篇

聶淑芳·故鄉的小草

離開家鄉在外地讀書已近一年,故鄉的一切無時無刻不使我懷念,其中使我懷念最深的是故鄉江堤上的小草。…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February 2, 2016 at 5:19pm — No Comments

李樂薇·我的空中樓閣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於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經很美的東西,還需要一些點綴,山也是。小屋的出現,點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

小屋點綴了山,什麽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

山上有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花是美麗的,樹的美麗也不遜於花。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樹的美在於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和婀娜,在於活力,在於精神!…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February 2, 2016 at 5:19pm — No Comments

張悅蘭《十愛》小染

1)男人男人,怎麽還沒有睡去。

我坐在窗口的位置看表。鐘每個小時都敲一下,我看見鐘擺像個明晃晃的聽診器一樣伸過來,竊進我的心裏。那個銀亮的小鏡子照著我俯視的臉。我的嘴唇,是這樣的白。

窗臺上的有我養的水仙花。我每天照顧它們。花灑是一個透明印花的。長長的脖子長長的手臂,像個暗著臉的女子。我把她的肚子裏灌滿了水,我能聽見這個女人的呻吟。很多很多的明媚的中午,我就扯著這個女子的胳膊來照顧我的花朵。…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February 2, 2016 at 5:18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1 重建啟示價值

2008年,中國作家張煒寫過一篇文章《相信文學》,張煒在這篇文章中表達了他對文學的虔誠以及他特有的情懷。無獨有偶,略早幾年,美國小說家多蘿西阿莉森(1949- )有一篇論文《相信文學》,她把文學看成“無神論者的宗教”。可以相信,二人誰也不可能知道對方發出的聲音,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這樣的呼喊。可是,今天還有誰保持這種態度,甚至會同意這種態度?20世紀初期的英美“新批評”有過這種態度,艾略特就是藝術替代宗教的狂熱鼓吹者。到了20世紀中期,已經沒有作家和批評家這麽認為了。在文學越來越趨向於工業文明的邊緣地帶時,作家和批評家或許在內心會這麽堅持,卻不再會公開鼓吹了。但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理查德羅蒂卻對這種聲音給予了認真的回應,在2007年出版的《哲學、文學和政治》一書中,還對阿莉森的觀點大加贊賞。羅蒂對阿莉森如下的言辭十分首肯:…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 2016 at 5:17pm — No Comments

閻連科《北京,最後的紀念》日記·榆樹的小白菜

一個孩子,背著放學的書包,一邊走路一邊踢著路邊的瓦片和石子。他為什麼要踢?是因為他還是一個快活的孩子。

我家院裏有一棵從地面就分開的三杈榆樹,為了讓榆樹能夠成才高壯,我把其中兩杈自根部鋸斷,只留那棵粗的一柱直桿,擎天而立,有股傲然獨我的味。兩年前的一樁好願,換來的是下年四五月間簇生不斷的榆苗從那斷處的樹杈上昭然橫生。為了讓這些榆苗盡早斷掉擴張復仇的念頭,我每過幾天,就要用枝剪去剪斷一茬敵意堅韌的榆樹苗。但到了六月之後,我把那些榆苗剪去後,還又做了另外一樁事情——在鋸斷的表面已經黴枯的樹樁上,用大釘砸下許多的洞眼,讓那樁面上顯出蜂窩的孔狀,甚至還彎下身子,在那半尺多高的榆樁身上,也砸下許多大釘的眼洞,然後,把小白菜的灰黑種子,在每個洞眼中都撒了幾粒。…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 2016 at 4:39pm — No Comments

閻連科《北京,最後的紀念》日記·一棵絲瓜的前緣今生

十月二十六日的氣候,711號園被變幻來去的烏雲弄得蒙黑著墨。

秋天的到來,讓菜園的黃色熏染了生命盡逝的悲涼。果實還是金黃艷紅的喜色,可掛在藤架上臃腫的黃瓜種子,還是在表情上顯明地寫著,它對春夏的留戀和對秋至衰老的不甘。為了不讓那些負責後代的種瓜因為肥胖和秋天對生命的壓迫,過早地從半空墜落下來,我把那幾個精心選擇的種瓜,都用塑料袋兒吊縛在了半空。做著這些農藝大師般的事情,從菜園回書房的時候,無意間把目光朝我家後院的鄰居家裏投去了某種命運的一瞥。…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 2016 at 4:36pm — No Comments

《學習的革命》第十四章·未來的商業世界

「學習團體」的商業良機 



一種新的特殊的商業聯合方式正在產生。 



這方面現成的例子是好萊塢和硅谷。但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潛在聯合行業是教育和商業。這是一個挑戰:創造世界上最偉大的機遇——把偉大的教育家的才能與具有革新精神的商業結合在一起。 



理由已經很明顯了,並且在五個相關的領域已出現了雛形: 



1.電子的、交互的多媒體軟件提供給學習和教育幾乎無限的潛能。 



2.快速學習技能尤其提供了一個還沒有被實際開發出來的商業機會。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 2016 at 4:25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文創營銷學磨課師札記:在地文創與旅遊

觀光業:改變社會的工具

(2005年8月16日日記)抵達巴生火車站,走出來,向右拐,是城西大路老一代的人管這裏叫“彭亨井”。這是十九世紀末,巴生城中最重要的一道軸線,那一條街那兩排店鋪,是許多乘火車到來的旅人,所看見的第一道風景。誰還記得初見此街的印象?誰來見證彭亨井曾有的百年滄桑與風華?它們也許不是建築物,但必然是一兩代人記憶的載體。



大學生當小販…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1, 2016 at 4:14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文創營銷學磨課師札記:檳城

檳城浮羅山背

檳城的浮羅山背,由於首相阿都拉的女婿,在2006年的巫統大會前後炒作說,檳城的馬來人都無法在喬治市立足,而被逼得退守到那兒去,而名聲大噪。

2006年12月間,我們一家子重遊檳島,特地到浮羅山背去走走。那不就是像一般市鎮,如東甲或巴力文打嗎?並不特別的落後。

再說那兒的榴連園,是多大的財富?又靠近直落巴巷TelukBahang、sungaiPinang、BatuFeringi原汁原味的漁村。離開BatuFeringi後海邊勝地也不遠。



檳城巴都茅山…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1, 2016 at 4:13pm — No Comments

張悅蘭《十愛》二進制

二進制-0

二進制法則:

0滿進位得1,1滿進位得0。這樣循環往復。

四月的時候我回到B城市,來到了湖山路。在回到B城之前的那段日子裏,我在用一根木椏杈一樣的筆寫我的小說,在一座潮濕的森林裏。我誰都不見,只有睡眠不斷來襲,離間了我和我的小說之間的關系。每次睡眠都會走進蜿蜒的蟒狀的夢魘裏。我在螺旋狀的夢境中跌落,然後我就跌落在湖山路。沒錯,B城的寬闊的湖山路。大型的車疾馳而過,我站在路邊不知道我是來看什麽的。…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February 1, 2016 at 4:10pm — No Comments

張悅蘭《十愛》吉諾的跳馬

1)他再次回到B城是因為她的臉。他再次想起了她的臉,在他無法翻越的夢境裏,她的臉就像一片波光灩漣的湖面,由遠及近地蕩了過來。他就站在那裏,看著她的臉宛如一塊沒有皺痕的錦緞手帕一般,閃爍著金絲銀絲一樣明綽綽的輝光。這像是一條通去無可知的遙遠的大路,在他的面前再度展開。他伸出手。

他熟悉那臉上的表情,盡管他一再想忽略或者視而不見。那是向他求助的表情,繼而變成一片聲聲斷斷的傾訴。夢裏開始幽幽地飄下梧桐樹開出的紫色花,宛然還是四月的校園,他甚至看到了瘦雛的鳥,像是她曾疊過的紙鶴一樣在那張臉的前面一飛而過。…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February 1, 2016 at 4:09pm — No Comments

Effective Storytelling Programmes for Museums

Telling tales A guide to developing effective storytelling programmes for museums Researched and written by Emily Johnsson Edited by Claire Adler We are stories. We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through stories. We make meaning out of stories and remember through stories.

2 ISBN 1-905911-01-7 London…

Continue

Added by Morioka on February 1, 2016 at 4:08pm — No Comments

The State of SOCIAL MARKETING 2015 Report

A LETTER FROM THE AUTHOR There are now over 7.18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we re more in touch than we ever have bee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us closer to each other, giving us the ability to share just about anything with just about anyone, any time. The advent of social media has made the world smaller. We Are Social reports that over 2 billion people worldwide use social media, meaning 28%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is interconnected. 2 billion people…

Continue

Added by Morioka on February 1, 2016 at 4:07pm — No Comments

特郎斯特羅姆(Tomas Transtromer)詩選·半完成的天空

懦弱中斷自己的行程

恐懼中斷自己的行程

兀鷹中斷自己的翺翔

 

急切的光迸濺而出

連鬼魂也品嘗了一口

 

我們的畫出現在白晝

我們冰川時期畫室的紅色的野獸

 …

Continue

Added by OVEPI on February 1, 2016 at 4:03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談娛樂

我不是清教徒,並不反對有娛樂。明末謝在杭著《五雜俎》卷二有雲:

“大抵習俗所尚,不必強之,如競渡遊春之類,小民多有衣食於是者,損富家之羨鋤以度貧民之糊口,非徒無益有損比也,”清初劉繼莊著《廣陽雜記》卷二雲:

“余觀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戲者,此性天中之詩與樂也。未有不看小說聽說書者,此性天中之書與春秋也。未有不信占蔔祀鬼神者,此性天中之易與禮也。聖人六經之教原本人情而後之儒者乃不能因其勢而利導之,百計禁止遏抑,務以成周之芻狗茅塞人心,是何異塞川使之不流,無怪具決裂潰敗也。夫今之儒者之心為芻狗之所塞也久矣,而以天下大器使之為之,愛以圖治,不亦難乎。”又清末徐仲可著《大受堂劄記》卷五雲:…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February 1, 2016 at 4:02pm — No Comments

馬克•威斯卡普: 演講高手(9)玩轉幻燈片

即使你不把所準備的幻燈片投射到投影儀上去,幻燈片仍然是一個強大的組織工具。但是如果你準備利用它來介紹你的想法,還是有一些特定的原則需要遵循。讓我借用來自於另一段有爭論的話來說明我的觀點:“幻燈片本身並不會使聽眾厭倦,而如果懶散的演講者誤用了幻燈片,就會讓聽眾郁悶。”

幻燈片不會為任何聽眾制造興奮和沖動的情緒。它不會讓聽眾“準備好吵吵嚷嚷”,或是在人群中散播令人焦慮、激動的傳言。在演講者登臺以後,還可能必須自己打開投影儀,調整好圖像,在電腦鍵盤上敲敲打打,直到幻燈片的標誌出現在屏幕上為止。毫無疑問,這個過程總會讓聽眾厭倦不堪。我們已經習慣了那種充斥了復雜的文本、容易導致眼睛疲勞和頭痛的演講。每一次幻燈片出現在屏幕上的時候,我們都會不無悲哀地想,又有一場夠受的長篇大論了。如此這般地被誤用和濫用,幻燈片幾乎已經失去了很多經理人的信任,以至於他們要把它從會議中排除出去。…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February 1, 2016 at 4:01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